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未央金屋赋 >

第33部分

未央金屋赋-第33部分

小说: 未央金屋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弊……大于利?”萧孺人的嗓音听山去十分艰涩:“就因为人人都这样想,我、郦孺人、周孺人、栗良娣、周良娣都这么想,所以,二女才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被长期虐待……阿?”
    “娘子,娘子,非吾家小娘子之错……”相里氏竭力宽慰着萧孺人,连在娘家时的称呼都带出来了。
    发现女主人的情绪低落,神情凄迷,
    相里氏急忙扯出个比较有趣的话题:“孺人,家里派人来过……”
    一听到娘家,孺人萧氏的注意力立刻被成功吸引掉:“哦?家里?父亲母亲可安康?还有我阿母?”
    “君侯,侯夫人,还有如夫人皆安。”相里氏对转移话题的效果相当满意,站起去搬长案上的盒子——大大小小的漆盒竹盒:“夫人给您稍了许多物什……还让捎话,说医药供奉说啦,您阿母今年身子安稳,没犯病,您尽管放心……”
    “阿母。”听到生母情况稳定,萧孺人露出快乐的笑容。
    相里妪则一一打开诸多盒子:“孺人,干莲子、干荷叶、干菊花、干百合、栗子干、清逸香……都是家里专为给您和阿珠贵女准备之消夏用物。嗯,连秋冬要用之补药都有。”
    “母亲……何意呀?”萧孺人听到这些品名,颇感到诧异——干嘛事无巨细准备那么多?食品啦药材啦,宫里也有啊!
    将打开的盒子一一重新合上盖子,相里氏不需提问,主动转达:“夫人说呢,宫中物件虽多,但如今之太子宫前景纷乱,各方纠缠不清,未来几个月恐怕不会太平。孺人良善,惯不会与人争锋,别为了些用度小事给人制造惹是生非之机。”
    这样一说,萧氏马上就明白了。
    不自觉地拢拢领口,盛夏的季节,太子宫萧孺人突然觉得凉意。
    ‘难道,又要开始了??’她可是清清楚楚记得,当年郦孺人和栗良娣生下皇孙的前后,太子宫曾发生过什么——无论多小多无足轻重的事,都会莫名其妙演变成一场风波,还一波连一波,没完没了。
    “孺人……”整理完,相里氏倒杯水送到萧孺人手中:“夫人讲,就用家里,省心省事。不够了,就捎话,家里再送进来。不用担心,夫人和长公主皇太后那边知会过了……”
    “母亲……深思熟虑呀!”
    萧孺人听后,心神稍定,打定主意大不了到时候关紧院门,守着女儿过自己的小日子,任外面是天翻还是地覆。
    仅仅看表情,乳母就知晓自家孺人在想什么,暗暗地摇头——委实太消极了,只知自守,没任何进取之心。
    “孺人,其实啊,男女情爱之道与兵道相仿……”相里氏情不自禁地加以劝导。
    “兵道?”萧孺人怀疑地看乳娘。
    “然也!和用兵之道相仿……”乳母语重心长地说道:“……以‘攻’为主呀!”
    “保、保氏……”萧孺人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呐呐地不知所措——这,这说的都是什么呀?
    “孺人,不信你看看郦孺人,她既不如孺人您标致也不如孺人您有谈吐,可却比您……”说到这,相里氏顿一下,叹口气直接跳到重点:“郦孺人哪回不争?哪回不抢?最近还抢主持满月呢!”
    “办满月?郦氏不可能得逞。”萧孺人对这点很笃定——左右两良娣难得一次的联合反对啊,皇太子绝不会答应。
    相里氏悠悠道:“就算不成,她也成功了一半。”
    武陵侯的女儿不解:“嗯?”
    “孺人,”乳母相里妪慢腾腾地解释:“只要皇太子注意到她,就成功了一半。会哭娃……才有奶吃!”
    这样的谈话内容让萧孺人备感压力,这次换她急着换话题了:“保氏,母亲有没有提到‘公主’?家里打算为大兄尚哪位公主??”
    深深瞅女主人一眼,相里妪顺从地跟着答道:“侯夫人倒透露过一些,好像……大郑公主?亦或……石公主?”
    “大郑?郑良人长女?”萧孺人好不吃惊,直观地说道:“石公主容易理解,可……大郑?为什么不是阳信或平度?有兄弟为王啊!”
    公认的,有同母兄弟的公主能为夫家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也更受欢迎。
    相里妪突然有了谈笑的兴致:“孺人为何不提栗公主?”
    萧孺人好笑地瞥乳母一眼:“保氏开玩笑吧?内史公主许配隆虑侯了哪!”
    乳母淡淡笑:“还没许配之时,夫人和君侯也没动过那念头。”
    “与储君一母同胞,的确太高贵了……”含笑说了这句,萧孺人心中一动——难道这就是原因?
    太子宫孺人喃喃地念:“听君父讲过……萧氏再经不起挫磨了!”
    相里氏低垂下眸,无声地叹息。
    似乎听到里间女儿的声音,萧孺人伸出手。
    乳母相里氏顺势搀女主人起来。
    “大郑……也不错。有兄弟之公主,必定比无兄弟者桀骜……”萧孺人一边往里走,一边连连笑着评论:“至于象内史公主那类性情……”
    “恐怕,也就馆陶姑姑之子才‘消受’得起噢!”
    ★☆★☆★☆★☆ ★☆★☆★☆★☆ ★☆★☆★☆★☆ ★☆★☆★☆★☆
    “禽兽!柳氏……该千刀万剐!”
    随着低低的诅咒,一把云白色的棋子被抛在棋坪上。其中的大半跌落地面,连跳几下,滚出去很远。
    “孺人?!”年青宦官一惊。
    快步走到帘外张张,令两个大丫鬟都出去房门外守着,杜宦官这次回来压低了语音以荆楚方言和自家女主人谈:“孺人……何必生气?打就打呗,不会出大事;好歹柳氏膝下就此一女,十月怀胎亲生。”
    在宦官杜居易看来,谁生的小孩谁操心,连亲生母亲都不喜欢的孩子,压根不值得其他人费神。
    周孺人没搭茬,离开棋局,走去小榻上歪着。
    看女主人不高兴,杜稹端过盘冰镇过的荔枝,捧到周孺人唇边:“孺人……”
    荔枝果,鲜艳芬芳。
    小周氏被勾起了兴致,捻起一枚来闻闻,问:“新鲜。哪儿得来?”
    “新入京之贡果,今年头一批。”杜宦官笑意融融:“太子宫就分到一篓,两位良娣一人一半。右良娣将大半都送了过来。”
    ‘啪’!
    红果被扔回果盘,孺人周氏整个身躯躺进窄榻,冷了脸,闭上眼睛。
    “孺人,右良娣毕竟乃同姓姊妹,同一祖父……”
    端着一盘荔枝,杜居易尴尬地笑笑,并不放弃:“现在太子宫,以后未央宫……以后日子长着呢!孺人,宽宽心吧……别亲痛仇快,让外人看了笑话。”
    “外人?她周朵和谁见‘内’叻??!”
    小周氏突然袭击,几乎将杜宦官推成一个跌倒:“拿开,快拿开!谁稀罕她装腔作势小恩小惠?恶心!!”
    杜居易无奈,只能端盘子摇着头退下。
    “居易……”小周氏扬声,又叫回了亲信内官。
    宦官以为女主人改了主意,不禁大喜,颠颠地转回来:“孺人?”
    小周氏淡淡吩咐:“从箱子里取匹绸子,再拿半吊钱,送去给左女。”
    “孺人,您这……”杜居易知道左女是柳姬身边最得用的大丫鬟,却不懂女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让她尽力劝劝……得个空,就把二女引去萧孺人住处。”周孺人伸伸腰,懒洋洋地,好像在解释,好像又不是解释:“萧氏为人……心善。这太子宫中,也就她肯搭把手了。”
    ‘唉!这都第几回了?’
    发现自己数不过来,杜宦官苦笑着向女主人行个礼,悠悠地说道:“其实,孺人,这太子宫中心最善者并非萧氏,乃孺人您。”
    “胡言!”
    小周氏重重‘哼’一声,翻个身,不理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意味着地面气温会降至0℃以下,水汽凝结成霜。
    ···········································
    最近因犯了牙疼,更新不大规律
    表生气哦,
    我也为此苦恼得很哦(=__=)!
    后半章奉送,以表我之歉意^_^

  ☆、第46章 丁酉壮举·翁主

八月;天气愈发的炎热。
    郑重其事地委托窦表姐照料胡亥,馆陶翁主告别亲爱的祖母,坐上母亲那装饰华丽的凤舆,去往未央宫宣室殿。
    娇娇翁主颇有些遗憾,因为今天不能带上兔子;
    ‘胡亥,胡亥;对不住。不是故意不带你,而是……’
    想到即将面临的挑战;馆陶长公主的女儿捏紧小手绢儿;又紧张又——兴奋。
    ★☆★☆★☆★☆ ★☆★☆★☆★☆ ★☆★☆★☆★☆ ★☆★☆★☆★☆
    未央宫外,等候的人并不多。
    但守卫宫禁的汉军无论是表情还是仪容都比平日肃穆端正许多,就连队列也齐整好些。
    今天是诸侯拜谒天子的日子;
    按惯例,这一天,无论是长居长安还是才入京不久,侯爵们都会一齐进宫,向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表示敬意。
    尊贵的大汉列侯们头戴高冠,身着正规的礼服,足踏云头履,腰系叮叮当当的玉组佩,在未央宫城的宫门之外静静恭候。
    绝大多数侯爵年纪都不小了,通常都是四十开外。
    在一群虽然仪表堂堂但鬓须花白满脸皱纹的中老年大叔中,年轻的曲逆侯和隆虑侯有如大片秋菊丛中两株盛开的罂粟,阳光般显眼。
    ★☆★☆★☆★☆ ★☆★☆★☆★☆ ★☆★☆★☆★☆ ★☆★☆★☆★☆
    窦太后的长乐宫外,也等着一溜人。
    与天子陛下的未央宫不同,站在太后宫门等待召唤的这些人可算不上是‘贵’人。
    没有花纹的袍服,简单的冠帽,普通衣料缝制的腰带,没一件与金玉沾边的饰物……所有这些都在暗示这群人地位的平庸。
    然而,宫廷守卫们却对其十分礼遇,颇为客气。
    他们是黄老学派的领军人物,受大汉帝国皇太后的正式邀请来长乐宫讲解学问。
    大学问家啊!
    能不尊敬着吗?
    ★☆★☆★☆★☆ ★☆★☆★☆★☆ ★☆★☆★☆★☆ ★☆★☆★☆★☆
    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的距离,不太远但也不怎么近。
    天上架有联通两座皇宫的‘复道’,那是为帝后通行准备的。当然,普通官吏和贵族也可以从一座宫城走出,徒步进入另一座宫城的门。
    而馆陶翁主陈娇,从不走地面!
    陈蛟仰起头,遥遥地凝视凤辇经过复道。
    虽然离得很远,虽然看不太清,但陈二公子依然能确定那上面坐的是妹妹阿娇——长长的飞舞着的纱帘,灿烂的金色和云一样的白,是初夏时候新调换上去的;都是陈小侯的主意。
    ‘那时……阿母还说要选正红呢!’
    隆虑侯赏心悦目,笑得分外高兴:‘金红两色放一起太撞,还好没用。’
    一道阴影,出现在前方的地面上。
    背后,传来不算熟悉的声音:“陈公子……”
    陈二公子一回头,就见不知什么时候曲逆侯陈何站到了自己身旁,也仰脑袋看复道上的动静。陈蛟很客套地回应:“曲逆侯?”
    陈何扬了扬下巴,点点高高的天桥复道,问:“复道……肩舆之上,馆陶翁主耶?”
    “然。”隆虑侯陈蛟点点头——众人皆知,阿娇经常在两宫间跑动。
    “宫人多传言曰,”曲逆侯半眯起眼,扭扭嘴角,微笑道:“章武侯贵女及翁主……之逸容妍音,堪比古之‘西施’‘郑旦’,绮丽……”
    陈蛟一听,脸色立变,
    猛拂袖袖退开半步,横眉怒目:“曲逆侯何……慎言!”
    ‘怎么了?怎么了??’对上长公主次子冰冷冷的目光,陈何微微怔:‘干嘛反应那么大?!拜托,我是在夸你妹妹出色啊!’
    隆虑侯怒色更浓,连周围原先未曾注意到的其他侯爵也发觉不对了。列侯们纷纷地看过来;南皮侯窦彭祖更是中止了与东阳侯张相如的谈话,举步就向这边走。
    “舍女弟拙,焉敢当夫差爱‘妾’之赞?!”大汉隆虑侯几乎是咬牙切齿将这句话讲完的。
    话说,皇帝胞姐还有陈氏兄弟都一样,最恨有人拿阿娇来说长道短——哪怕是夸赞,也不行!
    “哎呀!”现任曲逆侯陈何终于意识到自己一时没考虑仔细,说错话了。
    “咳,咳咳!陈何呀……”
    须发苍白的平阳侯背了手,慢腾腾挪步而来,一副长者教导不懂事青少年的口吻唠唠叨叨地数落曲逆侯:想西施和郑旦本是乡野女子,被勾践送去吴国的贡女,原就谈不上高贵。后来夫差败亡,城陷国破,两人又做了‘亡国妾妇’。如此卑贱的不祥之人,提她们做什么?
    “唯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