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326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326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布纳伸开双臂划了一个大圆,向耶稣撒冷的国王和臣子表示,一百万是个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居伊和雷蒙德脸色泛白,无法掩饰脸上的震惊。而宫廷内的侍从们,更是人人发出了压得很低的惊呼。
    “没有船只能将这么多兵力送来,能有五六万就很难得了。如果只有这么一点,不可能胜过守护圣墓的骑士和我们盟友的联军!”出言化解臣子们的惊惧,银色的面具遮掩了青年国王脸上的表情,不过就算没有面具遮挡,溃烂的五官也不会透露鲍德温四世内心中的忧虑。
    “去请大主教和杰勒德、罗格两位大团长来。”斥退了阿布纳,麻风王对自己的侍从下达命令。几名侍从行礼接令之后,转身就跑出了宫殿。
    耶稣撒冷大主教。常驻于圣墓大教堂中,是罗马教会在圣城的代表,在耶稣撒冷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鲍德温四世最坚强的支持者。
    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杰勒德,管辖着千余名圣殿骑士,还有十倍于此的士官,以及从属于骑士团的农人——他们任务是经营骑士团的财产,而不是种地——和牧师。圣殿骑士团是为了保护前往圣地朝觐的教徒,由九名贫穷的法国骑士组建,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连骑士团的标志也是双人共骑一马。不过现在的圣殿骑士团拥有遍及欧洲的土地,同时还不用交税,只服从教皇的命令。
    而罗格大团长,则是医护骑士团的领袖。医护骑士团成立时间并不比圣殿骑士团稍晚,本是照顾受伤的十字军而成立的组织,而后逐渐演变成军事修士会,在耶稣撒冷王国,也同样拥有极大的势力。
    侍从赶去通知大主教和大团长去了。麻风王问着雷蒙德:“如果向教皇请求支援,十字军还有多久才能集结?”
    “至少半年以上!也许更长!”雷蒙德不看好十字军的动员速度,“红胡子已经老了,三年前惨败被俘,承认了意大利各城邦的自治权,不但要亲吻教皇的靴子,连参与红衣主教任命的发言权也全都丢尽了。”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俗称为红胡子的暴君。曾经在四十年前,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大放异彩。但如今,也不过是个落魄失意的君主。丢掉了领土,失去了教权。剩下的,只有岁月无情的失意。虽然仍有着皇帝的地位,但很难想象,他还能为十字军起到多少作用。
    居伊道:“听说红胡子的太子是个勇敢无畏的战士。希望他能比得上红胡子当年的水平。”
    “不要想红胡子了,还是说法国和英国!”鲍德温又道。欧洲三大国,神圣罗马、法国、英国。他们是十字军的主力。至于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多少实力。
    “除非爱琳娜王后现在就死掉,不然胡子战争恐怕不会结束。而且英王亨利二世现在又与他的三个儿子打起来了,很难在有什么作为!”
    法兰西和英格兰是世仇。英国王后爱琳娜原本是先代法王路易七世的王后,不过在三十年前,与当时还未得到王位、仅仅是安茹伯爵的亨利二世勾搭上,与路易七世离婚——按照流传于世的八卦,这是因为路易七世剃掉了爱琳娜王后所喜爱的长须,惹得王后翻脸,转而爱上了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比她小十二岁的金雀花伯爵。
    由于爱琳娜另一个身份是亚魁当女公爵,她改嫁后,便把自己领地作为嫁妆带给了亨利二世。在法国本土上,属于路易七世的领地,还不如英王亨利。路易七世为了领地,与亨利二世打了几十年的仗,没有胜过一次。最后含恨而亡。
    不过爱琳娜王后为亨利二世生了四个儿子,这对英格兰来说并不是好事。前三个儿子与他们的父亲并不亲近,而亨利二世也想将王位却想传给小儿子约翰。在现任法王菲力的支持下,英王亨利二世,被三个儿子群起围攻。不过老亨利老而弥坚,把三个儿子打得屁滚尿流,其中的二儿子理查,便是名扬后世的狮心王,不过现在只是在老爹面前俯首称臣的小猫而已。
    英法两国如今乱成一团,就算教皇下达圣战的诏令,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将一团散沙的各国骑士们召集起来。
    “地中海的航线比恶魔们从本土赶来的航程要近得多,不管再怎么耽搁,十字军总会更快一点。”鲍德温四世安慰着两位重臣,但他的语气并不是很确定。居伊和雷蒙德也都没有什么精神。
    大主教和两位大团长此时终于到来。大主教身穿红袍,而两位大团长也都在锁子甲外披挂了所属骑士团标志的外袍
    “恶魔已经来了!”年轻的国王开门见山的说道,“自从他们在1153年毁灭了巴格达和麦加。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见,中东的穆斯林被恶魔几乎屠杀一空。到了现在,在耶稣撒冷之前,阻挡恶魔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所有的穆斯林,不是逃到了埃及,就是被杀或是被俘去成为了奴隶。而叛教的突厥人,现在成了恶魔的帮凶。
    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耶稣撒冷!在亚丁港,西洋商业协会召集了所有雇佣军。但这仅仅是前锋,恶魔的皇帝已经召集了数万大军,准备渡海西来。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为了主的荣光,为了圣城和圣墓的安危,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不同于居伊和雷蒙德,虔诚的大主教和大团长的信心更为高昂。“我们该怎么做?!”
    “去埃及!通知萨拉丁苏丹陛下,已经到了他履行盟约的时候!”
    “去君士坦丁堡!让东罗马皇帝做好开战的准备!”
    “去梵蒂冈!向教皇陛下请求动员欧洲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准备第三次圣战!!!”
    ps:还剩两天,求下月票。
第三十章 西路(完)
    第三十章西路(完)
    大宋洪武五十七年七月初一。己巳。【西元1182年8月1日】
    红海港。
    经过了为期四个月的漫长航程,远征军的先头部队终于抵达红海港。隶属于第四舰队陆战营的四千大军从船上鱼贯而下,陆续登上大食半岛的土地。
    一直在鼓吹远征泰西的辛弃疾,如今已是远征军的副参谋长。为了给远征军前敌总指挥部的顺利组建做好准备,他也是与先头部队同期抵达。与他一起,还有他的几十名正处在毕业实习期的学生。王大海、熊伯达还有唐辉等人,都是受到辛弃疾举荐,担任了走马承受一职,参加这一场必然留名史册的远征战争——所谓走马承受,就是担任前线观察的任务。他们要下到都或指挥之中,将前线的战情送回,并上报所在部队是否有违反军法的行为。
    在红海港城外,有着面积广大占据了十数里地面的连串军营。都是在最近刚刚动用大批奴工而修造而成。空空荡荡军营中,现在迎来了第一批客人。经过了万里航程,第四舰队陆战营虽然依然保持着水准以上的战斗力——海军陆战营本也比陆军更能承受长距离的航行——但今次的战略方案中,并不需要尽速展开攻势,也不必让陆战营刚刚上岸便立刻投入战斗。他们要先进行为期十天的休整,再进行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方按部就班的投入战斗。
    四千陆战军进驻到营盘中,营地内一片嘈杂之声。虽然一切都有军事条令可以遵循,但军队进驻产生的杂事也是千头万绪。只不过这些琐碎之事自有专人打理。辛弃疾作为远征军的副参谋长、此地军衔最高的将领,按照程序接手了最高指挥权,却也无需事事亲为,等着汇报就可以。这里还有更需要他去了解并处理的事务。
    “节夫,再跟愚兄说一说泰西的基本情况。”
    辛弃疾拒绝了红海港中最为富丽堂皇的西洋商业协会会所,将指挥部安置在离城最近的一个军营中。此时在他的营室中,西洋商业协会红海港的港监,同时也是军部职方司派驻在远西地区的主事,正在接受辛弃疾的闻讯。
    韩侂胄,曾经赫赫有名的相州韩家的成员。此时他不过三十出头,留八字胡须,面容富态,言语带笑,更像一个豪商。当年从军学毕业后曾经与辛弃疾有过一段共事的经历,两人呼名道字,交流起来并不生疏。
    在两人之间的长桌上,铺着一张三尺见方的大型地图。地图制作得很粗糙,但也将泰西地区的大略地形囊括在内。韩侂胄指着地图,向辛弃疾述说历年来搜集得来的情报:
    “泰西地域广大,面积与大宋本土相当。其中政制,类似于封建。泰西皇帝居于深入地中海中央的半岛内的梵蒂冈城,为泰西诸国共主。同时也是十字教的教宗,自称是天主在世上的代言人。”韩侂胄说到这里,笑了一笑,这与中国皇帝自称天子并没有多少区别,“其传承自汉时张骞通西域的大秦国。千年前,大秦国曾经一统泰西。不过好景不长,随即分为东西两部。西方有皇帝,而东方也有皇帝,罗马城的泰西皇帝便是西方之帝。
    泰西皇帝有废立君王之权。各国君王,不得其承认,便不得登基。若为其命,更可。且皇帝之下,又有主教,派驻于各国之中,作为皇帝耳目。不过泰西皇帝并非血脉传承,若其驾崩,新任皇帝则由各大主教推举而出,其制更近于上古之时……”
    辛弃疾摆了摆手,他不是来听人讲古的,而且韩侂胄说的这些他早已知晓。他直接了当的问道:“如果泰西皇帝下诏圣战,能不能将各国大军尽数引出来?”
    韩侂胄点了点头,道:“泰西皇帝有发动圣战的权利。如果他觉得有需要,便会敕令各地诸侯,命其起兵东来。耶稣撒冷是十字教圣地,天主圣子就是在此处升天,并安葬于此城中。数百年前。回教崛起,耶稣撒冷沦陷于回教徒之手。所以在八十七年前,当时的泰西皇帝便召集诸侯,集结十万十字军,发动第一次圣战,收复了耶稣撒冷。而在四十年前,回教卷土重来,为了保护圣城,泰西皇帝便又召集诸侯,有了第二次圣战。如果我大军围攻耶稣撒冷,只要消息传到梵蒂冈,必然会有第三次圣战。”
    “如此就好!”辛弃疾放心道。此次远征,整套战略方案都是建筑在泰西皇帝会发动第三次圣战之上。为了将泰西各国的主力军队都调动出来,必须将耶稣撒冷围而不攻。这关系到日后征服泰西时,军势能否顺利展开,战争能否按时结束。若是像对付回教,用了二十年还没断根,那就有违辛弃疾的初愿。
    辛弃疾对韩侂胄解释着订立此套方案的原因,“当年一战攻下回教圣城之举,实在是太过鲁莽了。宁、陆二帅,为了讨官家欢心,为了隆武太子的声威,将灭国战略弄得一塌糊涂。若是摆出攻打回教圣地的姿态,使得回众尽数来援,便可将回回大军聚而歼之,就根本就不必拖上二十年的时间,累得大军数次西征,劳民伤财,虚耗国力。故而愚兄有鉴于旧时。今次便定下了围而不攻的战略。只要攻打耶稣撒冷之讯传于泰西,顺利的引蛇出洞,我们便是赢定了!”
    耶稣撒冷周边的地形大宋早已熟悉。在红海港的军营中,精细比例的军用地图和沙盘都已齐备。在地中海东岸,耶稣撒冷附近进行决战,比起深入泰西之后,在不熟悉的地形中与不熟悉的敌人战斗,哪个更为容易,并不需要多做思考。整个征服泰西的战争,在计划中只安排了六年时间,为了在后期顺利进军,必须要用上一年到两年,等待敌军的集结。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辛弃疾想取得一个辉煌的胜利。仅仅是攻下耶稣撒冷,在眼界甚高的大宋军民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就算是不断的并吞土地,也一样不会放在宋人的眼里。唯有高达十万、乃至数十万的歼灭战,一次就将数以千百计的君王贵族的头颅送回太庙,才能够当得起辉煌二字。
    “幼安兄果然是深思熟虑,思谋深远。正该如此!正该如此!”韩侂胄连连点头附和。
    陆游、宁易是前太子赵伯铭的亲信,而辛弃疾则是皇太孙赵师弘在军中的得力干将。对于当年的战略,辛弃疾当然不会有多少好话。对此。韩侂胄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去点破,又道:“幼安兄你可以放一百个心。小弟已经让可靠之人将消息传到耶稣撒冷城中了。想必现在他们已经收到我大宋意欲西征的消息。”
    “那人有多可靠?!”辛弃疾追问道。此事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不到他不紧张。能传信于耶稣撒冷城中,决不可能是汉人。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辛弃疾并不是很放心。
    韩侂胄笑道:“他的家族的大半身家都存在海事银行中,足足有上百万贯,幼安兄你说他可不可靠?!”
    辛弃疾脸色沉重:“节夫,别忘了当年的沙里夫。伊德利斯!他的身家也足有几十万贯,在国中名望地位都是不缺。宰相门中坐上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