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145部分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45部分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不愧是朕的萧何。”方腊点头赞了一句,两人皆读过史书,汉高入咸阳后,萧何做了什么,他们都很清楚,若要成大事,户口田地是当先要掌握的,“既是如此,你就按着户籍簿上地壮丁去点兵,征集粮秣,十日之后,朕要看到五万大军。”
    “微臣遵旨!”方肥在后躬身领旨。直起腰后,小碎步赶上没有停步的方腊,又问道:“圣公,百花公主和二太子那里是不是要再派人通知一下?”
    “当然!”方腊点头,他此次突袭歙州,只带了五千精锐。留守睦州的是他被封做百花公主地亲妹,和次子方亳…………方腊长子早夭,次子便是太子…………他们正领着剩下的五万兵,依着方腊留给他们的命令,攻打桐庐、进逼富阳,同时抄掠睦州各县。等他攻下歙州,便两路合击杭州。现在歙州已定,正要通知睦州诸军,“你点几个伶俐善走地,今日便去睦州。命百花和二哥儿整顿兵马,募集粮草,等十日后,朕从歙州发兵,他们那里也须配合进攻。”
    “微臣遵旨!”方肥又是一鞠躬,抬起头来,方腊已经走出了十几步,他再次费力的赶上,笑道:“从歙州至杭州不过七日脚程,而从睦州到杭州,水路两日,陆路也只有五日,若是一切顺利,月底之前我圣军便能攻下杭州。”
    方腊闻言,一直板着地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今次起事,比预计的还要顺利。浙人安习太平,不识兵革,一闻金鼓之声,则敛手听命,不敢有丝毫反抗。攻青溪如是,攻睦州如是,攻歙州亦是如是。当事先安插城内地暗桩在城门附近射了几箭,大喊城破了之后,守兵便立刻卷堂大散。让他轻而易举的便得了城池。
    放眼两浙,都是这般模样,杭州也不会例外,明教势力在杭州城中根深蒂固。起事后,他又早派了亲信潜入城中,只要他兵临城下,那座东南重镇便唾手可得。而杭州这个水陆要冲一下,两浙、江东二路便都在他地脚下。北上攻秀州,克苏州,再打下江宁府,便有了长江天堑为守护。再回师南下,把江西、福建打下来,半年之内。他便能尽收江左之地,与大宋划江而治。
    少了江左鱼米之乡,大宋便是丢了四成的税赋。只要他轻徭薄役。沿江而守,便能看着大宋因搜刮北方百姓充作军费而四处乱起,到时西北二虏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他,将会在北方大乱的时候,出师北伐。救民于水火之中。到时,北方汉人必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只要能顺利的攻下杭州,打下沿江州府。十年之内,这天下便会是他方家地天下。
    方腊正幻想着日后坐上皇帝宝座,身后一阵脚步响起。方肥回头一看。便禀着:“圣公,军师来了。”来人正是方腊的军师。姓汪,人称汪公老佛。已经六十多岁。但步履矫健不输少年,留着的一撮山羊胡子花白。被层层皱纹挤得只剩一线的双眼中尽是精明之色。起事来的几次战斗,多出自于他的谋划,而回攻歙州,征募兵员,也是汪公老佛一力主张。比起贸然冲动,想要长驱渡江、攻打东京的杨八桶匠,比起只知埋头冲锋、嗜血好杀的郑魔王,外姓诸将中,还是以汪公老佛最受方腊信重。
    “圣公!”汪公老佛走到方腊身后,行了礼后说道:“城内诸军已经安顿下了,值守班次也已排定。今晚有七佛将军值夜,应该不会有什么变乱了。”
    方腊点了点头,方七佛是他族弟,为人最为谨慎,由他守夜,自是不用担心,“有劳军师了!”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时辰已经不早,若是无事,两位便去安歇罢,明日起,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圣公!”汪公老佛忙叫住方腊,“微臣尚有一事启奏!”
    方腊收住脚步:“军师请讲!”
    汪公老佛拱手道:“还请圣公再派人去婺州、衢州和处州各坛催一催,还有福建、江西的几家也需联络一下,我教大业将兴,让他们不要误了时机,尽速起兵呼应。”
    方腊闻言,微微皱起眉头,方肥看在眼里,出言问道:“军师。我圣军现在已有五六万大军,十日后更能超过十万。这等军势,横扫江左已是绰绰有余,何需外坛呼应,有他们没他们都是一样罢?”
    方腊听着,轻轻点头,方肥说地,便是他的心意。两个月前,他便曾派了人去联络外州明教各坛同时起兵,以便遥相呼应。但个个都是推三阻四,皆被半年来官府的大肆搜捕给杀怕了。而现在他军势已成,却不需要外人再来锦上添花。论教中地位,方腊他只是一方坛主,掌着歙州、睦州教务,而其他各州地明教支脉与他互不统属,若是应声而动,同样招起大军,日后必然会跟他这一系争起权来。方腊和方肥可不想看到这种场面。
    汪公老佛清楚方腊的顾忌,不过他也是另有用意,“朝廷在浙南还有一些兵力,江西、福建也各有数万兵马。虽然我们并不惧怕,但若是南方的官军在我们攻打秀州、苏州和金陵时,趁机北上,必然会妨碍我圣军的攻势……不能让这些军队被调出来,必须把他们拖上两三个月。等圣军打下沿江州县,腾出手来,才能收拾了他们。”
    方腊、方肥一听,明白了汪公老佛的用意,根本就是想让南方各坛扯一下官军地后腿,省得影响预定的计划。方腊点头暗许,方肥更是没口的称赞,“军师神机妙算,在下望尘莫及。”
    “相公过谦了!”汪公老佛谦虚了两句,笑得见牙不见眼,对方肥地恭维十分享受。
    方腊道:“即使如此,就依军师之意。希望南面的几家能把官军给拖住,等圣军攻下沿江各州府,再作理会!”
第五十章 圣公(下)
    大宋宣和二年九月廿四,壬戌。西元1120年10月1
    杭州富阳县城外,浙江江水奔腾而过。富阳港是浙西睦、衢、婺诸州水路抵达杭州之前的最后一站,再往东去,离杭州也不过六十里的水程。若在往日,一张张捆扎牢实的竹排、木排,便会沿着港外的浙江水道,直放杭州,而满载漆、茶等山中特产的货船则会选择在富阳港歇上一夜,顺便打听一下杭州城中的行情。就算方腊起事,也没能影响富阳的繁荣,虽然少有货船再来停靠,但由于浙西各州大批的难民东逃杭州,富阳港的泊位每天依然是爆满。
    不过当九月十五日,桐庐县落入方腊军之手后,浙江水道登时被封锁,浙西各州的难民再也无法借助水路逃往杭州。从九月中旬开始,上游再无一艘河船放下,富阳港也变得空空落落。
    但今天,一艘艘大小不一的河船从上游的新安江顺流直下,密如过江之鲫,渐次停靠在港中,港口一下又拥挤起来。港中引水工早已逃散,旧日井然有序的富阳港便被停得横七竖八的船只堵上。一队队身着白衣的明教士兵就这么艰难的从一艘船跳上另一艘船,周转几次陆续跳上码头。
    富阳港本就在富阳县城南门外半里多的地方。当看到方腊军毫无顾忌的乱哄哄的从港中下来,城头上的千余守军没有想着乘机杀出城外,给贼人迎头痛击,而是极有默契的从北门一哄而散。知县、县尉见势不妙,也换了衣物,化妆潜逃。不费吹灰之力,方腊军便攻占了杭州西南地最后一道屏障。
    上千兵将呐喊着冲进富阳县中,一名白衣女将一马当先冲在最前。一头乌发被一幅红巾扎住,几缕发丝随着战马的奔驰在耳边剧烈飘荡,深黑色的双眸犹如幽深的潭水,深邃清亮,双唇紧抿着,俏丽的脸上平静无波。有着从容。更多的是自信,却没有半点兴奋。她身边只有十几名女兵护卫,后方的士兵被抛在百步之外。她却丝毫不惧。穿过敞开的城门,当先杀上城头,把方腊军的大旗高高竖起。
    当看到圣军的军旗在富阳城头上飘起,再看到旗下那名白衣胜雪地纤俏少女,明教士兵一齐高声欢呼起来。
    “百花公主!”
    “是百花公主!”
    麾下地将士们欢呼从脚下的城门蜂拥而入。方百花却没有兴趣多看一眼,抬手扶着旗杆,双眼却望着不知名的远处。其实百花只是她地封号。并非闺名,不过外人也没有称呼女孩儿家闺名的权利。在方腊军中,都是以百花公主相称。
    一月间。方百花已经数次经历了同样场景。桐庐、新城还是她亲自领兵攻下。虽然年岁还不到二十,但论起作战经验。她已经比两浙路中任何一名大宋军官都要多得多。不过方百花并不喜欢杀戮,她更想回到在家中漆树下小憩午睡的平静日子。
    身后地城中居民们地哭喊声大作。刺鼻地烟气也浓烈起来。方百花手指捏得发白。却不敢回头一顾。攻下城镇后士兵们放纵之举。她无力制止。只能眼不见为净。
    “姑姑!”城下一声唤。一个矮小地身影沿着坡道跑上城头。护卫们忙给他让出空来。方百花侧过头。来人不过十一二岁。正是她地侄儿、方腊地次子方亳。
    “二哥儿。不是让你在船上等着吗?”方百花皱眉问道。方腊留着儿子在这里。不过为了居中掌大纛。安定人心。若是他出了什么意外。她如何向兄长、嫂子交待。
    方亳一听胸膛:“姑姑都冲在前面。我哪能躲在船上。我日后要当皇帝地。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方百花笑着摸了摸侄儿地脑袋:“哪有做了皇帝还要冲锋陷阵地?在后面让手下地将军们卖命便是。”
    方亳不高兴地嘟起了嘴:“我可不回船上去。又窄又闷地”
    “算了!”方百花轻笑道,“就在这里等着罢。等你回到港中,也不会剩几艘船
    她说着,望向港口处。这时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船只离港,正向着上游划去。此次出战,方百花只带了三千人的先头部队。剩下的五万大军除了留了四五千人分守攻占的州县,其余的,一部分沿着江边的官道走陆路而下,另一部分还在桐庐县城中等候船只来运送。再有两天,五万大军便可齐至富阳县,而她将会带领这五万军队直攻杭州。
    希望如今天这般顺利!方百花想着,虽然不忍看见杭州的百姓们遭殃,但她更不愿看到跟随在身边的叔伯兄弟们被官军一一屠戮,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缩的余地
    “方腊已经攻下了歙州?”听到最新送来的情报,赵瑜显得很高兴,方腊军的举动一切尽在预料中,看起来东海参谋部的水平是越来越高的休宁、黟县、绩溪、婺源等县也都失陷了。为了多多夹裹百姓为兵,方腊已是一鼓作气把歙州所有的县城都攻下。同时他还一南一北派出了两支偏师,攻打宣州和饶州。”赵文合上公文夹,神情也有些自得,毕竟参谋部是他的辖下,“这是七天前送出的消息。”
    “那另一支呢?”赵瑜伸手在沙盘上比划着,现在代表方腊军的红色的小旗已经逐渐插满了浙西一带,“百花公主的队伍现在到了哪里?”
    赵文狐疑的看了看赵瑜,听口气他觉得赵瑜好像对方腊的妹妹颇有兴趣,“桐庐是九月十五日丢的。而新城是十八日陷落——不过新城县不在浙江主道上,可以不论——算算时间,富阳县也就这两天
    “你觉得富阳县能挡多久?”赵瑜问着,沙盘上,在杭州地西南方,浙江穿出山谷之前,就只剩富阳这最后一道关卡。
    “最多两三个时辰罢!”虽然是推测,但赵文说得极肯定,“富阳令是个一贪官,素无威信。杭州派去的一千援军也都是一群兵痞。不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奇迹。”
    赵瑜啧了啧嘴,笑道:“真是个好消息。”
    “嗯,的确是好消息。”赵文明白赵瑜的意思。“自起兵开始,方腊军虽然攻州掠县,但从没有真正经历过一场像样的攻城战。连恶仗都没经历过一场,这对练兵可不利。”方腊手下都是刚转职的农民,要想变成精兵。要么学赵瑜,费上一年半载去练兵,要么就让他们从刀山火海里走上几遭。死剩下的便会是一等一的精锐,“只可惜方腊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那是因为宋军实在太废了!”赵瑜摇头叹道。“不过,这样要守住杭州便会容易上许多。”
    “是啊!”赵文点头。“吕师囊知道了后应该会很高兴。他的五百人现在都守在涌金门和清波门两处,正对着方腊军攻来地方向。是首当其冲。对手水平越低,他守起来也越会轻松。”赵文顿了顿,又道:“……但其余十一道城门,没有我东海精兵驻守,就怕给方腊钻了空子!”
    赵瑜摇了摇头,赵文地言下之意不外是让他再添援兵,不过那并不可行:“五百兵已是杭州守臣能容忍的上限,我也给不了他太多的支援。一切看吕师囊本事了,杭州地一切事务我都交予了他,希望他不会让我失望。”
    既然赵瑜不同意再给杭州支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