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福运宝珠[清] >

第81部分

福运宝珠[清]-第81部分

小说: 福运宝珠[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六月也有好几位,她娘的大家会儿都等不及啊!
  你想想,前头五福晋被祝福一波,转身怀上了;太子妃往九贝勒府去了一回,回头就传来好消息。
  就有福晋回忆说,在那日的聚会上,九福晋的的确确祝福过太子妃,仿佛也只祝福过她,旁人还没赶上就让三福晋搅了局。
  那日在聚会上众人完美了诠释了什么叫占着茅坑不拉屎。
  亏她们亲眼见着“送子娘娘”,放着正事不干,就看三福晋瞎扯淡去了。
  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第96章 装病
  讲道理; 三福晋是无辜的; 她本来就是高贵冷艳的人设; 大概是出自同宗的关系,她和四贝勒府董鄂格格有点像。在自家爷们跟前很有情趣,在康熙或者荣妃跟前也是知书达理; 对妯娌就有些爱理不理; 遇上身份低一级的更是不用正眼瞧。
  上届大选董鄂家颜面尽扫; 三福晋恼恨族妹不长眼,放着堂堂九福晋不做自甘堕落也要跟着老四; 偏偏她没看出这里头有真情在。你说老九不好,可老四又好到哪儿去?
  老四把户部的公务看得比自家婆娘还重要,忙起来都懒得踏足后院; 情啊爱啊更是同他不沾边; 这些年没见他特别喜欢谁,对后院几个格格都很淡; 福晋那头倒是给足了尊重,可董鄂氏进门又不是去做嫡福晋的,她连侧福晋也没捞到一个; 这么好的出身; 结果同李氏宋氏等人平级……简直丢人。
  再说老九; 宝珠嫁过去之前,京中贵女都觉得胤禟不是良配,他身份贵重,颜色更是出众; 在成年皇子当众属一等一的俊,就是因为太俊了,总给人一种靠不住的感觉。他人聪明,就是不务正业,不见他把心思用在正道上,整天带着老十听曲儿,斗鸡,赌牌也是一把好手,头两年他在兴隆赌坊连赢十好几把,险些让东家输掉裤衩。
  这人满身邪气,对待字闺中的八旗贵女而言他有致命的吸引力,只怕没见过,见过你就念念不忘。
  听说皇上再给他挑嫡福晋,高门旺族的当家太太都很纠结。
  嫁给皇阿哥是天大的福气,可对方是胤禟……就怕闺女降不住他,嫁过去以泪洗面。
  听说皇上相中了董鄂七十之女,董鄂家还是很高兴的,只盼三九相互扶持,哪怕他俩不成事,两位四妃所出的皇阿哥也能给董鄂家带来莫大的好处。
  嫁给胤祉好些年,三福晋比娘家那头更了解老九,这桩亲事她是很支持的,照自家爷的说法,老九是混账些,他的脾气谁都拿捏不好,前头还在生气,转身又乐起来,喜怒来得快。纵使如此,只要能叫他放在心上,他怎么也能护你周全,老十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胤祉还同自家福晋说过,等她族妹嫁过来,叫她好生攻一攻心,哪怕吃点苦头也得把老九拿下。
  他们帮着出主意想法子,结果换来什么?董鄂氏在宫里头闹了一场,高高兴兴往老四府上去了,以不上台面的格格身份。
  格格是什么?
  就是媵妾。
  当然祸根在她们自己人身上,也难免迁怒白捡了好处的富察家,尤其富察家还欠揍得很,满门男丁全是一个样,脸上写满了嫌弃,一副谁稀罕谁嫁,咱们不卖闺女的样儿……看了就能让你恨得牙痒痒。
  闹出这事之前,两家的关系就没好过,之后干了好几场,等于说把不痛快都摆在明面上来了。
  老三和老九关系不远不近,从前没多好,如今也没多坏,瞧着还成。倒是两家的福晋,任谁都知道她们相互不待见,所以说三福晋就是例行一找碴,哪知道稀里糊涂拉了波仇恨。
  当日去九贝勒府做客的福晋不会怪自己不相信五福晋所言故而忘了正事,人嘛,总会习惯性为自己洗白,因此,三福晋就为大家伙儿背了锅。
  本来觉得像九福晋那么和气的人,想再见她一面应该不难,等意识到自己想岔了,她们就不由得心疼起错过的大好机会,在心里头抱怨董鄂家净是搅屎棍,就会坑人。
  在心里抱怨还算客气,也有性子泼辣的,半点不怕传出去让三福晋听见,直接把不满放在台面上来。
  比如康亲王崇安的福晋,就在几位亲王福晋小聚的时候说了,董鄂家的格格真不怎么上台面,眼瞎不说,那性子任谁也不敢恭维。又说胤禟阴差阳错娶回富察氏才是上天眷顾,妻贤夫祸少,摊上那等不消停的,真是造了孽了。
  康亲王是什么来头呢?
  他是老康亲王椿泰的儿子,才袭爵没两年。
  椿泰则是杰书第五子,再往上可追溯到太祖第二子礼亲王代善。
  最近几年,他们这一支在朝堂上存在感稍弱,可到底是世袭罔替的亲王爵,地位超然。作为代善的子孙,这一家子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历数几代不倒,并不怕什么三福晋。
  当今圣上是个厉害角色,他亲政之后快速的将权力收拢在自己手中,亲王郡王看似爵位高,除非自身能力格外强,他们手上通常没太多实权。正因为这些人威胁不到皇权,皇帝乐得敬着他们,对宗室长辈或者平辈都很客气。
  这样就够了,够亲王福晋怼天怼地。
  康亲王福晋当着不少人的面儿喷了董鄂家,说他们不会养女儿,这事立刻就传开了,众福晋都听了一耳朵,三福晋也知道,她狠狠气了一场,那又怎么样?她还能喷回去?
  她要是真喷回去,回头这位亲王福晋就能进宫去哭诉,她男人她儿子也能跟马斯喀学一手,找皇帝卖惨去。
  先说说祖宗,为大清朝做过多少贡献,对皇帝如何忠心耿耿,到如今随便什么人都能糟蹋他,这亲王当着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做个庶民……诸如此类的套路他们用得很顺手,真这么闹一场,回头胤祉就要挨说。
  寒心啊!可不就是寒了宗室的心吗?
  就算康熙看了几大亲王也很牙酸,你在心里酸一酸就得了,当面捧着点,别搞事。
  那几家哪怕看起来关系不怎么样,其实是绑在一起的,有个词叫唇亡齿寒,今天康亲王遭了冷遇,明天就可以是肃亲王或者庄亲王。还是那句话,同样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府,你凭什么觉得他倒了霉你就能好?
  所以说,这几家的关系微妙得很,其实也没多好,互相掐起来是经常有的事,关键时候又特别团结,很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伙人,你牵一发必定动全身,康熙觉得吧,他们哪怕不学无术了点游手好闲了点,左右还算安分,也没什么不臣之心,既如此,就当养了一群吃白饭的,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
  皇帝很多决策都需要宗室的支持,你对他好点,迟早能收回本来。
  这个道理康熙早就想明白了,众皇子心里也门清,三福晋憋着一肚子火,胤祉也就是让跟前伺候的送了几样玩意儿到福晋跟前,劝她消消气,别作死。
  以董鄂氏的身份,她说宝珠两句是没啥,毕竟是做嫂嫂的,只要不太过分,胤祉不会插手女眷的事。
  康亲王府就不一样了,哪怕老三没什么野心,不需要这群人支持,他也不想给自己找事。
  这位亲王福晋在喷完董鄂家之后,就给宝珠递了帖子,说她当日与九福晋一见如故,没聊够呢,又心想礼尚往来才是相处之道,就想简单摆一桌,请九福晋去康亲王府坐坐。
  同时递过来的还有两张帖子,一张出自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她写得特别耿直,说自己娘家兄弟娶了福晋有好些年都没生下嫡子,就想沾一沾宝珠的光。上头也说,她学不来那套弯弯绕绕的,只盼能得个准话,看成不成吧。
  宝珠想了想,送回书信一封,说很乐意白蹭一顿,只是自觉没那本事给人捎去福气,只怕她们想太多,回头要失望。
  伊尔根觉罗氏就喜欢和爽快人说话,也传回一句,说她娘家弟妹年年上好几回庙,添了不知道多少香油钱也没求来,摆明是尽人事听天命,成不成总得努力一把,哪怕最后还是没怀上也怪不到谁身上。
  既然说清楚了,宝珠只当是妯娌小聚,很痛快约了时间。
  她打开最后一张帖子,这张是娘家那头送来的,说是娘家也不确切,也就是一个姓,可说是族亲,仔细算算已经出了五服的。从前没太多往来,看到这张帖子宝珠还仔细想了想,险些没记起这是谁,还是天冬提醒说:“福晋四年前见过她一面,在李荣保大人府上。”
  她还是没多少印象,天冬又说:“那位格格早一届选秀被撂了牌子,央着李荣保夫人牵线,听说嫁了个四品官员,当时是去看人的,恰巧让咱们撞上。”
  不是四品,是从四品,因为时日尚短,从她相看好嫁过去到今天官阶还是一动不动的。
  本来富察家女儿不愁嫁,她们能生并且大多旺夫,哪怕是旁系出身,也能寻个好人,这位格格打破了传统,别人连生儿子,她连生闺女。
  闺女吧,放在富察家,那是心肝,谁都稀罕。
  她一开始也稀罕,架不住太能生,当年就嫁出去,往后每年一朵金花……眼看就要凑出大四喜了,想来蹭蹭宝珠的喜气也不稀奇,宝珠一胎仨儿子,这是怎样传统的富察氏女,真没堕娘家威名。
  听完天冬的解释,宝珠才点点头。
  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虽然这位族姐她实在不熟,没道理人家头一回找上门来就撂她面子。
  宝珠想了想,让冯全往自个儿娘家跑一趟,递个话给额娘,让她过来时把人带上,就不额外挑日子了,凑一块儿省事。
  所以说,做什么都是赶早不赶晚,先发来这三张帖子全没落空。康亲王福晋那头,她进宫请宜妃帮忙掌眼之后也应下了。
  也就是从太子妃怀上时起,宝珠很忙,胤禟起先还不觉得,心说福晋受追捧多有面儿?等意识到这严重损害自身利益之后,他就开始装头疼脑热,让宝珠日日守他跟前。
  尤其休沐日,歇了个午觉起床不见人,哎哟头疼。
  同老十聊了几句回来不见福晋,哎哟脚崴了。
  不过几天时间,胤禟把能找的借口全找了一遍,宝珠起先还紧张,后来就想明白了。明知是装病,她也很配合,还对外放出话去,说暂时不接任何帖子,准备衣不解带伺候自家爷们。


第97章 不亏
  众皇子还是要脸的; 哪怕会暗地里观察兄弟或者朝臣的政治动向; 还不至于去盯别人家后院。胤禟搞出来这些事; 基本上也就自己府上那几个人知道,并没有扩散开,直到大家伙儿发现近来总是遇见老十孤零零一个; 连体婴竟然分开了……
  说分开也不确切; 他俩还是一道从工部走; 然后老九径直回府,老十要不去浪一波; 要不直接回宫,相处的时间被极限压缩,压缩到几乎不剩下。
  这种模式持续了小半个月; 直郡王请兄弟几个听戏; 老九没去,就有人憋不住问出来了。
  “十哥你和兄弟们说说; 九哥他到底在忙活什么?”
  十四阿哥起的头,立刻有人跟进。
  “十弟那表达能力,还是算了吧; 同在工部; 八弟知否?”
  明知八九关系寻常; 还把话题引到胤禩身上,本来就有挤兑的意思,不过老八向来绷得住,忍性不是一般的好; 哪怕听出话里的调侃,也不恼不怒,回说:“哪怕同在工部,我与九弟碰面的时间也不比旁人多,能让九弟推却应酬日日早归,想是九弟妹的功劳,我是这么猜测的。”
  胤誐抚掌:“还真就猜对了,我九哥忙着同满京城的女眷抗争,没工夫搭理咱。”
  等等,你说啥?
  总觉得好像是幻听了,竟然听见老十说老九和满京城的妇人卯上了。
  众皇子面面相觑,五贝勒胤祺笑道:“十弟再说一次,我方才没听清楚。”
  胤誐才是满心惊讶:“这都快成传奇故事了,哥哥们竟没听说?”
  “事情要追溯到九哥收拾家当出宫那会儿,听说五嫂和九嫂在慈宁宫遇上,五嫂看小侄子活泼可爱,就表达了自己的艳羡,九嫂取笑她,说多抱抱阿圆他们没准能给招来一个。往后没两个月,还真就有好消息了。这事通过五嫂之口,在皇子福晋之中传遍了,又在诸位嫂嫂的共同努力之下,上至宗室福晋下至官员妻妾都听到风声,本来还要观望些时候,没想到太子妃跟着也传来好消息,还在观望的就坐不住了,一大波女眷往铁狮子胡同挤去,恨不得踏破九贝勒府的门槛。”
  说着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放下又道:“太子二哥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九嫂连接了十几张帖子,有做寿的,有芳辰酒,有妯娌小聚,还有什么满月抓周……你能想到的借口全让皇城根下的福晋们找齐了,她们就是这么能耐!偏九嫂再好说话也没有,九哥生怕她一水儿的全应下,近来忙着装病呢,说要让九嫂衣不解带守在床前,还放出话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