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徐后传 >

第31部分

大明徐后传-第31部分

小说: 大明徐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奶娘说道:“水生能吃能睡,等出了月子,很快就白胖了。”
    马皇后看了一眼常森,笑道:“水生的眉眼轮廓,长的倒像你,模样怪俊俏的。”
    常家三兄弟,老大常茂、老二常升脾气性格都像开平王常遇春,话不多,性子沉静,都有大将之才,均擅长征战沙场。唯有老三常森生的唇红齿白,一副文人风流,且伶牙俐齿,很会说场面话。最厌征战,龟缩在家里当纨绔,发誓永不出征,其实刚出生的孩子都像红皮猴子似的,那里看得出“俊俏”呢,常森有心溜须拍马,顺着马皇后的意思说道:“皇后娘娘看的极准,外甥像舅,水生长的就像我。”
    马皇后指着常家三兄弟笑道:“你们三个都是我看着出生、长大的,名字也都是皇上取的,时间一晃而过,都成了顶天立地男子汉了,为朱明江山守护国门,将来水生长大了,也要带着他看看咱们大明的江山……”
    一夜未眠,马皇后却看起来精神极好,和常家三兄弟聊的很高兴,感情甚笃。太子朱标反而站在一旁几次插话都失败了。
    朱标隐隐感觉有些不对,马皇后生性恬淡,喜欢清静,对外戚一视同仁,尽到礼数而已,今日怎么对常家如此热情?恐怕不仅仅是太子妃生了水生的缘故吧,莫非是觉得吕氏……
    这时吕氏房里的嬷嬷走过来说道:“太子殿下,侧妃娘娘身体不适,另外还有事向您禀报。”
    太子本来心存疑虑,此刻当着马皇后和常家人的面,他更不能立刻见吕侧妃了。便低声说道:“就说我还有事,等晚间得空去看她。”
    嬷嬷有些惊诧,平日里,只要侧妃来请,太子基本都会去的,今日是怎么了?
    太子冷冷道:“还不快去。”
    嬷嬷赶紧退下,匆匆回到西殿回话。吕侧妃在雪夜里跪拜苍天,祈福太子妃母子平安,还说宁可折寿十年。受了些风寒,此时卧病在床,被褥里塞着好几个汤婆子取暖,都觉得驱不掉骨子里的寒气。
    听到嬷嬷的回话,吕侧妃连心都有些发凉了,问道:“糊涂东西,你是不是忘记和太子说我身体不适了?”
    “说过了,老奴不敢忘的。”
    吕侧妃大怒,将身后的明黄的南瓜引枕扔砸过去,“没用的东西,换个人再去请!”
    “是。”嬷嬷告退。才走了几步,就听见吕侧妃又叫道:“不用去请了,都退下,叫炆儿过来。”
    庶长孙朱允炆和嫡长孙朱雄英同岁,只小几个月份。但是朱允炆有神童的美誉,三岁写字,四岁就能作诗。无论是大本堂的翰林学士,还是洪武帝、太子,都非常喜欢聪慧的他。
    朱允炆就似一颗稀世明珠,将其他珍珠都比成了寻常的死鱼眼。只要他出现,自然而然的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朱雄英这个嫡兄在他的衬托下,都显得黯淡无光。
    他是吕侧妃最大的骄傲和指望。
    朱允炆少年老成,平日喜欢素淡清雅的衣服,今日为了庆祝弟弟的降生,特地穿了一身大红缂丝麒麟剪绒棉袄,腰间束着云蟒阔白玉带。
    “娘,您身子好些了没?”
    吕侧妃定定的看着长子,怎么也看不够,末了,说道:“今日别去大本堂读书了,我已经给你告了三天假。这三日你好好在太子妃那里端茶送药,以尽孝道。得空便去奶娘那里看新弟弟,你要切记,对待这个弟弟,要比对允熞和允熙还要亲热、还要关心。”
    朱允炆小大人似的点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娘这里还病着……”
    吕侧妃说道:“娘这里不缺人伺候,听娘的话。太子妃是你的嫡母,新弟弟又倍受皇上皇后喜欢,刚出生就赐了名字,听说连小名都取好了,你和新弟弟要好,你父亲会很欣慰,皇上皇后也会夸你懂事。”
    “放心吧,我明白的。”朱允炆说道:“我早晚来看看娘,您要保重身子,早日好起来。”
    吕侧妃摸了摸儿子的头,“儿子,这些天你会很辛苦。可是没办法,你虽聪明绝顶,但是托生到娘这个当侧室的肚子里,将来的日子注定会比较艰难。”
    朱允炆忙说道:“娘,您别胡思乱想,儿子从来不怕苦的。您好好保养身子,儿子才能安心读书做事。昨晚您雪地祈福,儿子在殿内坐立不安,一直悬心。娘,以后不要做这种冒险的事情,伤了身子,得不偿失。”
    唉,儿子,你还是太嫩了?既然是做给别人看的,就要对自己狠下心。别说是雪地祈福了,必要时我连挖肉割肝都做得出来!
    吕侧妃说道:“好了,娘晓得了,你去吧。”
    朱允炆走后,吕侧妃目光一沉,说道:“来人,给我好好查查那个医女姚妙仪的底细,此女生的怎么和当年吴中双壁大小谢氏姐妹相似?有这等人物,居然还瞒得密不透风,你们这些人平日都聋了瞎了不成?”
    提起姚妙仪,吕侧妃目光里满是愤恨遗憾之意: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啊!
    太子妃一尸两命,朱熊英是个平庸之人,给我儿子提鞋都不配,将来使一些手段……大事可成。
    可是半路偏偏跳出来一个医女姚妙仪!一夜之间,扭转乾坤!
    宫人送上汤药。
    药盏刚沾到唇边,吕侧妃又将汤药放下了,“端走,我不喝。”
    宫人说道:“侧妃娘娘可是怕苦?喝完药立刻漱口,吃点蜜饯香香嘴就好。良药虽苦口,却有利娘娘早日康复。”
    吕侧妃淡淡一笑,“早日康复?依我看来,这病要多生几日才好呢,端下去。”
    宫人告退。吕侧妃从枕边拿出一柄西洋银柄嵌宝的把镜。对镜自照,镜中的美人清丽婉转,如湖水映月般,丝毫看不出是生了四个孩子的中年妇人。
    鬓发如乌云般高高堆起,压得病中的美人似乎有种不胜之态,楚楚可怜。都说以色侍君,不能长久,可是若连色都没有,就什么都不必说了。
    乘着青春尚在,颜色尚未消退,就应该努力抓紧现在所拥有的。吕侧妃掀开锦被,走到书桌前,从书页里翻出一枚今秋采集的枫叶。
    枫叶红似火,这还是太子九九重阳节和她一起登山时捡的。吕侧妃提笔在枫叶上写了一首缠绵的情诗,封在信封里,叫宫人给太子送去。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即便不能相伴,让太子知道我的相思也是好的。
    宫人刚走,一个嬷嬷慌张进殿说道:“侧妃娘娘,大哥儿他突然高烧不止,现在都说起胡话来了。”
    此人是皇长孙朱熊英的乳娘,原本朱雄英身体不适,她应该去回太子妃的,可是太子妃刚刚生产,已经精疲力竭睡去了。又不好在欢庆的时候去打扰太子和马皇后,乳娘思来想去,便来禀告吕侧妃。
    吕侧妃原本想是借着这个由头把太子请到自己宫殿里,可是太子今日不知怎么了,并没有理会她,所以吕侧妃也就放下了。
    吕侧妃问道:“有这么严重吗?明明上午只是说有些发烧,不思茶饭罢了。”
    乳娘战战兢兢说道:“小儿病来得快,这……也没想到突然会这样。”
    吕侧妃生养过四个孩子,小孩子体弱,莫名其妙发起烧来也是常事,不过好的也很快,所以她并不慌张,说道:“罢了,赶紧拿我的牌子去请太医,还有,大哥儿身娇肉贵,我不能做主,你赶紧将此事禀报给太子和太子妃。”
    乳娘有些为难,“水生哥儿刚下生,这时候去禀告大哥儿生病了,会不会不合适啊?”
    乳娘胆小,怕担当责任,要不也不会上午就来找吕侧妃了。
    听到“水生”二字就来气,这个姚妙仪还真有些能耐本事,居然想到把孕妇弄到水下生产。吕侧妃冷笑道:“你是大哥儿的奶娘,你不去禀告,难道要我拖着病体去正殿?万一过了病气给月子里的太子妃,后果不堪设想。”
    乳娘听着有理,慌忙跑去回禀。
    吕氏冷冷一笑,太子妃,这一次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救了你的性命。不过想要安安静静坐月子?没有那么简单!
    
    ☆、第41章 初入宫廷
    
    姚妙仪全身都浸在浴桶里,热水里的干玫瑰花瓣已经泡开了,散发着馥郁的芳香。给太子妃接生完毕,她身上满是鲜血、羊水和臭汗,连发髻都乱了,这副模样无法去见马皇后,常槿就命宫人先给她沐浴更衣。
    胡善围借给她穿的衣裙都染了污秽,这种珍贵的衣料最不经洗涤搓揉,粘上血污就等于废掉了。
    姚妙仪正在可惜胡善围的衣裙呢,一个老宫人进来了,身后跟着几个抬着箱子的小宫女。
    “这些都是皇后娘娘赏赐给医女姚妙仪的东西,你们给她穿戴好再觐见,免得殿前失仪。”
    哗啦啦。姚妙仪从浴桶里站起来,氤氲的水汽之下,身姿挺拔柔韧,犹如贝壳里的珍珠般美好。
    老宫人以前是见过吴中双壁谢氏姐妹芳华的,更加笃定了心中的猜测。暗叹此女命苦,堂堂公侯门的千金大小姐,却流落到了民间当医女,真是造化弄人。
    不过想想谢氏姐妹的悲惨遭遇,这个徐凤至少还活的好好的,或许老天还是有怜悯之心……
    马皇后所赐,当然是名符其实的华服了。姚妙仪穿着银红织金璎珞绸对襟大袄、貂鼠皮裙,耳挂明月珰,发髻上有一对金镶宝石累丝丹凤含珠步摇簪。
    妆成之后,常槿看着这样的姚妙仪,气质高华、柳眉含威,俨然一副将门虎女的模样,不禁怔了怔。
    “姚大夫……徐凤,你真的不记得儿时的事情了吗?”常槿说道:“我们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的,那时候我动不动就哭,你给我取了个外号,叫做小汤包,一戳就流泪。”
    姚妙仪小时候被父母万分娇宠,性子好强,也十分好动,和常槿这种小姑娘在一起玩耍时,向来是争强好胜的霸道性子,常槿性格娇弱,输了争不过了就好哭,姚妙仪取笑她是小汤包,碰不得。
    “不记得了。”姚妙仪淡然说道:“我手里并没有什么识别身份的信物,身上也没有胎记等标记。常小姐别叫我徐凤了,我不敢当的。”
    此时马皇后已经回宫了。姚妙仪在华服外面罩了一件火狐大氅,冒着风雪去坤宁宫觐见皇后。
    雪大风疾,每行一步都十分艰难。姚妙仪将风帽扣到了鼻梁处,低头看清路面就行。前方引路是太监黄俨,黄俨低声和她聊天,“……初见你时,咱家在苏州府捉拿魔教逆党,当时差一点就唐突姚姑娘了,现在想起来,实在汗颜啊。”
    姚妙仪赶紧说道:“黄公公是在执行公务,为民除害,我并无怨恨之意。”
    黄俨笑道:“姚姑娘真是深明大义啊,咱家佩服。其实当时咱家就看出来了,姑娘的人品相貌,医术高明,将来绝非池中之物。如今太子妃母女平安,又得皇后娘娘的青睐,咱家果然没看走眼。”
    黄俨的话模棱两可,不像常槿那样直白的试探,真是一只老狐狸。姚妙仪笑了笑,“太子妃和皇孙吉人自有天相,我不过是运气罢了,公公过誉了。”
    哟,这小丫头片子还给我打太极呢。黄俨眼珠儿一转,又说道:“姚姑娘真是人中龙凤,自有老天庇佑,投胎到豪门之家,即使流落民间,也有道衍禅师这种高僧庇护。”
    又在设套挖坑,姚妙仪说道:“义父和姚家人都对我很好,养以衣食,教以医术,学得一门谋生的本事,乱世也好,盛世也罢,都能活下去。”
    反正就是不提她和徐凤的关联。
    姚妙仪就像一只小刺猬似的缩成一团,无处下嘴。黄俨心里却越来越坚定了内心的想法:这个姚妙仪,八成就是当年的徐凤。身上流着谢家和徐家两种彪悍血脉的女子,越是在困境中磋磨,就越能发出光亮。
    如今勋贵家族那些将门之后,大多锦衣玉食里长大,个个倒是像从书香门第走出来弱不禁风的面人儿,罕有徐凤这样的刚烈热血了。
    走过一个又一个回廊,穿越一个又一个门墙,明黄的琉璃瓦,高大的墙院,随处可见腾龙的纹饰,好像永远都走不到坤宁宫似的。
    彼时的姚妙仪还不知道,她将来会成为这座宫殿的女主人。
    第一次踏足皇宫,她冒着狂风暴雪、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的,朝着至尊之位前进,所有的障碍都被她踩在脚下,抛在脑后,仰望她挺直的背影,从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中,解读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
    姚妙仪走的浑身发热,鼻尖都微微有些出汗时,坤宁宫终于到了。
    宫人将她引到偏殿里,说道:“皇后娘娘一夜未眠,刚才用了一些饭食,睡着了,请姚姑娘在这里等候。”
    马皇后和洪武帝经历重重患难,落下一身伤病,昨晚太子妃难产,马皇后在东宫熬了一整晚,回宫之后便觉体力不支,头晕眼花,宫人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