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九龄 >

第444部分

君九龄-第444部分

小说: 君九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是紧闭的门窗,又大概是屋子里站着的两人挡住了光亮。
    在这两人面前
    一个穿着团花锦绣袍子,带着一顶帽子的中年男人抬起头。
    一副乡绅打扮,却正是皇帝。
    “这么说金人还没有破城?”他有些惊讶的问道。
    “是。”陆云旗答道。
    他回答一向简单,皇上问什么就答什么。
    虽然京城被围消息传递不出来,但零零散散的也多少知道一些。
    “是宁炎带着全城的人守城。”袁宝在一旁补充道,“如今已经守了将近二十天了。”
    “守了二十五天,那就可以说是围城了。”皇帝说道,虽然还有些紧张,但神情几分欢喜。
    “是啊,陛下,没想到还挺厉害的。”袁宝说道,“怪不得金人没有再南下,这都是被京城引住了。”
    是啊,这挺好的,京城守的那么坚强,金人一定认为自己还在京城,所以只会被牢牢的吸引在那里。
    这南边就安全了。
    皇帝靠坐在椅子上。
    时间长了,援兵们再赶到,金人就将被击溃,危机就能彻底的解除了。
    想到这里他又皱眉。
    “援兵们怎么还没到?”他问道,“京东路的那些废物指望不上了,北地的呢?南边的呢?”
    陆云旗要说什么,袁宝已经抢先开口了。
    “北地那边还在跟金兵缠斗,有消息说金国还将再派兵五万南下…”他说道。
    皇帝的脸色顿时沉沉。
    “真是废物。”他说道。
    “不过陛下放心,荆湖大军已经过来了。”袁宝忙邀功的说道,“奴婢已经联系上。”
    荆湖驻军是清河伯带起来了,亦是精兵强将,虽然清河伯带去北地一些将官,但必然还保留足够的人手。
    皇帝眉头微微缓和。
    “让他们先到这里来。”他说道,“再分兵去京城。”
    袁宝应声是。
    门外宁云钊捧着一摞摞文书走进来。
    虽然离开京城,但有些政务还不得不做,尤其是涉及到调兵遣将,看着捧来的文书,皇帝才微微舒展的眉头又皱起来。
    “玉玺怎么能丢了呢?”他看着袁宝带着几分怒意喝道。
    袁宝噗通就跪下了。
    “陛下,当时是匆忙,臣想不是丢了,是还放在勤政殿里。”宁云钊说道。
    他的声音平和,语调令人信服。
    “是臣有罪。”他接着说道,“臣受袁公公所托,却没有细查,以至于遗漏。”
    有人担责最好,也的确是他的过错,袁宝俯身在地没有说话。
    这些太监们最会推诿,肯定是他们的错。
    皇帝瞪了他一眼。
    “再说吧。”他说道,“回去之后再说。”
    不管是城破还是援军逼退了金兵,事情总会过去的,总要有终了的,只要他这个皇帝在,所有事都能解决。
    他说完这句话就低头看宁云钊送来的文书,并没有注意到一直沉默垂目的陆云旗抬头看了他一眼。
    “最好不要城破。”
    退出屋子袁宝叹气说道。
    “破了也好,更快。”陆云旗说道。
    这话让袁宝宁云钊都看向他,神情复杂。
    实话实说,城破了事情结束的的确更快,金人心满意足的劫掠一番也可以谈谈到底要怎么样了。
    但这种念头可是也只敢想一想,还不敢深想。
    真是个冷血无情的人,就算他也以皇帝为重,但至少还念着京城十几万民众呢,这个家伙,难道不知道城破了京城会有多惨。
    这样的人放在身边真是太危险了,袁宝撇撇嘴。
    “这里我守着,二位大人且去歇息吧。”他说道。
    陆云旗没有理会他转身走开了,宁云钊含笑跟袁宝说了几句辛苦才走开。
    陆云旗并没有走远,而是站在廊下。
    “陆大人。”宁云钊含笑上前施礼,神情诚恳,“一直忘了跟大人说声多谢。”
    这多谢听起来莫名其妙,但宁云钊相信陆云旗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陆云旗的视线正落在他的袖口上。
    “谢倒不用。”陆云旗说道,收回视线转身负手,“也不是为了你。”
    宁云钊站在他身后。
    “不是为了我,那,是为了大人自己?”他忽的说道。
    …陆云旗似乎没听到,一语不发抬脚走开了。
    ……
    “陆大人说事情到这里就可以了。”顾先生说道。
    什么意思?
    君小姐看着他。
    “意思就是,怀王做的可以了。”顾先生接着说道,“声望已足,可以离开等待。”
    等待?
    君小姐看着他,依旧没有说话。
    “君小姐,京城守不住了吧。”顾先生却没有说等待什么,而是说道,视线看向城墙外。
    站在城墙上能感受到脚下的颤抖,那是大批金兵奔来的讯息。
    “还不一定。”君小姐说道,“守住守不住,要守过才知道。”
    没有到最后一刻,就不算落定。
    “君小姐,可以了,走吧。”顾先生说道,“陆大人已经安排好躲藏的地方。”
    君小姐嘲讽一笑。
    “楚家的子女才不会这样…”她说道。
    话音未落顾先生上前一步,打断了她。
    “君小姐,如果城破,皇帝就不会回来了。”他一字一顿说道,“所以,楚家必须有血脉留下来。”
    
    第五十七章 吓死人了
    
    城破了皇帝就不会回来了?
    什么情况下,一个皇帝才不会回到自己的皇城?
    被囚禁,或者死亡。
    再加上其后那句楚家要有血脉留下。
    这话的意思君小姐立刻就明白了。
    她的神情不可置信。
    陆云旗他难道是要……
    “没错,陆大人会杀掉皇帝,推说到金人头上,怀王作为先皇太孙又有如今的声望,登基是理所当然的。”顾先生低声说道。
    陆云旗杀皇帝?
    他真是…疯狗一般了。
    君小姐念头闪过耳边传来呼啸声,旋即噼里啪啦的震动在身边响起,石弹如雨而落,城墙上顿时一片混乱。
    君小姐熟练的屈身靠墙躲避,眼角的余光看到那边怀王贤王也退避,除了他们原有的护卫,适才顾先生身后的那些人也围了过去。
    君小姐立刻要跟过去,顾先生拦住她。
    “君小姐快走吧。”他说道。
    “这时候怎么能走呢?”君小姐说道,“这时候走,跟那个皇帝有什么区别?”
    “君小姐,当然有区别。”顾先生急道,“你不要意气用事,现在走没人能发现,也不会有人责怪,殿下能做到如此已经足够了。”
    君小姐看着他。
    对于他来说,九褣出来守城只是为了声望吗?只是为了当皇帝做戏吗?
    “顾先生,我以为你是和我师…张先生一样的人。”她说道。
    顾先生也看着她。
    “君小姐,你觉得如果是张先生,他现在会在这里吗?”他摊手说道。
    君小姐被噎了下。
    师父…按照他的习性,肯定早就跑了。
    “我是说他那样坦然风光霁月…”她说道。
    “哎呀我的君小姐,皇权更迭哪来的风光霁月。”顾先生再次打断她,抓住她的胳膊,“快走吧,做到如此已经足够了,要不就来不及了,九黎公主那边也安排好了。”
    君小姐反手抓住他的胳膊。
    “有一件事你想的不对,我们做这么多,不是为了皇权。”她说道。
    “有一件事你也想的不对,我这么做,也不是让你们为了皇权。”顾先生说道,“不怕死也不是非要死,死有意义,生也有更大的意义。”
    君小姐看着他,带着油火的箭簇在空中划过,暮色里明暗交汇。
    “你说得对,但最重要的是,陆云旗他要做什么是他自己的事,不要强加到怀王身上。”她说道。
    弑君也好,扶持新帝也好,那都是他陆云旗自己一个人的意愿。
    “怀王不需要这样的意义。”她接着说道,从地上捡起一把被丢落的长刀站起来,“那不过是从一个樊笼跳到另一个樊笼,与其那样活着,我倒宁愿他这样死。”
    说到这里停顿一下。
    “顾先生你自己走吧,九黎也不用管,她也不会走的。”
    说罢转身向贤王那边奔去。
    顾先生在后摇头。
    “看来是没好好教啊,一点都不像他。”他嘀咕一句,又无奈,“不过你跟我说也没用啊,我只是传达一下,陆云旗的人也不听我的话啊。”
    他的话音落就有一只箭射在他的帽子上,带着火的箭让他的帽子顿时着了。
    顾先生将帽子扔下。
    “吓死人了。”他说道,但神态间也没多少害怕之色。
    城墙上忙碌混乱,热油滚木如雨不停,但已经挡不住金兵的脚步,比起白日这一次更多的金兵向城墙攀爬。
    城中无数的民夫壮丁带着惊恐又决然向城墙涌来,他们手中握着乱七八糟的兵器,有官兵给的长刀长枪,也有各种农具,甚至还有只抓着一根木棒一把扫帚的。
    这一次真是要死战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金兵占了城墙。
    而城外金兵的惨叫声在热油木石下亦是不绝于耳,从梯子上跌落的金兵如雨纷纷,但没有金兵后退,因为在他们的后方有一队队的金兵举着弓弩,一旦发现后退者立刻射杀。
    这一次也是死战,无论如何也要攻上城墙。
    晚霞笼罩着大地,整个京城如同燃烧起来。
    ……
    “不知道京城怎么样了。”
    一座城池上,一个蹲守的兵丁忽的低声说道。
    另一个兵丁用胳膊撞了撞他,对一个方向努努嘴。
    那兵丁看去,见一个小兵抱着长枪在抹眼泪。
    “一家子都在京城呢。”那兵丁低声解释,“已经二十多天了,只怕保不住了…”
    先前的兵丁叹口气。
    “上头,还是不说支援去看看?”他低声问道。
    “怎么去啊,就这几天,过去多少金兵了。”那兵丁脸色发白,“咱们这里就这点人,去了不是送死吗?”
    那倒也是,兵丁低头,忽的脚下一阵震动。
    这震动他们已经很熟悉了,顿时城墙上的人都紧张起来,握紧了刀枪向外看去,果然见暮色沉沉的天际有人马滚滚而来。
    虽然看不清人数形容,但那整齐的行军气势骇人。
    “又有金兵来了。”一个兵丁颤声说道,“而且看起来比先前的那些还要凶悍。”
    “这下京城是真的要完了。”另一个兵丁喃喃。
    京城完了,这个大周是不是也要完了?那他们以后怎么办?
    城墙上的兵丁们神情茫然又绝望。
    忽的有人喊了声。
    “有金兵过来了。”
    这话让城墙上一阵慌乱,以往金兵过境都是直奔京城,对他们并没有侵扰,难道京城已经是囊肿之物,所以金兵要对他们动手了吗?
    惶急的梆子声敲响,但下一刻有兵丁又喊起来。
    “好像不是金兵!”他喊道。
    举着梆子的兵丁愣了下看去,暮色中奔来的是七八骑,他们铠甲森明,披挂严整,身后还有背旗。
    这铠甲这背旗,正是再熟悉不过的周兵。
    城墙上的兵丁们差点热泪盈眶,这么多天了,终于看到同袍了。
    不知道这是京东路哪里的驻军,竟然敢离开城池。
    “奉清河伯之命,火令调兵,随我等援京城。”
    城下的人马驰近高声喊道,同时将手里的弓弩举起对着城墙上射来。
    这动作突然,城墙上的兵丁吓了一跳,羽箭带着一物已经射在了木桩上。
    城门下将官们听到梆子声已经奔来。
    “怎么回事?”他们神情紧张的问道。
    兵丁们忙将调令从箭上摘下,将城门下人马的话说了一遍。
    调兵?
    援京城?
    将官们神情愕然。
    翻看手里的调令,的确是清河伯的火令。
    接到火令就要听从调派,违者是要斩头的。
    但现在谁还在乎斩头不斩头。
    “你们进来说吧。”将官们对视一眼,走到城墙边向下看去一面大声说道。
    但城门下的人马已经调转了马头,竟然是即可就要走,显然一路做过很多次这种事。
    “你们哪里的?多少人马啊?”将官们忙问道。
    听到这话,城门下一人回头,指了指身后的背旗。
    “我们,青山军。”他大声说道。
    
    第五十八章 如能撑住
    
    青山军…
    青山军!
    城门上的官兵们神情惊讶,看着这一队人马疾驰向一个方向,在那边一方军阵正在滚滚向前,最前方清一色的骑兵疾驰,再后有粼粼车马延绵,似乎看不到尽头,暮色沉沉中如巨兽过境。
    是,青山军!
    “是青山军!”
    “北地的援兵来了!”
    “是北地的青山军!”
    “青山军来了!”
    城墙上兵丁们抑制不住发出狂喊,更有一个兵丁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