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福运宝珠[清] >

第86部分

福运宝珠[清]-第86部分

小说: 福运宝珠[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证明,他多虑了。
  太后先前就知道个大概,这会儿听康熙细说一遍,她摇摇头。
  不知天高地厚!
  好好的姑娘都让人宠坏了。
  草原儿女洒脱是不假,她这般作为显然越界了,就是不知羞。
  再者说,正因为她是科尔沁人,反而不能遂图门宝音的意,名声差无妨,她出身好背后有人撑腰总能嫁得不错。要是真给老九做了侧福晋,这辈子再别想有任何盼头。
  同先帝一样,老九是个痴情种。他有一点好,好在疼的是嫡妻。左右他也没有继位的可能,这辈子最多混成亲王,那身份,只疼福晋一个无妨。
  太后瞧着胤禟和宝珠之间绝插不进第三人,图门宝音看走眼,喜欢错了人。
  好在还来得及,只要及时止损。
  同康熙聊过之后,太后使人给宝珠传话,让她赶明带阿圆几个进宫来,有些时候没见三个小的,想得很。宝珠也很喜欢配太后谈天,高高兴兴应下,当晚只许胤禟闹了一回就早早睡去,第二日起了个早。
  宝珠带着两大丫鬟三位嬷嬷进宫去了,一到慈宁宫,阿圆就扑腾着往太后跟前去,嘴里还嚷嚷着“要要”!
  太后深感意外,她赶紧吩咐钟嬷嬷抱阿圆过来,脱了金甲套将胖小子搂在怀中,好一阵亲昵之后,才道:“如今也才半岁,就开口了?”
  宝珠颔首:“胡太医说听得多了就学得快。”
  太后不信这套:“净瞎说!说话早那是我曾孙聪明。”
  宝珠一个没忍住就笑了:“我们爷老说我生了三个蠢的,您还夸他聪明……真为难孙媳不知该信谁。”
  太后嗔她一眼:“哀家还不知道你?”
  便当此时,嬷嬷端了荔枝送到宝珠跟前,太后催她尝尝味道:“这是昨日送来京中,哀家特地给你留的,叫妃子笑。”
  天冬帮着剥了一颗,肉厚,核小,味甜,委实不错。
  宝珠感觉像是喝了蜂蜜水,蜂蜜水里还有四溢的果香,她满心欢喜,眼都眯起来。宝珠吃着好,就让天冬多剥了几颗,还没剥好,阿寿就闹起来,他可劲儿朝宝珠跟前扑,嘴里啊啊个不停,嬷嬷险些没抱住。
  别人不明白,宝珠能不明白亲儿子要什么?
  想到他们的铁胃,宝珠就私下丁点果肉,试探性的喂到他嘴边,都没给人喊停的机会,阿寿就已经吃下去了。
  太后吓了一跳。
  “这才多大,能吃这个?”
  “太医呢?请太医来。”
  宝珠赶紧把人叫住,解释了一番,太后才放下心来。


第103章 妖风
  这三只在许多方面都像极了胤禟; 尤其是小习惯; 父子如出一辙。
  发现他们都不爱吃蔬菜之后; 宝珠还同宜妃吐槽,宜妃顺势揭了胤禟的底,爆出不少趋势。
  说到口味; 胤禟幼时并没表现出对蛋羹情有独钟; 也谈不上爱吃奶; 反而很喜欢糖水。宜妃好一阵感慨,表示不是谁家奶娃都能半岁开荤; 肠胃不铁的哪敢那么早喂肉?
  事实上,满周岁之前她都没发现胤禟无肉不欢。
  有很长一段时间,胤禟都是甜甜甜过来的; 他那会儿长得很敦实; 浑身都是肉肉,胳膊腿儿就跟胖藕似的; 宜妃还担心过,看他这么能吃生怕长大了也不抽条。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听得宝珠直乐,她回府之后就拿筷子头沾了点点蜂蜜给乖儿子尝味道; 还别说; 小兔崽子吃得贼欢; 还嫌不够闹腾了好一阵。
  胤禟回来就听说福晋今日进宫了,看她沾着蜜水逗儿子,恨不得转身进宫去好好同额娘讲讲道理。
  还说永远是她的心肝宝贝,哪有隔三岔五被亲娘拆台的心肝宝贝?
  其他人就算了; 在儿媳妇面前也不帮儿子维护高大勇武的形象!
  这真是亲生的?
  ……
  看儿子吃得这么高兴,宝珠就想起当日之事,也跟着笑起来。
  太后作为先皇的继皇后,没比今上大多少,掐指一算,她进宫也有四十多年了,几十年中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像宝珠这样的,真真少有。
  看她抱着胖小子笑得眉眼弯弯,像是泡在蜜罐里似的,浑身都是甜蜜幸福,太后苍老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初初进宫之时,她对先皇也是抱有期待的,先皇一点儿也不像他生母孝庄皇后,他是个情种,可惜身份不对,也爱错了人。
  身为一国之君重任在肩,他不能像胤禟那样任性。
  董鄂妃比起宝珠,妖风过重。
  你不去动她,她照样吹枕边风让你日子难过,挤兑低位妃嫔只是闲来无事的消遣,针对皇后的种种动作才是她身为宠妃的日常。董鄂妃自以为是帝王真爱,理应成一国之后,与先皇举案齐眉……可惜,前有姑母孟古青,姑母被废,孝庄太后又扶她上位,踩着董鄂妃做了先皇继后,她险些就步上姑母的后尘,亏得玄烨登基早。
  经历这些的时候,觉得日日都是磨难,说是熬日子也不过分。
  如今想起来倒不剩多少怨怼,董鄂妃作孽太多,活该命短,她死了那么些年,再多仇恨也烟消云散了,如今想起来反倒是缅怀更多。
  当时后宫里有好些个科尔沁女人,要找人说话并不难,反倒是如今,除了淑惠太妃,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皇帝和老九福晋。
  其他人啊,太后见也不想见,她们过来就是阿谀奉承。
  “先前皇帝过来,同哀家说起,小阿哥半岁了还没起名,胤禟怎么想的?”
  宝珠有点懵,愣了好一会儿才说,“刚生下来那会儿他们瘦瘦小小的,我这当娘的都不敢伸手去碰,爷就说取个小名喊着,贱名好养活,等儿子长大些再正式取名……他们也争气,吃得饱长得壮,唯独一点,小名喊顺了,我给忘了那茬。”
  太后让她逗得直乐:“难不成老九也忘了?你回去记得问问,要是挑不好,就让老九求他皇阿玛去。”
  宝珠颔首:“孙媳领命。”
  太后还想说说图门宝音的事,就有小宫女急匆匆进来,说敬嫔等人过来请安。
  太后当即冷了脸。
  “平素没人过来,今儿个全凑一块儿了,真当哀家不知她们在图谋什么?”
  “净是些无利不起早的。”
  来通传的宫女不敢应声,太后到底没指望她能说个什么,摆手吩咐道:“行了,传她们进来。”
  今儿个过来的妃嫔真不少,瞧着有六七位,嫔位上有,贵人以及常在答应也有。身份最高就是敬嫔,说起来,她进宫早,进嫔位也早,在这位置上坐了有二十年,后来进宫的都生了,她膝下也没一子半女。
  敬嫔比宜妃没小多少,这年岁,按理说争不起来,哪怕你有那个心,皇帝也不见得想睡你……她本来已经绝望了,听说皇城根下的传言,又生起些许期待,哪怕老蚌生珠很不好意思,还是想努力一下。
  如今后位虚悬,皇贵妃以及贵妃都没有,后宫里四妃做主,她身为嫔地位不低,因为没儿子,处境十分尴尬。
  说句大不敬的,待万岁爷百年之后,有儿子的能出宫荣养,没儿子就只能留下来熬日子,而她不想冷冷清清熬日子。
  这想法本身没错,但人世间的可怜儿太多了,活着就别想指望旁人援手。
  旁人很忙,没义务,也帮不过来。
  敬嫔可怜,可她走到这一步,必有前因,日子过得惨那是自个儿作的。再者说更惨的也不是没有,如今后宫里少有波澜,尤其膝下无子的,怎么斗都没你的事,只求安稳度日一点儿也不难。
  太后就没生过,没生也有没生的活法,她一点儿也不可怜敬嫔,传她进来就是看戏来着。
  想看看她们编了怎样的说辞,对宝珠有什么算计。
  之后当真就是一出闹剧,众妃嫔说是过来慈宁宫请安,几句之后就现了原形,听着像是在奉承太后,实际可劲儿将话题往宝珠身上引。
  说太后有眼光,老早就知道董鄂氏不是个东西;又说九福晋模样生得俏,性子也好,勿怪能讨太后欢心;再夸夸阿圆她们……嫁给胤禟有些时候,宝珠才发现,后宫妃嫔都这么会说话,从前她在慈宁宫同八福晋斗过嘴,那时候她们全都闷头听热闹,无人相帮。
  风水轮流转,当日她们是个什么嘴脸,今儿个宝珠都给还回去了。
  你夸太后,我听着。
  你夸我,我谢谢你全家。
  你夸阿圆阿满阿寿,他们随胤禟,再往上推一推,是皇阿玛和额娘好。
  ……
  太后还担心宝珠太单纯,跳了她们挖的坑,眼下看来,她的单纯也是看对象的,在外人面前说话做事可说滴水不漏,你想见缝插针都难。
  又听了几句,宝珠猛的一拍脑门:“险些忘了,还得去翊坤宫一趟,孙媳改日再来陪皇祖母说话,今儿个先行告退。”
  太后心下一哂,这机灵鬼,面上倒是正直,问说:“怎么了?找你额娘有事?”
  宝珠笑道:“替我们爷送东西去,也有两件小事想请额娘帮忙拿主意。”
  “不留你,赶紧去吧。如今天气好,多带小阿哥进宫来,一日不见哀家就想他们。”
  宝珠连连应是,走之前还让乖儿子给太后作揖,把太后逗乐了才转身退下。与此同时,太后跟前的老嬷嬷也跟出来,她亲自送宝珠出去,顺便有几句话说。
  “今儿个不巧,太后娘娘还有几句话,眼下这样,只得等下回说。”
  “还请嬷嬷透露一二。”
  老嬷嬷跟出来就是奉了太后之命,当即提醒说是图门宝音格格的事,她已经在来京途中,不日就要抵达。又说红川那档子事太后已经知道了,并没有迁怒或者怪罪的意思,太后帮理不帮亲。只不过,往后若再有接触,但凡格格不太过分,恳请福晋忍让一二,就当全科尔沁的颜面,太后毕竟是科尔沁人,夹在中间多有为难。
  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宝珠耐着性子听完,颔首应道:“改日我再进宫亲自同皇祖母说,今儿个还请嬷嬷递个话,就说我不介怀,也不阻拦,更没想上赶着落人脸面……那事成不成全看皇阿玛以及额娘的意思,我不想说什么,说了也不作数。”
  她没讲得很明白,意思已经传达到了。
  后院女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图门宝音想嫁给胤禟做侧福晋,她无所谓,胤禟同意就好。
  然而胤禟也是一样的态度,已经尽力想拦着不让她跳火坑,假使她排除千难万险都要跳进来,那没办法。
  宝珠瞧着就跟面人儿似的,没半点脾气,嬷嬷心里门清,哪怕九福晋再宽容大度能忍让,她也不会吃亏,真让人占去便宜九爷也要帮着讨回去。
  她不争是因为有人帮忙争。
  这些想法也就在心里打了个转儿,没说出口来,嬷嬷听她说完只是应下,表示一定把话带到,就回去里面了。
  太后这会儿还津津有味看着戏呢,宝珠说有事要先走摆明是在使坏,她不想搭理这些个妃嫔,既然都说是来给太后请安的,总不能看她走了也跟着告辞,戏得做全套。
  宝珠就是故意说要走,太后其实还有话说,想到她不走这些个妃嫔也得厚着脸皮杵在慈宁宫,就痛快把人打发了,徒留这些赶来求子的在原地尴尬。
  她们想追出去,又找不到托词。
  想到太后其实不喜欢搭理众妃嫔,平素过来经常见不到人,见到也待不了多会儿。她们还指望太后表示精力不济,让大家伙儿退下,今儿个却见了鬼,她精神头贼好,就是不放人。


第104章 毛病
  做戏做全套; 自慈宁宫出来宝珠还真去了趟翊坤宫; 宜妃见她过来就高兴; 见着三个金孙孙更是喜上眉梢。她将三个逐一抱过,满口的心肝宝贝,兴头过了才同宝珠闲聊起来。
  皇城根下的笑话宜妃自然也听说了; 原以为里头水分不少; 听宝珠寥寥数语; 她就纳闷这回的传言竟没半点夸张?
  人都有好奇心,宜妃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她盯着宝珠好一阵打量,眼神直白到再迟钝的人都察觉得出,宝珠方才吃了半颗核桃仁; 抬头只见额娘目光落在她身上; 宝珠后知后觉坐正了些,原本散漫的神情也稍有收敛。
  “额娘有话问我?”
  瞧她这样; 宜妃就忍不住想笑,这丫头在外人面前很有嫡福晋的威势,关上门就是个面团团; 情绪全写在脸上; 性子绵软; 谁见了都想疼她。
  别家儿媳在婆婆跟前半点不敢放松,听在耳中的每句话都要掰碎了细细琢磨,变着法揣摩心意。就她,说是过来坐坐; 还真不假,聊天就是纯聊天,凡事你不挑明她不多想。宜妃真的好奇富察家是怎么教出这样一个闺女,她心里头明晃晃一片,尽是真善美。
  这样的性子,至少在皇家很少有,宜妃起初真有些担心,担心宝珠让人算计连带着将老九也坑进去……还想着让她吃一回亏,然后好生反省,往后引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