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明 >

第224部分

枭明-第224部分

小说: 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昨夜之战,还是有些鞑子兵逃了出去,他们可是皇太极亲领的镶黄旗麾下,刘如意可是不想被那个死胖子盯上!
  就在刘如意启程直奔京城之后,霍尔满带着十几个残存的满蒙骑兵,也回到了位于京师东北侧的大营之中!
  这几日,并无战事,明清双方都保持着谨慎的克制。
  两黄旗都统、梅勒章京鳌拜,正等着他麾下派出去的‘打粮队’能带回好消息,却不料,霍尔满浑身是血的冲进了他的大帐内!
  “主子爷,奴才,奴才该死啊!霍图,霍图他,他去了啊!”霍尔满说完,啕啕大哭,拼命磕头不知!
  “什么?你这狗杂碎!再说一遍?”鳌拜猛的站起身来,一把抓住霍尔满的衣襟,大声质问道。
  鳌拜身高足有近两米,身高体壮,力大无穷,号称是满清第一‘巴图鲁’,他这一下,差点将霍尔满掐的喘不过气来!
  也无怪乎鳌拜会如此生气,盖因霍图不只是鳌拜的亲信,鳌拜最宠爱的小妾,正是霍图的姐姐!
  这,这他娘的!
  本来想给小舅子寻个好差事,那能想到,居然连命都陪了进去!这,这让鳌拜怎的能接受?他怎的向皇上,向他的后院交代?
  霍尔满忙将昨夜的经过对鳌拜叙述了一遍。鳌拜听完,眉头紧皱,却是出人意料的并没有发火!
  他拉着霍尔满的手道:“你是说,这部明军火器犀利?你们的战马还未靠近,便已经损失惨重?”
  “是!回主子爷,的确是这样!我们本想一鼓作气,将那些明军拿下,谁知,还未靠近那村子,便遭到了明军火器的袭击!霍图大人当时并没有在意,便直冲进去,结果,结果彻底掉进了明军的圈套里!”霍尔满忙解释道。
  “你可知那明军守将叫什么名字?”鳌拜不再理会昨夜的过程,而是直截了当的追问道。
  “奴才,奴才不知!不过,好像是,好像是什么高公公的麾下?”霍尔满忙道。
  鳌拜倒是一怔,“高公公?哪个高公公?”
  “好像是叫高起潜,还是什么的?”霍尔满用力回忆着昨夜的场景!
  “高起潜?不,这不可能!”鳌拜连连摆手道。
  当时,巨鹿之战,鳌拜所属的两黄旗虽然并未参与,但事后,罗洛宏却是将事情经过对鳌拜叙述过一遍!鳌拜是武将,他绝不会相信,昨天还像狗一样逃命的高起潜,今天就能有这般犀利的麾下!
  而那次多尔衮、多铎兄弟与皇太极会面之后,皇太极便对这支能在济南城击溃多尔衮兄弟的明军有了兴趣,便对鳌拜提过几句,鳌拜这便牢牢的记在了心里,转头又找罗洛宏打听了详细!
  皇太极与多尔衮不睦,两黄旗与两白旗也不睦,同样,鳌拜和多尔衮之间关系也并不融洽,几年之后,正是由于鳌拜等实力派将领的反对,多尔衮才最终没有登上帝位!
  而此时,鳌拜听闻多尔衮兄弟在济南城吃瘪,而击败了多尔衮兄弟的刘如意也要来进京勤王,他便想着,能在京畿将刘如意部全歼!这个目标若是能得逞,一来,他可以为皇太极分忧,二来,他也可以再多尔衮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你多尔衮做不到的事情,我鳌拜却是可以做到!
  所以,当霍尔满说出此次事情的经过,鳌拜的第一印象便是,那是刚刚北上的刘如意部勤王军!
  但霍尔满却说高起潜,这让鳌拜百思不得其解,这他娘的,这两人怎的可能会搀和到一块儿去?
  “主子爷,奴才,奴才想起来!”霍尔满忽然猛的一拍脑门子,忙道:“那夜,霍图大人抓到了几个明军哨探,他们打死也不肯开口!只是口口声声说,他们的将军一定会给他们报仇的!我无意间曾听他们说起,他们是山东济南来的勤王军!”
  “济南来的?”鳌拜不由大喜,这,这他娘的就对了嘛!
  “济南刘如意!哈哈哈!哈哈哈~~~!”鳌拜忍不住放声大笑,“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你既然胆敢来到这京畿腹地,那就别想这般轻易的回去了!哈哈哈!”
  ——————————————————————
  求订阅啊,小船感激不尽!


 第295章 君臣!

  求订阅,求收藏,求红票!
  ————————————————————————————————
  傍晚,首辅杨嗣昌来到御书房外,准备向崇祯皇帝汇报今日城外战局!
  眼下,奴酋皇太极亲自领数万蒙满精锐围困京师,迟迟不退,虽然各地勤王军陆续赶到,但明军只有招架之功,却毫无还手之力,作为总督京师军事的杨嗣昌来说,他深感压力山大!
  多日疲累,无法释怀的精神高压,使得他原本就有些瘦弱的身躯更加消瘦,只是,他的腰杆依然像青松那般,挺得笔直!
  可过了半晌,进去通报的小太监这才犹犹豫豫的走出来,恭敬对杨嗣昌道:“阁老,皇上,皇上昨夜一夜未睡,现在才刚刚睡下,您,您看……”
  杨嗣昌看了这小太监一眼,从袖中掏出一块银格子,递到小太监手中,“多谢公公了!既然皇上正在休息,那老臣便这里恭候皇上吧!”
  “多谢阁老体谅,奴婢这就为阁老泡一壶热茶来!”小太监说完,赶忙匆匆离去!
  杨嗣昌微微叹了口气,思绪却早已经飘到了城外!
  杨嗣昌字文弱,号子微,他出身武陵名门,书香门第,祖父杨时芳为武陵名士,父亲杨鹤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出身,而他,则比父亲晚了六年,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父子二人皆以督兵著称!
  崇祯九年,清军由喜峰口入关,兵临京师城下,京师戒严!
  随后,兵部尚书张凤翼失职,畏罪自杀!
  崇祯皇帝环顾群臣,竟没有一个通晓军事的,随即想起了前任宣大总督,正在家乡为父丁忧的杨嗣昌,于是,崇祯皇帝甚至没有进过吏部和内阁的会推,径直由自己下旨,以‘夺情起复’的形式,直接任命正在为父杨鹤丁忧的杨嗣昌,立刻出任兵部尚书!
  杨嗣昌在丁忧期间,以读书消闲,对历史典故了如指掌!他又一向工于笔札!崇祯皇帝召见之时,他侃侃而谈,才思阔达,与以往木讷卑微的兵部尚书截然不同!崇祯皇帝直激动地拍案叫绝,感慨相见恨晚!
  随后,杨嗣昌向崇祯皇帝推荐原两广总督兼广州巡抚熊文灿出任兵部尚书,他自己则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他则随后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全力围剿农民军!
  农民军形势一片糜烂,几近败亡!
  但崇祯十一年下旬,满清大军入关,卢象升被迫回援宣大,杨嗣昌也只得赶回京师救援,农民军由此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机,杨嗣昌的‘十面张网’策略,就此宣告瓦解!
  杨嗣昌抬头看着浑浊的天空,忍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心中一片沮丧!
  皇上对他恩重如山,但值此国难危机之刻,他却毫无解决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满清鞑虏在城外扬武扬威!
  最为关键的是,以杨嗣昌的能力、资历,他根本不足以压服那些嚣张跋扈的各路明军将官,不能令行禁止,就算他能做出一些对局势的正确判断,但奈何,底下将官根本不买他的帐,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这一来,明军往往被清军一触即溃,随即引发明军大举溃败之潮!
  天空中飘起了灰茫茫的雨滴,但杨嗣昌却毫无察觉,任由雨滴淋湿他的衣衫,呆呆的望着迷茫的天空出身!
  “爱卿,你,你怎的在这里?外面天凉,快些进来!”淅淅沥沥的小雨声,将崇祯皇帝从睡梦中惊醒,他本身就极度缺乏安全感,刚想走出来透透气,却正碰到神游天外的杨嗣昌!
  杨嗣昌也反应了过来,忙跪地对崇祯皇帝行礼道:“臣杨嗣昌,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赶忙将杨嗣昌扶起,拉着他走到房内,“爱卿,你我君臣,不必多礼!怎么样?今日城外局势如何?满清鞑子可有动作?”
  皇太极的数万大军就在几十里外,崇祯皇帝如鲠在喉,怎的又能睡的踏实?
  “回皇上!今日清军并无大动作!不过,上午,陕西总兵贺人龙曾出兵试探,但却遭遇到清军强烈还击,被迫退回!不过,清军却是并未追击!依老臣看,他们这是要跟咱们耗着啊!”杨嗣昌忙对崇祯皇帝分析道。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他怎能不明白皇太极的用意?
  只是,明军势弱,就算明知道皇太极是想要展示自己的威力,但崇祯皇帝却是也无可奈何,毫无办法!
  “依爱卿看,你觉得,他们还会再咱们这里耗上多久?”这才是崇祯皇帝最为关心的问题!
  杨嗣昌眉头微皱,思虑片刻,这才道:“皇上,清军此次入关,我大明腹地深受其害,他们虏获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老臣现在也说不好!不过,他们已经出征一年,想必军士也已经疲乏不堪,他们也撑不了多久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他不由又回想起当年,袁崇焕镇守辽东之时,虽然那时,清军也曾兵临京师城下,但袁崇焕所率关宁铁骑,一回京师,便展开阵势,与清军对决,最终取得了大胜,缓解了京师之围!
  可现在这般,明军近三十万大军,数倍于满清兵力,但就这样,却依然处于被动防守态势,根本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这让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升起一种深深的悲哀!
  不过,他绝对不会承认,杀袁崇焕,是他自己的过错!一切,就怪那些嚣张跋扈、却又毫无战力的大明将官们!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的眼里忍不住闪过一抹狠厉!
  大明岁贡,十之有九,全都用来养军,但天下形势却依然未有改观,反而是每况愈下!
  崇祯皇帝心中忽然又升起了一抹想杀人的**!
  “哎~~!”
  但半晌,崇祯皇帝却深深叹了一口长气,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眼下正值关键时节,他还不能意气用事!
  他语重心长道:“阁老,无论如何,定要确保京师安危!清军不撤,我军也不能主动找他们纠缠!军中各类粮饷、物资,朕会督令各省尽快送达!他们要耗,就在这里耗着吧!朕就不信了,我大明沃野万里,还能耗不过鞑子区区蛮荒!”
  杨嗣昌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皇上的头脑冷静,也让他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皇上圣明!老臣会尽快落实!眼下,还有几批勤王军正在路上,等他们赶到,京师定然无忧矣!”
  听杨嗣昌这般说,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忙道:“对了,阁老,那在济南城击败了多尔衮、多铎余部的山东副将刘如意来了么?”
  “山东军?”
  杨嗣昌一怔,他也看到过颜继祖发给朝廷的战报,说是济南游击刘如意,以区区三千人,力守济南城,竟然击溃了多尔衮、多铎兄弟的数万大军,这,这怎的可能?
  大明的军力,杨嗣昌太清楚了!
  他是绝技不会信这些‘虚假战报’的!
  最多,清军只是派出了小股兵力,骚扰了一下济南城,这便被颜继祖描绘成了济南城大捷!
  想到这里,杨嗣昌忙道:“皇上,山东距离京师千里,按照日程来看,他们应该就在这一两日,便能赶到了吧!”
  “哦!这样啊!”崇祯皇帝微微有些失望!
  眼下的大明,就如同是一大汪死水,就算里面有一条仅有头发丝那般细的小鱼儿,也会令崇祯皇帝惊喜不已!
  但听闻刘如意还没有赶到,崇祯皇帝原本欣喜的心情,瞬间又回落到了谷底,他看着杨嗣昌,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阁老,若是我大明精锐主动出击,阁老认为能有几分胜算?”
  杨嗣昌这才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原来,皇上对城外的清军,可从未有一刻忘怀啊!
  杨嗣昌猛然跪倒在地,“皇上,恕老臣直言!若我军出击,胜算怕是不足一成啊!说不定,连京师都会,都会……”
  崇祯皇帝的眼睛瞬间黯淡了下来,他知道杨嗣昌说的是实话,以明军眼下的战力,根本无力同清军抗衡,几十年接连失利,已经让明军心中对清军有一种深深的畏惧,这还未交战,士气已经输了一大半,这,这仗那还能怎么打?
  崇祯皇帝的性子,已经决定他,注定不是敢孤注一掷的人!
  “罢了!时辰不早了!阁老您先退下吧!朕也乏了!”崇祯皇帝摆了摆手,无力的下了逐客令!
  杨嗣昌恭敬的磕了个头,便想退出御书房!
  这时,门外却有侍卫高呼着跑了进来,“皇上,皇上,捷报,捷报啊!”
  杨嗣昌一愣,忙拉住这侍卫,追问道:“捷报?何来捷报?”
  那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