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148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48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将军!”陈建紧紧抓着吕师囊的手臂。惶急的问着,“贼军今天真的会只攻打涌金门!?其他城门真的不要再派些人过去?”
    现在的西城四门,就只有涌金门兵力最为充分,其余各门却仅有数百新兵,连原本分配在清波门处的百名东海士兵都给吕师囊调了回来。万一吕师囊判断失误,让方腊军乘隙攻上城头,那该如何是好。
    “龙图,不必担心!”吕师囊挣开了陈建的手,冷眼看着城外地方腊军正沿着西湖的堤岸开始集结,湖中的百十条画舫也云集在西湖对岸地码头边:“昨日午后贼军已经有过两次试探,城西的四座城门,唯独涌金门这里射出地箭矢最少,如果是龙图你是贼军主帅,你会选择哪座城门?”
    “何况涌金门本就是杭州城中出游的主要通道,西城四门也以涌金门城门最为宽广。再加上门边还有涌金闸,适宜水陆并进。不出意外地话,此处当是贼军主攻方向无疑。”丁涛在一边配合道。
    陈建知道这丁涛虽然年轻,但在这五百东海兵中却地位甚高,且指挥水平也不低,昨日贼军来城下试探,钱塘门守兵一箭未发就要下城而逃,正是刚好在那里巡视的丁涛亲手连斩四个临阵脱逃地士兵,只用了六名亲兵,就强逼着数百溃军返回城头,用乱箭把贼人射走。既然吕、丁二人皆如此说,他也只能相信了:“希望一切尽如两位将军所言。”
    但他只停了一下,却又接着问道:“万一贼军绕道城南城北呢?那该怎么办?”
    吕师囊不耐烦了,似要发作,丁涛伸出手去,一边作势拦住吕师囊,一边正好把手臂露出给陈建相看:“龙图,你看看在下的手!”
    陈建依言看去,只见丁涛的左手小臂上尽是紫红斑白,是一大片烧伤后的疤痕。
    “这是?”陈建不解其意。皱眉问道。
    “这是小子幼时在家中玩火时所受地伤。”丁涛解释道,“家父日日出海捕鱼,先母也得下田工作,小子无人照看,也没人教过不可近火,所以不知火之可怕。但自从受过此伤之后。俺便见火就远避,却再也没有烧伤过……不学,何以知之。龙图觉得有人教过方腊怎么攻城吗?他知道如何规避城防的要点,寻找空隙吗?
    方腊这一月来虽然破城多处,但从来都是一冲即下,不必多费手脚。此次来攻,难道还会小心翼翼,绕道出击不成?若小子所料不差,贼军的第一次进攻必然是照睦州、歙州的先例,直接发兵来冲锋。以期一举破城,等他吃过亏后,才会学乖点。”
    陈建摸着下巴开始沉思起来。吕师囊却在一旁冷然道:“龙图不必再多想,贼军已经上来了!”
    随着吕师囊的话声,城外鼓锣一阵乱响。一条条画舫渔船从湖上争先恐后的向东岸划来,数千名明教士兵也沿着湖堤向西北地钱塘门和西南的钱湖门杀去。
    “吕将军!”陈建一声惨叫。眼前的一切,与方才吕、丁二人说的完全不一样。
    吕师囊依然淡淡定定:“龙图放心,那只是佯攻。只凭几十架梯子怎么可能攀上杭州城?”他回头对丁涛道,“涛哥儿。你调两队人分别去钱塘门和钱湖门监阵。省得出什么意外!”
    “是!”丁涛高声应道,走了两步,又回头问道:“七哥,是不是把这里的旗号也带几支过去?”
    吕师囊想了想,点头道:“带一半……不,把小旗带三分之二过去,将旗留着就够下了敌楼。
    陈建茫茫然问道:“吕将军这是为何?”
    吕师囊双眼紧盯着已经划到湖心的船只,口里冷笑道:“既然贼人要声东击西,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就让他们以为涌金门这里的兵力已经被调到钱塘、钱湖二门去好了。等他们来攻打涌金门的时候,正好可以给他们一个惊喜。”
    城头上鼓声响起。陈建俯在敌楼的窗棱上,向下张望。只见两队东海兵,人人举着一面旗帜。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一南一北。陆续向钱湖、钱塘两门发力奔去。而原本守在雉堞后地东海兵,则齐齐坐下。如果从城外望上来,涌金门处的确是守军被调走了的样子。
    希望一切顺利!陈建暗自祈祷着。只是他立刻便失望了。如同在与城外的敌军配合,城中突然响起了喊杀声。陈建大惊失色,连忙跑向身后的窗口,向城内望去。
    涌金门附近的屋舍街巷中,一下涌出了近千名头扎白布的明教教徒。他们一边把火把柴束丢向道路两侧的房屋,一边鼓噪着向城门处杀来,城破了的喊声一下传遍了西城。
    陈建地脸色一下煞白,“吕……吕将军!”他大叫着。
    吕师囊应声走到他身边,低头下望,大笑道:“配合的真差劲呢!他们应该再等上一刻钟才是!”
    陈建一愣:“将军何处此言?”
    吕师囊漫不在意道:“贼军主力所乘的船只已经向涌金门这里划来,一刻钟后就能杀到城下。如果城内的奸细真的会配合,应该等……”
    他的话还没说完,陈建扭头就向敌楼城外一侧冲了过去。俯在窗台上,向西湖中一望,他的双腿顿时软了下来——百多条画舫渔舟都对准了涌金门冲来,正如吕师囊所说,一刻钟后便能杀到城下。
    “前后夹击,这城怎么守得?”陈建勉力撑着窗台,心中尽是绝望。
    “龙图勿忧!”吕师囊走到他身边。陈建转头看去,只见东海将领笑得风轻云淡,“半刻之内,城内的贼军奸细便能肃清,我们只要顾着城外就可以。”
    陈建不知吕师囊为何如此自信,但一切正如他所言,在半刻钟之内,西湖上的船队不过前进了百多丈,但城内的声音,已由喊杀声转成了惨叫声,继而又变得寂静无声。
    楼梯上脚步声响,丁涛徐步走了上来。甲胄上犹带着星星点点地血色,脸上也泛着剧烈运动后的红晕。
    “龙图,七哥。”丁涛对两人抱拳道,“城内奸细大部已被斩杀,只剩百人逃窜。短时间内,他们应该不会再有胆子闹事了!”
    “做得好!”吕师囊赞道。
    而此时,载着方腊军的船队最前面地几艘已经轰然靠岸,上百名明教士兵呐喊着从船上冲了下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第五十四章 涌金(上)
    旧日里尽是骄歌燕舞、丝竹声乐的西子湖上,今日已被金鼓争鸣、万众呐喊所充斥。千余名身着甲胄头结彩巾的明教教徒,从骚人墨客留下千古绝唱的西湖画舫中蜂涌而下,鼓噪着向涌金门冲来。
    在湖中最大的一艘画舫之上,一面大旗高高挑起。白色大纛上的斗大的方字,在半里外的城墙上也清晰可辨。
    涌金门上,东海陆战指挥的炮排排正黄承礼——虽然吕师囊部编制仅是一个指挥,但毕竟是独立作战单位,所以也配备了炮兵,而不是如野战军中那样,火炮只配置到营一级——正指挥着手下施足力气给两台有八牛之称的床子弩的上弦搭箭。
    按照从敌楼上传来的命令,他的任务是解决指挥方腊军此次攻击的将领,但看着渐渐驶近的敌将座船,再看看手上的两台八牛弩,黄承礼的心中全无把握。
    这两台八牛弩,也称为三弓弩。顾名思义,是由三张巨弓夹合而成的床弩,要用八头牛来上弦——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上弦时,要合三五十人之力却是实打实的。用上这么多人来上弦,射程当然也非同小可,使用特制的一枪三剑箭后,一次可发三矢,对三百步开外目标仍能保证足够的杀伤力。在冷兵器时代,已经没有多少威力比它更强的兵器了。
    真宗时,辽人入寇,兵锋直指澶州城下,但在前军主帅萧挞凛视察澶州城外地形时,却被城头上床子弩射出的弩箭重创头部,回营后便告不治。而前军主帅的阵亡,使得辽人彻底失去了继续进军的信心,从而为定下维系了两国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作出了重要的铺垫。
    弩机一发竟引动了天下大势。床子弩自然被宋人视为军中至宝。此次方腊来袭,知州蔡嶷斟酌再三,担着被东海人偷学过去的干系,咬着牙才给东海军送来了两台,除此之外,还顺带了三架石。只是对于全军上下已经全数列装了火炮地东海军来说,这两种威力、射程甚至使用方便性上都远不如火炮的兵器。哪还会有人看得上眼。
    但此次出战。黄承礼手上却一门火炮都没有——就像蔡嶷担心东海人会偷学床弩技术一样,赵瑜也担心东海独有的兵器被宋人学了去——没了武器的炮排也只能捏着鼻子把两具八牛弩接收下来,花了三天时间来练习,总算能顺利的瞄准、使用。
    不过附带的三架石,黄承礼却退了回去。东海军中配重式的石都早已经淘汰,而杭州城中地主力战具却依然是人力牵拉地投石机,这等要几十人、上百人同时扯动抛竿,才能把石块投掷出去的兵器。炮排并没有足够的熟手来操作,临时训练也来不及。放在涌金门处也是浪费,黄承礼便与吕师囊通报了一声。直接转交给了其他城门的守军来使用。
    贼军已经冲到城下,数百支箭矢散乱的飞上城来。但城楼上却没有射出一箭。这是吕师囊战前的命令,只有床子弩先行开火,神臂弓才会跟进——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黄承礼明白自己的任务很重。
    拿出望远镜。对准了已经行到百五十步外,敌军将旗所在的画舫。黄承礼举起右手。正要用力挥下,却猛然把手停住。出现在他望远镜视野中。本以为是敌军主将地人物,虽然是顶盔披甲,但却有着一张花朵儿一般的容貌……竟然是个女人!
    怎么会是女人?!黄承礼地右手悬在半空。无论如何。他都不认为方腊会选一个女人来指挥攻城。敌军真正地主将应是隐藏了身份。躲在另一个地方指挥作战。
    好狡猾地贼人!
    “黄头儿?!”身后地属下见黄承礼久久不下令。却急着催促着。
    “再等一等!”黄承礼不能随意下令。若是贸然把箭矢发射出去。惹得真正地主将警觉。让他逃出射程之外。就很难再有现在这么好地机会了。也幸亏他手上有望远镜。如果只是远远看着将旗。肯定发现不了贼人地计谋。
    望远镜扫过敌群。黄承礼想要找出隐藏起来地敌军主将。很快他便在岸边地一片画舫渔船中。找到两名正在指挥士兵们下船作战地贼军将领。虽然分不清那个是真地。但城头上正好有两具八牛弩。一具对付一人。长有六尺、盏口粗细地如枪铁箭。足以射穿百余步外两个贼军将领所穿地鱼鳞铁甲。
    “快换目标!”黄承礼向手下指出了新目标地方位。炮排地士兵连忙移动八牛弩地活动炮架。对准了新地目标。看着头儿地手势。炮手拿着木槌用力把扳机砸了下去。
    六支铁箭离弦而出,颤抖的弩弦拖出了嗡的两声长鸣,眨眼之间,便精准的命中在目标身上。随着两名目标发出惨叫,栽倒入湖中。原本背靠在雉堞、坐在城墙上的东海士兵齐齐起身,举起早已上好弦的神臂弓,对着城下密集的人群一阵攒射。
    涌金门外不到四十步便是西湖,冲上来攻城的过千明教教徒,便拥挤在宽仅四十步的空间内。数百支从城头射下的弩箭完全不需要瞄准,便在人群中带起一片血花。东海军突如其来的反击,方腊军攻势顿时为之一滞,刚刚竖起的长梯倒下去大半,射上城头的箭矢马上就稀疏了起来,痛叫和惨呼的声音开始在城下飘散。
    黄承礼一拍大腿,大叫一声:“好!”
    “好什么?!”随着冰冷的声音,一股阴气在黄承礼的身后身后集结,如同三九天当头浇下的一瓢雪水,把他整个人都冻住了。
    炮排排正先干咽了口唾沫,然后才缓缓的回过头来。视线从城外转向城内,便登时对上了一对闪着阴森寒光的细长双眼。黄承礼畏缩的后退了一步,让所有陆战指挥官兵都畏惧不已的副指挥使余道安那张永远都是挂着半尺寒霜的瘦长马脸,立刻映入他地眼帘。
    不像爽快豪气、为人四海、在家乡时就有信陵君之称的吕师囊;也不像刚刚调任过来。便因着状元郎的身份和比起年龄要成熟许多的工作能力及处事手段,而赢得了大家敬重和喜爱的丁涛;第三舰队陆战指挥三位主官中的最后一位,留在陆战指挥五百官兵心目中的,永远都是站在阴暗地角落中,用那对细长阴寒地眼睛盯着所有人一举一动、寻找着错处并严加惩罚的恶鬼形象。
    “副指?”黄承礼毕恭毕敬的陪着小心,不知道自己又是哪里被这恶鬼给挑出了错来。
    “怎么不射贼军将旗,偏到其他船上去了!?”余道安说话不快。也不多。但阴寒的语调,比几百句训斥更为有效。
    黄承礼浑身一凛,应声答道:“禀副指,站在将旗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