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170部分

大秦帝师-第170部分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秦王微微一笑,道:“王叔有话请讲。赵高,王叔年纪大人了,给他设个座。”
    能得秦王如此厚爱,嬴宁当然是高兴,只是依他想来今天是分封的大日子,不能太过份,谦让一些比较好,忙推辞道:“谢王上隆恩,臣实是不敢受,不敢受,还请王上收回成命。”
    瞧他的样子也是真诚,秦王也就不勉强了,道:“既如此,那就罢了。王叔,你说。”。
    #顺民心,历经数年奋战,终于一统,此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之盛事。然先王不远,凡事必师古,分封制天下。自古皆然,臣请王上即刻分封功臣和宗室,以安天下。”
    他的话音一落,那些望封的群臣立即响应,朝殿里立时响起一阵嗡嗡声。
    秦王不动声色,点头道:“王叔说的未必没有道理,殷鉴不远嘛,凡事若不参照前代,吸取前代的教训,难免不出错。”
    看来秦王很可能同意。嬴宁声音提高了好几度,道:“王上圣明。”
    秦王挥手阻止他往下说,道:“既然是师古,那么我就来谈谈周天子地事,你们说周朝一共存在了多少代?”
    秦代周而并天下,对于周朝的事群臣谁不知道,立即发表意见。道:“三十七代!”有的说:“三十八代!”有的说:“八百年天下,开天辟地所未有啊,远迈夏商。”
    “李斯,你学识渊博,你来说说周朝一共是多少代?”秦王点名了。
    论学识韩非远在李斯之上,秦王不点韩非,却点李斯自有用意,李斯不察,还真以为自己的学识可以独占鳌头。道:“回王上,从文王算起,是三十八代,从武王算起是三十七代。”
    秦王不置可否。道:“天子者,号令天下是也!我大秦武王观鼎于洛阳,与孟贲赛举鼎,鼎太沉,砸断武王足胫,武王活活给疼死。鼎者,大禹所铸,华夏重器,天子表征,一方诸侯可以任意观之。还拿来比赛力气,那么李斯你说堂堂天子的威严何在?还能算天子吗?”
    秦武王洛阳观鼎,因举鼎失手而崩一事天下皆知。这很好地说明了周天子的威严已经荡然无存了,李斯哑口无言,道:“这这这……”
    “这还算多了,寡人再给你算算。三家分晋,自请于周天子,这是既成的事实,周天子贪于三家进贡的货贿多,才给他韩赵魏三家诸侯封号,堂堂天子竟然象商人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却置重器于不顾,这还能算天子吗?”秦王掷地有声地质问起来。
    三家分晋后,用重贿买通周天子给他们诸侯名号,这事也是天下皆知,多为天下讥评,秦王这话问得再正确也没有了,任谁都无法反驳,李斯不由得结舌难言。
    秦王看着李斯,道:“李斯,你说寡人说得有道理吗?”
    “王上圣明,句句真知灼见!”李斯虽是心惊胆跳,也不得不承认秦王说得太有道理了。
    秦王顿了顿,道:“五伯尊天子,攘蛮夷,天下人多所称道,你们也认为他们是好样的吧?是不是?”
    “王上圣明!”群臣赞同。
    周冲闭口不言,秦王看着周冲,道:“周先生不言,是不是有独到地见解,周先生可不可以说出来,让大家都听听。”
    “王上,周冲的看法与天下异,还是不说的好,不然徒贻人笑。”周冲婉拒道。
    秦王手一挥
    “只要是真知灼见,还怕人骂?连真知灼见都骂的人子。周先生不用顾虑,说吧。”
    周冲应一声,语惊四座地道:“王上,请恕周冲斗胆。依周冲看来,五伯实下天下贼也,天下之乱就由五伯开始。”
    在当时,五伯是楷模,天下人一提起没有不竖大拇指赞好的,周冲却斥为贼,无异于扔下一颗磅炸弹,话音一落,立时炸锅了,群臣纷纷出言喝斥。就是尉缭和韩非他们与周冲甚为相好的人也是吃惊不小,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周冲,只是没有喝斥而已。
    “你们就这样看待问题的?一点时间也不给周先生,周先生如何说出理由?”秦王脸一肃,质问群臣。
    秦王威严天成,任谁都得惧七分,群臣心里害怕,立时住嘴,喝骂之声好象用刀砍断似地,戛然而止。
    周冲面对群臣,道:“各位同僚的斥骂周冲听见了,周冲不以为然,周冲不才,愿在这里与各位同僚辩解一番,如果你们有人能驳倒周冲,周冲从此归隐,不问世事。谁来与周冲理论?”扫视群臣。
    周冲的名声可不是盖的,都知道周冲能说会道,稻草都能给他说成黄金,群臣虽然心里不服,也不敢出来触这霉头。
    “李斯,你学识渊博,你来辩难。寡人告诉你,周先生的辩才非同小可,你要问难点的,不然可难不住周先生。”秦王说完,知道必然有一番精采的辩驳,做好静听的准备。
    —
    李斯应一声,向周冲施礼,道:“李斯不才,奉旨向周先生请教几个问题。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诗书所美,何为贼?要是齐桓公也为贼,那么请问周先生,谁还敢兴伯业,尊天子,攘夷狄,泽及九洲。”
    这是当时流行的看法,用现在地话来说就是主流观点,周冲不慌不忙,道:“李大人所言也是各位同僚所想吧。周冲倒想请问李大人,齐桓公何以成霸?”
    李斯想也没有想,道:“桓公用夷吾,齐国大治,齐兵大出,尊天子,攘夷狄,匡复华夏,如此功德能不称伯吗?周先生称桓公实是无理。”
    这话立即得到群臣的响应,齐声赞好。就是尉缭和韩非,张良他们也是忍不住点头,在心里大叫此言对极。骂五伯为贼是后世的观点,超越了当时的认知水平,不能怪韩非他们见识浅陋。
    以群臣想来,周冲肯定是无言以对,然而事情大出创他们意料,周冲哈哈一笑道:“李大人你可曾想到,齐桓公之所以能称伯,还不是天子侵弱,威严不存,号令无力,桓公乘时而起,挟天子而令诸侯,名为尊天子,实为沽名钓誉,天下只知齐桓之名,而不知天子之名;天下闻齐桓之令而动,却不闻天子之令而听。
    “九合之后,齐桓志得意满,矜骄不已,大有凌恃天子之势,李大人为什么不说呢?假若天子威德仍在,何需齐桓?齐桓之后,五伯迭兴,力征天下,为了所谓地伯业,你征我杀,置天子号令于不顾,这就是你们赞美的五伯,这就是你们赞美的伯业,都是以天子的威严为代价,周冲称五伯为贼,已经是很客气了。”
    这话虽是反常,却很是有理,让群臣耳目一新,哑口无言。
    韩非结巴着嘀咕道:“挺新鲜,照这么说也是在理,很在理!妙妙妙!为伯者,实为窃权之辈也。权者国之重器,为五伯所窃,天子已不为天子了。”
    :'。事,若是不能折服周冲的话,那么分封一事就很可能泡汤,出班喝道:“周冲,住口。”
    秦王盯着嬴宁道:“王叔,有理不在言高,只要你有理,还怕别人不服,用得着如此出言不逊。”
    '
   
第六章 废分封(三)


    
    冲敢直言五伯为贼,自然想到其中包括秦穆公,早就词,正要往下说,秦王挥手道:“这个问题,寡人代周先生来回答。先祖穆公西并戎狄,东败晋国,使大秦强盛,寡人想到先祖的功业依然是心驰神往。不过,仔细一想,穆公他老人家的功业也就是这两点,兼并戎狄二十余国,使我大秦从此走向强盛,向东边也只是打败了晋国,成就伯业。
    “穆公他老人家的功业虽然《诗》《书》所美,说到底也就是诸侯之间的征战,若穆公不能打败晋国,就不能有崤谷封尸,更不会有伯业。这对我大秦固然是好事,因为当时大秦偏处西隅,不得不如此,这对于周天子来说,却是不幸,诸侯不听号令,擅自征伐,这是天子威严不存的表征。现在,大秦一统天下,是天子而不是诸侯,王叔啊,你就不要抓住一点由头难为周先生了。对于周先生的说法,寡人也觉得很有道理啊。
    “周平王东迁之后,第一个乱政的是郑庄公,那时的诸侯多少还有点顾忌,自从五伯迭兴之后,周天子就成了摆设,诸侯只知朝伯,而不知朝天子。天子之所以为诸侯朝觐,还不是因为五伯想得美名,挟天子而令诸侯,说得再好不过了。
    “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大秦不是周室,寡人也绝不会允许地方坐大,威胁朝廷,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谁想成为五伯,寡人手中的剑就会砍下他的脑袋!”猛地拔剑出鞘,威风凛凛,扫视群臣,群臣对秦王很是敬畏。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秦王如此说,既为周冲解了围,同时也为周冲扛了指责,要是换个人完全有可能不与众人为敌,把周冲用作挡箭牌,周冲在心里对秦王的做法很是赞赏,同时也不乏感激之情,道:“王上圣明,大秦必昌!”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应该说几句好听地。忙跟着周冲道:“王上圣明,大秦必昌!”
    “托你们吉言,寡人相信大秦必然昌大!”秦王还剑入鞘
    封之利甚多,李斯有本章上奏。尽道分封之利。”
    秦王哦了一声,很感兴趣地道:“李斯,快呈上来吧。寡人听说你闭门不出,一门心思写奏章,寡人早想看看你是如何一言兴邦的。你的《谏逐客书》寡人时常拜读,每一次拜读都有不同的想法,你的奏章必然也是一篇佳文吧。”
    李斯袖管里有两道奏章,当此情景不知道该上哪一道,摸摸左边袖管。又摸摸右边袖管,终是拿不定主意,不由自主地向周冲瞧去,只见周冲巷敬地站着。根本瞧不出苗头。
    偏偏嬴宁不识趣,走了过来,道:“李大人,快把你的奏章呈上来,王上等着看。”
    这无异于趁火打劫,李斯真想臭骂他两句,李斯发现群臣都看着他,知道要躲是躲不过了,吸口气定定神,从右边袖管里取出奏章。嬴宁实在是太心急了。一把夺过来,双手捧着,递给赵高。赵高再回去呈给秦王。
    秦王展开看了起来,看完抬起头扫视群臣,不住点头,问道:“这道奏章你们都看过了?”
    瞧秦王的表情应该是《劝分封书》很称他的意,那么分封一事就成了,群臣心里大喜,齐道:“回王上,看过了。”
    “好,看过了就好!”秦王把奏章递给赵高,道:“给王叔,让王叔念给大家听听,听听李斯一言兴邦的妙论。”
    赵高接过,走过去递给嬴宁,嬴宁满心欢喜地展开,读道:“为分封诸侯,臣李斯敬禀王上:群臣提议分封,意在巩固江山社稷,无不出自对大秦之忠心。然今日之大秦乃王上开创的新天新地,非先古旧礼制所能适用。分封之要害,在于世袭,但世袭之害甚多,难保子孙后代忠心不变……李斯,你拿错了吧?不是这道啊。”
    李斯现在是势成骑虎,要下是下不来了,只有挺到底,胸一挺,头一昂,斩钉截铁地回道:“是,就是这道。”
    “王叔,读下去!”秦王适时接过话头。
    #我亲眼看过地,不是这道呀,你不能两面三刀呀。”
    这相当于当面对质,李斯的脸一下子就变成了关公脸,连脖子都红了,狡辩道:“只有这一道,我这些天就写了这一道,没有第二道。”
    “李斯,你来读!”秦王脸一肃。
    李斯应一声,从嬴宁手里接过奏章,念道:“子孙后代,难免良莠不齐,大秦即有成安君之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臣叩请王上废分封!”
    :。大块了,质问道:“分封非为嬴宁,为天下着想,为王上的江山社稷着想,若不分封,李斯你说该如何赏赐功臣?功臣不赏,何以明赏罚,谁还来为大秦效力?不分封,天下怎么治理?你胡说八道。”
    周冲要曾淑瑶带给李斯的虽是一句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意思是说砍树也惊动鸟儿,让鸟儿不得安宁,李斯是聪明人马上悟到其中的危险,赶紧写了这道《谏分封书》。到了朝殿上,秦王与周冲一唱一和,表面上是在论五伯,其实是在谈论周室的失误,李斯隐约猜到秦王地心思不会分封,才把这道《废分封书》拿出来,博取秦王的欢心。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秦王表现得对分封很感兴趣,李斯必然会拿出《劝分封书》,那样一来他就会蹈入万劫不复之地。
    废掉分封之后,该如何治理天下这事,李斯还真没有想到,不过好在他有急智,念头一转马上就有了主意,上前一步道:“王上,臣以为废分封之后该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立郡县,郡设太守,太守由王上任命,如此一来,大秦虽大,于王上来说却是如臂使指,灵活异常。”
    听了他的话,周冲心里暗赞此人的急智真是非同一般人可比,留下他是对的,这份才情毕竟难得,只要用好了,对秦朝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