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尔虞我嫁 >

第750部分

尔虞我嫁-第750部分

小说: 尔虞我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孩子那么年轻,又是女孩儿!”

    “哀家真的好担心她这会儿的遭遇!”

    “哀家就皇儿一个孩子,偏生因为那两个贱妇的缘故,皇儿这些年来也不跟哀家亲近了!”

    “侄子侄女里头,谁都知道哀家最看重的是伯勤,然而伯勤为着家族计,前往北疆多年,哀家这会儿都不太记得清他的样子!”

    “晚辈女孩儿中间,哀家最心疼的就是十四这个皇后!”

    “这孩子素来命苦,说是我孟氏的嫡女,却是还没出世,如意就失了宠!”

    “娇语那贱婢恃宠生娇的年间,伯亨好歹还有如意的疼爱,她却被如意当成自己失宠的根源,没少撒气!”

    “孩子出阁之前,之所以成天捧着本书不撒手,不就是因为心里的苦楚没处讲,只能强迫自己找点事情做了好分心吗?”

    “这些她在哀家跟前都不说,但是哀家心里都清楚!”

    太后越想越难过,眼泪簌簌而落,哽咽道,“其实哀家让她进宫来做皇后,一则是为了大房考虑,二则就是想着给她点庇护……这年头女子实在太苦了,似康昭县主那样好命的,能有几个?”

    “就是赶上心疼女孩儿的父母,也保不准出阁之后碰见夫君变了心!”

    “所以要想一辈子过的好,指望夫婿到底不如指望儿子可靠的……像皇儿就算因为那两个贱妇对哀家的尊敬,大不如从前,可哀家好歹是太后!”

    “皇后在孟氏除了哀家之外,就没有其他真心实意疼爱她、愿意为她着想的人了!”

    “而哀家已经这么大年纪,她说是哀家的侄女,却还那么年轻!”

    “哀家不可能庇护她一辈子的!”

    “就算是哀家还活着的时候,皇后的生身之母向氏,不也是个例子?”

    “哀家知道守活寡还要忍受舒氏那两个贱妇的日子不好过,但哀家也是真心为孩子考虑!”

    “结果当初未曾料到容菁会猝然发难,由着孩子惧怕舒氏姐妹,硬留在了宫城里头,现在……现在……”

    她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现在也不知道那可怜的孩子,有没有怨恨哀家这个没用的姑姑,近在咫尺,连拉她一把都不能?!”

    ……实际上此刻的孟皇后根本无暇想到自己的姑姑。

    她正心惊胆战的跟在公孙喜身后,满头青丝只用帕子裹起,避免环佩在行动时发出声响,惊动四周之人。

    数日前,馨寿宫偏殿传来异常动静之后,公孙喜就专门出去偷听了一番,得知是莫太妃遇刺,当下就跟皇后商议,要趁太妃薨逝的机会,逃出皇宫!

    孟皇后从来没有冒过这样的险,闻言多少有点害怕,也怀疑:“咱们在宫里东躲西藏了这几日,虽然没有公开的搜捕,私下里的找寻却没有断过。这会儿忽然传出太妃遇刺,不日就要下去见先帝的消息,谁知道是真是假?咱们又没去馨寿宫的偏殿看过!若果是真的,这倒是现成的机会;若果是假的,说不得就是送上门去呢?”

    “我听宫人说,高密王怀疑,行刺太妃的主谋,乃是上林苑的太后娘娘或者差不多的人。”公孙喜告诉她,“这话的风声既然传了出来,那么不管太妃是不是死在太后娘娘那几位的指使之下,高密王作为人子,岂能没有动作?到那时候,宫城的戒备必定懈怠,便是你我离开的机会。要说其他人用这法子坑咱们倒有可能,但如今长安城都在这人手里头,他根本没必要为了咱们拿生身之母的死活做文章。”

    又说,“我这几日观察,发现宫城南面有一段城墙底下的草木可能因为没人铲除,又重新长出来了。这季节正自葳蕤,若能找到机会从那边出城,却是可作掩护。”

    本来城墙左近,为了防止敌人潜行到底下进行偷袭,都是不允许有遮蔽之物存在的。

    皇宫尤甚。不过因为高密王没有搬进宫来住,宫里头的人也因为如今的局势十分的懈怠,沿着城墙的草木或者因为人手不足,或者因为负责的人偷懒,却出现了疏漏。

    公孙喜惯做这种高来高去的行径,这会儿一一为孟皇后讲解了要点,只是皇后自来养在深闺,此刻虽然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要拖后腿,却也难免听了后面忘记前面,足足要他重复了十几遍,才勉强记了个大概,就是沮丧:“我早说我不过是给你做累赘,你却何必非要带上我?康昭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已经尽力了,就算还是没能保下我,她肯定也不会太责备你的……何况你还是密贞心腹,密贞哪有不帮你说话的?”

    “总之到时候咱们一块走。”公孙喜不会安慰女孩儿,或者说他根本就没安慰过人,毕竟在这之前,除了容睡鹤之外,其他人的情绪变化,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而容睡鹤心机深沉,不管碰见什么事情,根本不需要谁的安慰。

    此刻闻言,沉默了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说,“现在先安置吧,免得到时候没有精神,出现岔子。”

    他这么一说,孟皇后就有种自己是在得了便宜卖乖的感觉,又是羞惭又是难受,心道:“我都说了要尽力不给他添麻烦的,怎么还是又犯了?”

    她怏怏的去睡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被公孙喜摇醒,张开眼,就看到窗外还有冷淡的星光照进来。

    而这人隐藏在暗处的眸子比星辰更冷,轻轻的说着:“馨寿宫方向有哭声传来,应是莫太妃没了。快起身,咱们准备一下,看看这会儿是不是就有机会出宫?”

    两人简单的收拾了下这两日住的地方,虽然这处宫室早已倾塌了大半,从前朝孝宗皇帝起,就是没人住的,平素也不会有人到这里来。但公孙喜还是仔细的擦去了两人在此躲藏所留下来的痕迹,尤其跟孟皇后核对了所有的随身之物,防止有落下的。

    皇后担心再耽搁下去天就亮了,又怕打扰他,忍了忍又忍了忍,才忍住没催促。

    还好公孙喜自己心里有数,掐着天蒙蒙亮的时候,带着皇后从这一片几成废墟的宫殿走出,试图向南门靠拢。

    他们没走多久,城角的丧钟就被敲响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两人心里默数钟声,确实是太妃薨逝的规格,这么公开,肯定不会是冲着他们两个来的了。

    如此倒是上天送给他们逃出生天的机会了?

    虽然谁也没说话,但都加快了脚步,唯恐错失良机。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一路上靠着公孙喜的身手以及此刻宫城里头乱糟糟的情况,好容易到了南门附近,却被一队甲士拦住了去路!

    “那是上林苑里的禁军,应该是跟着陶大统领投靠了高密王的。”要不是公孙喜提前察觉不对,在转弯之前就拉着皇后朝后撤退,临时躲到附近的一座小楼里悄悄窥探,差点就跟他们撞了个头!

    两人在无人的小楼上打量着这队甲士,神色都有些惊疑不定,“他们不在馨寿宫戍卫,又或者跟着高密王,怎么忽然跑到这里来了?”

    孟皇后好歹是外戚出身,对于皇室的了解更在公孙喜之上,疑惑了一阵之后,忽然明白过来,低叫道:“糟糕!”

 第三百十八章 孟皇后:还有这种操作?!

    皇后转过头来跟公孙喜解释:“恐怕他们之所以会在这里,是为了给莫太妃的出殡做准备的!”

    孝宗皇帝的陵墓在长安城南,莫太妃作为他生前所宠爱的妃嫔之一,又是长安如今当权的高密王之母,薨逝之后,理所当然陪葬孝宗陵墓。

    只可惜孟皇后毕竟年轻,虽然因为孟太后的缘故,自幼耳濡目染,对于皇家规矩也算了解的七七八八,却没能在出发之前就考虑到此节。

    如今两人被堵在距离南门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进不能进,退的话既然不甘心,仓促之间也很难找到其他出路,一时间不禁面面相觑!

    公孙喜正观察着不远处的禁卫,急速的思索着对策,谁知道祸不单行,这时候小楼后头忽然传来一阵喧嚷,他脸色一变,低声对皇后说:“有人过来了,咱们赶紧离开!”

    一把拉过孟皇后,正要匆匆下去,然而走到一半,喧嚷声已经逼近门口,他皱了皱眉,示意皇后跟自己退回楼上:“来不及……咱们先找个地方躲一躲!”

    还好这座小楼应该是有人住的,或者说不久之前有人住,上上下下都没什么灰尘,这两日长安都没下过雨,他们的鞋履没沾什么脏东西,应该不至于留下叫人一眼就看穿的痕迹,进门就找上来。

    公孙喜才带着皇后隐藏好身形,就听到底下大门被推开,一个娇嫩的少女嗓音疑惑的说着:“咦,这门怎么是虚掩的?”

    闻言两人都是一惊,还好跟着有个仿佛是内侍的嗓音尖声尖气道:“郡君不知,这两日宫里人心惶惶的,连管事都有些六神无主,八成是哪个宫人因此昏了头了,门没锁好就走了!奴婢等会儿就去立规矩,必叫他们知道不好好当差的下场!”

    那郡君叹口气,说道:“算了!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叫负责的宫人下次当心点就好……且将这儿的摆件都收拾起来,几案的位置都照着馨寿宫偏殿那边摆放好,尤其是两位妹妹用的东西,都注意下她们如今尚未长足,可别都给她们摆太高的!”

    除了之前答话的内侍外,还有几个宫人模样的嗓音一一答应下来,又请示那郡君一些事情,那郡君听着年纪不大,处事却很是老练,挨个给了答复,末了说道:“娘过会儿应该会请祖母过来帮忙掌眼,你们记得去沏壶好茶来,再配几道点心。”

    她仔细解说了泡什么茶、怎么泡、用什么器皿,配的点心从选材说到样式,虽然繁琐,但娓娓道来,却并不使人觉得厌烦,反而有种“就该这么做”的感觉。

    楼上,孟皇后小声道:“是……”

    才开口,就被公孙喜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拉过她手,在掌心写字道:“别说话,陪底下那郡君来的人里有高手,就算隔着一层楼,未必没有被发现的可能!”

    孟皇后低着头,让长发垂落下来,掩住自己绯红的耳根,感受着他带着茧子的指尖划过自己掌心时异样的触觉,一颗心沉沉浮浮的,说不出来的滋味,就忍不住暗骂自己笨:“之前嗓子没好全的时候,只能通过写字同他说话,怎么就笨的去找什么落满灰尘的木板,还弄的一手一身的灰!怎么就不能这样拉着他的手写呢?”

    她胡思乱想了会儿,才反手抓住公孙喜的手掌,一笔一划的写道:“那郡君的声音我认得,是高密王的长孙女、黄无咎的妻子建安郡君容遐心!她说的妹妹必是广昌郡君容约心还有云阳郡君容怡心!而祖母,就是高密王妃了!真奇怪,按说莫太妃去世,儿媳妇跟孙女们,应该在馨寿宫偏殿才是,怎么跑这小楼来了?”

    却不知道这是因为戚氏心疼女儿们,想着如今天这么热,停灵的宫殿里为了妥善保存莫太妃的尸身,不得不用了许多冰鉴,以至于明明还在酷暑当中,灵柩附近,却冷飕飕的,凛若高秋。

    戚氏不免担心,儿子们也还罢了,顶多多穿点。

    然而女子属阴,万一积了寒气入体,落下痼疾,往后长年病痛不说,倘若运气不好影响到子嗣,这可是关系一辈子的大事!

    但莫太妃薨逝,作为子孙原本就有守灵的义务。戚氏素来在公婆跟前表现的很贤惠,也不好为了女儿们直接跟公爹提出让建安郡君三姐妹回避的要求。

    思来想去,她就借口婆婆高密王妃身体不适、弟媳妇盛惟乔人不在长安,自己一个人操办不过来,需要女儿们帮手,分了出殡的一部分事情跟人手,交给三个女儿操办。

    好让她们借这差使,避开没日没夜跪在灵柩旁的义务。

    为了避免被公公看穿用心,戚氏还央了婆婆高密王妃得空的时候过来帮忙坐镇。果然高密王那边闻讯,以为儿媳妇是怕高密王妃虽然进宫来过问了莫太妃的后事,到底心里不爽快,怕这位太妃唯一的儿媳妇什么都不做,显得是在看热闹似的,叫人看高密王府的笑话。

    所以心里对戚氏只有“贤惠体贴”的评价,压根没想到这是儿媳妇的一番爱女之心。

    而容遐心不知道母亲的一番思量,却是认认真真想把差事做好的。

    这会儿考虑到祖母高密王妃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本身又很不情愿替莫太妃的后事张罗,心里不免存着怨恨,若是再在大太阳底下忙来忙去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心情,肯定都要一路坏下去了。

    就挑了这离南门很近的小楼,决定充当临时的处事所在,也是给高密王妃还有两个尚未长成的妹妹一个凉快的地方。

    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