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徐后传 >

第29部分

大明徐后传-第29部分

小说: 大明徐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平郡主问道:“当时你和家人在何处?”
    姚妙仪说道:“徐达常遇春围攻苏州城之前,我们那条街的街坊领居都搬到乡下老宅里避难去了,躲过一劫。”
    永平郡主问道:“你的邻居?有没有一个叫做胡善围的?”
    姚妙仪在路上已经通过毛骧知道了胡善围到了湖心小筑的消息。她说道:“胡善围是我的手帕交,她如今在宫廷当女官,不过她并不知晓我的明教身份。”
    姚妙仪是存心撇清胡善围,希望胡善围远离这趟浑水,一旦搅合进来,脱身就难了。
    可是她时常有一种无力感,无论是王宁还是胡善围,似乎都被渐渐卷进去了权力的圈子……
    永平郡主上下打量着姚妙仪,屡次试探,这个少女都给她一种滴水不漏的感觉,应不应该相信她呢?
    永平郡主决定再观察一下,说道:“胡善围已经出宫,来到这里当我的女官。平日你和胡善围相隔九重宫阙,无法见面。我留你在小筑住几日,和手帕交好好叙旧如何?”
    姚妙仪大喜,说道:“求之不得,多谢郡主。”
    厨下,胡善围正在亲手用银挑子给郡主炖燕窝粥。
    “善围。”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胡善围以为是幻觉,是啊,妙仪怎么可能来到皇上金屋藏娇的地方呢?她苦笑了一下,并没有回头,继续挥着蒲扇熬粥。
    “善围。”声音再次响起。
    这一次,胡善围顿住了。她放下蒲扇,缓缓回头,看见姚妙仪站在门口,或许是逆光的原因,姚妙仪全身都像是镀了一层金光似的,闪闪发亮。
    胡善围眼睛润湿了,她眨了眨眼,将泪光逼退,换上笑颜,“妙仪,你来了呀,我给你做酥油泡螺吃。”
    
    ☆、第38章 折寿十年
    
    胡善围这半年在尚食局看尽了人间珍馐美味,也偷师学了几个拿手的点心菜肴,酥油泡螺就是其中之一。
    姚妙仪吃了个饕足,胡善围泡了一杯浓浓的红茶给她解油腻,冬天的夜里,两人在床上围着被子说体己话,都舍不得入睡。
    “王宁他身体如何了?”胡善围有些忧心的问道。
    姚妙仪:“肋骨断了两根,好在他年轻力壮,明年春天应该就好了。”
    胡善围说道:“常家三公子常森在宫里大本堂读书,他找过我,要我劝王宁留在开平王府。我说自己身为女官,不方便出宫,他便要我写信。”
    姚妙仪柳眉微蹙,“这个常森还不死心啊,今日还去百和堂找了我呢——你在信中是怎么说的?”
    胡善围淡笑道:“我没提搬家的事,只是叮嘱他注意身体,得空好好照应你的生意,给你撑腰,莫要被人欺负了。妙仪,我们三人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朋友之间不该借着昔日情谊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否则情谊会慢慢磨没了。”
    “再说了,开平王府常家是太子的岳家,如今几个皇子都大了,暗地里在互相较劲呢。王宁若一直住在开平王府,很可能会被认为是太子的人,将来被卷进各种麻烦中,想要脱身就难了,不如乘着机会搬出去,做一个皇上信任的纯臣。”
    胡善围低声耳语道:“其实皇上最讨厌臣子们拉帮结派了,将来派系斗争,势必会有一批人要倒霉的。”
    “啊?”姚妙仪问道:“你见过皇上?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我还没资格近身服侍皇上皇后,像李司记这样深得信任的老宫人才可以。不过——”胡善围说道:“宫里头宫女太监们有时候会悄悄议论一些事情,我听在心里,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这话我也就对你和王宁直说。”
    “不仅是王宁要搬出开平王府。还有你,妙仪,以后少跟着四皇子做事了,等伺候完永平郡主生产,你也找个借口慢慢淡出四皇子的视线,好好打理百和堂的生意,当一个普通大夫,至少能够保命。”
    姚妙仪惊讶道:“有那么严重嘛?”
    胡善围叹道:“宫里的岁月,我学的最多就是谨言慎行。多做事,少说话,事情一定要走心,但是不能过了嘴,祸从口出啊。我时常担心你和王宁的将来。王宁因和常森成了结义兄弟,少不得被人盖上□□的标签;你帮助四皇子破了杀妻奇案,现在又伺候永平郡主待产,别人都以为你是四皇子的人,将来各为其主——你有没有想过,你和王宁的立场相悖,好友反目成仇?”
    老实说,姚妙仪并没有想那么远,而且她是明教中人啊,她的立场是推翻朱明王朝,所以她潜在的敌人既有太子,也有四皇子!
    所有朱家人都是敌人!
    当然,这话姚妙仪只能深深埋在肚子里,她故作轻松的说道:“晓得了,待永平郡主产下龙子,我就归隐江湖,再也不出山了。”
    胡善围笑道:“这样就对了,我和王宁已经在名利圈里如履薄冰了,有时候再委屈,该退的要退;该争取时,硬着头皮也要争,这就是为名为利的代价,注定会活的很累。”
    “你从小散漫自由惯了,不喜欢受拘束,闲云野鹤似的性格,开个铺子谋生即可,别卷进帝王家的纷争,这里水深着呢。”
    姚妙仪明白胡善围是出于善意,才给出这个告诫的。虽对她已经毫无用处了,但心里依然感激:“我晓得了,这半年你和王宁都不容易。”
    “世上事有难易乎?”胡善围神秘的笑了笑,“其实现在难了,以后才会容易;现在容易了,以后才难呢,付出总有回报。妙仪,我不甘心嫁人生子,做一个平凡的妇人终老,我选择在宫中得到权势,将来帮到你和王宁就更好了。”
    久别重逢的两人说着交心话,到了后半夜才睡下。姚妙仪做了个美梦,梦到胡善围给她做酥油泡螺,厚重的奶油里加上蜂蜜和糖浆,拿着筷子使劲搅打,直到奶油膨胀的发泡了,放在细颈袋子里慢慢挤,一边挤着,一边转动桌上的瓷盘,一颗颗如旋转如螺丝般的酥油泡螺就成型了。
    胡善围在奶油里加了一勺桃花粉,挤出来的酥油泡螺就成了粉红色,红白相间铺在瓷盘上,令人食指大动。
    姚妙仪将酥油泡螺舔进嘴里,嚼了嚼:咦,怎么没味,还*的?
    就听见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来,“哎哟!我的手啊!”
    什么人!
    姚妙仪猛地坐起来,但见马三保双眼含着泪花,跳着脚往布满了深深齿痕的食指上吹气,“疼疼疼,姚大夫,你怎么动不动就咬人呢。”
    “三更半夜的,你怎么来了?胡善围呢?”姚妙仪怒道:“你刚才想干什么?把手指头放到我嘴里?”
    马三保委委屈屈的说道:“我叫了几声你都不醒,就伸手过去推推你,结果你做着梦就紧紧抓着我的手指往嘴里送啊!你看!都咬出血了,疼死我了!”
    这是胡善围抱着一套崭新的冬衣从隔间出来了,面色有些焦急:“妙仪,别闹了。马三保是封了皇后娘娘的口谕来接你进宫的。你那身衣服太过粗陋,穿我这身宫廷女官的衣裙进宫,免得被人看轻了。”
    姚妙仪摸不着头脑:“天都没亮呢,接过进宫作甚?皇后娘娘找我一个普通医女做甚?永平郡主这边怎么办?”
    胡善围帮助姚妙仪穿衣打扮,马三保疼的呲牙咧嘴,说道:“太子妃有孕,今天下午突然发动了,早产加上难产,孩子现在还没出来,太医们个个都摇头,说这一胎十分凶险。”
    “开平王府的常家人都进宫了,常三小姐提议说你医术高明,又是女人,方便伺候太子妃生产,常三公子常森也推荐你进宫,皇后娘娘准了,派我连夜出宫来接你。”
    原来是常槿的提议!这个常三小姐为什么要把我卷进去?
    姚妙仪问道:“太子妃肚子里那个几个月了?”
    马三保说道:“听说才八个月。太子妃头胎是皇长孙朱雄英,后来怀过两次,都均小产了,这是太子妃的第四胎。”
    以前就小产过?这样比较麻烦啊。姚妙仪又问:“太子妃为何小产?”
    马三保消息灵通,说道:“头一个是三个月就流掉了,不晓得原因,可能是哪个孩子福气不够,无法投胎到皇家;这第二个嘛……”
    马三保有些踌躇,想了想,还是决定告诉姚妙仪,“我说给你听,你别说出去啊,心里知道就行了。宫里头传闻,说太子偏爱侧妃吕氏,吕氏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仗着太子的宠爱,暗中和太子妃较劲——”
    “三保,慎言。”正在给姚妙仪梳妆的胡善围甩了一记眼刀。
    马三保低声说道:“反正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太子妃受了些窝囊气,掉了一个成型的男胎。传闻东宫里头吕侧妃脱簪待罪,请求原谅。此事后来不了了之,宫里人也不敢讨论,我就偷偷和你们说,你们千万别说出去,切记切记。”
    姚妙仪暗道,当时常遇春还在,吕侧妃就敢如此嚣张?应该是传闻吧,朱元璋和马皇后如此重视皇嗣,绝对不会坐视吕侧妃胡来的,再说太子朱标不是一直号称贤德么?哪怕再偏爱吕氏,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做出宠妾灭妻这种事情……
    胡善围心灵手巧,言谈间,很快给姚妙仪梳了双螺髻,插着一对自己的金镶宝凤钗,穿着里发烧的羊皮五色罗面的对襟小袄、十八幅的红妆花绒马面裙。
    人靠衣装,此时姚妙仪看上去有些大家闺秀的气质了。
    胡善围给她扣上对襟小袄的白玉领扣,叮嘱道:“记得少听、少看、少说、少管闲事。唉,我原本还说让你躲躲呢,如今看来,是躲不过了。”
    姚妙仪自打成年以来,是第一次从头到脚穿上这种“华服”,她气质高华,倒也不显缩手缩脚,马三保多看了姚妙仪几眼,想起朱棣对她真实身份的猜测,心中又笃定了几分:这个姚大夫,八成就是当年失踪的徐凤。
    下船后转马车进宫,车里居然坐着朱棣。朱棣居然还亲手倒了一杯热茶给她,问道:“你要五弟帮忙查宋秀儿舅舅贪腐受贿的证据,已经送到方御史手中了?”
    朱橚的嘴果然漏风,什么都和亲哥哥说。姚妙仪觉得手里的杯子好烫,老实承认了:“正是,我一介草民,能力有限,无法撼动贪官。五皇子宅心仁厚,听我讲述宋秀儿的悲惨遭遇,就决心帮忙了。”
    朱棣问道:“你为什么不找我?”
    姚妙仪:“啊?”
    朱棣木着脸,又重复了一次,“为什么不先找我?”
    姚妙仪:“这个……你是宗人府右宗正,平时很忙。朱橚就比较闲,再说他几乎天天都在百和堂坐诊,我就找了他。”
    朱棣看着“盛装打扮”的姚妙仪,相貌气质不输任何豪门闺秀,就像吃了辣酱似的,心跳莫名其妙的快了,手心微微出汗。
    不过此时心中的疑云越来越大,问道:“你可知宋秀儿的父亲是谁?”
    果然来了!
    姚妙仪早有所料,此事一旦被多疑的朱棣知晓,势必会查的很深远。
    姚妙仪面不改色,淡淡道:“知道啊,宋秀儿经常和我说的,她父亲生前是个校尉,为了保护徐夫人战死了,死后追封了世袭千户。徐将军还给了很多财帛补偿宋家。”
    “但是这些和宋秀儿一点关系都没有,她被拐卖欺辱。继母生的儿子继承了千户的官职,金银良田,包括她的嫁妆,都被继母独吞。现在的宋家,连门口的石狮子都是脏的,宋秀儿而不想回去。”
    朱棣突然叫了一声,“徐凤。”
    姚妙仪捧着热茶的手纹丝不动,没有任何反应,滴水不漏。末了,还满脸疑惑的问道:“徐凤是谁?”
    朱棣紧紧盯着姚妙仪细看,依然无法扑捉到任何微妙的表情,心中隐隐有些失望:难道她误打误撞帮助宋秀儿赎身、复仇真的只是巧合?而不是宋校尉曾经拼死护送徐夫人母女,徐凤感恩出手相救的原因?
    此次马皇后召姚妙仪进宫,这意味着即将会把姚妙仪的存在告诉魏国公徐达。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拐弯抹角试探了。
    “徐凤是魏国公徐达的嫡长女,十年前,宋校尉护送徐夫人母女回金陵,途中遭遇刺客,徐夫人自尽以全名节,徐凤失踪……”朱棣缓缓将往事讲出来,一边观察着姚妙仪的脸色。
    姚妙仪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好奇的问道:“现在都没有找到啊?那就麻烦了,徐凤即使活着,也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啦,长相都变了,怎么相认?”
    朱棣说道:“你也是大约十年前被道衍禅师收养的,以前的事情真的一点都不记得了?妙仪,我怀疑你就是失踪的徐凤。徐夫人有一个亲姐姐,她已经去世了,不过她有一个儿子,叫做朱守谦,也是你的亲表哥。你们——长的有些相似。”
    没想到千防万防,却在表哥朱守谦那里露出端倪!
    姚妙仪张大嘴,久久不能合拢,而后拍案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