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曹操 >

第65部分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65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竺施了一礼,已是大步走了出去,他现在想做的就是尽快回徐州,然后和老父及家中长辈相商,其实在他心中,他是极其属意曹操的,虽然中原那些世家将曹操说得有多么残暴,但是就他在青州所见,青州的大户都未受什么侵扰,反倒是不少名声不错的做起了地方大员,浑然不似朝廷说的曹操每到一地,必定屠戮大户,逼迫士人,心底里,糜竺已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说服家中长辈,同意这桩买卖,不过在抵定一切之前,他还要找一个人询问一下。因为这可不是普通的买卖啊!     


第一【解禁】第二十四章 陈登
         
(曹操的后传正在努力中,大概下个月会上传吧,曹操的解禁以后每星期两到三章。)  徐州的陶谦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雄心大志的诸侯,而他也从未有过什么乱臣贼子之心,但是对于汉室的忠诚他也说不上有多强,他最相信的便是明哲保身,而他性格中有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投机,不过在情势未明的情况下,他通常选择的就是糊涂应对,所以当郭图来说服他投靠袁绍的时候,这个像狐狸一样狡猾的老人当时就答应了,不过至于郭图要他去洛阳面圣,他却借着徐州黄巾大乱平定不久,民生未定,需要他治理的理由给推了,虽然不能诓陶谦去洛阳,但是毕竟陶谦一上来就表示愿意归顺,该交的钱粮赋税也表示不会短朝廷一分,他回去可以向袁绍交差,更何况陶谦私底下也给了他不少好处,所以郭图在回禀袁绍的时候,将陶谦说成了一个无能之辈,徐州放在他手上,绝不可能会有问题,而且留下陶谦,也可以反驳那些说袁绍篡权夺势的声音,因为郭图的这番话,袁绍没有去动陶谦。  对于陶谦而言,夹在曹操和袁绍这两大强者之间,的确很难做出选择,不过内心里他却是更加倾向于曹操一点,陶谦出身贫寒,今日能做到这个徐州刺使,全是他一步一步打拼出来的,所以除了名声颇佳,子弟俊杰的世家之外,对于那些大族他是不太喜欢的,只是这个天下是要靠实力来说话,在局势未明前他绝不会轻举妄动,他只要守着他的徐州就够了。  糜竺很快便回到了徐州,不过他没有急着先回家,而是先去了下邳。“糜公子,您来得真是巧,咱们公子刚回来,您要是早来的的话,恐怕就得等上一阵子了。”陈登府邸的下人引着糜竺道。“怎么,元龙前段时间去哪了?”“公子前段时间好象去了冀州,不知道见着什么了,回来时一脸高兴的样子。”  “子仲,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我来自然是有事找你商量,不然的话你以为我来找你这个狂纵之士做什么?”见陈登还是那副老样子,糜竺笑道。“你啊你,这张嘴啊!”陈登摇着头,手上却是一把拉住了糜竺,“来,让我好好教训一下你这个没口德的家伙。”竟是拖着糜竺坐下了。  “元龙,听说你前段时间去冀州了。”糜竺狡黠地笑道。“那有什么,你不是也去了青州吗?”陈登随意道。两人说完,竟是相视大笑了起来。“看起来我们好象想的事情一样啊!啊。”陈登替糜竺满上了酒。“元龙,我本来想先说的,不过今天你居然替我倒酒,而不是抢去自己喝了,我让你先说。”糜竺看着那杯酒叹道。  “你若是不想喝,那我替你喝了。”陈登伸手便去抓那杯酒。“我喝,我喝。”糜竺一把抓起了那杯酒,一仰而尽,“现在你该说了吧,你到底在冀州见着了什么,竟是如此高兴?”“子仲,你可知道我在冀州见到得是什么!”“不会是尸山血海,满地荒野吧?”糜竺故意道。“你知不知道,我在冀州见到的是何等的一副画卷,那里简直就是我曾经梦想的地方啊!”想到自己在冀州的所见,陈登露出了陶醉的神色,若不是他幼年的好友邀他去冀州,恐怕将来他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冀州那里到底怎么了?”见到陈登的神情,糜竺的兴致不禁上来了。“那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只有你自己去了才知道。”想到冀州那种截然不同于大汉任何一处地方的气息,陈登就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他最喜欢的就是冀州那些少年军,他们身上那股朝气,那股任侠,那股单纯的忠诚都让他感慨不已。  “说了等于没说。”糜竺小声的嘀咕了起来。“子仲,你去青州又见到了什么?”陈登又看向了糜竺。“还能有什么,太平世道了,还有就是大街上经常有人在那里吵嘴仗。”想到青州街头,儒生经常分做两派争吵的场面,糜竺摇了摇头道。“那你来找我,就不会是为了告诉我青州街头经常有人吃饱了饭没事吵架吧?”“当然不是了,我见到了北庭刺使,他说曹公想和我家做买卖。”“哦,曹公。”听到糜竺提到曹操,陈登眼里放出了光,“你仔细说来。”当下糜竺自是将在青州与墨名所讲的一一道来,“你觉得我该答应吗?”  “且容我好好想想。”陈登思索了起来,他自幼博览载籍,有扶世济民之志,但是举目天下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让他心仪的人物值得他去辅佐,直到他去了冀州,他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间还可以如此,心底里对于早已名满天下的曹操有了几丝崇拜之情,从冀州回来后,他一直都在思量着曹操在冀州所做的每桩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但是却一直不得头绪,如今听到糜竺所讲,心中觉得似是找到了一点灵光,能够让他看透这一切。  见陈登在那苦思,糜竺到也不敢打扰,只是心里对曹操也更觉拜服,曹操的威名,天下无人不知,能止蛮人小儿夜哭的大汉军神,那是何等的霸气,只是如今他却成了朝廷所说的逆贼,让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看不清楚,不过天下的百姓对于这位孟德大人多是心存崇敬,至于朝廷,早已是袁氏当道,汉家天子根本一文不值了,他自然算得很清楚,但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胜负却又不是他这个商人能轻易算得出来,他若是孑然一身,恐怕他想也不会想,就去投奔那位大人了,只是他糜家家大业大,家族利益不允许他那般做,所以在墨名向他转达了曹操的心意后,他还是不敢妄做决定,而是要来向陈登这个自己最佩服的好友请教。  “这不是真的吧!”突然间,陈登抬起了头,满眼皆是震惊之色,根据糜竺所讲和他在冀州的见闻,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但是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或者说是不愿意相信这个可能性。“元龙,你究竟想到了什么?”见到陈登失色的样子,糜竺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  “曹公也许是想要改变四民的排序,不,或者说是要彻底废除四民之说。”陈登喘息着道。“什么?”糜竺失声道,虽然他很不满意四民中将商人排在最末一等,但是长久以来的传统,让他无形中对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没有想过去反抗的可能,如今乍听到陈登的话,他自然心神激荡,无暇自制了。  “我那好友在冀州是个小吏,我曾听他提起过,在北庭,工匠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那些能工巧匠,能够制造出精巧之物节省人力或是对民生有所益处的皆被称做大师,受人尊敬,而他后来又对我说起过曹公免去了冀州百姓三年粮税,而那三年后的税率更是低得惊人,竟然是十五税一,我初时并没放在心上,如今看来那十五说一却是真的了。”陈登喃喃道。“十五税一,的确是够低的了,曹公他究竟想做什么?”糜竺亦是惊声道。  “子仲,你想想看,曹公鼓励那些工匠制造新奇之物,最终目的是什么?”“应当是节省民力,或是卖之以收财货。”“不错,卖之以收财货,那么卖给谁呢,天下大族世家有限,不可能所造之物全部卖给他们吧?”陈登的思路清晰了起来。“可以卖给那些百姓,十五税一,我明白了。十五税一,百姓手中肯定会有余钱,正好去买这些器物,然后曹公再向商家收税。”“不错,这形成了一个循环,工匠制物,交于商家贩卖,然后商家卖于百姓,最后官府再从其中抽税,这样官府的岁入不需要盘剥百姓,就能增加,实在是大善啊!”陈登不禁击节叹道。“可是这样不是让商人无利了吗?”糜竺又不解了。“子仲啊,你想想看,你卖东西是卖给十家大户获利多,还是卖给千户人家获利多,曹公是想降低农人税率,藏富于民,再以工商生钱,国家最后再从中收取岁入而不用压迫百姓啊!”“那岂不是农工商三民并立了?”“可以说是,不过应当是农略微高一些。”“那士呢?”“士恐怕是曹公最费心思的一环了!”陈登笑了起来,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朝廷称曹操暴虐,苛待士人了。其实曹公苛待的都是那些腐儒士子,那些有本事的可全部在曹公掌握之中啊,想到自己那在冀州当个小官的朋友,陈登终于解开了心中疑惑,科举取士,根本就是为了剔除那些满脑子迂阔的腐儒,恐怕连青州所出的百学同流都与曹公拖不了关系,而且那些少年军才是未来真正的士族基础,能文能武,通百学,明法纪,知忠义,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才是百姓之福啊,陈登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对于那些不学无术,仗着家族势力胡作非为的豪门也是相当的不屑。  “元龙,你不怕日后曹公会废了你家族之权吗?”糜竺突然道。“子仲,你莫要尽信朝廷之说,冀州也有豪门,不过多是名声良好,族中子弟皆是俊杰的世家,他们在曹公手下也颇得重用。”陈登答道,“我相信日后我陈元龙定能在曹公麾下有一席之地。”“元龙,你决定了吗,难道你不怕你父亲反对。”“徐州那么多世家,与我陈家相善的不过三五家而已,至于其他的不过是借我父亲之名,聚在一起保全自己的利益罢了,只是世事无常,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那些没本事的世家凭什么想继续保住他们的利益,曹公消灭这些蠹虫又有何不可!”陈登豪声道,杂学百家,通晓经史的他非常清楚,任何一个新王朝诞生的同时,也就会诞生一批新的权贵,从无例外!至于以前炙手可热的权贵、氏族,依附可用者则用之,违逆不可用者则杀之,就那么简单罢了!  “好,我便与元龙一道,等着曹公来这徐州吧!”糜竺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至此徐州的名门陈家和有着无匹财力的糜家这两家的未来家主已经为徐州选择好了将来的道路,至于陶谦,这个还未在徐州扎稳脚跟的州牧,恐怕以后他的选择也只剩下了一条道路。     


第一【解禁】第二十五章 乱起
         
(曹操的后传正在努力中,大概下个月会上传吧,曹操的解禁以后每星期两到三章。)  在西凉,董卓在费了数月功夫后,终于将边章和韩遂的叛乱镇压了下去,不过到了最后他听取了李儒的意见,没有彻底赶尽杀绝,而是招降了韩遂他们,至此羌人的铁枪盟也成了他的麾下,他的军力一时间急剧膨胀,甚至有着盖过袁绍之势,铁枪盟的那些羌人士兵可不是中原那些新军所能比的狠角色。  “文约,寿成,你们觉得如何?”见李儒和边章都反对自己此时攻占汉中,董卓又看向了韩遂和他身后的马腾二人。“主公,如今西凉初定,还是与民休养,等到来年粮草充裕时,再去也不迟。”韩遂答道,汉中地势险要,西凉又刚刚平复,此时出兵,若是久攻不下,等到粮草不继,他们这刚刚整合的西凉势力恐怕又要分崩离析。“还请主公让百姓能够有休养生息之机。”马腾想得比较简单,他本来就是因为怜悯羌人才和韩遂一道反叛的。“那好吧,我便再忍耐一阵子。”见自己手下都是反对,董卓思量了一下,也终于下了决定。  “主公,如今大军新成,如果不加磨砺,在战场上拼杀出来,日后对上曹操的虎狼之师,这胜算实在是不高啊!”在洛阳,曹操冬季灭亡乌桓的消息可以说是震惊整个京师,对于百姓来讲,自然是曹操的声望更炽,但是对袁绍和朝廷来讲就是无比的不安了,覆灭乌桓,袁绍也有自信能做到,只是如果要他在严寒的冬季去那荒芜之地转战千里,他办不到,更遑论曹操军那惊人的战绩,竟然损失不到四千人马,这几乎就是完胜。所以袁绍的几个谋士大将对目前的新军表示了担忧。  “那你觉得该如何?”袁绍拿眼睛扫过了等人。“主公应当于此时用兵,磨砺新军。”“用兵,向何人用兵。”“西凉董卓。”“哦!”“曹操北地之军,皆是骑军,天下能与之相当者,不过西凉耳,如今曹操不可轻动,而西凉刚刚羌乱遂平,人心不稳,正是咱们用兵之时。”“你们怎么看?”袁绍又看向了另外几人。“元皓所言极是,如今汉中据于我手,进可攻退可守,大军出击,只要不冒进,当万无一失,而我新军也能获取与骑军作战之军略,主公当早下决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