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妒 >

第60部分

悍妒-第60部分

小说: 悍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不虞,面色却极为平淡,“安排她住东跨院,我叫人打扫。”
  吩咐杏雨,“你带几个人把东跨院打扫一下。”又对书香说;“打开仓库,把东跨院明间里的被褥窗纱门帘都换成新的。”
  几个丫鬟走了,忙打扫东跨院,布置新房。
  徐玉嫣看着她,赵氏想起伤心事说;“二弟妹,咱们做女人命苦,你好歹有夫君,你大嫂现在连个人都没有,”
  赵氏二十出头就守寡,命苦,魏昭从前想她与其这样守着,孤独终老,不如改嫁,身边有个知冷知热说话的人,不过这话不敢说出口,赵氏的娘家也不支持她改嫁,本朝提倡女子三贞九烈。
  赵氏又道;“你大哥现在如果还活着,他就是有几房妾我也愿意,总比现在强。”
  没有苦,只有更苦。
  徐玉嫣也低了头,想自己跟章言没有可能,将来不知什么结局。
  话题沉重,三个人各怀心事,一时无人说话。
  魏昭装好香囊,给赵氏,“大嫂先用着,以后我做好的再给大嫂。”
  赵氏接过,“我回去了,我可没闲工夫跟你们磨牙。”
  对魏昭说:“明日高姑娘抬进侯府,大厨房备了酒席,宴请朝廷特使,还有国舅府送亲的人,各房人我都通知到了。”
  纳妾一乘轿子抬进府门,当晚摆几桌酒席,这也是纳妾的习惯,比不得娶妻热闹,纳妾不请外客,都是自家人关起门吃顿酒,夫妻当晚圆房。
  赵氏告辞走了。
  徐玉嫣怕她心里不舒服,说;“二嫂,我们去花园折花插瓶。”
  魏昭在屋里闷了一上午,出去散散心,跟徐玉嫣去花园,徐玉嫣挎着一个花篮,捡开得最盛的花朵,折一支放在花篮里。
  花园南面,一个丫鬟带路,章言穿过花园,往二房东院走,沿着花间小径快步走着,突听见前方有说话声,定睛一看,是魏昭和徐玉嫣,心说正好,他要找夫人。
  徐玉嫣拿了个小银剪刀,把一支□□剪断,把这枝花朵放入手臂上挎着的花篮里,抬头看见章言,顿时喜不自禁,喊了声,“章先生。”
  魏昭听见她召唤,站起来,见章言朝二人走来。
  徐玉嫣高兴地道;“章先生,你到花园赏花?”
  汤向臣和章言还有几个谋士都是燕侯养的门客,平常住在侯府里,行军打仗出谋划策,徐曜非常器重,格外优待。
  章言帮了魏昭的忙,魏昭道;“章先生,我还正要谢谢你,你给我介绍的画工。”
  “夫人觉得这两个画工怎么样?”章言问。
  “很好,画技很高。”
  其实,他们还缺一点经验,假以时日,应该能成为一流的画工,这个章言虑事周全,介绍的两个画工,都是家境贫寒之人,痛快地应许答应这份工。
  魏昭看章言没有要走的意思,问;“章先生找我有别的事吗?”
  章言心想,燕侯夫人聪明,遂顺势说;“是有一个事要跟夫人商量。”章言硬着头皮说下去,“国舅府的高姑娘明日抬入侯府,其中细节还要请夫人示下,国舅府送亲的人提出,高姑娘要八抬大轿从侯府正门抬入,夫人看这事可行?”
  魏昭没等说话,徐玉嫣不愿意了,“这个高姑娘太过分了,一个妾,还要八抬大轿从正门抬入,简直荒唐,这种话也说得出口,国舅府怎么教导的?以为自己是太后的侄女,就高人一等,有本事别做妾,做妾还不甘心,什么人?”
  章言看着夫人,这事夫人不吐口,没人敢答应,燕侯徐曜也要顾忌夫人的面子。
  魏昭淡淡的语气,“如果不答应呢?”
  章言踌躇了一下,实话实说,“如果不答应,国舅府的人返回京城。”
  魏昭冷笑两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小妾八抬大轿从正门抬进府,试问这是哪家的规矩?你回复她,我不答应!”
  章言料定夫人不答应,二话没说,告辞走了。
  徐玉嫣犹自愤愤地,“不请自来,自己送上门,还仗势欺人。”
  章言朝前院走去,直接去燕侯书房,徐曜刚进门,看他行色匆匆,问;“章先生,何事?”
  章言就把国舅府提出的娶亲要亲迎和八抬大轿走正门的事说了。
  徐曜蹙眉,沉声问;“夫人怎么说?”
  “夫人不答应。”章言不敢擅自做主,“侯爷看这事怎么办?”
  “按夫人的意思回复。”
  徐曜眸光冷冽,“回京,我求之不得!”


第46章 
  萱阳城外; 驿馆里; 高芳华对常嬷嬷说:“我们的两个条件; 燕侯能答应吗?”
  常嬷嬷摇摇头; 胸有成竹; “多半不能答应,我们就要他不答应。”
  高芳华有点不安; “嬷嬷; 这样行吗?皇帝赐婚,我们回去了; 万一惹恼太后,我姨娘也承担不起。”
  “姑娘,太后要恼也是恼燕侯,姑娘想; 姑娘是太后的亲侄女,燕侯坚持从侧门抬进去,这不是打太后的脸吗?太后把姑娘给燕侯做妾; 不等于燕侯就拿姑娘当小妾待,不看僧面看佛面,一点不给太后留面子,太后能高兴吗?姑娘放心; 姑娘跟太后好歹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一家人还能胳膊肘朝外拐。”
  这个常嬷嬷跟韩氏已经盘算好了; 故意演了一出戏。
  两人正说着; 丫鬟回禀:“侯府的章先生来了。”
  “请章先生进来。”高芳华道。
  章言走进去; 施礼,“在下拜见姑娘。”
  “章先生,我提的两个要求,燕侯是怎样答复的?”
  高芳华盼着燕侯拒绝。
  章言看出国舅府的人的意图,道;“姑娘,在下请示了燕侯夫人,燕侯夫人说,荣庆伯府也是有妾的,伯府的妾都从那个门抬进去,姑娘就从那个门抬进去,这个没什么可争竞的,如果姑娘硬要无理取闹,不打算做妾,我家侯爷很遗憾,只好送姑娘返回京城。”
  这一番话,把责任推到高芳华身上,高芳华瞅瞅常嬷嬷,常嬷嬷来时得韩姨娘吩咐,一定要把姑娘带回京城,此刻,便也不顾其它,“既然燕侯如此说,没有一点诚意,我家姑娘明日返回京城。”
  “姑娘返回京城,路途遥远,还有需要章某效力的地方,尽管开口。”
  章言客气几句,做到仁至义尽。
  “没有,那就麻烦章先生回复燕侯,不能接受我的条件,我也只好离开北地。”
  高芳华恨不得立刻就走,一日不想多待。
  章言告辞出来,想燕侯要上表把事情来龙去脉奏明皇帝。
  高芳华准备回京城,把想法对送亲的官员说,送亲的是个七品小官,吓得一头冷汗,“姑娘,这可使不得,圣旨赐婚,不是闹着玩的,姑娘三思啊!”
  负责送亲的官员这下棘手了,如果回去,圣上震怒,头顶乌纱不保,还可能掉脑袋,这位千金没事,可他们这些官员倒大霉了。
  送亲的官员叫苦不迭,皇帝赏赐嫁妆,临行嘱咐,这趟差事务必办好,侯府还没进就打道回府,这不是把圣旨当成儿戏。
  实在没办法,这位官员想起欧阳锦,急急忙忙去找欧阳大人。
  欧阳锦听了,颇为意外,对国舅府的人厌恶,这位高姑娘太任性,不知道轻重,根本不能理解太后和皇帝的真正用心,这是把他们朝廷官员置于何地,亲事办砸了,他们一干人都脱不了干系。
  欧阳锦跟燕侯熟了,住在燕侯府上,没有住驿馆,驿馆空间狭窄,留给国舅府的人住,欧阳锦当即赶到驿馆,面见高芳华。
  “下官听说姑娘要回转京城,可有此事?”开门见山,欧阳锦问。
  高芳华见到欧阳锦客气几分,毕竟欧阳锦是御史中丞,朝廷三品官员,深得皇帝信任,不便得罪。
  “欧阳大人,燕侯怠慢我国舅府的人,我提出的条件燕侯一口回绝,我也只好回京。”
  高芳华被常嬷嬷一撺掇,越发理直气壮。
  欧阳锦压住愤怒,“燕侯没有任何失礼之处,姑娘提的条件,完全是故意为难,既然不愿意做妾,为何在京城不拒婚,牵连我等一干朝廷官员。”
  高芳华被戳穿,略显尴尬,无言以对。
  姜还是老的辣,常嬷嬷在一旁道;“燕侯把我家姑娘当普通妾对待,全然不顾太后的面子和国舅爷的脸面,这样的气我们姑娘可受不得。”
  欧阳锦心底冷笑,这高国舅之女,着实令人反感,骄横跋扈,燕侯娶进府里,从此家无宁日。
  欧阳锦道:“妾都是做小。”
  多说无益,一甩袍袖,转身离开。
  欧阳锦回侯府,欧阳锦上次来住在侯府,对侯府轻车熟路,马车驶入侯府大门,欧阳锦下车后,直奔徐曜书房。
  小厮通报一声,“侯爷,欧阳大人求见。”
  徐曜正等着他,“请欧阳大人进来。”
  欧阳锦往书房里走,脚步由开始急躁,变得四平八稳,进得书房,面带笑容,抱拳,“下官拜见侯爷。”
  “欧阳大人请坐。”
  徐曜面色如常,看不出喜怒。
  欧阳锦撩袍坐下,第一句便道:“高国舅之女明日回转京城,侯爷是不是求之不得?”
  欧阳锦是个极难对付之人,徐曜道:“欧阳大人此话怎讲,我徐曜能得皇上器重,赐婚,是我徐曜的荣耀,高国舅之女我是有心纳了,既然高氏女不屑为妾,不能强人所难。”
  彼此心知肚明,欧阳锦是无论如何也要把此事圆过去,“侯爷如果有诚意,不妨给国舅府一个面子,答应此事,不然,于侯爷来说,却是有些麻烦。”
  徐曜心底冷笑,正色道:“答应条件,把我夫人置于何地?徐曜奏本,上奏皇帝请罪。”
  僵这里了,国舅府故意为难,想把亲事作罢,燕侯正中下怀,想退了亲事。
  欧阳锦从书房出来,走回自己住的院落,住在侯府前院一间独立的院落里,他在屋里来回踱步,跟欧阳锦一块来的朝廷副使,听说此事,急急地来到欧阳锦住处。
  “大人,不能让国舅府的人回京,圣上面前,你我都吃罪不起。”
  欧阳锦烦恼,国舅府哪里是说不通了,燕侯这里也说不通,一个要走,一个不留,让他们在中间难为。
  副使看欧阳大人不说话,想来也没主意,叹口气道:“以燕侯之姿,高氏女做妾,也不算委屈……。”
  欧阳锦突然站住,“有了。”
  副使大喜,“大人想出主意了。”
  二日,欧阳大人就在驿馆办了几桌酒席,回请燕侯及北地高层文武百官,来而不往非礼也,同时也请国舅府的人。
  席面是在酒楼叫的,欧阳大人还有一层意思,明日回转京师,今日一聚,谢燕侯热情款待,略表寸心。
  前院热闹,高芳华在后院里,听得前院丝竹管弦之声传来,身旁的几个丫鬟跑去前院看热闹,回来赞燕侯绝世姿容。
  高芳华突生好奇之心,燕侯徐曜早有耳闻,她明日便回转京城,燕侯却无缘一见,终究有点遗憾,按耐不住,悄悄带着丫鬟走到前院,躲在帷幔后偷窥。
  欧阳锦酒至半酣,人也兴奋,亲手抚琴,力邀燕侯徐曜舞剑助酒兴。
  琴音铮铮,伴着琴声,一个一袭白袍的俊美男子,身轻如燕,宛若蛟龙,数道寒光,剑法一绝。
  高芳华不识燕侯徐曜,目光一直追随舞剑的男子,一身雪白袍子,清逸超凡脱俗,气质内敛,高芳华没想到北地还有如此出色的男子,令高芳华眼前一亮。
  男子舞剑毕,满堂叫好声不断,众人齐赞燕侯,高芳华惊诧,这就是她要嫁的人燕侯。
  高芳华春心荡漾,痴痴地望着那个一袭白袍出色的男子,不谙世事的闺阁少女被燕侯迷住。
  离开前厅,走回后宅,呆呆地坐着,后悔草率拒婚,暗想,如果回到京城,被京城一干上流圈子姑娘耻笑,人已经到了北地,又被退了回来,等于退婚,再嫁受影响,被人取笑不说,得罪太后,父亲嫡母,她姨娘得宠,也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妾,以后婚事捏在嫡母手里,嫡母对她母女不喜,她也没好日子过。
  这个男人实在出色,她一见钟情,便心里再也放不下,权衡再三,改了主意。
  对常嬷嬷说:“我不回京城了,我要留在北地。”
  常嬷嬷大惊失色,“姑娘刚说得好好的,怎么又反悔了,姑娘不回京城,姨娘可是在京城等着姑娘。”
  常嬷嬷跟韩姨娘交了不差。
  “嬷嬷,我主意已定,嫁给燕侯做妾我也愿意。”
  高芳华手里捏紧绣帕,语气坚决。
  常嬷嬷做蜡了,苦劝道:“姑娘,我们来时,姨娘百般叮咛,要姑娘到北地见机行事,现在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老奴昨还怕燕侯答应了,以姑娘的美貌,那燕侯是没见,如果见了,焉有不动心的,谢天谢地,姑娘跟燕侯没见面,此事才成了,姑娘可别说傻话,燕侯府里有原配夫人,姑娘有燕侯夫人压在头上,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