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京兆尹 >

第136部分

京兆尹-第136部分

小说: 京兆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宫。”
    禄亲王心底一个咯噔,周身入坠冰窖,再也说不出话来。他一点点的小心思……如今得罪了丞相不说,连东宫太孙也给得罪了,是啊,太孙是郭临的养子,他怎么会容忍一个戏子模仿郭临,继而成为男宠……
    白子毓挑眉一笑,正要出声。余光却望那斜前的席位一瞥,顿时停驻。他大步走上前,冷声喝道:“这是谁的席位?”
    周泉光回头望去:“那不是关大人的么,陈兄方才才从那儿拿了酒,啊……”他惊呼一声,瞪着眼看白子毓从摆放酒壶的空位拿起一枚纸包。
    身后的药师闻令而上,打开纸包,将其中的白色米分末仔细在指腹中碾了碾。随后取过一盏烛灯,放了些烧了烧,望着火焰上腾起的白气,轻轻一嗅,顿时勃然变色:“大人,是砒霜。”

  ☆、第146章 凝计为心1

小炉上火花闪落,药罐的盖子几番被热气腾起,撞出清脆的响声。双宁闻声跑进厨房,双手在围裙上急急擦了擦,拿起白布叠握手中,躬身去探药罐。“嘶……”她咬着唇,把药罐端到一边,连忙将烫疼的手指捏在耳垂上。
    待到药汤渐温,她熟门熟路地盛在碗里,再往托盘中摆上几颗甜枣,稳稳当当地朝小院走去。
    灰墙青瓦的院墙高深,此处景色已不是他们刚离开沧州时住的那间村庄院落。因赵哥哥察觉了寻来的官兵,众人便迅速收拾启程。马车颠簸几日,这才来到了眼下的落脚点。双宁望着院内坐落有致的花草,闻着芬芳气息,不禁再次感叹细致入微的心思……
    这一感叹的空儿,险些和刚迈出院门的药童撞个满怀。药童皱着眉瞪她,气恼地跺脚:“不用进去了,人又不在。”
    双宁心底一咯噔,不由脱口道:“那……姐姐去哪儿啦?”
    “谁知道!”药童嗅到她托盘中的药香,一脸不满地啧声道,“偏偏公子外出不在,这药又须按时喝……唉,你把药放下,先去找她回来。反正她杵着拐杖,横竖也走不远。”
    山道林间幽深,竹叶逐渐密集,阳光越不过来,整个竹林幽乎间细细地泛着冷气。
    青翠的竹枝倏地颤了颤,压在叶尾的露水轻盈坠下,溅在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上。
    郭临被手背上冰凉的触感刺得一怔,左臂抬起的拐杖缓缓放回原位。她停住脚,顺着竹身微微仰起头。
    竹影稀疏,她望着头顶倾泻的斑驳阳光。脑中思绪纷然随风飘虚,竹丛翠墨鳞介,渐渐与记忆重合,恍惚前方,便是那间竹林凉亭……
    她想起甫见便是捧腹大笑的苏逸,想起揶揄调侃的扬争、文质有礼的秦正卿……想起他眉间鲜红的朱砂,含笑的俊眸,脆然动听的嗓音:“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郭兄以军功入仕,在琼关时为保我大齐江山而战。不如给这孩子取名玉锵……”
    松开手,她杵着拐杖,朝前方光亮处缓缓走去。重重竹林盘绕周身,她似乎又闻到了那股香息,撤了剑,任那人将她拖出客栈,躲过德王的搜寻。
    “唉,陈聿修,”她想起她喃喃地发问,“你又是为了什么,要来寻我?”
    “因为,”他说道,“我也喜欢你。”
    两行清泪静静地淌下眼角,她迎风站立。抬手拭去面颊的冰凉,唇角划出一丝苦笑。
    可曾想到,昔日悍如男子的她,如今也会睹物相思落泪。垂眼瞭望,田野满地,苍山连绵。此处是何处,何处又是她的归乡?
    一件披风蓦然环上脖颈,带着一股暖气靠近。她怔然一颤,正要出声,双肩已被强力的臂弯圈住,后背贴来的温度炙热灼人。
    赵寻雪将她整个人裹紧披风锁在怀里,气息呼在耳畔,温柔如水:“宁儿在想什么?”
    肌肤一阵战栗,她闭上眼,艰难地长吸一口气,袖中手掌紧握成拳。
    “在想……若这下半生,不过是你圈禁狎玩的女人。那我该如何……”
    他闷闷地笑了,唇瓣贴着她的耳廓,点点轻触:“寻雪此生能圈你一人,于愿足矣。”他轻柔叹气,“宁儿,等我治好你。你愿回杭州,我便陪你,愿去琼关,我亦随行……”
    “真好,”她淡淡嗤笑,回过头来,眸光清冷如月,“寻雪,回到杭州,你可在我父亲坟前祭拜。告诉他,你不仅害死了他,如今,还圈锢了他的女儿。”
    胳膊上的双臂忽然一紧,力道之大,甚至将她握在拐杖上的左臂压得发麻。可她却恍若浑然未觉,依然带着唇角那丝嘲讽的笑,一动不动地望着他。
    无波无澜的眸眼轻轻掠过一丝水亮,淡痕无色。他凝视着她,抿唇一笑:“好,一言为定。”
    她冷声一笑,侧回脸,不再看他。

  ☆、第147章 凝计为心2

屋梁的红笼顺着风沙动了动,火光摇曳,将门柱的长影捣碎。隔着淡淡光辉的窗格,传出一阵粗厚的咳嗽声。
    迈进院门的皂靴闻声顿足,月光映出英朗的眉目,神色晦涩。他叹口气,端着手中的托盘,上前推开门:“父王。”
    “啊,是意非啊!”书案后,一人垂身直立,发髻上的金玉悬冠轻颤。他缓缓昂起头,依是魁梧高大的身形,拉弓挥刀的臂膀。可那张饱经风霜的阔脸,乌青团驻浓眉沧眸,面白唇淡。纵然只是望上一眼,也无法略过浮之面上的重重病态。
    “咳咳……把药放着吧,凉会儿了再喝。”楚王长吸一口气,松开掩住唇口的手,颤抖着将笔放下。
    世子垂了眼,默然将药搁上书案。近望着楚王头顶黑亮的发髻下片片银丝,他忍不住出声道:“父王,您早些睡吧,这些事都交给儿臣来做就好。”
    “呵呵……你倒是心疼父王了。”楚王朗声一笑,揉了揉眉心,重新提起笔。然而那眼前的白纸黑字还是浆糊一般混沌,他叹息一声,抬头望向一脸关切的世子,“也罢,你就随父王在此驿站间走走吧。”
    “是。”
    陇西的城中街道遍布,俱是槐花。此处院内亦种了几株,紫红摞串,月色中纷落盈香。楚王扶着世子的手,步入树下,胸肺间的郁结之气似乎也被花香清散,他拍拍世子,撩摆在长廊坐下。
    “父王老了,陛下也老了……此次回京,该是卸下肩上重责的时候了。”
    世子眉头紧锁:“父王……”
    楚王摇了摇手,嗔笑道:“你想到哪里去了,父王虽老,却也没老到行将就死……只是数十年来看尽黄沙,偶尔也想再带你母妃逍遥市井一番。”
    世子垂下头,握紧楚王的手:“儿臣明白了。”
    “不,你不明白。”楚王抬头远望院墙外山脉,接连着夜色,一片波澜壮阔的起伏,“打下江山只需铁甲刀马,守住它却需要无数计力、人心……十日后就是宫中端阳盛宴了。”
    他侧头看了眼世子,笑而不语。世子知他又在考量自己,遂细思片刻,这才道:“众王齐聚京城,又逢万国来朝。两厢盛事,绝非巧合而同道……陛下他,是要扬东宫储君的威严。两年前布告天下,废立两位皇孙都太匆忙。如今天下大定,他预备再次让万民铭记。无论是大权在握的魏王、还是年久功高的晋王,都是玉锵一朝登基后的臣子。”
    楚王苍老的眼眸一瞬不眨,只轻笑了下:“那也要玉锵他……登得上皇位。”
    “什么?!”世子一愣。
    “我且问你,晋王经营朔方多年,魏王一手建立起神武,可玉锵他,有什么?”楚王垂下眼帘,拾起衣摆上掉落的槐花,“阿临为国战死的余荫,庇护得了他两年,可再多些时日,谁还记得那一纸皇榜上那一句‘得见宫前,为骠骑将军义养’?”
    “哼……明明是在将阿临的死利用干净,非还说得冠冕堂皇。”世子咬住牙,侧脸不忿。
    “意非啊,”楚王苦笑着摇头,抬手轻拍他的背,“陛下要我们回京,便是想你接替阿临,和聿修那孩子一道,成为大齐江山的托孤之臣。”
    屋梁的红笼犹自闪烁,风停方稳。书案上的宣纸鼓动轻响,一旁的青瓷圆碗中,药汤白气逐渐稀疏。
    悄然中几不可查的轻响被宣纸声盖过,一滴莹透的水珠从屋梁坠下,被穿堂的轻风送入圆碗,须臾随着波纹化开不见。
    脚步声逐渐靠近,梁上簌地晃过一条黑影,自窗不见。
    楚王推开门,负手走向书案。“嗯,不冷不热,凉得正好。”他端起圆碗,一饮而尽。
    *
    紫宸殿内,烛火通明。皇上抬眸看向殿中恭谨的修长身姿,泯了口茶,温声道:“哦,抓的是关成尉?”
    “是。”
    “门下侍郞?”皇上凝眉细思,“不错,从这个开刀……他们新派,该有段时间消停了。只不过,想要拔净那些不入士流的荒唐心思,还须从长计议。剩下,就交给全权你处置吧!”
    “微臣遵旨。”
    陈聿修肃跪叩首告退,刚要转身。皇上皱了皱眉头,忽然又叫住他:“聿修。”
    他停下脚步。“你……义山死了。这两年,你身边也没有新的暗卫。”皇上叹了口气,“你是皇兄之子,哪怕复不了身份,也是皇家的人。朕过段时间,派个人去你身边。”
    他回过身,抬头望向御座,黑眸闪过澄澈华光:“多谢陛下。”
    茂盛的枝叶打在屋檐上,绿叶新芽颤动簌风,呼呼作响。陈聿修挽起车帘,走下马车。
    郭府的牌匾光洁如新,李延立在门旁,收了扫帚朝他躬身行礼,随后默然转身钻进门房。
    他一步一步朝里走去,竹管水滴轻盈入耳,夜色相浓。仿佛无端忆起一个雨夜,他抱着她从宫中走回这座空无一人的宅邸。
    卧室摆置依旧,被榻干爽整洁。他只望了一眼,便阖上门,继续朝书房走去。
    门槛连着青石阶面,月色萦绕出一团洗不去的暗色。他垂着眼,冷冷地望向那里。
    机关算尽,换得义山自宫中垂死而返,便是靠在那里,看着他与白子毓最后的挣扎交涉。
    “风拂雨过,血色未磨,而今已是两年。”他轻然嗤笑,“你说是不是,义山?”
    窗口静悄无声,只有淡淡清风微扰书扉。
    然而那沉厚的嗓音自院中而起:“殿下。”
    陈聿修转过身,枝叶的阴影盖下,看不清眉目容色。只一方唇角,静然不动。
    “药已经下了,”黑衣人抬起头,“楚王也已喝下。”

  ☆、第148章 咫尺不知1

“晦气,真是晦气!”一声怒喝传来,满室的歌舞骤然停下,舞姬的云袖飘飘落地,不解地互相对望,皆是一脸无措。
    禄亲王气急败坏地摔门进屋,手里捏着的一封文书皱的蜷曲。他想起方才白子毓站在门口,坦荡恭敬地看着他:“王爷这儿的歌舞实在太响,下官多次接到周遭扰民的汇案。可因王爷位高权重不敢径直上门,特意去宫中求来陛下亲令。望王爷在陛下偶感风寒的这段时日,稍稍消停点……”
    简直膈应死人,他咬了咬牙,猛一跺脚:“撤了撤了,歌舞都撤了!”
    舞姬们一簇而散,禄亲王长长叹口气,余光扫到鹅黄舞衣团群间一道玄色身影,抬眼望去,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他怎么还在?!”
    管家慢吞吞地靠上前,支吾半晌没吐出几个字。禄亲王一看这情形,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他把管家揪到屋中,屏退下人,小声问道:“你是不是觉着,陈丞相真看上了他,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要人?”
    “王爷英明!”管家打哈笑道。
    “英明你个头!”禄亲王气得直接敲了管家的头,“你忘了,那日筵席散了后,太孙被丞相从别院接回后,那眼神……”也不知陈聿修究竟和他说了什么,他现在一想起那凌厉的眼神,心底就不住地发憷。
    “那他……?”管家迟疑道。
    “当然是从哪来滚哪去!”禄亲王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真是晦气,这京城许久不来,本王都生疏得不知怎么下手了。”
    “王爷——”门外有小厮一路跑来,气喘吁吁地道,“方才打听来的消息,今儿早朝丞相不在,是接了陛下密令,连夜前往东都查封河南府了。”
    “什么?!”禄亲王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文书“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虽说这事儿说到底和他也没有关系,可……他负手在厅中来回踱步,管家和小厮盯得几乎花了眼,才见他终于停下脚步,一合掌:“对了,赵寻雪!”他转过头,“叫你们去找赵寻雪的,现在怎么样了?”
    “没,没下落。”小厮摇摇头,见禄亲王又要发怒,连忙笑着走上前,“不过王爷别急,派出去的人精着呢。他们找不着赵大夫,便用蔡当家的名儿,把赵大夫的师父从药王谷引来了东都……”
    禄亲王的表情骤然一变,乐呵呵地笑起来:“那东都那边通知了没……要是赵大夫进城了?”
    “您放心,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