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68部分

农家记事-第68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听到屋里女儿们俱已起身,才醒过神来径直去了厨房。
  洗漱烧火,一切如常。
  忽的外头传来了敲门声,那小厮一惊之下从板凳上跌了下来,抹了把脸,就踉踉跄跄地跑去开门。
  袁氏也赶忙擦了擦手出来看,正想说这个时辰会是谁,却没想到来人竟是她娘家大嫂和娘家堂房的婶子。
  袁大嫂看到开门的小厮也是一愣,却再顾不得旁的。一抬眼就要往里走,看到袁氏走了出来,忙向她招手,连屋都未进,就拉着她站在院子里问话:“姑奶奶,姑爷是不是回来了?有没有同你说什么?”
  袁氏一愣,没想到连娘家嫂子都知道秦连彪回来了。
  可再一想他的秉性,既是不知打哪捡了两个来路不明的银子了,自是整个崇塘都知道了。娘家人听说,自不稀奇。
  可为着秦连彪回来这一大清早的特地过来,袁氏心里直觉就不大对,不过还是道:“昨儿回来的,吃醉了酒说是要在崇塘买房子,阖家搬到崇塘去。”说着就朝袁大嫂和袁婶子摇了摇头:“谁知道他说的什么醉话疯话!况且,”袁氏一抿唇,压低了声音道:“就算他真个拿了银子回来,嫂子,婶子,我也不会同他去崇塘的。谁知道他那钱干不干净,那房子又能住几天的。我同孩子们就在家住着,哪都不去。”
  秦连彪在崇塘寻了经济找房子一事儿,袁大嫂早已听说了,听得袁氏这样说却只顾得上一拍大腿,又追问道:“就只这些?还说了旁的不曾?”
  见袁氏只是摇头,袁大嫂看了眼袁婶子,不禁跌足大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吓,这可怎么好,姑爷,姑爷他还带了个人回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晨

  暑天的清晨,蛙鸣鸟啼虫啁。
  家里的男人们在合力给菜园里的瓜菜浇水,女眷们正忙着炊洗家务。
  小字辈们刚跟着秦老爹练了一套拳,出了一身的臭汗,冲了澡换了衣裳,正着紧吃饭上学。
  花椒香叶跟着丁香也在一旁笨手笨脚地比划着,虽不似小小子们一头一身的汗珠子往地上砸,却也是大汗淋漓浑身通透,只觉得神清气爽。
  家里头从父辈到小字辈,说起来以往都是跟着秦老爹学过一招半式的。只以往家里头日子虽不艰难,临着一方水,鱼虾自是不缺,可想着大块吃肉却是不成的。
  按着旧规,家里头从来都是春冬一日荤三日素,夏秋一日荤两日素。
  这在崇塘乡间已算富足的了。
  可自古老话就是“穷习文富练武”,但凡练武,就必得打熬筋骨有副好身板,就必得吃的好。
  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秦老爹也是打这样过来的,自然知道家里以前的状况不但练不出拳脚来,说不得还要败坏了身子的。
  只得作罢。
  还是直到今年开春儿,眼看着小小子们经了一冬的保养,身子骨都调理起来了,蹭蹭蹭地开始拔个儿,就又起了给他们打熬筋骨的主意了。
  倒不是为着叫他们练武出头,只不过是强身健体罢了。
  就好比他,若不是打小练过招式,身子骨就是比旁人强,或许当年活不活得下来还是两说。
  而这个年纪的小小子,哪个不好动不爱拳脚的,见秦老爹开始一板一眼地锻炼他们,一个个练的别提多带劲儿了。
  何况秦连虎兄弟也是非常赞同的,他们打小也学过把式。虽说后来同念书一样,为着吃饭都荒废了,可好处同念书一样,也是跟了他们一辈子的。私底下都耳提面命过要好好跟着祖父学,自是无有不应的。
  秦老娘自也是无有不应的,开始按着秦老爹的吩咐给家里改换菜单。
  倒是姚氏,颇有些担心。
  倒不是担心秦老爹教孩子们拳脚一事儿,她也是读书人家的姑娘,自然知道君子六艺。只不过这么些年来那些个学子们只为功名只顾四书五经,俱把音律、骑射置之不顾罢了。
  只是实在是担心孩子们到底年纪小还不懂事儿,因着贪玩儿把心思放在了拳脚上,荒废了学业。
  哪里知道小小子们茶饭跟上了,练了拳脚功夫后,或许是身子骨结实了的缘故,精力反而更加旺盛,头脑也清灵了起来,读起书来更是事半功倍。
  倒是略略放心下来了。
  不过,禁着丁香练武的主意却是再无更改的。
  本来就是个野丫头了,板正性子都只怕恐来不及。再拳打脚踢的,往后怎么说婆家。就算嫁出去,说不得她也是要时时提着心的。
  倒是罗氏很赞成茴香和花椒跟着秦老爹练武,不为旁的,就是指着能强身健体。更何况,小丫头家家的,又能练出什么来,就当玩儿了。
  花椒自是高兴得不得了的,她早就存了这样的心思了,天天领着香叶跟着操练。
  香叶还真当是玩儿了,光是看着小小子们错落的动作,就够她高兴一天的了。
  莳萝将要出门子的大姑娘了,这些日子连门都少迈,自然不会再同弟弟妹妹们混在一起玩闹的。
  茴香却是不爱这些个,也不肯伸手伸脚,别别扭扭地练了几天,就再不肯了。
  比花椒还痴爱这些个的丁香缠了姚氏好些天,见她不应,气的眼睛都红了。实在没法子,就躲着姚氏偷偷的练。
  最后咬着牙应下了好好练习女红,才总算是磨得姚氏松了口。
  其实也是姚氏实在舍不得了的缘故,可叫她哭笑不得的是,丁香哪怕一天抽出一个时辰在针线上,进展仍旧缓慢。可在拳脚上,哪怕一天也只一个时辰的功课,却是有板有眼。饶是她这个外行,都觉得动作潇洒漂亮。
  可话已出口,只能背地里同秦连虎抱怨,怕是原应是个小子的,半路上生生给调换了。
  而丁香自然不知道姚氏的抱怨,帮着花椒香叶换下练武的粗布衣裳,再换上家常穿的小衫小裙,同小兄弟姊妹们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说着刚才练武的趣事儿,谁都没有留意隔壁的动静。
  而隔壁袁氏听得袁大嫂的一句话,耳朵里嗡嗡作响,两只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却是半晌才反应过来她说的“带个人”,又是个什么人。
  三伏天,一颗心就像浸在了冰水里。
  一直从心尖上冰到了骨头缝。
  袁婶子一看不对早已牢牢托住了袁氏的胳膊,就怕她瘫下去。
  看着不忍,可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也再没有瞒着这一说了。
  索性扒开面子扯开里子同她直言道:“是我在家门口亲见的,姑爷领着一道进的巷弄口的得月楼客院,戴着帷帽扶着丫头,细条条的身子斜签着走,一扭腰一迈腿儿,看着就不是个良家。”
  说完又小声在她耳边念了一句:“姑奶奶可要早做打算才是啊!”
  这话儿袁大嫂从昨儿夜里到这会子听过的遭数已是数不清了,可只要一想到那一对贱人根本不晓得避人,就连住店都要住到他们袁家巷巷口去,咬着牙又是啐了一口:“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妖精,这样的东西怎能进门!”
  话音刚落,秦连彪已是扶着脑门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拔高了声音,道:“甚的妖精,爱娘也是我摆酒讨进门的娘子。同你家姑奶奶一样,再不分大小的。”
  一句话说的所有人一个愣怔,正憋了一口气想同秦连彪好好说道说道的袁大嫂一个倒仰,差点栽倒过去。
  袁婶子抽了一口气,就要骂人。
  秦连彪却悠悠哉哉地唤了小厮打水洗漱,又斜着眼睛瞥了眼木头人似的僵在那里的袁氏,咧着嘴同袁大嫂和袁婶子道:“老子今年都三十四了,旁人家在我这个年纪孙子都有了,我这呢,生倒是生了一窝,一个带把儿的没见。谁家讨老婆不是为着传宗接代?既是你家姑奶奶生不出儿子来,老子自然要找个能生的回来,难不成叫我绝户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告官

  直到气得手指尖儿都在打颤的袁大嫂哆哆嗦嗦地拍上了秦家的大门,正如往常一般言笑晏晏吃着早饭的阖家大小才知道隔壁已然炸开了锅了。
  忽的听说秦连彪带回了个不知路数的女人要同袁氏两头大,阖家大小都给震懵了。
  秦连彪回来了这样大的动静,家里自然不会不知道。
  秦老娘还长松了一口气,又在菩萨面前祷告了一番,秦老爹却皱了皱眉。
  可到底还是盼着他好的。
  又指望着他出去历练了一番,能懂些世道艰难,安安稳稳地把日子过起来。
  哪知晚上秦连豹回来后却告诉大伙儿,秦连彪正支使了全崇塘的经济给他满崇塘的看房子。好似要搬到崇塘定居,这会子崇塘上已是好些人都知道秦连彪是发了一注大财回来的。他家来的时候,已是有人同他打听了。
  大伙儿听了这话俱是面面相觑,只有秦连凤“嗤”了一声,还道:“这不是告诉人经济和主家他是个冤大头,有房子的赶紧坐地起价么!”
  说的秦连熊哈哈大笑,直拍着秦连凤的后脑勺说他会用头脑想事儿了。
  却再是没料到竟然还有这一出。
  他这是哪来的胆子?!
  竟是罗氏最先反应过来,轻咳了一声,就催了几个停了手里动作、眼珠子正滴溜溜转的小小子吃好了赶紧上学去,又端了花椒香叶的碗筷领着她们去后院吃饭,把丁香、茴香和莳萝也一并带了出去。
  听到罗氏这一叠声的招呼,秦老娘并姚氏诸人方醒过神来,忙扶了心神恍惚的袁大嫂进内室说话。
  沈氏眼见袁大嫂再没了往日的爽利,忙给她倒了一盅茶,杜氏已是看了眼秦老娘,扶着她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是我们那族叔亲口说的吗?人又安置在哪了?”
  这样的事体,寻常正正经经过日子的老百姓家再是不可能的。
  可崇塘镇上行商坐贾何其多,这时节街面上十个人里头就有五个是贩货的客商,还有四个不是脚夫就是伙计,外头讨小甚至是两头大这样的混账事体却不少见。
  不说秦老娘与姚氏杜氏,就是沈氏都听说过甚的男人在外一有钱就生花花肠子;甚的十年八年不着家,家里的服侍老的伺候小的成了糟糠,外头新讨的倒成了出双入对的正头娘子;更有甚的生生气死了正头娘子,外头的就扶了正,之前的孽子也就正了名成了嫡子,没娘的正经嫡子反倒靠边站,争都争不来那一注家私。
  可这样的话听得再多也只当做戏文看待罢了,感叹一声也就过去了,沈氏再是没有想到自家身边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的。
  却是直到这会子,抱着茶盘依旧没有缓过劲儿来。
  袁大嫂喝了两口温茶,倒是渐渐缓过气儿来了,却是一提起这话茬来就气的捶胸顿足的:“是我族里的婶子亲见了的。”
  说着就把秦连彪带着人又是住在了他们袁家巷口的客栈里,又是乔模乔样何种做派通通告诉了秦老娘婆媳知道,又道:“我是来问我家姑奶奶可知道这事儿的,哪知姑爷听到了,张口就道不是讨小,还说和我家姑奶奶不分大小,这不就是两头大么!我们袁家可还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混账事儿!”
  外头小丫头们已是被罗氏带回了自家了,小小子们眼瞅着不对,把碗筷送入厨房,拎着书袋子就一溜跑了,路上少不得叽叽咕咕,可这会子堂屋里却是只剩下秦老爹和秦连虎父子了。
  听了袁大嫂的一席话,秦老爹面色越发难看,忍耐再三都未压住心头的怒火,一拍桌子:“混账东西!”
  起身就要往外走,被秦家兄弟五个合力拦住了。
  秦连虎就道:“爹,这事儿我们出面,您可千万别再动气了。”
  秦连熊更是道:“是啊,爹,跟他生气,咱家根本犯不着。这事儿,容易的很,袁家直接告官不就成了。”
  秦连熊念书不很多,却因着秦老爹从来用心的缘故,律例却是多多少少知道一点的。
  本朝律例,庶人必年满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违者直接笞四十。
  更别说弄个什么人不人鬼不鬼的两头大了。
  律例上就根本没有平妻这么一说!
  说到底,那不过就是男人们哄外头女人的便宜说辞罢了。
  可实际上,只要是后讨的,就一辈子入不了宗族。想要认祖归宗,就只能执妾礼。想入族谱也只能是妾,所生的子女也只能记做妾生子。
  男人若是吃了昏了头的熊心豹子胆,胆敢停妻再娶,那就更好了,直接杖九十,后头那个离异归宗,哪来的回哪去。就算以妻为妾,或是以妾为妻,一顿水火棍总是跑不掉的。
  虽说这种事儿从来民不举官不究,可一旦闹开了,就绝对没有秦连彪的好果子吃。
  里头袁大嫂两太阳正一抽一抽的痛,昨儿不到夜,在外头飘了半年的秦连彪回来了,还带回了个女人来的消息就在族里传遍了。
  丈夫当即就气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