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营养师 >

第14部分

大唐营养师-第14部分

小说: 大唐营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记载,做糯米糖藕以老藕为宜。
    首先,将老藕洗净,削皮,切段,(最好以藕节来分段。),再将藕节的一头切一小段作盖子。
    其次,将糯米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控干水分,从藕孔处将米塞进去,边塞边拍,而且用筷子往里戳,一定要塞满,塞结实。
    再次,用牙签把盖子固定好,把藕放入锅里,加水没过藕,旺火煮开,改用小火煮,只要藕变成紫色,就是煮透了。
    最后,将藕取出,放凉一点,切成片,浇上糖浆就可以吃了。
    其实做糯米糖藕,用高压锅或电饭煲最省事,时间短,还不用担心加水多藕浮起来,在锅里转动,顶掉锅盖。不过在这里,罗莎丽亚想了个办法,她找了个大碗压在莲藕上面,就解决这问题了。
    ……
    几日之后,张府终于收到了张文琮的家信。
    信上言道,张文瓘已经平安考完试,现住在张文琮那儿,等待发榜。而朝廷局势已稳妥,应该不会影响这次考试结果。秦王现在已经成为太子,下诏赦免隐太子的旧臣,朝中人心安定。张文琮所在民部,其尚书裴矩颇受现任太子器重,所以民部各人的官职几乎都没有变动,总之,一切平安。
    崔老夫人这下放心了,她现在才知玄武门事变,但也理解张文琪为什么瞒她,这正如她当初不许张文琪把她生病的事通知另两个儿子,理由都是一样的。
    对张文瓘的才学,崔老夫人不用担心。而朝中有人好做官,既然张文琮在民部一帆风顺,那他们兄弟同心,老夫人只要坐等佳音便可。
    ……
    心宽体胖,崔老夫人的病好了,鱼类豆类重上食谱,而老夫人对绿豆糕,糯米糖藕也吃习惯了,罗莎丽亚也不用担心老夫人再偏食引起上火,和厨房交代一下,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张文琪和杜诚熟悉了,也知道了他们是为什么离开长安城的,愤愤不平之下,主动要帮杜诚在清河开医馆。
    杜诚本来还想去顺州帮罗莎丽亚寻亲,但罗莎丽亚确切告诉他,她的亲人“现在”真的不在顺州,再想到四处飘泊也不是个事,杜诚同意在清河住下。
    以张家的财势,在清河找地方开医馆不过小菜一碟,没几天连店面带装修就好了,开铺子的官照(现在的营业执照)也由张文琪亲自送过来了。
    在当时,要办好一个官照,少说也要上千文钱,杜诚已经收了诊金,又是人家给安排的医馆,如何再白要人家的官照。
    一个要给钱,一个硬不收,推来推去,罗莎丽亚于是从中打圆场,张公子出的钱就算入股投资杜家医馆,每年分红。
    张文琪对这点钱还真不在乎,但开医馆是济世活人的好事,对张家的名声有好处,便欣然同意。
    而杜诚见有日后还钱的机会,便也同意了。
    ……
    杜诚等人的新居就在新医馆的后面,等医馆收拾好,他们就从暂时借住的张府办了出来,乔迁新家。
    崔老夫人还让人送来新被褥和炊具,贺他们乔迁之喜。
    杜诚他们自己当然也得庆贺庆贺,不过陆氏和罗莎丽亚在厨房忙活,杜诚插不上手,便上集市去,想为陆氏和罗莎丽亚买点礼物。
    ……
    张家给的诊金丰厚,杜诚口袋饱满,花起钱来也有了底气。
    他先在布店选衣料,虽然绫罗绸缎目前买不起,但细布料子还是可以的。
    杜诚先为母亲选了一块豆青色的衣料,再帮罗莎丽亚选了一块水蓝色的衣料,让伙计包好后,又去了另一家鞋铺。
    杜诚一家人的鞋子,由于经济条件,一直是由陆氏亲手缝制的,所以进鞋铺,对杜诚而言还是头一回。
    握着荷包,看着琳琅满目到眼花的鞋子,杜诚一时不知该如何挑选。
    。
第二十章 怪味鸡
    当店伙计的,察言观色是吃饭的本事。
    伙计看出杜诚是真想买鞋,眼睛又一直看着架上的女鞋,便上前推荐:“公子是给夫人买鞋吗?小店有榴开百子鞋,莲生贵子鞋,鸳鸯戏水鞋,花开并蒂鞋,都是年轻夫人们最喜欢的花样。”
    杜诚红了脸:“不,她…不是我娘子,现在…还不是。”
    现在不是?那就是给意中人买鞋了,这样的男人,往往更舍得花钱,伙计更热情了,“公子请看,这边的秋菊傲霜鞋,荷蕖吐芳鞋,还有不带花样的绿绸鞋,红罗鞋,月白软缎鞋,都是小店卖得最好的。当然,要送意中人的话,这蝶恋花的式样最合适不过了。”
    “我…”杜诚本来是看上那双蝶恋花的,但让伙计这么一说,反而不好意思了,他指着那月白软缎鞋问道,“这双多少钱?”
    “二十文。”伙计回道。
    “那就要这双。”杜诚说出尺寸,让伙计去拿。他不知道罗莎丽亚喜欢什么颜色的,只是瞧她日常也没带什么金银首饰,只在发间插两朵蓝色的小绢花,便做主为她买了蓝色的衣物,也不知她喜不喜欢?
    一次给女孩子买礼物,杜诚的心七上八下的。
    ……
    罗莎丽亚和陆氏在厨房忙活,以罗莎丽亚的厨艺,根本不用陆氏帮忙。
    不过说来也奇怪,罗莎丽亚厨艺精巧,但就是不会生火,在灶间生火总要半天才生好,之前在长安,就全靠大丫她们帮忙,这灶上的活还能分着的?陆氏也曾好奇问过,罗莎丽亚老实回答,她就从未用过柴火。
    许是生活习惯不同,陆氏也没太在意,而且看罗莎丽亚的模样,不比富贵人家的小姐差,虽然她自己说过厨艺是家传的,但想来家境也不差,不用她亲自烧火做饭。
    怜惜这样的女孩飘零在外,陆氏主动将灶膛生好火,反正一个做饭一个生火,也是分工合作。
    今天乔迁之喜,明天杜诚的医馆就正式开张大吉,大家都决定,今天的晚饭要“奢侈”一次,来个四菜一汤。
    主厨的罗莎丽亚用海米加黄瓜,拌了个金钩黄瓜。再用蒸好的茄子加上麻酱,蒜沫拌了个茄子泥,就是两个凉菜了。
    再用花生米加猪肉,做个生仁肉丁。
    汤就用木耳,肉丝,鸡蛋做个木须汤。
    这最后一道菜,才是最压轴的,常言道:“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从春到夏,正是鸡肉最肥美的时候,罗莎丽亚决定做个唐朝人绝对没吃过的菜肴——怪味鸡。
    没有辣椒有花椒,虽然夏天热,刺激性调味料应该少放,但并不是不能放。
    别看罗莎丽亚会炒菜,但杀鸡她可不敢,好在集市上有代杀的,而且因为夏天的原故,还可以买半只鸡。
    将买来的鸡清洗干净,加上姜,葱,放在灶上蒸熟。
    趁这功夫,罗莎丽亚开始拌配料。用酱油,花椒粉,蒜泥,姜末,醋,香油搅拌均匀。
    等鸡蒸好,取出剔骨,把鸡肉撕成细条,淋上配料就做好了。
    ……
    菜好了,杜诚也回来了,三人坐在一起,以茶代酒,开开心心聚餐。
    ……
    饭后,杜诚拿出买回的布料,屋里更是喜气洋洋。
    “罗莎,这是给你的。”陆氏又拿出一个布包给罗莎丽亚。
    “这是什么?”罗莎丽亚好奇地打开,里面竟是一双漂亮的水红色绸鞋!
    “好漂亮!”罗莎丽亚惊叹,然后又犹豫,“这个,花不少钱吧?”杜家有多少钱,没人比她更清楚,她怎能让他们再为自己破费。
    “花什么钱,”陆氏挺得意,“这是我用帮大户人家做衣衫剩下的料子,亲手缝制的。”一文钱都没用上,就做了双这么漂亮的鞋,她很有成就感。
    边角料缝的?罗莎丽亚翻来覆去看,也看不出痕迹,对这针线活,她可是甘拜下风。
    “这是我按你的鞋子尺寸做的,你试试看合不合适。”陆氏拉罗莎丽亚回里屋试鞋,只留下愣在那里的杜诚。
    ……
    夜静更深,杜诚仍在卧房里,抱着包好的那双新鞋发愁,母亲比他快了一步,那这双鞋,他送还是不送,送的话,理由呢?
    “诚儿,你还没睡吗?”陆氏见儿子房里还亮着,过来看问。
    “娘?!”杜诚想藏东西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将包袱紧紧抱住,可这又如何能躲得过陆氏的眼睛。
    “你怀里是什么?”陆氏往外拽,杜诚不敢用力,包袱顺利到陆氏手里。
    陆氏打开一看,心中了然:“这是给罗姑娘的?”看这鞋上的花样,就知他不是买来孝敬自个娘亲的。
    杜诚红着脸点点头。
    陆氏看那鞋子,和她做的尺寸居然一样:“你怎么知道罗莎脚大小的?”这小子不会不学好吧?
    杜诚吞吞吐吐:“那天她陪我抓水蛭,脚踩在泥地里,我按那鞋印买的。”非礼勿视的道理他懂,女孩子的鞋藏在裙下,他如何敢看。
    陆氏这回更叹气了:“诚儿,别忘了你是订了亲的。”
    “我只有看她鞋子旧了,才…又没想别的…”杜诚分辩。
    “没有就好。”陆氏也不追究。其实她心里同样矛盾,杜诚虽然订亲了,但订的却是门糊涂亲,整整二十四年了,对方都没有消息,就为了一个信字,自家还在等着。
    如果对方早就成家了呢?如果一辈子找不着怎么办?陆氏常常在想这件事,难道真让儿子等上一辈子?!
    杜诚已经二十四岁了,换了别人家,陆氏早该当奶奶了,现在他为别的女孩心动,也不能怪他,陆氏默默收起那双鞋。
    “娘…”杜诚不知她要如何处置这双鞋,忐忑不安。
    “这么好的鞋,当然给罗莎穿,不过再等一阵子,我就说是我又做的。”陆氏替鞋子编好新的身世,拿着它准备回自己屋。
    “明天医馆开张,你还是早点休息吧。”看儿子神思恍惚,陆氏着实不忍心。这真的不是儿子的错,对罗莎丽亚做自己的儿媳妇,陆氏也是百分之百满意,这也是她一直没告诉罗莎丽亚,杜诚已经订亲的原因。
    陆氏一直想着,说不定真有那么一天。
    ************************
    长安城内,
    陈惜光终于逃过母亲的监察,和朋友相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面对着夏日美景,陈惜光却长吁短叹。
    “怎么啦,几日不见,这人怎么傻了?”陈惜光的朋友之一,长安城最大的酒楼长安居的少东家郑卫前好奇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陈惜光不理他,继续吟道。
    “听这意思,是害相思病了,说吧,是哪家的姑娘,哥几个帮你。”陈惜光的朋友之二,长安城最大的果品商的少爷陶成金继续好奇问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陈惜光再继续痛苦长吟。
    “你不会还想着那个胡女吧?”陈惜光的朋友之三,长安城最大的太行米店大少爷何大志根据诗文推断道。
    陈惜光不吟,用一脸忧伤来证实朋友所言不虚。
    “不是吧?!”三个朋友一起叫道。
    “你前几天还说,这长安城美人如花,这花团锦簇看不过来,怎么又想起旧情了?”郑卫前不解,那胡女刚走时,这小子照样吃喝玩乐,怎么过了这么久,反倒又想起来了?
    “美人如花,可偏偏没有黑发蓝眸的!”陈惜光越发悲愤。
    “黑发蓝眸怎么样?你还敢娶回家?”陶成金笑他,谁不知陈惜光有未婚妻的事?
    这正中陈惜光的伤心处,如果他可以明媒正娶,罗姑娘也不会拒绝他了,“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行了,行了,不就是黑发蓝眸的胡女吗?我知道哪儿有!”他吟得太难听了,何大志决定换个清静。
    ……
    何大志带陈惜光去的是平康坊的迎春院。
    “这里从前不是来过吗?”以为何大志在骗他,陈惜光兴趣寥寥。
    “进去就知道了。”何大志半推着他进去。
    院内的人围成一圈,都在看中间的女子跳舞,当看到那个异族打扮的女子,陈惜光惊呆了,真的是黑发蓝眸!
    “哟,何少爷,哟,这不是陈少爷吗,您可是好久没到我们这儿来了。”迎春院主事的贝姨看见二人,过来招呼。
    “贝姨,这个在跳舞的姑娘,她叫什么名字?”问的是贝姨,陈惜光却眼也不眨地盯着舞蹈着的那个女子。
    贝姨看多了这些寻芳客的样子,见怪不怪:“这可是我新买回来的,她现在可是这儿最红的,她叫苏莫丽。”
    她的名字中竟也有个丽字,陈惜光惊讶不已,更觉心动。
    。
第二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