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妃攻略(清宫) >

第6部分

德妃攻略(清宫)-第6部分

小说: 德妃攻略(清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煦一惊,见皇帝似笑非笑地着看着他,这才知道刚才院子里的事皇帝其实全瞧见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滚吧。”
  顾问行搀起了李煦往外走,待退到殿外顾问行见李煦还是满头的冷汗不禁劝慰道:“李大人别太放在心上,皇上总是心疼你的。何况人谁无错,奴才在皇上身边这么久还没见过哪个大人没被皇上骂过呢。”
  李煦苦笑了笑道:“我……我就是个内阁中书哪能和他们比呢……”
  顾问行听了倒是笑了:“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宰相的啊,就说索老相爷吧,那也是从那什么巴什……”
  “巴克什。”
  “哦,对对,巴克什做起的。”
  两人说这几句话的功夫已经走到了西围房前,顾问行喊了一声:“姑姑。”秋华掀了帘子见顾问行搀着李煦站门口,秀气的眉毛向上一挑。“这是……”
  “李大人腿冻伤了,皇上让姑姑找些药给他抹抹。”
  “哦,那快搀进来吧。”
  蓁蓁此时也来帮忙,屋里烛火亮,李煦只觉眼前人影一晃,一张极秀美的脸便突然跃入了他眼里。蓁蓁手里拿了个黄地小瓷瓶。
  “用这个吧,这是之前主子赏的,治活血化淤治最是有效。”她一说话李煦便认出是先前给他送热食的宫女,她此时年纪尚小眉眼间还有些稚气,但也难掩五官的秀丽,可想而知再过得几年会出落成个什么样的清丽佳人。
  “嗯,嗯!”
  顾问行在旁清了清嗓子,李煦回过神从蓁蓁手里接过瓷瓶。“谢谢姑姑。”
  秋华得给皇帝准备克食,便留蓁蓁在屋里照看李煦,李煦身上衣服都湿了冷得直发抖,可翊坤宫里没有男人的衣裳,蓁蓁只能搬来两个火盆给李煦取暖,李煦心下感激不已。
  蓁蓁见他脸上有了些气色不再像先前那样发青知道他是缓过来了,她有一事一直放在心里,这会儿秋华刚好不在,她悄悄问李煦:“大人……”
  李煦闻言惶恐:“我就是个小小的内阁中书,姑姑喊我李煦就好了。”
  “姑姑家里可是有人在前线?”
  蓁蓁点了点头,“有位族兄去岁领了差事去了云南,然后……然后就再无音讯了……”
  李煦听罢心里便有了底了,那正是吴逆起兵谋反之时,包括云南巡抚朱国治在内的多人来不及出逃都被杀了。他心下估摸着蓁蓁所提之人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只是当着她的面他这话说不出来只捡宽慰的说。“吉人自有天相,姑姑的族兄是谁,我托人打听打听去。”
  蓁蓁瞧着李煦,一时欲言又止。
  李煦见状道:“姑娘但说无妨,姑娘托我的事我只私下悄悄打听不会让旁人知道的。”
  蓁蓁心里一叹道:“族兄名傅达礼原在翰林院当差。”
  李煦一怔,不免多看了蓁蓁两眼,原来她是傅大人的族妹,难怪有此人品了。
  “姑姑莫担心,傅大人已经平安还朝了,如今官复原职仍在翰林院当职。”
  “真的?”蓁蓁一听顿时是雨止云散,“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此时秋华送完克食打正殿回来了,内廷外朝禁止结交,蓁蓁便不再说话了。李煦心里略有些遗憾,他不经意地一抬头却见蓁蓁正对他浅浅一笑,嘴角旁的两个酒窝时隐时现,李煦心中咯噔一下,那时未及多想却不料这一笑自此在他心底印了一辈子。
  皇帝挑灯批折,直到子时才睡下,卯时的更一敲便又起来了,顾问行服侍皇帝穿好朝服,两人一出门就见绮佳已然穿戴整齐站在门外,瞧着像是已经等了许久了。皇帝见她眼下浮着一片淡淡的青色略有愧疚。
  “朕这一来倒累得你也睡不好了。”
  绮佳端庄一笑:“皇上说什么呀,服侍皇上是臣妾该做的。”
  她冲龄华一点头,龄华领着两个宫女上前服侍皇帝洗漱。皇帝净面后又在翊坤宫用了些点心这才神情气爽地离开。
  皇帝说得到也没错,绮佳这一晚睡得并不踏实,两耳总得留意着西屋的动静,皇帝卯时要离宫赴乾清门朝会,绮佳寅时二刻就起来了。这会儿送走了皇帝绮佳顿觉疲惫不堪,身子往炕上一歪准备懒上个半日,龄华端了茶来身后跟着秋华,因都是自己身边的人绮佳也不起身了,靠着软垫问:“昨晚我听院子里一直有些动静,怎么是有什么事吗?”
  秋华遂把李煦如何被皇帝罚跪雪地,蓁蓁如何偷偷给李煦送吃食,又把自己的药拿来给李煦用的事说了。
  绮佳听了忍不住笑了。“瞧不出,那孩子到是个心软的。也多亏了她,否则文嬷嬷的儿子这会子遭得罪可就大了。”
  龄华咕哝着道:“我瞧这丫头是个不懂规矩的还胆大包天,皇上要罚的人她也敢去接济。”


第9章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哭着道歉,还是在压字数QAQ
  求不嫌弃QAQ
  今天的王氏和李氏,是敬嫔王氏和安嫔李氏,emmmm两个有册封但是消失的嫔妃
  秋华脸上似有些不赞同不过并没有开口同龄华争辩。绮佳把两人神情都看在眼里,她心里自然是极其明白的。这两个丫头自她一进宫就跟她到如今,脾气性格她最是了解,龄华直却钝,秋华曲却细,不过两人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对她最是忠。绮佳笑着冲龄华摇头。
  “你啊,说了你那么多次了,看人要看本质,那孩子同文嬷嬷的儿子素不相识,却能生怜悯之心,抱着大不韪也想帮他,就足见这孩子是个本性极善的了。行事规矩都可以慢慢□□,但这本性是教不好的。”
  她想了想道,“章嬷嬷走了屋里刚好缺了一个人,把这孩子调来屋里服侍吧,秋华,还是由你带着她学规矩。”
  “是。”
  虽比不得皇后去世前的光景,但皇帝慢慢地也算是恢复在后宫的走动了。只这里头又让人看出些名堂来。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中宫之位也不可久虚,从皇后大丧一结束朝中就有大臣上奏皇帝早立新后,皇帝挑这时候先去了翊坤宫虽只留宿了一晚但足以叫人玩味了。
  心里有盼望的人自然是揣着七上八下的心在等这石头落地,而自知无望的人也不会甘守寂寞,管她谁当新皇后,皇帝能多来几次多得些雨露才是正经事。皇后如今不在,最得宠的马佳氏又有了身子,一下就少了两个对手,余下的人怎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呢?
  皇帝先在那翊坤宫歇了一夜后接着的两夜都去了承乾宫歇在佟妃处,第四日歇在纳兰氏处,第五日皇帝去了巩华城祭拜皇后,接着五日又都是一个人在乾清宫安歇,到了第十一日召了去岁才进宫的小纳兰氏到乾清宫侍寝,又隔了十日才又接连召了董氏,兆佳氏和张氏。一个月内皇上身边这些旧人基本都被翻了个遍,唯独漏了咸福宫里的李氏和王氏。
  皇帝本也没不想见李氏,只是皇帝刚恢复走动,李氏就有意去乾清宫活动,人还没进去,就在宫门前发作了一个小太监,好巧不巧那日皇帝正为军务繁忙,李氏一闹,她过往的骄纵毛病倒让皇帝全回忆起来了,皇帝躲在昭仁殿的暖阁里派了顾问行花了半个时辰才把人挡回去
  可这王氏却不知为何,按说她虽和李氏同住咸福宫,可皇帝连召她去乾清宫都没有。一时间宫里也有了那么些闲言碎语,王氏气坏了,她心里只一个劲认为,撇开那姓李的皇帝独漏了她不过是因为她同李氏共居一宫,皇上因躲着那姓李的连带也不喜她了。
  皇帝为和不招王氏这只有皇帝自己知道,那王氏却越想越是那么回事,对李氏益发的厌恶起来,偏她和李氏同居一宫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进进出出便用一张冷脸对着李氏。李氏本就对宫里人说她闲话不满,再天天对着王氏那张晚娘脸以她的性子哪忍得住,便对身边的宫女们说:“那姓王的也好意思觉得是被我连累的,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就她那模样皇上迈得动腿吗?”
  王氏知道了当场就带人去李氏屋里闹了一回,咸福宫一时是乌烟瘴气整日骂声不断。宫里人多嘴杂王李的闹剧立马就传了开去,这两人成日斗得和乌眼鸡似的旁人却只当看戏。
  “这李氏,唉,真是万万没想到。”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当初看她容貌出众又是抚西额驸的孙女便替皇上选进宫来,不曾想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咸福宫的事皇帝其实也知道,横竖是两个他不上心的女人,不过是女人们打打嘴仗又闹出不什么再大的事来,他并不有所谓。
  “这人的本性本就难知,朕还想有双慧眼能一看就知道朝堂上那些大臣们心里都在想什么呢。祖母要是看不过去朕下旨声斥她俩就是了。”
  太皇太后不满地横了皇帝一眼:“皇上管这事做什么,这是后宫的事该是皇后管的。”
  皇帝一听心里头苦笑:好吧,前头敢情都是引子,正戏这才要来了。
  “皇上也该立新后了,你看没有皇后坐镇中宫连个约束后宫的人都没了。”
  太皇太后这会儿提起新后的事皇帝也并不意外,朝堂上明里暗里已经提及立后多次了,他因心中并不十分急切地想立新后所以这事就耽搁到了现在,只是看来是拖不久了。今儿连太皇太后都开口了,皇帝也就顺水推舟了。
  “孙儿也是如此想的,只是中宫是国之母事关紧要,孙儿还想问问祖母的想法。”
  太皇太后捻着佛珠慢慢道来:“论出身如今宫中也只有钮氏、佟氏、纳兰氏同李氏勘配了。”
  皇帝听到李氏眉头一皱,太皇太后道:“论出身李氏自是好的,只是这人品,唉,算了就不提她了。佟氏……”
  余下三人里皇帝也谈不上最属意谁当新后,佟氏虽然进宫晚,但她是自己的表妹,容貌虽说比不上马佳氏却也是娇憨可人,因着对母家的偏爱,皇帝对佟氏也多了几分心,更何况她入宫以来对故去的仁孝皇后恭敬,对太皇太后、皇太后孝顺,待其他嫔妃也是和和气气的,众人都说佟家的这位二姑娘性子最是好。
  “佟氏人是不错,可一来她到底年纪小些,再来就是佟国纲和佟国维……”
  皇帝自觉历练了这么些年,对大臣们的小九九心中都有数。佟国纲佟国维是有自己的野心,不过谁不想往上爬呢?
  “祖母多心了吧,孙儿看这两人野心是有,不过还算懂分寸。”
  “哼,懂分寸?”太皇太后两眼一眯,似笑非笑地看着皇帝,“我想皇上应该还记得,康熙四年大选时佟氏因年纪尚幼并未在册,四年前佟国维求到你皇额娘跟前,佟氏才进得宫。并非大选之年佟家却把女儿塞进来的,他们安的什么心你可多想过?要是懂分寸的人会明晃晃地这么塞人?”


第10章 
  皇帝一愣,旋即脸色也暗了下来。
  太皇太后继续道:“纳兰氏品性贤淑,又给皇上生有皇子,论功劳是最大的,只是她毕竟是金台吉的后人……”
  皇帝闻言咯咯笑了。太皇太后这辈人对□□皇帝征伐女真九部的事总是记忆犹新,纳兰氏当初据说也就因为这事同皇后之位失之交臂的。只是对皇帝来说,那都是太久远的事了,叶赫国早就不复存在,就看明珠好了,尼雅哈之子,金台吉的嫡孙,野心那是有,若说他有谋反复国之心那是绝无可能的。
  “祖母,金台吉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再说了孝慈高皇后同金台吉还是亲兄妹呢,朕身上还有叶赫国主的血脉呢。”
  太皇太后瞪了他一眼:“好好,我老太婆就爱翻旧账、瞎操心,撇开这个不提,纳兰氏虽因给皇上生了皇子立有大功却也因为保清同皇后位绝缘,皇上可知为何?”
  皇帝是极聪明的人,太皇太后点出了保清皇帝自然就懂了。他如今活着的儿子里保清居长,若其母纳兰氏成为继后他就成了嫡长子,日后太子保清的地位就尴尬了。
  “祖母这一说到给孙儿出了难题了,那谁都不能被立作皇后了。”
  他还年轻,如今宫中的嫔妃们也都是盛年,或早或晚总都会有自己的儿子的,立任何人为新后若她生了皇子,将来总会出现两位嫡皇子的局面。
  “有一个人可以。”
  皇帝一挑眉。“谁?”
  “钮钴禄氏。皇上倒是没想过她?”
  皇帝失笑:“祖母,绮佳还年轻呢,她身子又不差,过几年总也会有自己孩子的。您不说,朕本来其实最属意的也是她,不过也是为了这层,弘毅公府毕竟太大了,怕震着保成。”
  太皇太后深深地看了皇帝一眼。“她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皇帝只要相信这一点就行了。”
  皇帝一震,脸色顿时变了。“祖母……你……”
  太皇太后闭上眼睛,捻了捻手中的佛珠低声念了一句:“我佛慈悲。”
  皇帝坐在一旁半天没吭声,心里头是翻江倒海,五味陈杂,他从来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