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85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85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瑜冷笑:“若论身家,我可比你家大王要富上二十倍。我要你财物作甚?”
    “当初动手攻打驿馆的几个将佐除了一人战死,其余皆在帐下待罪。只要大王应下,我家愿奉上这几人的首级。以消贵方之怒。”
    赵瑜仍是冷笑:“我要几个脑袋干什么?吃不得,又用不得。”
    那官员迟疑了一下,又道:“曾闻贵方缺乏人手,我家愿献上三千精壮,以供大王驱使。”
    赵瑜笑道:“哪儿来的,要是你家大王说等回到升龙府后,过些日子再送来,那我可不会信。”
    “是原清化城地百姓。他们虽然被赶出营帐,但大半仍留在附近。只要大王同意,我家愿派兵把他们驱去北港,让贵方地船只运走。”
    赵瑜眼皮跳了一下,他可没想到李乾德那么不要脸皮,连治下的百姓都说送就送:“那要多少时间?你家大王撑得住吗?”
    “我军中粮草充足,就算粮道被断,也能支撑数月。唯我家大王心慈,不愿双方再起刀兵,令戍人得出不得归。还望大王以和为贵,弃仇怨,修旧好,以全两家安宁。”
    “那也好!只要万名精壮都上了我家地船,我便收兵回国,还了你家的清化城。”赵瑜说道:“不过,我家船少,兼东海离交趾又远,来回转运费时不少,要把人都运走,没有两月做不到。还请你家大王安心少待。”
    使者脸色一变,急道:“南桑河上有贵方战船几十艘,三千奴隶,不过十艘船便能载走。何须两月之久?”
    赵瑜一拍桌案,狠狠道:“我说两月就要两月!我等得起,你家大王也应该等得起!”
    使者踌躇片刻,叹了一口气,像是放开了一切:“小人也不瞒大王。我军粮草已尽,断粮也转眼之事。不过我军中仍有千头战象,若是全杀了,也足够我军支撑数月。数月之间,谁也说不清会出什么变乱。想来大王也不会愿意在清化城中被围上数月。如果大王有什么要求,还请明说。若能答应,我家便会答应,若是不能,我家破釜沉舟,也要与贵方周旋到底!”
    注1:宋代交趾人收割后没有脱粒的习惯。而是把稻穗捆做一捆,称为大禾。而交趾兵的军饷就是月给禾十束,必须自己脱粒、碾米PS:第二十五章俘王(上)2009…6…130:00:00昨日更新,正好慢了一秒,全勤奖这么飞了。幸好还能补救,也幸亏今天是周六,因此更上六千字的大章。
第二十七章 俘王(下)
    政和六年十二月十九,戊寅。西元1117年1月23日
    一具具半腐的尸体在火焰中燃烧,滚滚黑烟被清风卷起,升上空中,散入云间,清化城中四散着蛋白质烧着后的刺鼻焦臭。不过困守城内的东海军士兵,却毫不介意这股子直冲卤门的恶臭,在军官们的号令下,忙着把一车车从囤仓中搬出来的粮草作为燃料,推入火中。
    这几日,数千具交趾兵卒的残尸在北门处堆积,几乎把地面全都遮盖。不过两三天,这些尸骸便开始腐烂。守在防御工事内的东海士兵,每日闻到的是一阵阵尸体腐烂后的臭气,听到的是一声声尸体膨胀后肠脏爆裂的声响。尸体腐烂后的汁水在地上流淌,苍蝇、老鼠和乌鸦齐聚此处,黑压压的一片,参加难得一见的盛宴。但守在附近的东海士兵们,却没有一个能吃得下饭。
    这里的腐尸场实在太过让人恶心,就算要处理尸体,没有哪个士兵愿意进去拖尸,赵瑜也不愿手下的兵接触了尸体后感染上疫症,便命他们把城中囤仓来的存粮运来,倒在尸体上焚烧。
    赵瑜用手挥了挥缭绕鼻前的恶臭烟气,看着尸骸在火中扭曲变黑:“幸好李乾德派人来谈和了,不然再拖得几天,那些尸体再烂下去,我们在城里也吃不住了。”赵文苦笑道:“这不是吃不吃得住的问题。尸首烂得那么快,交趾人攻得又那么急,满眼的腐尸,根本来不及收拾。北门那儿一地的尸水,苍蝇老鼠又带着尸水到处乱窜,再拖两天,军中肯定要起疫病了。这次带得药物又不足,李乾德要是真的咬着牙拖下去,到时说不定我们比他们垮得还快!”
    “现在不就好了吗?”赵瑜笑道,忍着胸中隐隐作呕的感觉。“李乾德给了我们两天收拾的时间,把这些尸体处理掉,又可以再拖一阵了。真想看看李明王听到这件事时的脸色呢!”
    赵文摇头叹道:“就是没想到北门那么点大的地方,会让交趾军陷进那么多人。不过六门炮,八百人,竟然歼灭了近万人。要是死得少些。说不定还能来得及收拾,也不至于现在这般惨状!”
    “那还不是因为地势的原因?不过三四块蹴鞠场那么大地地方,一下冲进来几千人,而且四周都被围着,来路又是一堆瓦砾…………进来容易出去难…………霰弹和弩箭轮下,把退路一堵,他们逃都逃不了,只能等死啊!”赵瑜冷笑两声,“李乾德也蠢。试过一次也就罢了,还试第二次、第三次,连送几批进城让我们杀。”
    “还不是饿急了嘛。李乾德缺粮。我们却拿粮草出来烧。”赵文笑道,他看看一车车被送进火焰中的稻禾:“就是这些粮食可惜了。怕不有好几万石,都当柴禾烧了!”
    “这些粮草又带不走,正好做燃料,比柴禾要强。难道还要留着交趾人吗?”赵瑜冷道,“不过粮草带不走,但其他东西可都要带走。三千交趾奴工、清化城里搜到的财货,当然……还少不了李乾德李明王本人!”
    赵文看向北面:“就不知黎太尉的信能起到多少作用了!”
    两天时间。按照赵瑜与交趾使者定下地约定。三千奴工也被交趾军押解着。哭哭啼啼地走向北港。城中派出地信使也沿路随行。与已经重新夺回港口地船队取得了联系。
    与此同时。除了北门大营外。驻扎在东西南三面地交趾军都烧了寨子。退往主营集中。而赵瑜趁此交趾营中混乱之机。遣了几个黎伯玉地心腹。带着黎太尉地几封亲笔书信。混进了交趾主营。
    黎伯玉在交趾国中典兵多年。归属其下地将领也有不少。但他听说交趾、东海意欲和谈后。立刻当着赵瑜地面。指天誓日。声称能说降他提拔过地几个将领。可以籍此来活捉李乾德…………他是降臣。要是两方真地议和。自知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拼了命地劝说赵瑜继续开战前地预订目标。他这般努力。赵瑜当然乐见其成。便命黎伯玉去写信劝说旧日部将。他地计划就靠着这几封信了。
    是夜。浓云遮天。星月不显。交趾主营中。中军帐处突然燃起大火。火焰冲天。甚至压倒了清化北门处。处理尸骸地熊熊大火。把半边天空照得透亮。赵瑜站在城头。远观火势。大笑连连。
    “想不到真地烧起来了!”他笑着拭去眼角地泪水。忍不住心头地快意。
    刚被唤来地黎伯玉在旁惊叫:“大王。为何不派兵接应!”他写给旧将地密信中。正约定了要他们在营中放火。然后东海军趁机夜袭。两方合力。去取李乾德地首级。但赵瑜现在却在城头上看风景。连半点派兵地样子都没有。他地信岂不是白写了。
    “为何要派兵?”赵文冷笑,“太尉真的以为你的那几封信能管用吗?李乾德为君多年,会蠢到不防备你地旧属吗?”
    黎伯玉呆住了:“难道大王和文将军你们一开始就没信过我?”
    赵瑜笑道:“我当然相信太尉,只是不信太尉的旧将罢了。我不觉得他们会因为太尉的一封书信就敢于做反,把收到的密信上交给乾德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些。若是我真的派兵去夜袭,定会被守候多时的交趾军逮个正着。到时,丢掉脑袋的可就是我了!”
    黎伯玉默然,突然抬头又问:“万一……万一小人的信真地说服了我的旧部,这火也是他们烧起来的。大王这不是白白浪费了时机了吗?”
    赵瑜撇撇嘴:“那又如何?我用兵多年,最讨厌的就是冒险。更不会把希望放在他人身上。我只要北面的大营被烧掉,至于是李乾德自己烧的还是太尉旧将烧的,我都不会在意。这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我的行动计划,一向是以我为主,不会依靠他人之力。”
    赵文在一边举着望远镜,远眺着熊熊烈焰中的营寨,随之冷笑:“无人呼喊救火,没有惊象乱营,除了火之外,什么动静也没有。不是陷阱,还会是什么?”
    黎伯玉惨笑:“看来小人是自作聪明了。写了几封书信,去劝诱旧将,没想到什么用都没有,却徒惹人笑。”
    “不过太尉地信还是有作用地。”赵瑜大笑道:“我早觉得对面的那个大营太过碍眼,早想一把火烧掉,只是一直想不到办法。而太尉地信却帮了我的大忙。转败为胜的良机就在眼前,李乾德哪能忍得住。当然会将计就计,自己把火烧起来,挖个陷阱好反杀我军。不过,他们自己烧了大营,却什么都没等到,反而连住处都没了。到了明日,对面的军心恐怕要更加乱了。”
    交趾大营的火光亮了一夜,到了天明方才熄灭,偌大的营盘中央部位尽数化为黑灰,只有余烬袅袅。近万士卒从两侧的副营中走出,在灰烬中清理残迹。交趾王旗在左营上打起,孤零零的,没有风吹,直耷拉着,可怜亦复可笑。
    一整天,交趾人都在重新整理着营盘。工作进度却慢得难以想象,到了夕阳西下时,连残余灰烬都没清理干净。交趾人低落的军心士气已能很明显地看得出来。
    而城中,赵瑜却在紧锣密鼓的整军动员,三千士卒中点起了两千人,所有人都整衣束甲,磨枪擦剑,静心待命。入夜后,赵瑜亲自率领这支队伍从西门悄悄潜出了清化城。他们出城之后,人衔枚,马裹蹄,直趋交趾大营。
    两千军分散开来,缓缓潜至大营的半里之外。一时间,地面上都是影影绰绰的黑色人影。赵瑜一看时机已到,立刻挥手下令。十几把进军号突兀响起,尖利的号角声响彻云霄。两千人齐声呐喊,冲向交趾人的大营。
    此时的交趾大营中混乱不堪,先枯守了一夜,又忙着收拾残局。连该派的巡哨都松懈了大半。李乾德的中军营地被毁,他的中军随即夺了其他部队的营帐,而被赶出自己军帐的士卒,只能可怜巴巴的在野地上和衣而卧,低声咒骂着。却都忘了数里之外的清化城中有一只敌军在虎视眈眈。
    听到东海军冲阵,交趾人全无防备。两千人分作数部,在大营中左冲右突,四处放火。风助火起,交趾军四处溃逃,全无反击之意。
    下一刻,一阵呼喊从交趾王旗下传出:
    “捉到了李乾德!捉到了李乾德!”
第二十八章 焚城(上)
    政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庚辰。西元1117年1月25日
    西风劲吹,清化府城正陷于烈焰与浓烟之中。这已非化尸之火,而是焚城之焰。
    昨夜一战,赵瑜所率两千精兵生俘李乾德,火烧交趾营,惊散了数万大军。不过东海所部究竟人少,不敢在乱军中多留。不待天明,便绑了李乾德和随行一干交趾臣僚,直奔东北方的清化北港而去。
    而在捉到李乾德时放出的烟花信号,也通知城内守军。按照事前计划,退出了清化城。不过在临出城前,一千人齐齐动手,在城中顺手放了一把火,连粮仓、屋舍一齐都烧个干净………如果有粮有屋,说不定那些溃军还能收拢起来。但整个清化城都毁了,被杀散的交趾饿兵就只会一伙祸乱地方的乱军了…………何况,杀人放火是东海军的老本行,从没有只做一半的道理。
    三千东海军沿着通向清化北港的官道大摇大摆的前进。数万交趾溃军早已被杀得胆寒,哪敢招惹,远远的见了东海军的旗号,就早早的避开,甚至不敢往东一步,更没胆子去抢回交趾王,也让赵瑜对此做的准备全都白费了。
    三千人顺着官道,走了半日,便重回清化北港。从前日离开此港,到今日得胜而归,时间早过了半月。半月战事,俘王破军,如此战果,不论放在哪朝哪代,也是足以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赵瑜虽然面上没有表露出来,但心底仍是忍不住洋洋自得,只是顾虑着身份形象,才强自忍住。
    不过麾下诸兵将,便没那么多顾忌。虽然行军时严禁喧哗,也不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但下面的士卒们还是用行动发泄出自己心中的兴奋。掌旗官高举大旗,纵然西风甚烈。也不稍稍偏移,其后的士兵个个抬头挺胸,脚步举得举得半天高,落脚时狠狠跺着地面,在路上大踏步的前进,得胜而归的气象表露无遗。全不见征战竟夜的困倦。
    午时刚过,冬日将西,当走在最前的第一营在港中歇下片刻后,赵瑜、赵文所在的中军,也终于抵达港口。大军回师,舰队都督马千祖早在北港等候多时。虽然早已看见三千人马在地平线上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