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九龄 >

第148部分

君九龄-第148部分

小说: 君九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方大太太面色大变,上前抓住方老太太的衣袖,哀求的摇头。
    方老太太拂开她的手,只看着方承宇。
    “因为这是个一交易。”她说道。“治好你的病,她要拿报酬。”
    报酬啊。
    方承宇看着方老太太依旧没有说话。
    这简直是太残忍了。
    “不是的。母亲,蓁蓁她不是要报酬,她是要和我们一样过好日子。”方大太太急急说道,说话看着方承宇。
    “那你当初说出那句如果承宇真能保住命。愿意将承宇该得到一切都拱手相送时,她是怎么回答的?”方老太太看着方大太太说道。
    “母亲,那只是随口的玩笑而已。”方大太太说道。“是为了表达大家互相信任的决心。”
    方老太太看着她。
    “玩笑?你是这样认为的?”她皱眉说道,“但我看蓁蓁她可不是把这当玩笑吧。”
    方大太太还要说什么。方承宇开口了。
    “母亲,她当时怎么答的?”他问道,神情带着几分好奇。
    方大太太看向他摇头。
    “她说好啊,舅母别忘了说的话。”方老太太直接答道。
    终于还是说出来了,方大太太一脸担忧和哀伤看着方承宇。
    他的欢喜和情真其实是付与一场交易,对于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是天大的打击吧。
    方承宇的神情有些恍然。
    “这样啊。”他说道,又笑了笑,“这样吗?”
    “承宇,你不要多想,那时候蓁蓁她和我们家的关系不是很好,关系不好的时候说话都容易生冷。”方大太太忙伸手扶住他急急说道。
    方承宇对她笑了笑,又神情怅然的吐口气。
    “原来她真的是那么打算过。”他说道。
    打算过什么?
    方老太太和方大太太怔了怔。
    “不过承宇你不要想太多,其实事情不是这样…”方大太太握住他的胳膊说道。
    方承宇反手握住她的胳膊打断了她的话。
    “母亲,是的,事情已经不是这样了。”他含笑说道,“她已经不这样想了。”
    什么意思?
    方大太太再次一怔。
    方老太太则皱眉。
    “承宇,男子汉大丈夫,不要纠结这些儿女之情。”她说道,“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当断则断当舍则…”
    她的话也没说完被方承宇打断了。
    “祖母,是的,这件事必须给个交代。”方承宇说道,“这件事怎么能假?”
    说了半天还是白说了?
    方老太太皱眉更浓。
    “假的就是假的。”她的急脾气上来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假的也能变成真的。”方大太太也忍不住急道,“承宇,咱们跟蓁蓁好好说说,她要知道你的真心,这假戏也能成真…”
    方承宇笑了。
    “母亲,祖母,我是说,这件事怎么能假。”他说道,“这是成亲,不是装病,成亲可是拜的天地,敬的神明,满城人的观礼。”
    这怎么能假?
    “这事不是我们知道假就是假的。”方承宇说道,“这件事就算我们知道,也是对表姐不公平。”
    方老太太和方大太太看着他。
    也是,一个女孩子跟人拜天地入了洞房满城人都知道成了亲,谁管她是治病有没有同房夫妻之实,在世人眼里她就是跟人成亲了,就是他人妻。
    “承宇那你的意思是?”方老太太问道。
    “所以这件事不仅要我知道的清楚。”方承宇说道,面色含笑,神情奕奕,“还要满城的人都知道,还要天地知道,还要神明都知道。”
    她为了他骗过天地,骗过神明,骗过满城的民众,那么他就要告诉天地,告诉神明,告诉满城的民众,她是怎么样的一个好人,又做了怎么样的功德。
    这才是对她的公道。
    
    第九十六章 惹人烦的他人事
    
    老天真是没公道。
    宁三夫人将扇子扇的呼呼响。
    “还舍命救天子。”她说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宁四夫人盘坐在炕上虽然没有扇扇子,但却是摆着手帕。
    “胡编乱造漏洞百出。”她说道,“真是荒唐可笑。”
    坐在炕桌另一边的宁大夫人神情依旧平和,眉眼反而更添几分慈爱。
    “可倒也是因果有报佛助善心人。”她说道。
    “大嫂。”宁三夫人不满的喊道,“善心人,哪有什么绝对的善心人,她们对天子善心,对咱们可不会有什么善心,你看看她们做的叫什么事。”
    “杀人搜城就差放火了。”宁四夫人补充道,“难道皇帝的圣旨就是让他们用来这样嚣张的吗?”
    “不是为了找人嘛。”宁大夫人柔声说道,“家里的孩子走丢了,大人难免着急。”
    “是啊,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夜不归宿。”宁四夫人在十五岁上加重语气,“就能闹得满城风雨,如狼似虎的搜城闯户。”
    “这些事大哥给二哥说了吗?方家这样的行事必须告诉皇帝知道。”宁三夫人说道。
    她们说到这里时宁大老爷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宁云燕。
    几个月没出门,在院子里做针线学管理家事,她整个人看上去圆润了很多。
    也看上去有些无情打采呆呆的无趣。
    进门后对母亲和二位婶娘施礼,一语不发的站到了一旁。
    “这件事怎么能让二弟说。”宁大老爷皱眉说道,“这种事也用不着二弟说,锦衣卫们太原府都会上报的。”
    “那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上上下下一点动静都没?”宁四夫人说道。“锦衣卫们怎么这次乖的跟猫似的?”
    “那自然是皇帝陛下不让有动静了。”宁大老爷说道,“这还用说。”
    这当然不用说,宁家的女人们也不是蠢的猜不到,但确认了这个事实,还是愤愤不已。
    “真是没天理了。”宁三夫人说道,将扇子很恨的摇着。
    “你们也不用嘲笑方家这故事胡编乱造的可笑。”宁大老爷说道,在椅子上坐下来。
    宁云燕立刻斟茶端过来。
    宁大老爷接过喝了口。
    “这故事是为了让百姓们听的。自然符合他们的口味。古怪离奇。”他说道,看着宁大夫人,“因果循环。善有善报,有神佛有天子,有惊险有化险为夷有不为所求有意外之报,曲折离奇才引人。这故事才能传开,至于漏洞荒诞。百姓们才不管呢。”
    “那官老爷们也不管啊?”宁三夫人说道。
    宁大老爷笑了。
    “官老爷当然管了。”他说道,“他们只需要管这圣旨是不是真的就足够了,至于圣旨怎么来的,私下可以问。可以议论,难道还能提出质疑吗?那可是先帝时候的事。”
    他再次饮了口茶。
    “陛下可是个孝子。”他意味深长的说道。
    皇帝当初登基是临危受命,且很有非议。据说是迫于对先帝的孝顺才同意的,要不然当时就自尽以明志了。
    既然方家说这是先帝所赐的圣旨。皇帝怎么可能质疑。
    再说,也已经验证过,的确是先帝的手笔和玉玺,且造记在册。
    宁三夫人和宁四夫人对视一眼,有些不平又无奈。
    “那这方家还真没人能惹了。”她们说道。
    “能不能惹可不在与别人,而在于他们自己。”宁大老爷捻须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阳城地界怎么就出了这个物件了。”宁三夫人说道,很是愤愤。
    最重要的是这个物件跟他们宁家还有些牵扯。
    “理他呢,他要是来搜我们的家,我打开门让他们搜,想怎么搜就怎么搜。”宁大老爷笑道,“抄了我们家也行。”
    说着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拿着圣旨,跟写圣旨的人,可不是一样的,可不要失了分寸忘了本分。”
    前朝旧事里多少功勋高官,拿着丹书铁劵,最终行事张狂的又有几个逃过一死。
    方家拿着圣旨报个仇洗个冤调动兵马官员,或者找个人搜个城虽然嚣张但也可以忍受,但这种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尤其是拿着圣旨招摇干涉到朝官,那出来说话质问的可就不仅仅是百姓们。
    宁大夫人宁三夫人宁四夫人等人脸上都露出笑。
    “可是,如果她们不是要搜咱们的家,而是拿着圣旨要逼咱们承认与君家的婚约呢?”一直安静无声的宁云燕忽的说道。
    屋子里笑声顿消,四人神情凝固。
    说到底她们为什么对方家有圣旨这事如此的关注,如此的在意,还不是因为当初曾经的纠纷。
    那纠纷原本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她们本该占据上风。
    但偏偏一次两次的都吃了哑巴亏,惹不起躲得起,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且走着瞧。
    结果这还没走几步,还没有长远之计,方家又拿出了圣旨。
    一个开票号的竟然得到了开国功勋人家一般的待遇。
    这真是让人郁卒。
    宁大老爷捻了捻须,咦了声。
    “你说当初父亲之所以定下和君家的亲事,是不是因为知道方家有圣旨来历不一般?”他忽的说道。
    宁大夫人啪的将手拍在桌子上。
    这动作让屋子里的人再次吓了一跳。
    宁大夫人很少这样失态发怒。
    “你,你怎么能这样想父亲?”宁大夫人气愤说道,“你把父亲当成什么人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
    屋子里的气氛缓和,宁大老爷也讪讪笑了。
    这样说宁老太爷的确不敬,他轻咳一声化解尴尬。
    “这件事燕燕不用担心。”他看着宁云燕说道,“方家的圣旨在方家也只有方老太太一个人知道,当初那君小姐并不知道,当初那君小姐闹成那样,方老太太都没有拿出来以此要挟逼迫,现在就更不会了。”
    “是啊,现在这君小姐可已经是方家妇了。”宁三夫人说道,摇着扇子一脸厌恶,“要是那方家少爷病死了当了寡妇,拿出圣旨逼着让她改嫁到咱们家倒也是她能做出的不要脸的事,但方家少爷现在可是病好了死不了了,难道还要拿出圣旨自己给自己带绿帽子?”
    “乱说什么呢。”宁大夫人瞪了她一眼嗔怪道,“当着孩子的面呢。”
    宁三夫人看着宁云燕。
    “燕燕,所以说让你别出门,被这君小姐缠上,脏了你自己。”她说道。
    宁云燕笑着道声谢。
    “我知道了婶娘。”她乖巧的说道,又拍了拍心口,带着满满的庆幸,“还好,哥哥逃过一劫,就说了嘛,哥哥这么好的人不可能这么倒霉的。”
    “说到这里,好久没给云钊写家书了吧?”宁大老爷说道,“你写一封问问他最近过的可好。”
    “又不是小孩子你还这么惦记。”宁大夫人笑道,一面看着宁云燕,“你给你哥哥修书一封吧。”
    宁云燕应声是。
    说到自己家值得骄傲的人和事,屋子里的气氛欢悦起来,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急急的脚步声,有仆妇掀起帘子面色惶惶的走进来。
    “夫人夫人,方家的事又开始说了。”她急急说道。
    方家的事不是一直在说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烦不烦啊。”宁四夫人没好气的说道,“听的耳朵都长茧子了。”
    “不是,这次不说方家圣旨的事了。”仆妇忙说道,“而是说方少奶奶的事。”
    方少奶奶?
    这话让屋子里的人神情一怔。
    君蓁蓁?她的事有什么可说的?
    ……
    啪的一声脆响,挤满人的茶楼里安静下来,所有的视线都看向高台。
    高台上的说书人打开了折扇。
    “今日旧谈方家事,新说玲珑人。”
    
    第九十七章 戏说的荒唐
    
    “暇日攀今吊古,多有好男儿,履危临有神机,但不仅男儿,妇人也有权奇。”
    “缇萦救父古今稀,代父从戎事更奇。今日要说的这位奇女子,便是这方家的少奶奶,忠义青天君应文之女,君小姐。”
    茶楼里坐满了人,一面吃着桌上的吃食,一面看着台上,店伙计拎着茶壶穿梭其中,因为是新说的书,他们也不时的抬起头去听。
    君小姐,对于阳城的民众来说并不陌生,还真是一位奇女子。
    自从来到阳城,这位君小姐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和谈资,尤其是与她有关的人也是一个阳城民众熟悉且最乐意谈起的人。
    “…君小姐终于在八月十五灯节上见到了宁十公子,那当真是惊为天人,从此更是相思成灾,当即作诗无数…”
    说书人将折扇合起,做出女子娇羞思索,提笔写诗。
    “东边一盏灯,西边一盏灯,恨不为月下灯,照到玉人头。”
    茶楼里一阵哄笑。
    ……
    啪的一声,宁大夫人再次拍了桌子。
    讲述的仆妇停下了话。
    宁三夫人和宁四夫人也停下笑。
    “什么恶心的事,还拿来被人这样说,她不嫌丢人,云钊还丢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