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福运宝珠[清] >

第132部分

福运宝珠[清]-第132部分

小说: 福运宝珠[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胤禟张了张嘴; 她又截过话去,碎碎念道:“额娘说小四小五像极了大哥; 就是才丁点大,不知道是什么性子……”
  听她自顾自的说了半天,胤禟叹口气; 将宝珠按进怀里; 让她靠在自己肩上:“别再说了; 我知道你怕听我说宫里的事,不过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皇祖母做了四十多年太后,看似高高在上; 其实心里苦着,如今走得干净利落未必不是好事。我出宫之前皇阿玛还说,太后临终前念着你,让你别难过,今后也要好好过日子,她老人家在天上看着。”
  胤禟说完就感觉肩上有些濡湿,她在哭。
  交握的那只手被握紧了,衣衫一角被她揪着。
  胤禟拿脸颊在她发顶蹭了蹭,空余那只手轻抚宝珠的后背:“知你难过,可人活着总得向前看,再说了,你沉浸在悲恸之中皇祖母去长生天还牵肠挂肚,你于心何忍?”
  大婚这么些年,胤禟的记忆里全是她的笑脸,宝珠是极少哭的。正因她爱笑,哭成这样才叫人揪心,哪怕她没做声嘶力竭状,也没跟宫里那些做戏的妃嫔似的哭到肝肠寸断几欲昏厥……胤禟就是能感觉到她的难过和自责。
  自责自己对皇祖母的关心不够,难过于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两个月前还见过的,那时还挺精神的老人,这就去了。
  这还是第一次,宝珠清楚的认识到那八个字:人事万千,世事无常。
  她哭得很安静,安静到压抑,前后估摸一刻钟,之后就渐渐缓过劲来。胤禟看她孩子气的在自个儿肩头擦眼泪,擦干净了才抬起头来,她双眼还是湿漉漉的,眼眶泛红,鼻尖也有些红,看着还是很低落,不过比之前强颜欢笑的样子中看多了,方才那样才叫人担心。
  胤禟伸手去捏她鼻尖,取笑说哭得跟个孩子似的,宝珠就伸手将他爪子拍开,又推推他:“我想洗把脸,爷替我拧帕子来。”
  行!只要别哭了怎么都行!
  胤禟起身去吩咐奴才打热水,宝珠则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幔帐,想起太后娘娘曾经说过,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嫁给疼你护你的人,先皇是个痴情种,可惜他把一颗心全给了董鄂妃,那时宫中妃嫔当真遭罪,元后孟古青头一个被废,太后原本只是贵妃,被太皇太后扶起来做了继后,本来也是要被废的,当时已经在朝堂上议论过废后事宜,亏得让太皇太后一力压下……董鄂妃又是个命短的,她儿子先走,她跟着也去了,连带着把先皇也带走了,皇祖母才能坐上母后皇太后的位置。
  照皇祖母所说,她已经算是命好的,否则啊,早就该步上元后的后尘。
  不过纵使命好成了至尊至贵的皇太后,也是一天天在熬。
  一颗心早就死了,之后不就是熬?
  子孙们总盼她能长命百岁,她倒不在乎这些,总说自个儿这一生够精彩了,前半生轰轰烈烈,后半生也过了些年的平淡日子,身为嫡母得皇帝敬重,还亲手养大了胤祺,将他养成品性上佳的翩翩儿郎……
  够了,当真够了。
  太后临终前没半点不甘心,她非常知足,就是怕皇帝悲伤过度,又怕宝珠乍然听到这个消息受不住打击。
  宝珠之前只顾着难过去了,这会儿缓过劲儿来,回想起这几年的相处,才叹口气。心道胤禟说得的确没错,皇祖母干净利落的去了未尝不是好事,只是遗憾没能见着她老人家最后一面,更遗憾自己这样甚至不能去梓宫前看一眼。
  胤禟拧好帕子坐回床沿边就看她皱着脸,看她结果热乎乎的帕子仔仔细细擦过一遍,问怎么回事,宝珠就把心里揣的事儿同他说了。
  纵使知道她眼下应该好好养着,胤禟还是觉得闲着胡思乱想没好处,他想了想,就建议说不然给皇祖母绣一卷经文。
  如今是夏天,停棺的时间不会太长,肯定赶不上一块儿下葬,回头供起来也好,给她老人家烧去也好,都是一份心意。
  按照科尔沁的说法,皇祖母已经回归长生天的怀抱,愿她老人家来世还能投得好胎,不说多体面多风光,至少事事顺心平安永乐。
  宝珠这才真心实意笑出来,她牵着胤禟的手摇了摇,央他去备金银线。
  做针线的确伤眼,偶尔为之也不妨事。
  宝珠这样子让她闲着反而能闷出病来,找点事做挺好。
  ……
  当日,胤禟就将针线备齐了,第二天一早宝珠就忙活起来,她瞧着已经平静下来,眉眼温和,一针一线慢慢绣着,下每一针之前都要念句经文,房里伺候的丫鬟听着都感觉浑身舒坦,病痛忧虑统统不见,钱财名利也像是过眼云烟,多听他年一会儿都想皈依佛门了。
  阿圆他们三个在同亲爹一番斗智斗勇之后,终于偷溜进房,三个小萝卜头扒着屏风排排蹲好,偷瞄里间的情况,就看见额娘平心静气的做针线呢。
  “阿玛那混蛋还说额娘正在难过,说他好不容易把人哄好,让我们别来吵……他又骗咱们!”
  阿寿趴在最底下,他刚嘟哝完头上就挨了俩爆栗。
  宝珠听到动静也暂停下手里的活,朝那边看去,看三只排排蹲,就像糖葫芦串在一起,她嘴角就勾出笑意。宝珠冲儿子们招招手:“过来,到额娘这边来。”
  蹲在最底下的阿寿猛的站起来,颠儿颠儿往床边去,他这一下动作将蹲在上头的两个哥哥挤得重心不稳,啪叽坐在地上。
  阿满直接黑了脸,阿圆则是在心里骂了一句:这蠢货!
  他俩撑着地面爬起来,拍拍屁股上莫须有的灰,跟着到床前去,趴在床沿边上。
  先过去的阿寿已经撒娇完毕,在问话了。
  “阿玛说额娘又生了两个弟弟,他一定是骗我们的对吗?额娘生的才不是臭烘烘的弟弟,是香喷喷的妹妹才对。”
  宝珠忽然就想起昨个儿听说的——
  小四小五同大哥小时候一模一样。
  她是没见过大哥小时候,可她知道大哥现在的样子。
  长成那样,要是儿子不妨事,至多被说是英挺魁梧,虽然小姑娘们更喜欢潘安宋玉之美,这种顶天立地硬汉子总归也是能娶到媳妇的……可要是长成大哥那样的小格格,那一辈子得有多磕掺?投胎成那样是来渡劫的吧?
  宝珠稍微给大哥性转了一下,差点没缓过这口气。
  她拍拍阿寿的脑袋瓜:“你阿玛没胡说,是弟弟。”
  阿寿就瘪瘪嘴,两个哥哥已经够烦人了,还来两个弟弟。
  宝珠又捏捏小胖娃的肉脸,提起他们前几日进宫去的事,她记得当时问过,问太后近来如何,臭小子回说很好,既然很好,怎么毫无征兆就没了呢。
  哪怕已经收拾好心情,眼下只余一些怅然,就这个事,她还是想不通。
  那边阿寿还没听懂呢。
  “阿玛说太后娘娘去天上享福去了,额娘不高兴吗?”
  平时看他们贼精贼精的,也就这时候,宝珠才真切的意识到,小家伙还没满三岁呢。
  他们懂什么生老病死?习惯了去宁寿宫,突然不用去了可能是有点不习惯,不过小孩子忘性大,用不了几天就有新的乐子。
  想到这儿,宝珠不再多说,倒是阿满,仰起头来回道:“是太后娘娘说的,说都好,让我们照原话说给额娘听,让额娘别担心。”
  哪怕已经整理好心情,听说这个,宝珠险些没收住眼泪,她又要哭,泪珠子在眼眶里打了个转,掉下来之前被硬生生收回去了。
  皇祖母应是不想看她掉眼泪的。
  皇祖母疼她,盼她多笑呢。
  宝珠拿手帕沾了沾眼角,平静下来之后又同儿子们说了几句,就打发他们出去玩,她则在床上静坐了好一会儿,又接着绣那幅经文。
  宝珠还在月子里,啥事都不用她做,胤禟就苦得多,这几日不仅要处理积攒下来的公务,还得往宫里跑。内外命妇也排着队哭了好几场,索绰罗氏不放心还想来看看闺女也没挤出时间,倒是胤禟,逮着机会给岳父递了个话,说宝珠现在挺好的,先前大哭了一场,让他劝住了,眼下在给皇祖母绣经文。
  别看马斯喀是个大老粗,能做一品大员总归还是有脑子的,他只觉反应是想喷胤禟,女儿刚生完,不好生歇着做什么绣活……话还没出口他就反应过来了。
  眼下这个情况,让她歇着反而能闷出病来,不若找点事做。
  这么想着,他就拍拍胤禟的肩,让女婿好生照看着,胤禟颔首应下,他手边事多,正想先走一步,却听岳父说:“你府上小四小五听说很像辰泰那个兔崽子?是不是真的?”
  胤禟也是听宝珠说的,他哪知道大舅子从前长啥样,他略一迟疑,马斯喀又道:“长得像倒不妨事,要是连脑子带性子都像那就糟心了……我这么多儿子最蠢就是老大,外甥像舅是不假,那么多舅咋就偏偏像了他?”
  说着他又在胤禟肩头上拍了两把,叹口气走了。
  徒留胤禟风化在原地。
  老丈人是诚心怼他来的?
  咋就没句好话呢?
  那头辰泰倒是乐呵,还想着等国丧过了去妹夫府上拜访,看额娘说的真不真。
  富察家这边关注点在小阿哥的容貌上,一众皇子则是感慨。
  这俩小的就生在皇太后薨逝当日,本来不是个吉利的事儿,结果皇阿玛听说老九福晋是因为太后殁了,心中大恸,赶着要进宫来,这才闹到提前发动……他就丁点脾气也没有,直说小阿哥与太后有缘。
  就这事,老十四关上门就是一声呸。
  皇阿玛这心可真够偏的。


第161章 狐疑
  因在孝期; 小四小五洗三满月百日酒都没办; 这几个月府上啥乐子也没有。不止瑞郡王府; 满京城都差不多,明知道皇帝对嫡母亲情厚重,谁敢触他霉头?
  及至国丧结束; 季秋都快过了; 眨眼又是一年冬; 宝珠房里的炭盆已经点起来,天气好的时候她还会领着儿子们去湖上坐坐; 不出太阳天就靠在榻上读书,或者写两页字。从科尔沁过来伺候太后四十年那位嬷嬷在梓宫入土之后捧着个三寸高的木盒来到铁狮子胡同,随她来的还有几口大箱子。
  那木盒里装的是太后留给宝珠做念想的物件; 是一串活佛开光的天珠; 这是太后心爱之物,生前时常把玩。除此之外还有一封由太后口述宫女代笔的书信; 就是几句没来得及亲口说的嘱托,大意是希望宝珠能保持本心,相夫教子; 安乐一生……那上头还盖了一枚印章; 宝珠看过之后就仔细放回木盒之中; 妥善收捡起来,至于那串天珠,则被她套在手腕上。
  嬷嬷早先听说了,听说从来都笑眯眯的九福晋在听闻噩耗之后流了几箩筐的眼泪; 还是郡王爷出面才把人哄好了。时间的确能冲淡许多东西,当初难过得心都揪到一起,如今想起来也就只剩遗憾和怅然,难过却已经没有了。
  看到宝珠满是怀念,却不显悲痛,嬷嬷也放下心来,缓声说:“先前太后娘娘问小阿哥,想要弟弟还是妹妹,都说要妹妹,太后娘娘就允诺说,等福晋生下小格格就为她备一份厚重的添妆,今儿个抬来这些便是了。”
  宝珠失笑:“然这胎还是两个小子。”
  “不打紧,太后娘娘说了,假使这胎不是闺女,让福晋加把劲,往后再生一个出来。”
  宝珠扶额,她很想问皇祖母可知道富察家的生子玄学?想要个闺女哪有那么容易!不过看胤禟心心念念的程度,缓几年怕是还要接着生,这么想总归还是有指望的。
  “我当真是不孝,累得皇祖母临终前还不放心,直至梓宫入土,我也没亲眼去看一回……”
  这可说是宝珠最耿耿于怀的事,嬷嬷也能猜到她的心情,太后走在伏天里,哪怕那会儿正在降雨,总归还是闷热的,纵使摆足了冰盆梓宫也停不住,哭丧的哭完,仪式走完,梓宫就被扶去新陵。新陵如今已更名做孝陵,是大清第一座皇后陵,仁宪太后便是墓主人,陪葬在这里的还有先皇的好几位妃嫔。
  从太后薨逝到下葬,宝珠都没机会去看一眼,阿圆他们倒是至纯至孝,生怕额娘遭人诟病,该皇子福晋出面的场合做儿子的全替了,代母下跪,代母哭灵。
  当然也不是自发的,其实就是胤禟在撺掇,这几个小兔崽子和亲爹是不大对盘,但事关亲娘,他们从来都很能忍让妥协。
  听说额娘因为在太后薨逝当天临盆引来不少人在背后说长道短,小阿哥就憋着气呢。
  又听见有人说太后生前最疼九福晋,怎么不见九福晋人呢……他们就啪叽跪成一排,生生争了口硬气。
  别看还不满三岁,再聪明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可他们认死理。
  下了决心就非得去做,任谁都拉不住。
  胤禟看他们跪得笔直就拍拍儿子的脑袋瓜,满是赞许模样。
  亲爹没见多心疼,一众叔伯心疼坏了,就连老四回去都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