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绣春 >

第142部分

锦衣绣春-第142部分

小说: 锦衣绣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这些俘虏,以平安为首,一个个都是我军的死对头,不知道斩杀了我们多少兄弟,张玉李斌等兄弟便是死在他们手上,此时俘虏回来了,众怒难平,大家争相请求王爷给自己机会手刃他们!王爷,别的人我不管,平安的人头交给朱能吧!”朱能一见朱棣出来,便单膝跪下,双手抱拳,低头对朱棣铿锵有力的说道。此话一完,余下的战士便都将手中长矛往地上狠狠插了起来,那屠杀的声音,带来的是铁器的冰冷和心理的恐惧。我往朱棣身后退了退,不知他会怎么处理这些人。
  朱棣皱眉看了看那些地上的俘虏,又看了看朱能,再扫一眼满眼都是期待的将士们,沉声道,“将士们一路辛苦,大获全胜,咱们现在兵强马壮,又有敌军的粮饷,正是犒赏三军饮酒作乐的好时候,这些晦气事儿稍缓缓再说吧。”
  将士们听了朱棣这话,难免有些气馁,但是朱棣又许诺了犒赏三军,大家还是十分兴奋的,便又将俘虏们又全部押了回去,开始张罗晚上的酒宴。
  回到帐篷内,朱棣面无表情的问我道,“你看那些俘虏,该怎么处理?”
  我低头,不愿说话,朱棣便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只是朱能的话也对,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他们的仇人,今日若不是我们赢了,将他们活捉回来,他日他们便会挥着刀剑继续来杀我们。战场相遇,你死我亡是难免的。”
  “不杀降敌会给你带来仁慈的好名声。也会让民心更偏向你,一个王者,让自己的人心忠诚并不是少见的事,但是能让敌人心甘情愿臣服于自己,却是难得。有的人留着,要比死了更有作用。”
  朱棣嘴角浮现一丝笑意,“你的思想跟我见过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样,你狠睿智。”


第249章。69。求和

  “王爷又谬赞了,我并不睿智,顶多只是不冲动罢了。”我微微笑着,搭讪着走到一边,“今晚犒赏三军,你是跑不了的,一定要去应酬一番。敌军被破,平安被捕,朝廷已经再也拿不出一支像样儿的军队了,皇宫对你来说已经是唾手可得,只是时间问题,你已经成功了。”
  朱棣见我有些逃避他,便追至我身边,捧起我的下巴,有些迷惘的问道,“你说的都对,可是……为甚在你眼里,我看不到真正的开心快乐呢?”
  “我挺开心啊。”我连忙躲闪道。
  “你挺开心……”朱棣松开手,细细的琢磨道,“你的开心应该只是相对于从前,我需要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言,并不是为这个成果开心。”
  “哪、哪有啊!”我连忙挤出一个笑脸,把他往外推去,“你快些出去吧,那么多将士等着你主持大局呢,你在这里跟我胡搅蛮缠。”
  三保确实也在外面催了两声,朱棣只得慢慢走了出去,并回头看了看我。所有跟着朱棣打了四年的部下全都知道这次胜利意味着什么,是以对于今晚的犒赏大宴也都十分重视,更没有乐往常那种时时刻刻都紧绷着的情绪,是可以稍稍放松的时候了。
  歌声四起,火光通天,杯盘交错,这种快乐,只怕只有他们才能去体会,而此时,被关押在牢房的平安等人,恐怕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光景了吧?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不止是自己成为了败将,更意味着他们很快就会成为亡国之奴,不止他们自己会成为新的王国的阶下之囚,就是他们的亲人,子女,妻妾,也没有一个人能躲得过去的。
  朱棣回来的时候,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酩酊大醉,他非常清醒。
  “奇了,那起子人竟能放过你?”这军中没有女人,当然也没有人做针线上的活,朱棣的好几件贴身衣服都已经破了,他为了俭省,都还穿着。我废了很大的力气到处寻找寻得了一个针线包,这才拿起他那些衣服一件件的补了起来。此时我的手上拿着一根线,正飞针走线的迎着烛光做着事。
  朱棣一见我的阵仗,就笑了起来,“你们锦衣卫还训练这个吗?”
  我脸上一红,“你讽刺人的技术见长,明知我对这个不通,说这种话来嘲讽我。我顶多把你衣服上的窟窿粘上,要比你们家里那些针线上的人是不可能的。”
  朱棣捡起我已经补好的两件衣服看了看,笑道,“这还不好?那还要怎么好法呢?”刚没看几眼,便笑道,“哎哟,你别浪费我的针线了,我还是愿意穿着破衣服的。”
  我在他身上一推,将衣服针线全都扔到床上,“不补了不补了,真真是自讨没趣。”
  朱棣笑着将衣服都捡起来,“好了好了,你快快补,我们明天就要上路。”
  “去哪里?”
  “扬州。”
  我沉吟半晌,“攻下扬州,京城便不在话下了。”
  朱棣笑着点点头,“这话明白。”
  扬州城的监察御史是一个叫王彬的人,他本欲奋起一战,却被属下出卖,扬州城既没有军队,又没有首领,不战而降。燕师不费一兵一卒,便将京城应天府的门户给拿下了,军心大振。四年的闷头仗打下来,这才是真正的扬眉吐气!
  朱棣也没有算到扬州竟然这么好拿下,也是非常开心。而此时,朝廷派了使节前来,这个使节不是别人,竟是庆成郡主。
  而此时,庆成郡主便等在朱棣大营外的轿子内,等着朱棣的接见。
  朱棣却并没有立即去见庆成郡主,而是悠然自得的坐在帐篷内,看着应天府四周的地势地图,他从这里走出去,再从北平打了回来,没有谁比他更了解应天的地势。我知道他是在虚耗庆成郡主的时间,便上前将他的地图一把收了起来,“你打算什么时候接见郡主?”
  朱棣抬头看了看我,“别闹。”
  “你才别闹。庆成郡主可不比旁人,是你的堂姐,太祖只有这么两个侄女,在世时更是力排众议封为庆阳公主,无论是地位还是辈分都是尊贵无比的。就算你不接受求和,也不能太拂了她的面子,要不然将来你在兄弟姐妹中难以做人。”我正色道。
  朱棣微微笑起来,伸出食指在我脸庞上轻轻一划,“人小鬼大,偏你考虑的这样周全。我不是不给她面子,是实在不想见她,她要说的话我掰着手指头,全都能猜到。允炆这个小子,到了这种时候,耍这个小聪明,实在是有些轻率。”
  “不管如何,你也要把自己的态度借由这个庆成郡主传回去。”
  “好好好,我亲自却接她进来。这算给足了面子吧?”朱棣忍住笑道。
  我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庆成郡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体态雍容,穿着打扮大方得体,皇族的女人总是有着差不多的气质,乍一看,那态度竟和徐云华有几分相似。只是她也知自己马上就要成为亡国郡主了,自己的地位身份还能不能保住,全看眼前这位堂弟,不由得气势先矮了三分,就连脸上的神情也都有些畏缩。
  朱棣亲手将她扶下了轿子,“庆阳堂姐,您怎么光临大驾到了本王这破地方来了?”
  朱棣并没有称呼她郡主的称谓,而是以公主的封号称呼她,也确实表现的非常有诚意,庆成郡主的紧张便由此解了三分,对着朱棣温和一笑,“四弟,一别多年,你还似当年神武。”
  “堂姐也越发显得年轻了。”朱棣难得嘴甜,而男人对于女人外貌上的夸赞,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庆成郡主的脸上已经堆起了笑意,“难得听见四弟的夸奖。为姐今日前来……”
  “堂姐,外头沙土飞扬,日头又紧的很,咱们去里头坐下谈,只是烦劳堂姐走几步了。”朱棣没等庆成郡主说完,便打断她。
  庆成郡主脸上一僵,连忙点头道,“四弟说的是,说的是。”
  因她裹着小脚,走起这段路,倒是很不易,又兼体态丰腴,不由得拿出罗帕擦拭,随身带着的一个小丫头瘦瘦小小,搀扶她也显得有些吃力。我便走到她身边,伸出手道,“公主小心脚下。”
  庆成郡主这才抬头看了看我,脸上现出些惊讶,“我倒没有想到军中还有女子。“说完便笑笑,很是和气的准备将手搭到我胳膊上。
  朱棣一把拉开了我,对着庆成郡主道,“堂姐,这不是丫头。”
  庆成郡主脸色一变,慢慢的红了起来,她方才大概以为我是朱棣随身携带的丫鬟,朱棣这么一说,她便也猜出我的身份,不由为自己的鲁莽羞愧起来。我趁着她不注意,瞪了朱棣一眼,怪他多事,朱棣却只是促狭一笑。到了帐篷内,庆成郡主已经站不住,我连忙将她带到一张椅子前,“公主,快坐。营地肯定比不得王府和皇宫,地也是烂的,辛苦您了。”
  庆成郡主此时已经对我十分客气,对我点了点头道,“难为你倒是在军中呆着,四弟好福气。”
  朱棣的脸色这才好了些,对着我宠溺的一笑,这才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桀骜态度问道,“堂姐这个时候来本王的大营,一定不会只是想来看看我这个小老弟,恐怕所为不简单吧?”
  庆成郡主听朱棣这么说,还没坐稳,便站起了身来,对朱棣道,“四弟,我跟你就不绕弯子了,是皇上派我来劝你的。”
  “哦?劝本王什么?”朱棣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庆成郡主的脸上有些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道,“你不是一路靖难从北平到应天来了吗?咱们的朝廷文成武将一片祥和,大明百姓更也是安居乐业,正是国泰民安的好日子,哪里需要靖难呢?更何况,当今皇上乃是你我的亲侄儿,太祖的亲孙子,都是咱们眼瞅着长大的,为人处世都是咱们知道的,切不可骨如相残啊!”
  朱棣点了点头,“堂姐说的很对。”
  庆成郡主听朱棣这么说,似乎看到了希望,脸上也不再是一片黯淡,终于现出了一些光亮,再也撑不住,便坐到了椅子上,笑眯眯的说道,“皇上让我传达给你,只要你退兵,便任你挑一方封王,更赏黄金一万两,享粮五千單每年。”
  朱棣一边听一边点头,庆成郡主越发起劲了,“皇上最是仁慈的,对自己的亲叔叔,岂能亏待,四弟啊,你听姐姐的劝,皇上一定既往不咎,待你如初,答应你所有的要求。”
  朱棣这才慢悠悠的说道,“本王没有别的要求,这次起兵,只是要为父皇报仇,诛灭奸臣,仿效当年的周公辅政足矣,如果皇上所言不虚,便这个要求罢了。”


第250章。70。进京

  庆成郡主废了半天口水,但见朱棣态度谦逊,表情恭和,对自己又是礼尚有佳,本以为自己大任已经完成,刚松了一口气,谁料到朱棣只是表面和善,态度依旧这样坚决!那富态的脸庞又开始了苍白,贵族的气度让她在这种时候也并没有太过失态,只是脸上的恐惧和失望显而易见,“四弟,你的意思是……”
  “本王没有什么意思,如果皇上不能答应本王的要求,那本王攻破城池之日,希望诸位兄弟姐妹马上搬家,去父皇的皇陵暂住,以免到时候惊吓了各位。”朱棣轻描淡写的说道,脸上还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是在说一件家常的小事一般。
  庆成郡主捂住胸口,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四弟……”
  朱棣佯装不懂的模样,“何事?”
  庆成郡主嗫嚅半天,终究再也没有说出什么话,“时候不早,我要回城了,四弟,你多保重。”
  朱棣笑着站起身来,伸出一只手,礼貌的说道,“堂姐,本王送你出去,军中生活艰苦的很,只怕饭菜也未必合你胃口,本王就不留你了。”
  庆成郡主点点头,蹒跚着脚步往外走去,朱棣跟在后面相扶,直至将她送上了轿辇,目送其走出视线,才折了回来。
  “你啊你……”我抿着嘴笑道。
  朱棣也忍不住有些得意忘形,笑道,“你认为我把她吓坏了?”
  “人家自幼便是娇生惯养的郡主,后又有先帝亲自赐封号加封为郡主,又得了好驸马,大半辈子都过得平平稳稳,哪里受过这等恐吓?”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我一直都没有说过,现在我要让天下都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朱棣面视前方,霸气无比的说道。
  庆成郡主不了解朱棣,也不可能了解朱棣,她根本无法想象朱棣是经历了多少痛苦的抉择和苦难的煎熬才走到了今天。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朱允炆竟然想用几句话打发走人,简直是痴人说梦。
  朱棣准备从浦子口开始渡江,只要渡过江便拿下京城,拿下京城便可以直击皇宫,到达他最后的目的地。自从灵璧一战之后,燕师已经再没有遇到过敌手,所到之处不是不费吹之力拿下,便是敌人自动投降,如今京城已经没有了任何屏障,我们也本算着京城是大开门户的,没想到盛庸居然赶回了京城,布下了层层障碍,朱棣带着将士们居然无论如何也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