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205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205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残荷之上。在外人看来和高明光不过是站得一前一后。一对对着池水发呆地主仆。
    高明光瞥了眼在十几步外连接着凉亭地长廊处搓手跺脚地几名女真兵。自从他跟随赵琦入住宣德园后。完颜宗望就派出了三百名完颜本部地精兵。把守住园林里里外外严防赵琦内外交通。不过就这么点没经过监视训练地外行。来看守偌大地园子在高明光眼中处处都是漏洞:“这里并非金营。只要殿下愿意天晚上。下官就能将殿下你送出去。”
    赵琦轻叹:“我知道高兄弟你手段了得几天夜里也都往外跑。直到快天光了才回来。有你相助。我并不会怀能不能跑出去。但我说地不是这个。我是说果我就这么一走了之。金虏一怒之下。东京城中必是生灵涂炭。这让我于心何忍?”
    高明光锐利地目光几乎要刺穿赵琦地脊梁骨。完颜宗望当初逼赵琦答应登基。地确是说过如果赵琦或是东京城中官民有一方不从。就立刻下令屠城。但以赵琦之智。如何会不知这是宗望在虚言恫吓。“殿下莫要欺我。金人既然意图祸乱天下。当殿下逃离后。自会另找一人代为登基。如王时雍、张邦昌辈。虽不至于自告奋勇。但只要宗望、宗翰说一声。多半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金人如何会屠城?这等事殿下会想不到?!”
    “金人也许不至于杀了全城百万官民。但杀个几千上万来泄愤。高兄弟你能保证这一切绝对不会发生吗?百万人因我而死和一万人因我而死又有什么区别?都是我十几辈子都赎不清地孽啊……”赵琦解释了几句。突然摇起头。失声笑道:“罢!罢!罢!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我没必要再骗高兄弟你了!前面说地都是虚地。我不过是想过过做皇帝地瘾罢了!反正不管怎么样我都已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最后一段时间求个舒心自在!这十年来我在东京城里憋屈够了。也不打算再忍下去!”
    “……殿下何出此言?!”高明光愣了半天,方才问出了一句。
    赵琦回头冷笑:“高兄弟,刚才你说我欺你,现在你可是在欺我!王兄对我的忌惮你也清楚,若非如此,我也不会淹留东京十年不得归国,更别说还有太祖、太宗的前车之鉴在,王兄是把我当贼防着!如今当金人将欲立我为帝的消息传出后,在王兄眼里,我已经是非死不可了。反正既是难逃一死,我当然得求个痛快。”
    高明光轻轻摇着头,他只觉得赵琦对赵瑜偏见太深了。但赵琦这么想也不出奇,把一个才学胆识皆是出众的人才好吃好睡的当猪养着,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当然让人心生怨怼。不过现在想来,赵瑜不也照样给他加了一个监视赵琦的任务,同胞兄弟互相提防,王家无私情说的就是这个。但现在的情况却不能不劝:
    “殿下,身为王弟,为国出使十数载而不能归乡的情况实在太多,远的有春秋战国时国间互相派出的质子——始皇帝之父嬴异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近一点的,南唐向大宋称臣后,后主李也把自己的弟弟派出来当人质过。这点实在算不上什么,何况东京城如此富庶,不比
    辛苦开拓要强得多?殿下如此深大王,未免太过了
    赵琦转回头,又看向荷花池对面的一栋栋亭台楼阁:“东京富丽甲天下是有名的,如此园林,东海恐怕连半座也不定有东京城中至少有百十座。大宋的官儿为了回东京,连杀母的都有,王兄将我送来这里为质,也不算亏待。不过……”
    他用力抓住身前的栏杆,手背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压低的声音也变得尖利起来:“我与王兄做了几十年的兄弟比你更了解王兄的为人。不是有传言说王兄是太祖皇帝转世吗?其实照我说,二哥有谋略,擅用人,眼光长远,用兵也是一等一,与其说是像太祖不如说像唐太宗。
    唐太宗十八岁劝高祖起兵,而王兄劝说父王攻打衢山的时候,却还不到十二岁。东海源自浪岗寨,当初爹爹当家的时候,名气虽大但实际上却是穷困潦倒,但王兄十岁时佐二叔掌管财务之后,寨内的生计顿时好了许多以当时浪岗寨的兵力,能攻下衢山多得自于王兄的筹划。至于打下山后,辟盐田、通商路,这同样是王兄的功劳。
    但也是从那时候起,王兄就开始与大哥争权夺利。大哥在军中威望甚高,但王兄掌握了寨内生计,却也不弱,两方几乎是斗得你死我活。那样的场面,几乎是唐太宗一家的翻版。若当年大哥没死于郑广的手上,等过几年,说不定也会死在王兄手里。
    对于郑家、甚至童贯,王兄心里怕是感激居多。
    现在想想,王兄当时只为个寨子就能斗得天翻地覆,现在为了皇位,还能饶了我?!”
    “…………”高明光默不语,他不知该如何回答。掺和进王家内事,向来是取死之道。
    对于高明光的沉默,赵琦不管不顾,他现在不是说给身后王兄派来的监视者听,倒像是在发泄:“王兄吝与自家人分权,而且他对外人,也是一样。王兄性格外宽内忌,只要有人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的权位,就算是可能性不到万一,他也不会重用于他。
    当年昌国之变后,王兄得掌衢山,父亲信无不陆续调往闲职,如今没致仕的都是挂了个中郎将衔安排在清闲位子上养老;陈五原是我大哥的亲随,所以王兄就把他投闲置散了三年之久,直到彻底控制了衢山军,方才再次起用他——这还是因为他当年跟着王兄一起突袭昌国县城之故;再有如今的副总参谋长,同知枢密院事的朱聪,看似位高权重,但王兄可曾让他领过一次兵?为何?还不是因为他是福建出身,投靠之前还阴了赵武一次?!
    至于东海立后来投的各方豪杰,更是无一人得掌兵权,北方给陈五做副手的,好像有七八个辽、金两国的降将,可有一人能出来领军?耶律大石,身为契丹王族,又是领三千残兵将十万宋人赶出燕京城的名将,王兄却把他放到东瀛去署理民政!
    现在在东海军中直接领兵,要么是衢山时的老人,如赵武、陆贾辈,要么就是从军学或是教导队里升上来的,无一能例外!……高兄弟,若非你是昌国人,王兄又岂会将你放在职方司京畿房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高明光摇头道:“……殿下离国太久,不知国中内情,怕是多有偏见!”
    赵琦一声冷哼:“不要以为我离国十年,对东海内情一窍不知,我身边的人都跟家里有联系,从他们那里能听到不少消息……也多亏了有东海新闻,只要有心,里面其实能看出许多东西!每一期的东海新闻我都在看,上面也多有刊载军中人事,虽然番号都隐藏了,不过单看姓名职位,我照样能分辨出不少。
    ……只是话说回来,王兄喜欢任用私人有他的道理。他用的人,才能都是一等一的。就算一开始能力不够,到学校和教导队走一遭,出来后才能也升上去了。王兄在军中推广教化、培育人才这一点,的确是人所不能及。
    不过啊……我很清楚,王兄这十年来的辛辛苦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家身为太祖嫡脉之事,我一直被瞒在鼓里,但王兄应该是很早就知道了,不然他何必从十岁开始就辛苦拼命。以王兄之才,想要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也是很容易的。但后来为什么要攻打昌国至起兵、立国,现在以东海的兵力夺天下已经不费吹灰之力,但当时可是提着脑袋在做,一不小心就会送命。这么不顾一切,他念兹在兹的不就是一个皇帝的位子嘛!
    只可惜王兄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女真人还有这一手今我将比他还要早一步登上大宝,我真想知道王兄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脸色究竟是如何的精彩!”
    絮絮说着,赵琦终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他扶着栏杆,笑得浑身直抖笑到快接不上气,方才仰天叹道,“王兄啊王兄,我终于有一件事能超过你了!”
    高明光担心的看着貌似癫狂了的赵琦,而一边作为看守的女真兵也狐疑的看了过来“殿下,请慎言!”他急促的提醒道。
    赵琦仿佛没听到高明光的提醒阵风的回过身来,死盯着高明光的双眼:“高兄弟今我只想求一个痛快,死活已经不在乎了。不过想必你不甘愿与我一同走上死路下来你打算如何做?”
    高明光低头避过赵琦让他感觉有些刺痛的视线:“……我的任务是保护殿下你的安全……”
    “不要自欺欺人了!王兄交代给你的任务更多的是监视!”赵琦冷笑着,“自从你没能依照军令将我送出东京城,而后又陪着我入了金营,在王兄眼里,你已经不再值得相信了!”
    高明光再次陷入沉默,他很清楚,赵琦说的并没有错。赵瑜给他的任务是监视赵琦,并护卫赵琦的安全,而不是跟着他乱来。当日,他因一时的冲动,陪着赵琦走进金营。而后的这半个月,他没有一天不后悔,如今他陷入迷茫,说什么护卫,也只能骗骗自己。
    他可是东海最优秀的间谍,他散出的每一条流言,都能让东京城的皇帝
    食不安,而他领导的京畿房所搜集的情报,无论从数量,都雄踞职方司各之首。被授予中郎将的军衔,也是职方司军情诸房主事中的独一份。各色勋章、奖章,更是拿到手软。遥想未来,他日后升任职方司郎中是稳拿稳的事,甚至更进一步,步入总参谋部的最高层,也不是不可能。但如今,这些梦想恐怕都要化为泡影了。
    ‘为什么我会落入此境地?!’高明光看着赵琦,心中怨恨油然而生,‘都是你!都是因为你!’
    从高明光眼神的变化看出他的心思,赵琦叹道:“说实话,让高兄弟你落入今天的这般局面,的确是我的错。不过事到如今,你心中就算再怨恨又能如何?……但话说回来,事情未必没有转机。”
    “……”高明光没有发问,只冷冷的看着赵琦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高兄弟你不必怀,虽然只不过是死里求活的计策,但只要肯放弃一些东西,还是可行的。”赵琦的语气里透着不容怀疑的坚信,“虽然现在王兄恨不得我去死,但若我向王兄请求远封海外,终身不再归中土,王兄未必会一意致我于死地。”
    “海外?!”高明光睁了眼睛,诧异的问着。
    赵琦的这个想法显是在中酝酿了许久,见到高明光终于起了兴趣,他精神顿时一振:“王兄能把台湾那等蛮荒野岛,变成他的龙兴之地,我好歹也是他的弟弟,同样是太祖之后,如何不能学着他的样子,在海外打下一片天地?我虽没有王兄的才能,但有王兄的榜样在,照着学来也不难。
    麻逸、金洲、瀛都是个好地方,我还是瀛洲侯,在东瀛要块地盘并不难;当然,也可以自己动手,高丽,真腊都不难对付;甚至再走远一点还可以去天竺!东海新闻上不是有个步超羽写的天竺游记吗?听说那是个土里都是黄金宝石的国度,只要有两三万大军,我也能做个孔雀王!
    高兄弟,若到时你跟我一走宰执枢相的位子我会给你留一个的!以高兄弟你之才,当真不如赵文、赵武那两个王兄身边的小厮吗?还是说,你觉得日后被调离中枢,平平庸庸的过一辈子会很舒坦不成?!”
    “这,这……”高明光头脑里一片混乱,常年注意力集中在东京内外,让他的视野局限于大宋和台湾,眼界反而不及把赵瑜当作目标的赵琦:“大王会答应吗?”他有些茫然的问道。
    赵琦胸有成:“如果我是孤家寡人一个,王兄多半不会答应算他答应,也不一定会给我军队。就算他给我军队,我也得敢要才成!我可不想在半路上被‘病死’!不过如果我手上有了几千、上万的军队呢?那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要掌握了军队,我再向王低头,他肯定会应承下来,说不定还会送些好处过来。能把一个祸害送走能不高兴吗?我和他毕竟是亲兄弟,除非我谋逆,否则他决不能明着来攻打我。
    ……明白吗?所以我要做皇帝,只有做了皇帝,我才有权力组织一支军队,手上才能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
    高明光吃惊道:“难……难道殿下你一开始就有这个打算所以才进金营的?!”
    “怎么可能?!女真人玩的把戏怎么可能事先猜得到!那时我会留下只不过不想伤了身边的人心罢了。但如今金人送了个这么好的机会过来,我没有理由不把握住。”赵琦盯着高明光,诚恳的问道,“高兄弟,我问你愿不愿意与我共成大业?”
    高明光犹豫着,他自问自己不是没有决断的人让他当即作如此大的决定,却让他难以给出回答。
    看出高明光脸色上的犹豫琦没有再逼他,那样反而造成反效果“高兄弟,我也不逼你,反正还有时间,我等你做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