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徐后传 >

第160部分

大明徐后传-第160部分

小说: 大明徐后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出口,她恨父皇,但她正在尽最大努力来缓解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
    原因是,她爱他。
    爱是争取,也是妥协。朱棣决心忍住对朱守谦的愤怒,他抱着徐妙仪,等哭声暂歇了,说道:“这事只有你知,我知,父皇那边我会瞒着的,你和朱守谦不要见面了,免得瓜田李下,令人生疑。我会尽快找机会劝他悬崖勒马,把那些火器毁掉,以免被锦衣卫的人发现。”
    徐妙仪像个孩子似的顺手用衣袖抹去泪水,“你也要小心,这事一旦泄露,你也会被拖下悬崖的。连皇上赐给我爹爹的免死金牌上都刻着‘除谋逆不赦’呢。”
    大明开国功臣们皆是受封“开国辅运推诚”,从公爵到伯爵不等,这个瓦片造型般的金书铁卷俗称免死金牌,因为里头会按照封爵的等级来赦免死罪,比如徐妙仪的亲爹徐达获封魏国公,上头明确写着“若犯死罪,尔免三死,子免二死,以报尔功。”
    但是所有免死金牌上都有“除谋逆不赦”这一条,只要沾上谋反,免死金牌就失效了,该砍头的砍头,该灭门的灭门。
    朱棣是洪武帝的亲儿子,如果不是深爱着徐妙仪,他肯定会揭发朱守谦。他现在的行为是包庇朱守谦“谋反未遂”,一旦事泄,朱棣顶着不忠不孝的罪名,洪武帝不至于杀了自己儿子,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朱棣恐怕会丢掉亲王的爵位,被宗人府圈禁一辈子,前途尽毁。
    事不宜迟,朱棣和朱守谦推心置腹谈了几乎一夜,天明方回,出来时朱棣冷着着脸,比暴风雪的天气还要阴沉。
    于是乎整个宗室都在传言朱棣和朱守谦讲和不成,反而碰了一鼻子灰,朱橚为哥哥打抱不平,“守谦从小就是孤拐性子,真是头犟驴。”
    徐妙仪朝着朱橚飞了一记眼刀,吓得他不敢再说朱守谦。暗想长嫂如母,我家长嫂如母老虎。
    朱橚蹭到了亲哥身边,嘟嘟囔囔说道:“好歹你也是他皇叔呢,怎敢如此怠慢长辈。”
    一下戳到朱棣死穴了,他就怕别人提起他和徐妙仪差了辈分。
    感觉朱棣寒气逼人,朱橚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开溜,暗想自从有了徐妙仪,他这个弟弟的待遇一天不如一天了,唉。
    朱橚一走,朱棣对徐妙仪袒露了实情,“守谦已经答应我销毁火器,不再鲁莽行事了。怕锦衣卫起疑心,所以装作吵架的样子。”
    徐妙仪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催他快一点,你能查到的,锦衣卫迟早会察觉。”
    一个郡王,私藏那么多火器,不是谋反,难道去打猎么?
    深夜,书房灯火通明,徐妙仪半卧在榻上,榻上被各种文书卷宗覆盖,她累极了,眼帘终于垂下,蜡烛烧到了尽头,挣扎着噼啪爆出最后一个灯花,随即熄灭,随着一缕香魂飘到了无尽的幽暗世界……
    徐妙仪披着火红的大氅,手里还抱着一个娟人娃娃,依稀是七岁胖乎乎的小模样,她行走在雪夜里,大雪纷飞,夹路边两边刀枪林立,手握兵器的人形如僵尸站立在路边,面目模糊,她不惧刀剑的寒光,一步步的朝着前方灯火通明的祠堂走去。
    雪地难行,她几次滑到,摔得吐血,依然一次次爬起来前行。每走一步,她的面目渐渐开阔长大,褪去稚气,手里的娟人娃娃也变成了药箱和刀剑,她紧紧背着这些赖以生存的东西,警惕僵尸兵士身后神出鬼没的魅影。
    她饿了,一个漂亮白胖的男童笑嘻嘻的递给她一盘子酥油泡螺,“表妹,快吃,别被小姨看见。”
    是小时候的朱守谦,那时候他还叫做铁柱。
    她又重重摔了一跤,一双宽大温柔的手扶着她起来,“阿弥陀佛,贫僧俗家姓姚,你便叫做姚妙仪吧。”
    是义父道衍禅师。
    魅影放出冷箭,一个身形魁伟的男子用盾牌拦住了,“妙仪,你长的很像你母亲。”
    是父亲徐达。
    一个人擦去她额前的血迹,笑容如春日暖阳,“义妹,哪怕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也要尽力让自己开心点。”
    是义兄姚继同。
    寒冷刺骨,有人为她披上了还带着体温的熊皮大氅,“我陪你一起走完余生。”
    是朱棣。
    历经种种坚辛磨难,徐妙仪终于站在了祠堂前面,推门的那一刻,洪武帝突然出现面前,君威如山,“明知里头会发生什么,一群自称冤枉的尸首,你还进去看吗?”
    徐妙仪推开门,没有看见她梦见无数次的举家悬梁自尽,谢家祠堂突然变成了一个营帐,营帐中间端坐着一个相貌俊秀,气质威武的中年大将,斥候来报,“将军!张士城的派了他弟弟张士信领兵十万,预夺金华城!”
    众将士闻言,皆大惊,分作两派,争论不休:
    “金华是江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叛徒蒋英,刘震背叛主公,杀了守将胡大海,谢将军刚刚率着弟兄们夺回金华城,岂能弃城逃走!那些兄弟不白死了吗?谢将军,我愿立下军令状,带兵伏击敌军粮草,”
    “十万大军围城,我军不到一万,且刚刚杀了蒋英叛军,此时人困马乏,拿什么守城?请谢将军三思啊!”
    ……撤退派和守城派唇枪舌战,甚至当众动粗互殴。坐在中间的谢再兴突然拍案而起,“主公此时正在和陈友谅决一死战,倘若金华城不保,主公必然腹背受敌,两面夹击。”
    谢再兴拔剑砍下书案一角,“我意已决!死守金华城!”
    看着意气风发的外祖父,徐妙仪心中满是悲哀,金华保卫战是外祖父成名之战,也是他最后的辉煌,明知是梦境,她也情不自禁的叫了声,“外祖父!”
    谢再兴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往角落疑惑的看了看,笑的那么慈祥。
    场景突变,依然是这个营帐,却空无一人,帐中挂着两个人头,正是谢再兴的手下左总管和麋万户,谢再兴匆匆赶来,拿起两个人头在金华知府衙门大闹,鸾知府劝谢再兴息怒,却被谢再兴一脚踢翻了,大骂道:“主公糊涂啊!昏聩无能,偏信奸臣,杀害忠臣!”
    场景又变了,谢再兴在营帐里如困兽般跺着步,喃喃自语道:“怎么办?怎么办?信又迟了,又迟了。”
    徐妙仪大概知道外祖父的意思,当年父亲徐达和姨夫朱文正同一天举办婚礼,娶了大小谢氏两姐妹,可谢再兴这个老丈人没在场,因为战火一再断了音讯,错过了女儿们的婚礼。
    可这个‘又‘是什么意思?谁截断了你的信?徐妙仪大声质问,却无法发声。
    谢再兴突然脸色一冷,抓起佩剑,场景变成了热闹的宴会。前来接替他守护金华的李梦庚趾高气昂的说道:“谢大将军,主公手令在次,栾知府已经核对无误了,该和你交接令牌了吧?”
    谢再兴冷笑,“好啊,老子这就给你!”
    谢再兴突然暴起,用剑柄敲晕了李梦庚,栾知府慌忙逃窜,妻子王氏拦在剑前,谢再兴当胸刺死了王氏,又杀鸾知府,绑了昏去的李梦庚骑马绝尘而去。
    徐妙仪想要追,双脚黏在地上无法移动,宴席变成了戏台子,倒在血泊的栾知府和夫人却像没事人似的相扶站起来,面色如生。
    “你们……你们不是死了吗?”徐妙仪大惊。
    栾知府说道:“在戏里可以死而复生,这有何难。”
    可栾知府话音刚落,突然戏台上闯进一群鬼魅般的人,挥剑割断了栾知府和夫人的脖子!
    血溅三尺!
    刚刚死而复生的夫妻再次倒下,却没有再爬起来,鬼魅残忍的刺向这对夫妻的胸口。
    徐妙仪似乎有所悟,对了,卷宗记载栾知府夫妻是当胸口刺死,但我开馆验尸时发现是肋骨和喉骨皆有伤痕……难道是一场假戏真做的戏?外祖父和栾知府夫妻演了一场鸿门宴,可是幕后黑手将计就计,杀了这对夫妻,坐实了外祖父杀人的罪名!逼着他无法回头!
    是谁拦截了外祖父的信?是谁逼着外祖父演戏投靠张士诚?是谁将计就计,将鸿门宴从戏变成了现实,一发不可收拾?
    正思忖着,疯疯癫癫的栾小姐突然冲过来抱着父母的时候的尸首大哭,徐妙仪急切的问道:“栾小姐,你是天才少女,父母双亡那夜才变得疯癫,你是不是看见了什么?你在画中就有父母中剑后重新站起来的场景,他们当时只是演戏对不对?谁最后杀了他们?快告诉我,我会为你父母复仇的!”
    “复仇?”栾小姐眼神呆滞,“世间谤他,欺他,辱他,笑他,轻他,贱他,恶他,骗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十年到了,你再看他,看他。”
    徐妙仪连连追问,“看他?看谁?是谁?”
    栾小姐疯癫狂笑,“到了,十年之期到了,哈哈,你快看啦。”
    眼前鸾知府夫妻尸首被装殓了,合葬在金华城旁的山水之间,栾小姐跪在坟前撒着纸钱,喃喃自语,“十年到了,快看,快看啦。”
    栾小姐每一句话都像重锤似的敲着徐妙仪的脑袋,她痛苦的抱头蜷缩在坟前,““到底看什么?!不就是个坟墓吗?我亲手掘墓验尸,还有什么好看的?!”
    栾小姐格格笑着,“对啊,就是墓,墓是谁建的?碑是谁立的?十年到了,哈哈,到了!“徐妙仪回想着查案经历,“墓是沈万山的儿子沈荣建的,他差点放火将我烧死在西湖湖心岛。碑是什么?那里的碑?”
    栾小姐说道:“差点烧死你的地方。”
    徐妙仪豁然开朗,“湖心小岛的碑林?那是沈万三出资修的,当时他依附于张士诚,也是张士诚的钱袋子。”
    栾小姐问:“永安郡主给你的藏宝图指向的地方就是那个石碑,背上那上面写着什么?”
    徐妙仪说道:“没什么东西,就是一首平庸的诗,我看有一千遍,也看不出门道来。高台邮亭始见金,微雨烟书月华新。攀龙附凤势莫当,闻道墓松已百年。”
    栾小姐一叹,“石碑上有墓,我父亲叫什么?”
    “鸾凤。”
    栾小姐定定的看着她,“到了,十年之期到了。”
    脑子里电闪雷鸣,黑暗中一切都无处遁行,徐妙仪猛地睁开眼睛,天已大亮,眼前墙壁上悬挂的图轴正是她从西湖小岛碑林里拓印的诗句:高台邮亭始见金,微雨烟书月华新。攀龙附凤势莫当,闻道墓松已百年。
    紊乱中断的各种线索连在一起,徐妙仪发现,这首平庸的诗句是藏头诗,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金,第二个倒数第二个字是华,接下来两两个字是凤,墓。
    金华凤墓,栾知府叫做鸾凤,高台邮亭指的是高邮,而高邮正是鸾凤的家乡,他们夫妻葬在金华城。这首诗分明是说东西就藏在鸾凤墓葬里头!
    那时候我只顾着开馆验尸了,那会想到继续往下挖啊!
    作者有话要说:  要多读点书啊,喵喵。
    汗颜,舟对诗歌一窍不通,这首诗是舟用了一个软件,输入了金华凤墓四个字,选择缩进藏头诗格式,系统自动生成的……舟只是改了几个字,看起来意思稍微连贯一些。
    
    ☆、第203章 水落石出
    
    腊月初五,是徐妙仪母亲的忌日。徐妙仪从初一就沐浴斋戒,住进了报恩寺,为亡母抄经祈福。
    其实住在报恩寺的“徐妙仪”只是一个面容相似的替身,真正的徐妙仪已经偷偷出城,日夜兼程的赶往金华鸾凤夫妻合葬的墓地。
    故地重游,和上一次浩浩荡荡带着一群京城贵人们不同,这一次行动机密,为了不打草惊蛇,徐妙仪轻装上阵,身边只跟着乔装游商的朱棣和心腹太监马三保等人。
    金华,入夜,朱棣指挥着手下开启墓门的封石,这座夫妻合葬墓的左后方是一座小小的坟包,正是栾小姐的埋骨之地。
    徐妙仪给栾小姐上了三炷香,栾小姐终身未嫁,连块坟地都没有,徐妙仪不忍见她被扔进乱葬岗,便捐给寒山寺香火钱,要那些和尚念经超度,并将棺椁从苏州运到金华,和她的父母葬在一起。
    上完香,徐妙仪一边烧着纸钱,一边说道:“……你们栾家即将迎来新人了,宋秀儿写信来说,腊月二十八是她和栾八郎的婚期。你和父母都放心吧,他们在很远的西南,那里很安全,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几乎没有冬天,他们改名换姓了,八郎继续读书,秀儿开着布庄,神仙眷侣一样,不知愁滋味。”
    “你们将人间各种苦头吃尽了,轮到他们,也该苦尽甘来了。”
    墓道封石开启,散了散里头的霉气,众人举着火把来到鸾凤夫妻的合葬墓室里,墙壁上的彩绘已经斑驳脱落,依稀可以看见描绘的是栾知府生前守护金华城的功绩,以及夫人王氏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勇救丈夫,死在暴徒剑下,彩绘上持剑者凶神恶煞,彩漆褪色脱落后,面目显得更加狰狞。
    这就是墓道壁画画匠笔下的谢再兴,也是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