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157部分

农家记事-第157部分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气里满是掩饰不住的怜惜。
  正说着话儿,前头的待客宴已经快要开席了,罗氏过来请俞阿婆同郭嬷嬷入席,二人这才散了见面礼往前头去。
  而待席终,俞阿婆有些瞌睡,郭嬷嬷却饶有兴致的让花椒领着她在家里家外的逛了一大圈儿。
  不但看了书院、西跨院和西群房,还出门看了看已将完工的水碓磨坊,甚至于还在大码头上洗了一回手。
  直到有报子回来报喜,说是迎亲队伍已经到了半路了,这心里头早已惴惴不安的花椒才同郭嬷嬷回了家。
  却是越想越觉得郭嬷嬷这趟过来自家的用意或许并不光是恭贺这样简单的,可到底为着甚的,她又想不出来,何况也没工夫思量,已是远远听到炮竹声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进门

  炮竹奏乐声中,大红花轿进了门。
  凤冠霞帔、红帕覆面的新娘子三请出轿,由喜娘搀扶着跨过钱粮盆,传席进门。
  花椒同哥哥姐姐们挤在屋檐下,这才发现新娘子身量颇为高挑。
  自家的女眷中,杜氏算是最为高挑丰满的了。
  可新娘子若是没穿高底鞋的话,估摸着还要比杜氏再高半个头。
  身边的丁香注意到后不禁“哇”的低呼了一声,眼珠子更是在新娘子同乐不可支的秦连凤之间来回转悠。
  观礼的宾客们也开始窃窃私语。
  毕竟他们南地的姑娘大多小巧,却是少见这样高挑的。
  而在世人眼里,五大三粗的北人,自是没有南地的姑娘这般莲溪似的柔顺的。
  花椒就听到身后有男声在小声议论:“不是说这桩婚事是秦五自己相中的吗?”
  还有妇道人家已经在撇嘴了,语气有些不解又有些鄙夷:“这嫁资不怎的,人才也不如何么!”
  花椒下意识地朝后望去,只满耳朵都是老舅公一嗓子高喊的“好亲好眷,有妨碍的请先离场!”
  已是找不着究竟是哪位贵客,竟也同那些个生肖相冲、头上戴孝、夫妻不是原配的一样“有妨碍”了。
  不过也正是随着老舅公的一句话,开始了整场婚礼的重头戏。
  拜过天地,语笑喧阗声中,新人被送入新房。
  女眷们嘻嘻笑着三五成群的结伴去看新娘子。
  红彤彤的新房里头,坐富贵、撒帐、挑盖头,待新人饮过合卺酒,前头再度乐声大作,喜宴开席,看热闹的女眷们陆续散去,秦连凤也往前头敬酒去,只留下花椒姐妹几个陪着新娘子。
  新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茴香帮着准备席面去了,花椒同香叶丁香听着外院嘈杂的人声同热闹的喜乐声,看着从进入新房之后就一直低头垂首的郭氏,不由大眼瞪小眼。
  丁香挠了挠头,实在是被这个小婶婶的身高吓着了。生怕自己话出冒昧,让人不高兴,就去看花椒。
  花椒正想说话缓解一下气氛,长案上的龙凤喜烛里的芦苇烛心噼啪爆了一声,郭氏忽的抬头望着她们,“噗嗤”一声轻笑了起来。
  花椒同香叶就有些傻眼。
  丁香却是眼睛一亮,立马活泛了起来。
  凑到床边问着郭氏:“小婶,你饿不饿?”
  花椒就看见郭氏略有些羞涩的扇了扇睫毛,不过也就眨眼的工夫,就又抬起头来朝着丁香眨了眨眼睛,眼底满是狡黠之色:“你们饿不饿,我这有吃的。”
  说着就从腰间解下了个鼓鼓囊囊的小荷包,倒出几块不过两寸见方,半寸来厚的黄澄澄的小点心来。
  顺手就递了一块给丁香,又笑着朝花椒香叶招了招手:“快过来,我们吃点心。”
  这回轮到丁香有些傻眼了。
  看了看郭氏,又看了看瞪圆了眼睛的香叶。
  花椒看着郭氏笑意盈盈的眉眼,香叶看着郭氏手里的荷包和点心,却是齐齐长松了一口气。
  手牵手嘻嘻笑着两步跑上前来,行礼蜜蜜地唤了声“小婶”,也不客套,大大方方的接过小点心就尝了起来。
  郭氏看着笑意更甚,看着她们姐妹三个都吃了起来,才一口咽下一块点心,面上流露出两分心满意足来,告诉她们道:“我今天一整天一共就喝了半碗清汤寡水的莲子汤,哦,还含了一口米饭,之后嘴里就全是米饭的甜香,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原来米饭竟这样好吃……”
  说的花椒同丁香笑个不住。
  香叶已经把腰上的零食荷包解了下来,把酒酿饼拿出来请郭氏品尝:“小婶尝尝看,这是咱们崇塘的春令茶食,一年只卖一季呢!”
  郭氏听着就一拍巴掌:“真是巧了,你们刚才吃的豌豆黄也是京城春夏之际的应时点心呢!”
  “真的吗?”香叶就高兴了起来,又道:“那点心叫豌豆黄吗?是豌豆做的吗?容易做吗?”
  郭氏朝她点头:“容易也不容易,那些个老字号自是有他们的秘方的,可咱们自家在家里做的,也不算差,你们刚才吃的就是我自个儿做的,你要是喜欢,我做给你吃。”
  香叶就一脸佩服的望着郭氏,又朝她道谢。
  两个人叽叽咕咕说起好吃的来,别提多投契了。
  丁香同花椒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的,忽的就听香叶问好奇道:“小婶,你是喜欢吃面食多一点儿,还是喜欢吃米饭多一点儿?”还道:“我听说吃面食比吃米饭长得高,这是真的吗?”
  这话一出,正中丁香下怀,花椒却是哭笑不得。
  郭氏也是瞪大了眼睛,随后就抿嘴笑了起来:“我都喜欢吃,所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个子就大,白白胖胖的,十二岁的时候就跟我母亲一般高了,做衣裳都得比旁人多扯两尺布,幸好这两年没怎的再长个儿。”
  丁香却羡慕的不得了,就说起了秦连凤来:“那小叔同小婶正好相反,小叔是旧年在京里的时候,半年工夫就蹿高了一个头。”
  郭氏想了想,就认真的一点头:“那这样说来,吃米饭和吃面食同长高应当没关系,因为你们小叔也甚的都喜欢吃……”
  四人天马行空的说说笑笑,虽然到了最后是郭氏丁香在说,花椒香叶在笑。
  可既是有心融入这个家,陌生感自然很快烟消云散。
  等到沈氏同茴香打点了落胃的席面过来时,刚进院子,就听到正房内爆发了一阵欢笑声,正是家里小丫头们闹腾起来能拆房顶的声音,顿时面面相觑。
  这一夜,因着秦连凤年纪摆在这,可辈分也摆在这的缘故。同辈的兄弟们要么儿女都快成亲了,哪里好意思去闹洞房的。而小一辈的,虽说成亲三天无大小,可秦连凤真个摆起长辈的谱来,这一个个的心里还真有些打鼓,所以真正在使劲儿闹洞房的只有秦连凤的几个往日同学罢了,倒还算省心。
  只新人虽早早歇下了,可外院又是划拳又是敬酒,一直闹腾到子时,才渐渐安顿下来。
  秦家阖家同执客们却是直忙到次日丑初,才纷纷歇下,不过卯初,天刚蒙蒙亮,就又起身了。
  新人也起来了,先是去了祠堂行了庙见礼,又是认亲。
  俞阿婆一家留下参加认亲,昨儿也留宿在秦家的郭嬷嬷却是一大清早就告辞离开了。
  然后三朝新人回门,第六天上秦家在家宴请郭家人。
  等到收尾工作一应料理妥当,礼金、开销的账目全部归档,秦家阖家才有工夫坐下来商议之前搁置的那桩事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育婴

  郭氏跟着秦连凤敬陪末座。
  低眉垂首的斜签着坐在圈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可心里却再不像表面上这样安定的。
  她进门还不到十天,准确来说才刚八天。
  再去掉喜日、认亲、回门、家宴这几天,其实直到昨天才开始真正定下心来过日子的。
  刚把这半年来牢记在心的人事同现实大致对照清楚,实在方才将家中的侄儿侄女分辨清楚,收养的那些个孩子还未认清,没想到就被允许参加家庭会议了。
  要知道,在自家,不是,现在应该称作娘家了。
  在娘家,是只有祖父叔伯,和成了亲的兄长,才被允许讨论家中大事儿的。饶是祖母,也是这两年上才开始列坐的。
  这心里自然是又忐忑又激动的,可更多的,还是好奇。
  虽然出嫁之前,父亲祖父特地事无巨细地同她交代了好些婆家的人事,好叫她不至于一摸两只脚的嫁过来。
  母亲祖母跟着听说后,不但替她从父亲祖父那打听了好些他们不曾留意的事儿,还特地教她分析,告诉她如何立身。
  要她孝敬公婆的同时,把嫂子们也当做婆婆似的敬着重这着。毕竟她同嫂子们的年纪实在是相差太大,因此是万万不能生出攀比争竞的心思来的。
  因着不知道婆家已经分家,所以还再三的告诫她,不许她在分家一事儿上置喙,一切都由公婆做主。而且就算分家之后,凡事儿也不能自作主张,一定要和相公商量,向公婆请示。在知道已经分家同分析的情况后,又要她勤俭持家,凡事儿跟着嫂子们的步调走,而且还得更加孝顺公婆,并尽快琢磨出婆婆嫂子们的脾性来,办事儿说话儿的,一定要合她们的心意。
  还告诉她,侄儿们虽然差着辈分,可到底年龄相仿,相处起来一定要有分寸。可侄女儿们却又不同,完全可以当做自家妹妹来交好……
  她俱都牢牢记在了心上,时时不敢忘。
  可关于这一则,不管是祖父也好父亲也罢,却是从来没人同她提过的。
  以至于方才嫂子们叫上她过来公婆屋里商议家事儿的时候,她还有些愣怔。
  按说娘家因着祖父同父亲俱是走南闯北的缘故,所以比之京城中那些个守着皇城根儿,宁愿子孙没出息也不许他们走出京城的老人家却是开通的多的。
  以至于娘家的家风,与亲戚邻舍们相比,也非常之开明。
  却没想到婆家比之娘家,比之父亲祖父所描述的婆家,好像还要开明的多……
  正思量着,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传来,郭氏耳朵一动,就知道必是去安顿小字辈做功课的秦连豹过来了,忙跟着沈氏起身福了福身,对面秦连龙同秦连凤也站了起来垂手肃立。
  妯娌两个喊了声“三伯”,兄弟二人喊了声“三哥”。
  秦连豹颔首应声,又给秦老爹秦老娘同兄嫂们见礼,方才坐下。
  花椒赶忙给秦连豹上茶,只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抱着茶盘站在了上首秦老娘的身后。
  花椒打小就喜欢听长辈说话,这样的场合也不是头一回参加了,阖家都已是习惯了,自然不会在意。
  郭氏瞧见了,也没有说话。
  只今儿却是秦连虎主持的会议,秉承着秦老爹传下来的习惯,起身先把事情简略提了提,就请大伙儿集思广益。这个小女娃,究竟该如何安置。
  秦连熊也不客气,见秦连虎坐了下来,就站了起来,却是道:“爹,娘,大哥大嫂,老三老四老五,弟妹们。这些天我也想过了,你们看这样成不成。咱们崇塘虽没有育婴堂,可莲溪却是有的。官府倡首,依靠明间士绅百姓捐赠钱物运营。我就想着,咱家是不是也可以每年专门拿笔款项出来,通过巡检司也设个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孤儿的。”
  这话一出,别说郭氏瞬间愣住了,就是花椒都有些傻眼,抱着茶盘的手都不禁紧了紧。
  这样的主张,若是家里秦老爹或是秦连虎提出来,说实话,花椒或许并不会如何吃惊。
  可阖家首倡设立育婴堂的,竟是在她看来最不可能的秦连熊,叫她如何会不惊讶的。
  这才意识到,自己对于家人的了解,或许并不如她以为的那般透彻。
  果然一一看过去,不管是上首的秦老爹秦老娘也好,还是下首的秦连虎姚氏兄弟妯娌也罢,除了郭氏这个新娘子有些愣怔之外,没有人流露出过于惊讶的表情来。
  花椒抿着嘴唇长吁了一口气。
  却不知道,其实秦连熊有此决意,也是经过了一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的。
  认真说起来,按着秦连熊的秉性,搁在这事儿发生之际,也就是抱回那个小女娃抚养的那几天,家里头别说提出出钱设立育婴堂了,就是哪个敢提出留下这个小女娃抚养,都别怪他熊二真个犯熊。
  这可不是当初分家立族的事儿,这是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可前些天,他跟着那些个兵役、帮闲的,看的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枉他自诩从小生在崇塘长在崇塘,对崇塘诸事无所不知。却不知道他们临着这样一方水土,明明没有活不下去的道理,竟还是时有弃婴甚至于溺婴这样的恶俗发生。
  那些个畜生不如的东西不但弃女婴,也弃男婴。不但贫家弃婴,富户亦弃。
  他原本还以为只有那些个实在是无力抚养的娘老子,或是穷凶极恶的无知愚民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