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深藏不露,妾的纨绔昏君 >

第46部分

深藏不露,妾的纨绔昏君-第46部分

小说: 深藏不露,妾的纨绔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安国公不置可否……
  安太后端起白玉莲花形的茶盏,轻轻嗅了一下,低垂眼眸幽幽说道:“据说,隋靖王和陈留王两个异姓王爷,与你书信来往甚密!”
  安国公沉吟了半晌,笑道:“老臣为国事奔劳,自是不敢有丝毫懈怠!与众位臣工和王爷们商讨紧急事务,不拘什么时辰与方式。不过是些书信来往,又有什么关系?”
  他这个太后妹子手段向来厉害,巾帼不让须眉。她手下养了不知多少暗探?
  皇太后身处深宫却能随时把握朝堂动态。这刚刚通过几次信件,怎么就变成‘书信来往密切了’?
  太后轻笑,放下手中茶盏,从衣襟间掏出一方丝帕,优雅地掩着嘴角轻拭着:
  “二哥做事向来勤勉,为国事操劳也罢,为安氏一族谋划也罢。如今,皇上的年龄逐渐大了,二哥也该适当收敛些,少与那些氏族大家私下里来往。至于,那几个异姓王,根本无需牵扯……”
  安国公不以为意,悠闲地端着茶饮了一口:“皇太后教训的极是,老臣日后定当多加注意!”
  安太后一双妙目凝视着国公,似乎想将他看透:“哀家这些话想来是不太中听,但愿二哥真心听进去才好!”
  安国公府耳倾听中……
  太后正襟严坐,对安国公言道:“这天熙朝的天下,是我亲儿的天下!谁人都别想染指儿,有任何妄念者都该诛心!”
  “…近来,二哥将安氏一族的旁支子弟,大量安插在京城各个都统营帐中,一个个细作甚至渗透到皇宫大内中。奸细都安排到皇上的床帏中去了,你就不怕皇上忌讳?我皇儿虽然贪玩胡闹,却不是一个傻子!”
  安国公嘴角一抹讥讽之笑,语调幽幽地说道:“太后娘娘,还真的把那个宫舞伎生养的小子,当作自个的亲生儿子来看待?非我族类,当多加防备。将来,莫要养虎成患呀……”
  闻言,皇太后猛然间脸色大变!
  “啪!……”她玉手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晃动,溢出几滴茶水来!
  太后的脸色霎那间变得铁青一片,眼眸射出凌厉之光:“安国公慎言!当今皇上杨熠就是哀家的亲儿,谁人敢闲言碎语?”
  “…哀家当年废弃乳母,亲自哺乳我皇儿长大,一身血脉早已融入我皇儿!今后,若是有半点儿谣言传出,别怪哀家心狠手辣,佛来斩佛,魔来斩魔!……”
  安国公自知说错了,犯了太后最最不能触及的忌讳!
  龙有逆鳞,这天大的秘密便是太后的逆鳞!
  当即,安国公眼珠转了几转,撩袍跪下请罪:“太后娘娘息怒!老臣一时糊涂,口不择言,实在罪该万死!”
  安太后并没有消气,怒火中烧……
  她耽耽盯着国公,厉声质问道:“安国公如今年纪大了,脾气也是越来越见长,说话行事如此糊涂?”
  “当年之事,所有知情人全部处死、不在人世。唯有留下你、我二人。如今若有一丁点儿谣言流传,必定是从二哥这里造谣生事,离间哀家和皇上的母子情深!……”
  安国公再次叩头请罪,高声说道:“老臣万万不敢!当今皇上他…他就是皇太后娘娘您十月怀胎幸苦诞下的皇子……”
  “…皇上乃是先帝的嫡子,此事天下人人皆知!谁敢多言,老臣必定第一个杀了他,为太后娘娘解气!……”

  ☆、第一百四十三章 深宫旧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深宫旧事
  皇太后面色森然扭曲,咬牙道:“安国公真当哀家奈何不得你么?”
  安国公抬头,神情万分诚恳的言道:“老臣时刻不敢忘记!”
  “…老臣这一生的荣华富贵,都是拜太后娘娘所赐。南郡安氏一族,也是仰仗太后娘娘的福德庇佑,才能长久不衰、傲立群雄。老臣与太后娘娘乃是一母同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的好……”安太后渐渐平息心中的怒火禊。
  她的语调也平缓下来:“你知道便好,望二哥牢牢记在心里,深深刻在骨头里!皇上他,虽然贵为天子,身上也流着我们安家的血脉。倘若有星点流言传出,对安氏一族更加不利!”
  南郡安氏毕竟是她背后坚实的后盾,是她手中最大的一颗棋子,不能逼迫的太紧了国!
  安国公叩头:“老臣定当时刻铭刻于心!”
  他心中暗骂:什么安氏的血脉,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也只有太后她自欺欺人!
  安太后闭上眼眸,平复着自个的呼吸……
  稍时,太后微微抬手:“二哥请起,坐下说话吧!”
  “谢皇太后赐座……”安国公暗暗松了一口气!
  安国公起身再次坐下,调整一下心境,语调故作轻松:
  “太后娘娘,您怀疑谁?都不能怀疑您的亲哥哥。老臣说一句僭越的话,我这做亲娘舅的,必须殚精竭虑,日以继夜为亲外甥守护好这大好的江山呀!”
  太后面色稍霁,抿唇勉强一笑:“但愿这是二哥的肺腑之言!二哥别怪哀家多几个心眼。可怜我们这孤儿寡母的,守着这份杨氏祖宗的基业过日子,实属不易!”
  “…哀家虽然出身于南郡安氏,却是嫁入了杨氏皇族。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杨氏皇族的江山若是有什么闪失,哀家将来到了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先帝和列祖列宗?”
  如今,天熙朝七大家族势力越来越强大,她一个妇道人家玩转儿后宫还行,对付这些巨门家族确实深感吃力!至于安氏家族,既要倚仗他们,同时还要防备着他们有反心……
  安国公违心地说道:“太后不必过于忧心,咱们皇上是个顶聪明的!嗬嗬……”是个顶聪明胡闹的混蛋,到处惹是生非,毁掉了他的宝贝女儿!
  安太后提起自己的儿子,面上顿时露出温情之笑:“二哥这话哀家喜欢听。”
  “…皇上自小是个喜欢玩闹的,还好对哀家甚是依赖,一片孝心可嘉。昨日皇上撵走了宫女,亲自为哀家奉茶、倒水、梳妆,赶他半天才肯回自己宫里睡觉,还像是当年那个三岁的小孩童,又是耍赖、又是撒娇。嗬嗬,哀家若是一日看不见我儿,心里就思念得慌……”
  安国公心中暗诽:那个小皇上虽然胡闹,却惯会用花言巧语哄着老娘开心,也算是一个有名的孝子!
  曾记得皇上才五岁时,因当时还是皇贵妃的太后生病,就多日不肯吃饭睡觉,亲自在皇贵妃病榻前日/夜/陪伴,被宫中众人称赞颂扬……
  安太后微微叹息一口,睨眼望向大殿外面,前殿的琉璃瓦殿顶上落满了银辉闪烁发光,她的神态有些恍惚……
  她感叹言道:“如今,哀家老了,也没有什么心愿了,就盼着我们母子相敬相爱,平平顺顺,在这慈宣宫中安享晚年!其它几大家族可有什么异动?哥哥要多费心观察。”
  安国公仿佛看透了安太后的心思,继续表白忠心:“南郡安氏是皇上的母族,是皇上最强硬的支持者。其他六大家族怎能与我族相比?…”
  “…京都城各个都统营均有我们安氏的人,人心隔肚皮,老臣不得不防,若是京都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老臣立刻便能得知,才能守护圣上和太后的平安!”
  安太后点头称是,口气中透漏出一股郑重之意:“哥哥所言极是!我也是南郡安氏的女儿,是与大哥、二哥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自是期盼着安氏一族能发扬传承。不过,凡事有度,万万不能犯了皇族的底线……”
  安国公拱手言道:“老臣谨尊太后教诲,太后娘娘于我安氏之爱护,安氏子孙必当铭记于心,不敢相忘!”
  太后觉得殿中的气氛有些严肃,准备打几张亲情牌。
  她当即笑道:“最近哀家时常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那时疆土未稳,边界战火纷乱,前朝余孽横行。”
  “…我们随着父亲的大军四处征战、极为幸苦。大哥、二哥对哀家爱护有嘉,有什么好吃的都先让给妹妹。有一次敌兵夜袭,二哥抱着妹妹骑马极力保护,将妹妹守护在怀抱中,却用自己的后背给妹妹挡箭。”
  安国公似乎也被感染了情绪:“我们做哥哥的,自然将亲妹妹当作心肝宝贝!三妹妹竟然还记得那一次,你那时不过六岁稚龄!”
  “如何能忘记呢?……”
  皇太后起身走到窗边:“哀家十三岁入宫
  tang侍奉先帝,初时不过一个小小从四品昭仪,每日里侍奉皇后堂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受尽人的冷眼冷语……”
  “…先帝宠爱宫舞伎出身的德云妃,冷落后宫众妃,从来不曾将哀家放在心上。哀家在后宫步履维艰,处处受人排挤。若不是哀家的身后,站着南郡安氏一族,只怕早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啦?”
  “还记得,哀家不小心得罪了德云妃身边得宠的大宫女,被罚跪在冰天雪地里。先帝下朝后,从哀家的身边路过,竟是看都不看一眼儿,一味哄着德云妃开心,皇后堂姑也不敢求情!”
  安国公回想当年,亦是感慨万分:“先皇后堂姑多年无子嗣,性格又懦弱,只能在宫中忍气吞声。我们安氏一族岂能作罢?三妹小小年纪,便为了南郡安氏的前途入宫侍驾,安氏又岂能于妹妹不顾?必将倾尽财力,助妹妹获得圣宠。”
  安太后冷笑:“家族花费了万金之巨,才贿赂了先帝身边的大太监,趁那德云妃去皇家寺庙沐斋,巧妙安排哀家一/夜/受/幸!哀家做了皇太后,第一件事、便是处死那个贪财的狗太监!”
  安国公言道:“妹妹福缘深厚,一举得到龙嗣,实乃我安氏之福!……”
  他心中暗讽,可惜是个死胎!……
  若不是父亲高瞻远瞩,做好几手准备,提前安排宫中禁卫营的夜行高手,放火烧宫,趁乱偷换了那宫舞伎出身的德云妃之子,哪有你今日之荣耀?……
  安太后却是不知他心中所想,眉眼逐渐展开:“是啊,自从哀家诞下了健康的熠儿,苦尽甘来,继而进位为皇贵妃。”
  “那妖妃德云诞下死胎,引来天火烧宫,连累烧了皇家的宗祠。她惹得天/怒人怨,连年旱灾,被众位言官弹劾为大凶之兆。先帝被百官逼宫,无奈赐她毒酒抛尸荒野。从此,哀家的日子才好过了些……”
  安国公心道:妹妹这自我麻痹、自我欺骗的功夫愈加深厚了!
  那大火烧宫,那百名言官弹劾、还有那所谓妖妃祸乱的谣言诽语,都是父亲和你二哥哥我,费尽心机帮你弄的……
  皇太后却不知二哥心中所想,她继续说道:
  “…皇儿他虽然顽皮些,却是个极为聪明的好孩子。先帝有九个皇子,皇后堂姑无子,安氏一族又竭尽全力帮着熠儿登基为帝,哀家才有了今日的尊位!……”
  安国公言道:“皇太后福德深厚,凤仪之命,安氏不敢居功自大!不过,皇上明年二十岁了,就该大婚了,这皇后之位?”
  安国公试探着问道:“…太后日前可是亲口答应过安氏,南郡安氏/日/后的安危荣宠,全系于此。皇后之位,绝不能旁落其它家族……”
  “哼!……”安太后冷哼:“可恨你养了个好女儿!哀家原本指望她是个好的,看着二哥的情分上,才将那皇后之位提前许了她。”
  “…谁知,她竟然不守妇道,居然急不可耐?乘皇上去你府中做客时,引/诱/我皇儿上/床?皇后岂能是一个破货儿,传扬出去让皇上的颜面往何处放?……”
  安国公心中连连叫屈,若不是你那纨绔皇儿猴急,他的宝贝女儿岂能失/贞?
  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然,安国公却不能反驳,他这太后妹妹是有名护犊子没个样子,把个假儿子娇宠得无法无天,她那皇儿放个屁都是香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后位之争

  第一百四十四章后位之争
  当即,安国公言道:“皇太后见谅,庆瑶她…也是和皇上两情相悦,情之所至。还望太后念在其与皇上青梅竹马、情深意切,又是您的亲侄女份上,原谅她这一次……”
  安太后回头,冷冰冰言道:“两情相悦?哼哼,若不是看在她是二哥的唯一嫡女,哀家又怎么会接她入宫?”
  “哀家已经下了懿旨,封你女儿安庆瑶为贞妃,着贞洁守礼之意,望她进宫以后认真学习宫中规矩,好自为之!”
  贞妃两个字,甚是讽刺,婚前失贞,也配叫贞妃会?
  皇太后刚好可以将二哥的宝贝女儿捏在手里,方便行事!
  若是安氏听话罢了,她自会善待自己的亲侄女。若是将来安氏有了不轨的心思,首当其冲受死的,便是这一位贞妃!…龟…
  安国公甚是不甘心,唏嘘着老脸伤感言道:“唉,老臣生下这个孽障,多年来为她费尽了心血。若有再多几个女儿,也不必为她如此伤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