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75部分

农家记事-第75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还看不出什么来,只觉得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经过莳萝的一归置,大伙儿才发现原是几套荷包挂件,颜色不一样,有蓝有红有紫有绿的。
  形状不一样,有圆形的、椭圆形的、方形的,还有桃形和如意形的。
  纹样也不一样,有四艺雅聚、喜从天降、金鸡**、笔锭如意、杏林春燕、本固枝荣、吉庆有余。
  经过莳萝的指点,花椒才知道每套又分为钱袋、香袋、火镰袋、印章袋、眼镜袋和扇套共六件荷包。
  等四堂哥几个把大堂哥三个找了来,莳萝将荷包挂件儿挨个儿递给弟弟们:“大姐等着你们能挂上荷包的那一天。”
  家里的小小子们也佩过荷包,却是端午节的时候,用丝布裹上朱砂、雄黄等香药,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是用来辟邪驱瘟的。
  可这整套的荷包,除了七堂哥,大伙儿心里多少俱是有数,这却是给他们成年的时候佩戴的。
  不住地点头,四堂哥更是道:“大姐,你放心,要是姐夫敢欺负你,我帮你揍他!”(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恶客

  夜里秦家阖家聚在一起吃过离娘饭,长辈们又凑在一起商议明天的正期,花椒耷拉着脑袋抱着《石榴八哥》的挂屏从莳萝屋里出来,跟着茴香往自家去。
  黄昏的时候,看着四堂哥因着一句话又要挨揍,莳萝忙让小小子们把墙上的四副挂屏取了下来,让她们四姊妹自己挑选。
  谁都没有心情做声,莳萝瞧着就做主将《石榴八哥》给了花椒,点着她滚圆的腮帮子道:“我们椒椒是九月生的,倒是正好赶上吃石榴呢!”
  又把《樱桃蜂鸟》送给了暮春出生的茴香,剩下两幅,想了想,就把《桑葚山鸟》送给了香叶,《枇杷双鸟》的则留给了丁香。
  香叶就歪着脑袋点着《枇杷双鸟》上一动一静互相应和着的两只小鸟:“这是大姐,这是三姐。”
  丁香听着又抹了把眼泪,叫大堂哥拿来木楔和榔头,当即就将挂屏钉在了墙壁正中。
  想到空荡荡墙壁上孤孤单单的两只鸟雀,花椒又紧了紧怀里的挂屏。
  半路上遇到了杜氏,杜氏就揉了揉花椒的小脑袋,打趣她:“怎么了?我们椒椒今天不和大姐睡了?”
  花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她是想莳萝睡来着。
  可今天夜里不是还要看那什么压箱底的那什么图么,就连丁香都被姚氏扔了出来,要同她们一道睡呢!
  却是翻来覆去一夜都未睡好。
  听说丁香要同她们一道睡,香叶也抱着自家的枕头跑了过来,四姊妹躺在一张床上,却俱是打不起精神来。
  香叶还在小小声地问着茴香:“大姐过年也不会来吗?那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又问丁香:“新姐夫不会欺负大姐的对不对?”
  丁香不住地点头,睡到半夜还偷偷爬起来看天色,回来时脸上总是有了两分笑意了,告诉花椒几个说是满天的星子,明天定是个大晴天。
  果然正如丁香所说,正期这日天气极好。
  前两天山风刮在人身上还有些彻骨的凉意,今儿却只有微风徐徐,日头没有一点挂碍地一跃而出,天地间的薄雾很快散去,阳光灿烂,又给本就红彤彤的小院添了两分喜气。
  家里头请的全福人还是沈氏,她公婆父母儿女俱全,人又长得喜气,昨儿跟着发奁的队伍去舒家铺床的也正是她。
  回来后告诉秦老娘和姚氏,舒家的三间新房俱是重新粉刷油漆过的,就连地砖看样子也是新换了的。正门上贴着喜联和大红双喜,窗棱上糊着各式各样的百子千孙、龙凤呈祥、榴开百子的窗花。
  秦老娘和姚氏虽然知道舒家必然不会慢待婚事的,可听到这话儿还是长吁了一口气。
  姚氏又再三谢过沈氏,沈氏欢欢喜喜地回了屋,今儿一早公鸡还未打鸣,就已是打点齐备,开始给莳萝洗漱开脸上妆了。
  花椒几个也是天没亮就从床上滚了下来,着急忙慌地换上新衣新裙,就跑去看莳萝。窝在莳萝房里,眼睛跟着莳萝来回的转。
  看着沈氏帮着莳萝梳洗开脸,脸上敷上厚厚一层脂粉,又戴上簪环,光是这番折腾,就费了两个时辰的工夫了。
  再换上绣着并蒂荷花的红褂子,穿上绣着云头海水波纹的百褶裙,披上绣着杂色祥云花样的四合如意式的云肩,穿上布底的红绣鞋,莳萝就被安置在了大圈椅上,两脚就再不能着地了。
  陆陆续续有亲朋故旧登门,秦家又特地派了车子接送的像是姚家老太太这样的大宾也俱是到了,前头喜棚里欢声阵阵。
  花椒姊妹又被罗氏隔着门帘唤出去给长辈们见礼。
  或许是因着自身经历的缘故,虽然秦老娘与姚氏都不介意,可罗氏心里却有些疙瘩,并不肯沾莳萝的嫁妆,也并不肯踏进莳萝的卧房。
  站在门口帮几个小丫头整了整衣裳,丁香牵着香叶还要小声问着罗氏:“三婶,我外祖母家的那个大舅娘来了吗?”
  这一问,却是就连香叶都张大了耳朵。
  家里的长辈们自打姚氏的母亲,亲自上门致歉后,就把这桩事体彻底抛在脑后了。
  可小丫头小小子们却已是把姚舜华那个小心眼子给牢牢记在心上了。
  年后开馆,小心眼子病在床上又未能进学,小小子们一想起来就赶忙告诉了姊妹们知道。后来开了春入了学,那一笔字叫几个小的损了又损,直说还没香叶写的好。
  丁香跟着父母去姚家送端午节礼回来又告诉小姊妹们,说是小心眼子的那个不着调的娘刚从祠堂里放出来过节,整个人都缩了一圈儿了。
  只这些话却都是瞒着长辈们的,是他们兄弟姊妹间的悄悄话。
  罗氏却早已不把这桩事儿搁在心里了,一听这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笑着给丁香捋了捋刘海:“不曾见到呢,你叔外祖母倒是瞧见了。还有你舒家表姐,也过来了。”
  舒家姨丈姨娘自是没有功夫过来吃喜酒的,舒家表哥还能迎亲,舒家表姐只能在家等新娘子了,却是不乐意。舒家姨娘无法,不想给秦家添麻烦就把她送去了娘家,叫她跟着外家的表姐妹行事。
  丁香就眯着眼睛点了点头,规规矩矩地跟在茴香身后。
  刚刚走到上房门口,忽的感觉到周遭一静,须臾的工夫又喧闹了起来。
  罗氏和花椒忙顺着人群的目光看过去,就见秦连彪眼睛朝天,踱着四方步子走了进来。
  罗氏与花椒俱是心头一紧,又齐齐朝他身后望去,只见一个小厮也是一脸的傲慢,总算略略松了一口气。
  罗氏忙把花椒几个带去了专门招待女眷的杜氏家。
  为着到底要不要给秦连彪发请帖,秦家是难得的出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的。
  秦连熊和秦连凤俱是不同意,担心的就是秦连彪闹事儿,到时候好好的喜事儿闹出事儿来,打死他也不中用。
  何况秦连熊还有一则隐忧存在心里,就是担心秦连彪会把那个女人带过来吃喜酒。
  他秦连彪家的大门没有门槛,阿猫阿狗都能进去,他们秦家却是不成!
  秦连虎也打心里不想请秦连彪,可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不管他们之间闹得怎么样,可在世人眼里,他们就是宗亲,却是怎么着都说不过去的。
  兄弟二人为着这事儿去了秦老爹面前分说,秦老爹沉默半晌,才道:“既是他执意欺祖忘祖,那他就已经不再是我们务本堂秦家的子弟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招呼

  这话一出,却是阖家都定心了。
  既是老爷子都发话了,那总有一天,他们能将世人眼里那个他们同秦连彪是一家子的印象给抹掉。
  所以秦家请了袁氏过来吃喜酒,也给喜鹊夫家下了帖子,却没有给秦连彪下帖子。
  却没想到他竟不请自来了。
  正在前院待客的秦连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见到停在大门口的那辆披红挂绿招摇过市的马车已是挑了眉头。
  同跟前的宾客告了一声罪,笑眯眯地迎了上去。
  在座的都是姻亲故旧,就是不认识秦连彪的,也大多知道有他这么个人。
  顿时纷纷窃窃私语。
  实在是虽说秦连彪在崇塘连根葱都算不上,如今跟他混的不过是些个闲人吃主儿,可在十里八乡的,也算是出了一遭名儿了。
  一大早就赶了过来的喜鹊听到消息,急匆匆的就要往外走,却被丈夫狠狠瞪了一眼,顿在当地,却是一步都迈不出了。
  后头厨棚里听到消息后,更是避着过来帮忙的袁氏眼神乱飞,更有人已是丢下手里的活计,预备前头望望那个不知是外室还是姨娘还是房里人,反正名分不正的东西有没有过来了。
  袁氏却充耳不闻,面色如常的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计。
  而一到秦家就团团见礼,和姚家、杜家、沈家的舅爷们说到了一块的方良,探头一看,就见杜大舅挠了挠头:“他怎么来了?”
  杜大舅这些时日都在秦家学着壅制白芹,秦家这两天忙得脚不落地,东头园子多是他在照管,秦家的家务事自然多少听说了一些,就把秦老爹当时说的话告诉了这么些个舅爷:“所以家里并没给他下帖子。”
  姚大舅一皱眉头,不请自来,恐怕没安好心。
  方良又朝秦连彪看去,就见他看着秦连熊笑得阴不阴阳不阳的,当即张望了起来,正好听到消息从后头赶了过来的秦连凤从身边经过,忙揪了他,上下一打量:“你这是干什么?”
  秦连凤还在跃跃欲试地把手指关节捏得噼啪响,告诉方良:“那个彪货要敢闹事儿,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方良就笑了一声:“大喜的日子,叫花子上门还得招待呢,做什么不讲情面。”又推了他往后面去,道:“这事儿你别管,我去瞧瞧。”
  秦连凤“啊”了一声,刚想说秦连熊已是封了封红与崇塘丐户中的团头了,门口也已是立了小棍儿,绝对不会有叫花子敢登门打段莲花落,更不会有胳膊上挂着铁链的恶汉守在门口的。
  也闻讯赶了过来的秦连豹听到方良这样说却已一点头,笑道:“那就交给舅兄了。”
  他同方良差着年纪,虽说名分上是郎舅,却不似秦连虎和秦连熊,可以说是自小跟在方良屁股后面玩大的。打小也着实听过方良的事迹,家里两个兄长但凡出了什么精致的淘气,一多半都是从方良那学来的。
  实在是个肚里没胆的混世魔王。
  由他招呼秦连彪,只能说一句大材小用了。
  方良点头应了,径直往门口去。
  秦连彪这些日子被人奉承地已经不会拿正眼瞧人了,也不提秦家未给他送帖子的事儿,只说自己给秦家脸面。
  其实原本黄阿婆也是要来的。
  自打儿子回来了,成日家披金戴银,大鱼大肉都吃腻味了,凭什么不来。
  可爱娘却说什么都不肯来。
  她自然不肯来,甚至于这段时日已经不大出门了,打首饰裁衣裳的,都是叫了铺子里的伙计师傅往家来。
  实在是没想到瞒得这样好,就连秦连彪都心甘情愿帮她圆谎,身边的丫鬟更是一心向着她,连老太婆这样刁钻都信了她是大家子的出身,哪里知道外头已是风言风语说什么的都有了。
  那天不过是看着月色正好,弹了曲《凤求凰》,就被人骂上了门来。
  她不知道是哪里走了口风,心里恨得什么似的,却一点法子都没有。
  听得这回秦连彪憋了火气要过来吃喜酒,劝了又劝,正在叫丫头试衣裳戴首饰的黄阿婆一听也是这话,凭什么给那家做面子去。
  秦连彪却是铁了心要去的。
  看着旁人家不高兴,他就高兴了。
  爱娘心里一凛,这还是头一遭秦连彪这样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心烦意乱,哪里还有心思理会秦连彪的。
  而秦连彪这里更是一大早就装扮好了,瞅着时辰殿了后。
  正得意着,方良走了过来,拱手与他打招呼。
  秦连彪是认得方良的,只搁在以前,他还自来未将方良看在眼里过,祖宗三代的奴才秧子,自己可是正经良民。
  可自打上半年经了事儿,他才知道这世上原来是不以出身论英雄的。而英雄豪杰,又大多始于微末,出身草莽。
  方良见他回礼,倒是有些惊诧,不过还是向秦连熊使了个眼色,从他手里接过秦连彪,眼皮子都没动,拉拉杂杂三两句就把他给圈住了。
  待到喜宴开席,才上了三道热菜,方良抿着沧酒方才热了个身,秦连彪已是趴下了。
  坐了一张桌子的杜大舅、沈大舅几个俱是面面相觑,方良却是啧了一声,这也太不经事儿了。
  他还如临大敌一般,哪知就跟两军打仗似的,自己列好了阵仗,正准备擂鼓冲锋,敌人竟溃不成军闻风而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