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绣春 >

第114部分

锦衣绣春-第114部分

小说: 锦衣绣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心情舒畅,一个个对道衍点头示意,道衍更是得意,“今日乃是中秋,好日子!王爷挑在今日出战,必定大捷!老衲先敬王爷一杯,预祝王爷告捷!”说着便站起身来,对着朱棣捧起一个酒杯,遥祝一番,仰面喝尽。
  朱棣只是岿然坐着,面上含了笑意,也举起一杯酒,“多谢大师吉言。”
  席上徐云华并未有任何言论,只是在席后给众人赏赐了西瓜,便离开了。我也不便多留,吃了两片西瓜便离开了。
  这一天,似乎和以往任何一年都没有区别,直至傍晚,朱棣亲自策马直城门处,送战士们出征,他站在城门之上,高举一坛女儿红,扬声道,“兄弟们!今夜便托赖诸位了!奸臣佞相,受天之命诛杀之!饮了本王这一坛酒,本王在此恭候各位凯旋而归!”
  说着,朱棣把坛子里的酒往地上倾坛倒出,又把酒坛子往地上一扔,满地碎片,犹如壮士们决绝的信心,没有回头路再寻。
  战士们集体振臂高呼,“喏!喏!喏!”那雄厚的声音响彻北平城,在这夜色中给无数人平添了勇气。
  张玉气势恢宏,极善进攻,是以带兵攻打杨松,马三保机敏狡猾,行动迅捷,便派去埋伏桥底,阻断潘松撤退之路。而我则陪着朱棣,在城墙之上,静候佳音。
  城墙之上,披了一层皎洁的月华,这城门进进出出几十回了,却从没有这样坐在城门顶上俯视北平城。七百多年后的北京城因为眼前这个淡然饮酒的男人成了全中国最繁华的都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七百多年前的现在,北平城却在月光中安静的像个婴儿,这是她命运的起点。
  朱棣命人搬上来一张桌子,复又拿出一壶酒,让我斟了一杯给他,此时他正静静的浅唱着。我看他眉宇间实在寂寞,便也斟了一杯,笑道,“王爷部下一个个都是骁勇的悍将,又有这样精确的部署,今夜之战一定会马到成功,中午的话都让道衍大师抢去说了,现在我也卖个乖,预祝你所向披靡。”
  朱棣听我这么说,反而笑了,将杯中酒饮尽,反而把杯子放下了,走到城墙边缘,背手而立,朝远处望着。那片土地其实黑黝黝的,并看不见什么,但是朱棣的眼神里却满怀着深情,眼底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我也分不出他是悲是喜,是愁是忧。
  我心知他现在并不想和人说话,我在这里,也不过是默默陪伴罢了。看到桌上有一根黑乌乌的管状家伙,约有十来寸长,一时没想起是什么,便拿起来把玩,朱棣转身正好看见,柔声道,“这是千里眼,波斯国进贡来的珍贵玩意儿,大明朝一共便只得两个,一个在我这里,一个在皇宫大内,你拿起来玩玩,不过要仔细别摔坏了”
  我心中一乐,原来是个望远镜,这在现代连小孩子都不屑玩的玩具,在这里倒成了宝贝。朱棣见我有些不屑,道,“你不知道这东西的好处,来,我教你。”
  说着,他走到我身边,将我拉起,到城墙的另一面,那一壁乃是北平,此时夜色刚至,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虽没有现代那样霓虹闪烁灯火辉煌,却也是万家灯火星星燎原,朱棣举着望远镜朝北平城内看了看,又走到我身边教我用,我忍住笑假装自己没有见过这个东西,他便站在我身后,两只手环过我的身子,将那千里眼放在我的一直眼睛上,说道,“把另一只眼睛闭上,方能看得清晰。”
  我依言,果然更加清晰的看到北平的夜景,一时竟心驰神往,看了半天,朱棣将千里眼撤了,笑道,“这个时候还惦记着贪玩。”
  我本想和他斗嘴两句,想到他并不知未来之事,所以对今晚之战还是有些担忧的,恐怕没有心情,便想着法子逗他快乐,“王爷,您刚刚说,整个大明朝就这么两个千里眼?”
  “是啊。我还能骗你吗?”
  “就是这么两个,还是波斯国进贡的,我堂堂大明朝能人异匠比比皆是,早前没有便罢了,现在既是有了模子,竟还不能模仿着做出来吗?”
  “你一向是蛤蟆打哈欠,口气大的很。你瞧瞧这东西,虽然不大,却沉沉的十分有分量,都是用铜铁铸就,一点机关也没有,若想拆开来看技艺,便只得凿开,到时候只怕技艺没看到,这东西便直接碎成渣了。当年先帝收到这东西的时候,便喊了好些个御用宫师来看了,也想多做些分发给各个部队,便能拥有千里眼,谁料宫师们竟都不能,也就撂下了。”
  我心中暗想,我泱泱大中华,一直能人辈出,这东西的原理不过就是个透镜加放大镜的原理,中国人一直以聪明著称,没有发明出望远镜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没有制造玻璃的技术,只要能烧出玻璃,将玻璃磨成凹面镜,便能做成简易的望远镜,而从前上化学课的时候,老师说过烧瓷和烧玻璃其实这是一线之隔,如此,再做几个千里眼倒并不是难事,于是我拍着胸脯对朱棣说道,“那么这些宫师尽可以赶出宫廷了,一点本事也没有。”
  朱棣“哦”了一声,“听你这么说,你倒是很有把握,难不成那么些能人倒不如你了,他们都做不出来的东西,你能做出来?”
  我打了一个响指,笑道,“王爷,您只消给我一个烧瓷的窑洞,我便略微展一展身手,要不然你总是不免笑话我是个女人,百无一用似的。”
  朱棣不以为意,笑道,“窑洞算什么,十个也能给你,你要是真能做出这千里眼,我便……”说到这里,朱棣顿住,自己也笑了起来,大概一时也想不出能给我什么奖赏。
  “你便什么?咱们谁也先别说大话,我把千里眼造出来了,你在斟酌给我什么东西,好不好?”
  朱棣点头,“如此甚好。”
  “那来来来,拉钩!”
  朱棣脸上一红,往身后看了看,几个哨兵远远地站着,正全神贯注的盯着哨,好歹没注意我们这边,见他居然不好意思,我差点笑出来,“别赖!快来。”
  朱棣只得学着我的样子,伸出一只小拇指,和我的小拇指钩在一起,又对上了我的大拇指,我故意慢吞吞的念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待我说完,朱棣急匆匆的缩回手,低声嘟哝道,“本王的话便是最好的承诺,只要本王没死,你尽可以拿着我跟你说过的话来找我兑现,何苦这样幼稚!”


第208章。28。大将之谋

  “空口之谈我是不信的。”我得意洋洋的说道。
  朱棣拿我也没有办法,只得不理,如此厮混一会,不知不觉时间竟已到了仲夜。我没参过军,并不经常这样熬夜,渐渐地便有些困顿,打起哈欠来了。朱棣低声道,“你快回去吧。下面有马车,我送你去。”
  我摇摇头,“不要不要,我不困,你一个人在这里多无聊,我陪着你说说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朱棣见说不动我,只得叹气,拿过一件厚衣,披在我肩上,道,“你伏在这桌子上睡一会吧,等他们回来了,我喊你起来。”
  我上下眼皮打架打的很,便也不逞强了,趴下就睡着了。朱棣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喊我起来,待我醒来,却已经在马车之中,我撩起车帘朝外一看,前面正是三保正赶着马车。我大惊,“你回来了!?”
  三保回头对我一笑,“打完了,自然回来了。”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天都要亮了,你还问什么时辰。”三保不再理会我,继续赶着马,我还想问朱棣去哪里了,突然又有些不好意思,这要问出来,三保这促狭鬼,指不定要笑话我一时都离不开王爷,眼睛一睁开便要找,想来他做埋伏的都回来了,那应该是所有人都回来了,朱棣一定和兵士们在一起,也不便和我一道,便忍住不问。颠簸回府,在厅上等了一会,天色便大亮了,朱棣却到快中午才回来,不过他一夜未眠,却毫无疲态,反而显得很是精神。见我在等,便嗔怪道,“你昨夜没休息,我特特的叫三保先送你回来,怎么你倒在这里等起我来了?简直白费我一片苦心。”
  我连忙抓起他的衣袖,“三保一回来便推困跑回去睡觉了,我总不能这样没有人性,人家才打完仗还缠着去问战况,少不得只有等你回来了。”
  朱棣并着食指中指,做出钩状,在我额头上假意扣了两下,“你这脑袋瓜子,什么时候多多想想女红针织,天天关心这些做什么?”
  “你快说快说啊,仗打得怎么样?你说完我可就要去睡觉了,虽是眯了好一会,终究没有在床上睡得舒服,我现在浑身骨头疼哩。”
  朱棣只得细细告诉我,张玉趁夜色带兵翻过城墙,偷袭杨松的时候,杨松正带着所有士兵饮酒作乐,遥祝中秋佳节,那些人做梦也想不到燕王军竟在中秋节的夜晚杀了过来,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所有人都乱了手脚,慌不迭的找兵器的找兵器,穿盔甲的穿盔甲,不过哪能抵得上燕军势如破竹之势,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全军覆没,连着杨松本人,全都战死。不过杨松一见到燕军袭来,果然便立刻派人去潘忠处求救。潘忠一得到消息,吓了一跳,少不得马上召集人马,准备前来支援,他打仗的功夫没人知道,不过赶路的本事确实不差,很快就赶到了一条河边,这河上有一座桥,叫做月漾桥,名字很是优雅,倒很是符合今夜中秋佳节月色撩人的气愤,不过他没有发现桥下的变化。
  三保便依了我的计划,带着众兵士埋伏在这里,还用了我出的诡计,没人头上顶着几片水藻,夜正黑,露正浓,这些士兵也是爹生妈养,本就不在故乡过节,好端端的在军营中吃个月饼喝个酒,莫名其妙的被拉出来支援,一个个都已经惶恐不已了,谁还能想到脚下,不,是水里还有埋伏!
  三保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自己先就跃出来将潘忠活捉了。士兵们得了命令,全都从水里钻了出来,立刻便把桥上的敌军先拿下了,又迅速的占据了月漾桥。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杀对方了个措手不及兼之片甲不留!
  我张着嘴听朱棣说着,不由呆呆叹道,“这真真是痛打落水狗了。”
  朱棣忍住笑,“不许调皮。”
  朱棣利用时间差顷刻间连挫两将,破了两个堡垒,远在河间的徐凯得知消息后不但不敢进攻,反而连河间也丢了,直接逃走。
  我听完之后,连连蹲下身子,深深的做个万福,用昆曲里的调调拖长了声音,“如此~当真要恭喜贺喜~燕王爷不负众望~旗开得胜了~~~了~~~”
  朱棣笑骂,“快别淘气,回房歇息,我还有事要做呢。”说着,便提脚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我有些心疼,心里也明白,既是走上这条路,只怕今后的几年,他便要一直这样金戈铁马,不得安生,拿下金陵之前,不可能有高枕无忧的日子了。
  我自己回到屋内,甜憨一觉,醒来已是天黑,朱棣已经派了小丫头送来四碟小菜,分别是酱黄瓜,油盐炒豆芽儿,糖醋萝卜,并一盘鹅油炸的肉松饼,还有一碗玉田香米粥,叫小丫头跟我说,“累了一夜一日,今晚就不要再出去了,在房中把这些清淡的吃了,接着休息,明儿带你去吃好的。”
  我且不管他说了什么,光看着这些南边的小菜,就已经口水直流,端起粥来,用筷子连连搅了几下,直到不再烫了,便端起来就着小菜甜甜的吃了。吃完之后果觉还是疲累,心中感念朱棣想得周到,又躺到床上睡了。第二日一早,精神抖擞的来找朱棣,却见他眼中已有血丝,想必是把我哄睡了,自己却又忙着工作至深夜,眯一会便又起来了。
  我怕他多心,假装没有看见,不在意的说道,“王爷,耿炳文大军未至,事先部下的三个堡垒却全都被咱们破了,咱们下一步是主动进击,还是继续等他们来呢?”
  朱棣皱眉不语,似乎也很难抉择,就在此时,外面有人报道,“王爷,府外有人求见!”
  “不是说过吗,现在一切外客不见。”还没等朱棣说话,我就回绝道。
  外面的人却又道,“此人名叫张保,说自己是南军里来投诚王爷的,所以小人不敢不报,并不是不懂规矩。”
  他这么一说,我和朱棣都面面相觑,朱棣沉声应道,“叫他进来吧。”
  不一会,家丁便带着一个穿着南军服饰的青年男子走了进来,那人一见朱棣,便扑通一声跪下,喊了一声“王爷好。”
  朱棣鼻子里哼了一声,“你们那边不喊本王贼寇就不错了,只怕还把本王当做王爷的人却是没有几个了。”
  张保磕头如捣蒜,“王爷!小人名叫张保,实乃真心实意投诚,全因小人家里便是北平城内,老子娘并媳妇儿孩子都在北平内,一家人受王爷恩德二十载,心中对王爷一直敬重有加,无奈在朝廷当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