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九龄 >

第108部分

君九龄-第108部分

小说: 君九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起一件事。”她接着说道。
    身后方承宇声音自然。
    “什么事?”他问道。一面继续穿衣服。
    君小姐却又不说话了。
    怀王府不是谁都能打听的,一旦被人怀疑。不定惹来什么祸事。
    现在不能出差错。
    “没事。”她说道,“你穿好了没?”
    方承宇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没事她怎么会喊自己,只不过那件事他帮不到她罢。
    不过总有一天他会能帮到她的。
    眼中的黯然转瞬而逝,恢复了以往的明亮。
    “穿好了。”他说道,并没有追问。
    君小姐转过身取过外衣给他穿上,扶着他走出了净房,略歇息一刻,等日光明亮他们就坐上车离开客栈来到九龄堂的草棚前。
    这边已经排起了长队。
    原本因为免费赠药吸引人的一波热闹过后的冷清再次散去,九龄堂前变得如同刚开始那般热闹。
    这一次吸引他们聚过来不是免费的便宜占,而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所以围过来的人也不是前些时候的穷困民众,其间不少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
    看着君小姐的马车过来,路上的人纷纷让开。
    君小姐一如往日下车抱起了匾额,雷中莲则搀扶着方承宇。
    九龄堂的匾额摆在了草棚前,君小姐将几案略作整理坐下来,排在前方的人急不可耐的上前。
    “君小姐,您看看我这咳嗽怎么老是不好,吃了好些药…”她急急的说道。
    君小姐看她一眼。
    这个妇人前些天来过,当时她并没有这样询问,而是径直拿出药方,摆明了是要得免费药。
    那个药方没有问题,所以君小姐给她抓了药。
    现在又来了。
    “这个病要养,再吃些时候就好了。”君小姐说道,想了想伸出手,“你要是觉得药不够,我可以再给你拿点。”
    要是搁在前日对于君小姐如此傻的举动大家只会拍手称快,但现在这个妇人却不肯拿出药方。
    “君小姐,我那药方是别的大夫开的,也不管用,你再给开些药呗。”她哀求说道。
    也早早守在一旁看着的胡贵听到了神情复杂。
    就在一天前,这些人说的话就反过来了。
    “二叔,还真是开始说别的大夫不如她了,这是要引起众怒了。”侄子灵机一动说道。
    胡贵顺手给了他一巴掌。
    “这能一样吗?又不是她说的。”他说道。
    当初猜测过为了减少开支君小姐可能说别大夫不行开的药不对,后来得知人家财大气粗并没有这么做。
    如今别的大夫不行的话还是被提起了,但这是求诊的病人说的,跟君小姐自己说,意义和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就是因为一个大力海平被治好了。
    她的医术真的这么好?
    胡贵看着眼前被妇人缠着哀求的小姑娘,心神不宁神情变幻不定。
    那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第二十六章 这是造势
    
    “麻烦?有啥麻烦?”
    出现这么大的事,严老爷自然也知道了,在廊下逗鸟的他没好气的将笼子扔给小厮,看着来汇报的下人。
    “治好了一个大力海平,就证明她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唻?”
    下人神情忐忑。
    “可是大力海平的病的确一直么人治好。”他说道,“君小姐这一手……”
    严老爷嗤声笑了。
    “一直么人治好?那不是么人治好,是那苦力么钱治。”他说道,看着下人们,“你们是不是傻啊,那大力海平是个穷鬼,能请得起好大夫?能吃的起好药?”
    下人们恍然。
    “伤筋动骨是要靠养的。”一个人说道,“这穷鬼海平哪里有钱。”
    “是啊是啊,后来没钱,大夫都懒得给他看,更别提吃药了。”另一个也忙点头,“没有人给他好好诊病没人好好给他开药,他能好才怪呢。”
    “真是糊涂了,竟然没想到这个。”大家讪讪说道。
    严老爷接过丫头递来的茶喝了口。
    “也不是怪你们糊涂。”他说道,“想来这也是那君小姐和方家精挑细选的,这大力海平当初有名,后来遭遇不幸沉寂凄惨多年,治好了他,必然引起轰动。”
    “老爷,你的意思是这是君小姐筹划好的?”一个下人问道。
    严老爷在廊下的摇椅上坐下。
    “不是她筹划好的,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嗤声说道,“君老大夫的医术大家还不清楚?也就是有个医者仁心,看些头疼脑热的小病,乐善好施而已。哪里有啥超高医术,他都这样了,他的孙女又能学到啥啊。”
    众人们点点头。
    没错没错,君老大夫可算不上什么神医神技。
    “所以这件事跟先前免费赠药一样,也不过是用钱来卖名声。”严老爷接着说道,靠在摇椅上摇摇晃晃,“这定然是方家花钱请了名医。得到珍奇的药方。给这大力海平治好了,给这君小姐造势。”
    众人再次点头。
    “可是,这势造的越来越大。已经不是那些穷鬼们贪便宜的人去凑热闹了。”一个下人迟疑一下,“我们在那边的人回禀说好些乡绅富户都去了,到时候君小姐靠上他们,再闹这房子的事只怕有些麻烦。”
    严老爷笑了。
    “靠?想要靠上别人。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靠钱么。”他拍了拍扶手不屑的笑。
    这些富豪乡绅谁没钱。要请大夫自己也能请去,犯不着还要搭君小姐的人情。
    至于炫耀有钱或者引诱大家合作…
    “君小姐和方少爷太年轻了些,要是方家的大东家出面倒还差不多。”严老爷捻须说道,一拍扶手又坐起来。“就是方家的大东家出面,也得讲理。”
    说着冷笑。
    “讲理我有地契,比钱。我严家虽然没有方家钱多,但也不是随意能被欺负的穷鬼。”
    他有理也有钱真要对峙官府。官府也得权衡权衡。
    在场的人都点点头,神情变得轻松,很快那边就传来消息,虽然多了很多乡绅富户,但大家并没有上前让君小姐诊病,只是在观望。
    “就说嘛,大家谁也不是傻子。”严家的众人笑道。
    然而笑声还没散去,外边有人急急的冲进来。
    “不好了,老爷,又有人被治好了,跑去感谢君小姐了。”他声音紧张的说道。
    又有?
    众人的神情僵了僵,不由看向严老爷。
    严老爷神情依旧轻松,坐在摇椅上摇摇晃晃。
    “既然是造势,总不能只造一个吧。”他了然的说道。
    果然如他所说,很快消息就继续传来。
    君小姐治好了一个积年咳血的老汉。
    东街瞎眼卖花婆的惊风孙子也被治好了,自己跑着去给君小姐叩头。
    大肚子三年被说怀了鬼胎的刘寡妇被治好了,肚子都平了。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一个下人进来报还没完第二个就冲进来了,第三个第四个不断的有小厮奔来。
    院子里的众人早已经没了笑脸,一个个神情惊骇呆滞无声。
    坐在摇椅上的严老爷也早已经不再摇晃,攥着茶杯看着门口还在不断奔来的人。
    这君小姐到底花钱买了多少良方良药?
    这绝不是买的。
    胡贵看着街上涌来的扶老携幼的人。
    他记起来了,这些人就是前些日子被君小姐诊治过的人。
    排队治病的人都已经顾不得治病了,目瞪口呆的看着不断跪拜道谢的这些人。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君小姐说道,“治病药效总是要过些时候才能起效。”
    胡贵下意识的看向她。
    “就好像种田一般,三月播种,总要过几个月才能成熟。”君小姐说道。
    胡贵看向街口断断续续还在有人激动的喊着什么奔来的人。
    君小姐在这里草棚开张半个月,他在这里守了半个月,这些人他多少都有些印象。
    这些人是这半个月被她诊治过的。
    种田需要地,这地就是她的房子九龄堂。
    种田需要种子,这种子就是求诊的人。
    房屋被人恶意推倒,引起民众瞩目,引来围观。
    宣布免费问诊送药,舍财如流水,引得民众纷至沓来。
    如果不是房子倒塌,如果不是免费问诊送药,九龄堂就算开张,也不会引来这些瞩目和求诊的人。
    她说她来这里不是打算住下的,是为了重振九龄堂声名的。
    她还说说了你可能不信,房子塌了这样挺好的。
    她舍财如水,但却说扔的钱都会挣回来。
    “所以……”胡贵喃喃。
    君小姐对他笑了笑。
    “所以现在该收获了。”她说道。
    该收获了。
    一个大李海平可以说是例外,两个被治好可以是巧合,三个被治好也能是运气,但如果所有人的人呢?
    九龄堂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这承诺掷地有声,并非虚言。
    
    第二十七章 绝不为虚
    
    “君家小姐藏闺阁,嫁为人妇,本以为君家就此在汝南在这世间断了根,没想到竟然会如此的一鸣惊人。”
    站在路边,看着大街上记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一个身穿儒袍的中年人捻须感叹。
    在他身边另有几个文雅读书人点头赞同。
    他们都看向九龄堂所在,但拥挤的人群将小小的草棚都挡住了,更别提看到草棚里坐着的人。
    倒是那一片塌陷凌乱的房屋越发的引人注目。
    这种坍塌并非是地动火灾,也并不是毛坯草房年久,而明显的是人为推倒。
    读书人们皱起眉头。
    “这君家的九龄堂怎么塌了?”适才感叹的中年人问道。
    君家的九龄堂怎么塌的这些市井小民最清楚不过,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闲谈是他们的乐趣,城里发生的事家长里短也没有他们不知道的。
    但这些只是大家的谈资,至于其他的,尤其是涉及到田地房产之争,清官还难断呢,对他们来说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不过现在看到九龄堂如此厉害,连这些读书人都来看热闹,而且还主动询问,便有人主动的将事情讲述给他们听。
    无非是孤女归来要开药堂,但家产被觊觎,结果一夜之间房子就被推到了。
    但君小姐不畏艰难和险阻,抱着九龄堂的牌子毅然在废墟上搭草棚开门问诊,且如其祖父其家风一般乐善好施。
    在民众们添油加醋夸张的描述下,一个孤零又坚强的女孩子被塑造在读书人的眼前。
    尤其是听到面对房屋倒塌,君小姐没有哭没有闹,小小的身子抱着九龄堂站在废墟上。转身面对民众宣布九龄堂开张那一幕。
    就像一个面对敌军汹涌的将军,誓死守国土,也像一个面对奸邪乱政的忠臣,誓不合污。
    “好气节。”一个读书人感叹。
    “不亏是君家后裔啊。”另一个叹息道,“既有先祖的医者仁心,也有其父的士人风骨。”
    “是谁欺负这么一个孤女?”有年长的沉稳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读书人说的这些气节风骨,民众没有什么感触。但面临威胁能化险为夷且名气大振是永远都喜闻乐见的事。
    当然民众有着自己的小狡猾。并不会言辞凿凿的指出是严老爷干的,不过严老爷他们惹不起,但有人能惹。
    “这咱们就不知道了。”几个民众挤眉弄眼。“不过,有个人大概知道。”
    他们说着向人群中指去。
    “喏,老胡家的人前一段说这是他们的房子呢。”
    老胡家?
    读书人们也都看过去。
    老胡家是什么东西?
    而在另一边的高楼上,也有不少人注视着这边的九龄堂。
    从楼上居高临下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一片瓦砾废墟上的草棚。里面的人看不到,但那块古朴陈旧的九龄堂三字的匾额却能看的清楚。
    因为场面太混乱。等候看病的自发的维持秩序,将那些要来道谢的病人拦在外边。
    “你们不用去唠叨,君小姐当然知道会治好你们,你们就别影响她治病了。”
    但这并没有让这些感谢的人离开。君小姐知道他们会治好是君小姐的事,他们还是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同时也为了宣泄久病得医的喜悦。于是都站在外边激动的描述着自己先前的病情多重,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怎么痛苦怎么绝望,以及怎么就被君小姐几副药治好。
    随着讲述或者哭或者笑,听讲的人也随之哭或者笑,场面很是喧闹。
    “有人说君小姐这药到病除是有玄机的。”
    高楼上的人收回视线说道。
    “阳城方家德胜昌,金山银山,多高明的大夫多难得的药方都能拿到。”
    这话让屋子里的其他人笑了。
    “这是治病,不是科考。”其中一个说道,“就算是胸无点墨,漏个题做个手段,进士也能当的,这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