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营养师 >

第22部分

大唐营养师-第22部分

小说: 大唐营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唐朝也没认识多少人,好像能选择的也只有杜诚一个,这根本没得选嘛!那,真的要嫁给杜诚?还是再想想?
    注1:胡桃就是核桃,胡麻就是芝麻,相传都是汉代张骞由西域引进,故名为“胡”。
    。
第三十一章 桑椹(上)
    婚姻是大事,慎重考虑没有错。
    而凭良心说,杜诚在罗莎丽亚认识的人中,条件绝不是最好的,不说整个时空管理局,就是她们二科,拿正副两个科长和杜诚比,都能让人马上分清什么叫天渊之别。
    可这是在唐朝,她找不出能和杜诚相比的人,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看杜诚,才会越看越顺眼?
    这是不是就叫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那自己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呸呸,哪有这么说自己的?应该是,找不着钻石王老五,找个经济适用男也可以。
    张氏以为这次说亲应该挺顺利,也就是象征性走个过场,毕竟这两个年轻人在大家眼里,早已是郎有情,妾有意,可看罗莎丽亚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微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考虑的异常谨慎,张氏也紧张起来。
    “罗姑娘?”这事成与不成,你就给个痛快话吧,这么悬着,谁受得了?
    “他以前订了亲。”罗莎丽亚又想起还有这事没解决。
    “这事呀,”张氏松口气,她还以为罗姑娘不同意呢,原来是担心这个,“这个杜家说了,等了二十五年已经可以了,不用再等下去。而且杜家对你可是明媒正娶的,没人能动你大妇的地位。”陆氏找她帮忙时,把话都说清了,再问起来,张氏自然答得痛快。
    大妇?她是绝不会做妾,但也不能让自己丈夫养小三的,何况这古代男子,养小四,小五也不违法。
    这个问题一定要说明,“要我嫁他,只有一个要求,我绝不与人共侍一夫。”罗莎丽亚坚持,她流落古代已经够可怜了,这方面无论如何不能委屈自己。
    “这个…”张氏可做不了主,她从没碰上过婚前就不许丈夫纳妾的女人,罗姑娘这样,也不怕背上善妒的名声。不过实话说,没有哪个女人愿意丈夫讨小,穷家小户的男人也不敢想这种事,可杜郎中正年轻,以后又说不定会当太医,他能答应下来,现在就绝了自己退路?
    “我去杜家问问,除了这个呢,还有什么要求?”张氏干脆一次问清。
    “没有了。”罗莎丽亚认识杜诚三年,命也算是他救回的,对这个男子也了解了,除了怕他犯古代男人的通病外,其他的都不担心。
    “行,我去杜家说。”张氏也想看看杜诚是如何答复的。
    ……
    知道母亲让人去太白居提亲,杜诚要还能安心给人看病才怪,一整个下午他都坐立不安,索性关了店,只伸长脖子望着太白居的方向。
    “你就不能安静会?”陆氏也紧张,看儿子这样,她更心烦意乱。
    好不容易看到张氏回来,杜诚快步上前,张张嘴,想问又不敢。
    陆氏好歹比他稳重些,先请张氏坐下,再捧上茶水,才婉转开口。
    张氏润润喉咙,说出罗莎丽亚的条件。
    “我同意!”没等陆氏开口,杜诚马上表态,反正除了罗莎丽亚,他没打算娶别的女子。
    陆氏笑了,只有在乎丈夫,才会怕他纳妾,自己当年不是也担心过吗?“告诉罗莎,我们杜家同意这个条件。”
    ……
    这个问题解决了,婚礼安排就步入轨道。
    罗莎丽亚和杜诚认识三年,也不用因为结婚就故意不见面。何况今天,孙思邈要离开长安,身为粉丝,她当然要送送的。
    “皇后的病好了吗?孙真人就要走?”去白云观的路上,罗莎丽亚边走边问杜诚,算起来,她和偶像相处的时间还没有杜诚和他祖师伯在一起的长。
    “祖师伯说,皇后现在只剩下血虚之症,用太医署的补血药方就可以,不用他专门开方了。”杜诚看着身边这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心里也甜甜的,她就要成为自己妻子了。
    “可也不用这么快离开啊,他不是还在看那些古籍秘方吗?”罗莎丽亚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可能已经看完了。”杜诚没想那么多,刚才罗莎丽亚上台阶,他无意中发现她脚上穿的是双月白色软缎鞋,正是自己买的,母亲是什么时候给她的?不过从今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给她买任何礼物了。
    “对了,”罗莎丽亚想起另一件大事,“你还没帮我问孙真人的年纪呢!”以前杜诚要考试,她就放过他了,但现在可不一样。
    “真的要问?”杜诚顿时苦下脸。
    “真的。”罗莎丽亚坚持,虽说她回不去现代,无法对考古学做出什么贡献,但知道偶像的年龄,是粉丝的责任。
    ……
    “孙真人,听说你要离开长安,我做了些点心,你带着路上吃。”罗莎丽亚从杜诚手中接过竹篮,“这是牡丹酥,这是糖酥煎饼,还有蜂糖糕,枣泥锅饼,杏仁饼。”为了偶像,她可用了不少心血。
    “谢谢罗姑娘。”对罗莎丽亚的厨艺,孙思邈也品尝过,所以也不和她客气了。
    “这是我至今整理的药方和病例,我又抄了一份,你拿着看看,也算是贺你们结为秦晋之好。”孙思邈拿出一叠手稿交给杜诚。
    “其实祖师伯也可以在长安多住些时日,好让孙儿侍候晨昏,尽点孝心。”临别在近,杜诚语气哽咽。
    杜诚语发至诚,孙思邈是出家人,对这种世俗之情早已看淡,不过看他如此,有些事提提也好,“日前我面圣,皇上曾问过我有关长生不老的事,其实益寿延年倒不难,长生不老却是我辈修道人追求的目标,可惜能达到的了了无几,至少贫道做不到。”
    杜诚点点头,没有多想,罗莎丽亚却明白孙思邈为什么急着走了,史学家曾推测,李世民晚年迷恋方术,招道士入宫炼丹,他的死因就与服用那些含不良金属的所谓“仙丹”有关,孙思邈可是正正经经的“药王”,李世民要把他当“活神仙”,他不跑怎么办?
    看两人的表情,孙思邈了然,他对杜诚说道:“诚儿你性格直爽,并不适合宫中当差,三年后,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外放到别的州镇当医学博士。”不管杜诚明白多少,罗姑娘一定懂他的意思。
    果然,罗莎丽亚拉拉杜诚,两人一起向孙思邈行礼:“多谢祖师伯指点。”
    孙思邈点头,杜诚倒是找了个好妻子。
    “对了,如果你外放,不妨去并州。”对故人血脉,孙思邈仍想多嘱咐几句,“并州李大总管,与我是旧识,而且我们曾师兄弟相称,他会照顾你的。”以杜诚的性子,不会奉迎上司,大概只有徐茂公能不在乎这些。
    “孙真人和徐茂公是师兄弟?”罗莎丽亚惊讶道,这个历史上可没说。
    “我和茂公互相讨论医术,所以师兄弟相称过。”孙思邈微笑,李世绩原姓徐,字茂公,这些罗姑娘居然也知道。
    “哦。”罗莎丽亚似懂非懂,野史中是传说孙思邈和徐茂公认识,难道就来源于此?不过徐茂公会医术倒是确有其事,中国一部由官方主编的药典,唐朝的《新修本草》就是由徐茂公总监编制的,而是他自己还写了一本《脉经》,可惜后世都失传了。
    提到徐茂公,孙思邈也是感慨,论对医术的天份,徐茂公远胜于杜诚,只是他为官一方,无法悬壶济世,不过徐茂公镇守并州,挡住突厥狼骑,一样是在济世救人,自然不能怨他。
    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术,孙思邈知道,有一天自己也会离开这个尘世,那自己一身医术怎么办?传下去不知能救多少人,他动了收徒之念,也曾开玩笑似和徐茂公提过,结果徐茂公帮他卜了一卦,说他日后的衣钵传人姓孟。
    姓孟?孙思邈至今仍未碰上符合条件的姓孟的人,由于当时他是开玩笑提的,所以不清楚徐茂公是不是也在开玩笑,但对姓孟的人,孙思邈是格外留心了。
    当然,孙思邈不会只执着于姓孟的人,不管他姓什么,只要对医术有心,刻苦好学,最重要是能视人命至重,贵如千金,他孙思邈都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杜诚宅心仁厚,自幼便学习医术,根基牢固,做传人也不错。只是杜诚家人和事业的重心都在长安,无法与孙思邈一样四海为家,只能暂时放弃。
    ……
    送孙思邈离开长安后,罗莎丽亚和杜诚默默往回走,不舍的情绪缠绕心头,两人一时谁都没说话。
    直到两人走过一片桑林,“桑椹?”罗莎丽亚看见树上垂着的紫红色果实,“我还以为都采完了。”
    四月份,古代有喝桑椹酒的习俗,传能解百种风热。其做法是用椹汁三斗,重汤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两,生姜一合,煮令得所,瓶收。每服一合,和酒饮之。
    所以桑椹成熟后,都被采摘下来,晒干食用。
    杜诚也抬头看桑树:“这应该是晚熟的,你看还有青的呢。”他卷起衣襟,开始爬树,“我给你采点。”
    。
第三十二章 桑椹(下)
    杜诚经常上山砍柴,采药,身手熟练的很,罗莎丽亚看他敏捷的爬上树,先用布条挂了两文钱当买桑椹的费用,然后采上一小堆桑椹,用衣襟兜好,再敏捷的下树。
    真的好像猴子,罗莎丽亚眨眨眼。
    杜诚不知她在想什么,用溪水洗净桑椹,然后才递给她:“走了一路,你一定渴了,吃点果子吧。”
    “谢谢。”其实有个体贴周到的猴子也不错,罗莎丽亚又将桑椹分他一半,“你也吃。”她可没有吃独食的习惯。
    两人边走边吃,再看着路旁农田耕种的人们。
    这里充满田园风光,又空气清新,在这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罗莎丽亚微笑。
    “罗莎,”杜诚的表情挺慎重,“有件事我想问问你?”
    “你说。”罗莎丽亚不知他这是怎么啦,有些紧张。
    “祖师伯说,希望我日后能去别的州镇当医学博士,可我仍想留在长安,经营杜氏医馆。”这个念头杜诚早有了,只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今天听了孙思邈的话,又触动了他那根神经。
    “你是说,不想入太医署,也不想当医学博士,为什么?”罗莎丽亚不解,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端上铁饭碗,杜诚有这个机会却要放弃?当然,她只是单纯不解,只要理由正当,她也可以接受。
    “记得我和你说的,我崇拜华陀?”杜诚吐露心声,“华陀出身士族,却弃仕途而悬壶,因为他说过,世上追逐功名的人太多了,可是医术是贱业,没有人去学,而疾病流行,百姓痛苦不堪,他不愿袖手旁观。”
    罗莎丽亚点点头,在古代,确实只有出仕才被人视为上品。
    “皇宫太医众多,实在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而且以我的医术,也比不了这些杏林前辈。”杜诚继续说道,“我以前也知道医学博士,只是对百姓而言,他们的门槛还是高了些。”
    医学博士由于吃官家饭,主要还是为州镇官员和乡绅服务,除非地方上有义诊或象并州那次,总之,都是由官方安排,能直接接触百姓的时候太早。
    “去太医署上学,我只打算多学些治病救人的方法,并未打算涉足官场。”杜诚将心事说完,就等着罗莎丽亚的答复。
    罗莎丽亚低头若有所思,一会儿,她才看着手中的桑椹开口:“你知道桑树为什么都是躯干开裂,成破肚之状吗?”
    杜诚摇摇头,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于是罗莎丽亚说道:“传说,这与刘秀有关。”
    “汉光武刘秀?”杜诚问道。
    “对,就是他。相传,西汉未年,王莽篡位,刘秀和他打仗,可一开始还是王莽占了上风,刘秀兵败,只身出逃。他风餐露宿,好几日滴米未进,有一天正好饿倒在一棵桑树下。那日,也是这般四,五月的节令,桑椹成熟,果实满树,风一吹,还有不少落下,有的正落在刘秀脸上,刘秀饥肠辘辘,拿起试着一吃,味道香甜,不觉来了精神,捡拾桑椹,饱饱吃了一顿。”罗莎丽亚停了停,嚼几颗桑椹,仿佛感受刘秀当时的心情。
    “桑椹性味甘寒,能养血滋阴,礼益肝肾,刘秀能遇上桑树,也是运气。”杜诚说道。
    “是运气。不过刘秀也没忘感激桑树,他当下就许愿,若有一日光复汉室,他一定知恩图报,大加封赏。”罗莎丽亚接着说,“后来,刘秀真的建立东汉,他一直记着桑树的救命之恩,便率领文武大臣,浩浩荡荡去拜谢。”
    “看来这个汉光武皇帝倒是个重情守信之人。”杜诚赞许道。
    罗莎丽亚却叹口气:“只是刘秀这次去的时候,却正是冬季,树叶凋零,桑树又和椿树并列,他一时分不清楚谁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