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淬中华 >

第120部分

血淬中华-第120部分

小说: 血淬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里往北是枋坪义民庙和义民街,往南是栅子门、井头下和盐馆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就设在栅子门附近的一个三合院里。院子里有棵百年榕树,繁茂的树冠葱葱郁郁,像一把巨伞,把整个院落遮掩在浓绿的树荫里。正屋三明两暗,东面的两间是邢亮的办公室兼住房,西面的两间是机要室和肖山、王承斌的住处,东西厢房住的是参谋人员和警卫人员。此刻,邢亮、萧山和王承斌正坐在正房的东屋里低声商议着眼前危机四伏的形势。
    望着桌子上那份儿刚收到的“江国辉所部江排合、林万得等一百五十余人,在大科嵌东北十余里处,遭鬼子两个大队围困全部奋战阵亡”的战报,王承斌不由得将拳头攥了个“嘎巴”响。好半晌,他才说道:“总指挥,鬼子的这次南进攻势可着实凶狠毒辣。他们借着搜捕抗日义军的名义,反复在台北新竹间进行扫荡,将杨梅、大科嵌一线以北地区,完全变成了一片焦土废墟,使得义军再也无法获得百姓的支持。如今苏力、胡嘉猷、黄盛娘、江国辉等部义军,虽然继续贯彻总指挥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山地游击战作战方针,可在鬼子绝对优势兵力的围堵清剿下,亦损失不小。我建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部分义军应撤回至新竹一线修整,而留在敌后的小部义军也应撤入深山老林,暂避敌人的锋芒。”
    “我同意孝伯的意见。再与鬼子在新竹台北间周旋,只能造成更多无谓的牺牲。总指挥,我看应该尽快将下一步的作战方案确定下来了,时不我待呀!”萧山手扶桌子也站起身来说道。
    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邢亮黝黑的面容愈发显得沉稳、坚毅。鬼子的战略企图,如今已是昭然若揭。就如王承斌和萧山所说,在鬼子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铁壁合围之下,义军的战略迂回空间日益狭小,让他们暂时避一避鬼子的锋芒是极其必要的。只是下一步该怎么办?却实在是一件令人“进退”两难的事情!
    早在志愿军离开辽东之前,冯华、邢亮就反复探讨台湾抗日战争的形势:阻止或迟滞日军登陆,如同当年抗法战争一样,把战场限制在台湾北部海域和基隆附近山区,是为上策。当然这一设想,随着唐景崧等台湾大小官员内渡,基隆、台北迅速失守而只能成为了一个空想;坚守包括新竹、苗栗、台中在内的中部地区,使我军保有作为后方的台南地区和较为广阔的战略回旋余地,实行积极的正面防御战,辅之以机动灵活的敌后游击战,是为中策;而如果台中不保,退守嘉义、旗山,局势就非常不乐观了,只能采取“上井冈山”打游击的下策。可这种既无外界支持、又缺乏纵深空间的单纯游击战,如果无意外情况发生,将十有八九会被逼上绝境。
    思忖了半天,邢亮沉声说道:“让苏力、胡嘉猷、黄盛娘、江国辉等部义军暂避敌人锋芒的事,就如你们所议。孝伯你待会儿就让参谋部拟出一个方案来,建议他们能撤入深山的撤入深山,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总部安排部队接应他们撤回新竹修整,事情进行得越快越好。至于下一步的作战,我认为在竹南、头份地区跟鬼子来一场硬碰硬的战斗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避免了!”
    邢亮的话让萧山和王承斌心中俱是一惊:按照志愿军入台前确定的作战原则,他们虽不放弃利用有利地形,实施积极正面防御的既定策略,但也不宜与鬼子死打硬拼。从眼前敌强我弱的战场态势看,最好的策略还是将鬼子放入台中,待其战线拉长后,再利用游击战、运动战伺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可是听总指挥刚才的意思,分明是打算在竹南、头份地区对鬼子进行坚决的阻击。
    王承斌有些沉不住气了,与若有所思的萧山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说道:“总指挥,日军自第三旅团抵台后,其在台湾的兵力已经接近4万,鬼子将至少可以抽调出两万余人的精锐部队参加此次南下作战。而抗日联军在新竹一带的兵力,就是各部全加起来也不过和鬼子的人数大致相当,且在相互配合及总体战斗力方面与鬼子相差甚远。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与鬼子打阵地战,实在是有些不智,尤其是对人数有限、禁不起消耗的志愿军来说,更是极为不利。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按照先前确定的作战原则制定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微微笑了笑,邢亮起身走到地图前:“孝伯说的不错!如今,新竹以北地区尽陷敌手,鬼子只待稳定了占领区,肃清了抵抗力量,就会兵锋直指新竹。不过,从目前鬼子采取的以堂堂正兵稳步推进,根本不为咱们所诱的情况看,他们已经对义勇军的战术有了防备,再采取前两次出其不意、诱敌深入的战法大概是不容易奏效了。你们来看,竹南、头份地区是台湾西部平原最狭窄的部分,战略位置异常重要,其附近的珊珠湖、向天湖、峨嵋湖、十二寮山、五指山、狮头山,狮尾山、猿山是拱卫台中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天然屏障。而从新竹至台湾府总共也不足二百里路程,即便咱们不在此地对鬼子进行阻击,也必须在苗栗附近遏制住他们的攻势。否则,鬼子就会顺利进入地势相对平坦的台中盆地,咱们不但会失去很多地利上的优势,而且还会把台中这个经济和农业都很发达的后方拱手让给鬼子……”
    王承斌的脸色微微有些涨红,显然仍对邢亮的分析不太服气:“总指挥,你说的这些都没错。其实,我也不反对在一些地势险要地区以积极的正面防御阻击鬼子,只是考虑到敌人目前攻势正盛,咱们挫挫鬼子的锐气就可以了,实在没有必要与他们硬拼。虽然竹南、头份地区地势狭窄,鬼子的兵力无法全部展开,咱们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地利的优势,但同样由于这里靠近海边,鬼子舰船上的大炮也能够很轻松的打到这里。在倭寇地面大炮和侧翼海上舰炮的轰击下,我们又能够坚守多少天?”
    看到邢亮频频点头,眼中露出赞许鼓励的目光,王承斌不由得精神一振:“台中确实重要,但保存我们的实力却更重要。目前,敌后的山地游击战是很难开展起来,然而究其原因就可发现,主要还是缺少战略迂回空间所致。由于鬼子在新竹以北的狭窄地区内聚集了大量兵力,义军根本就没有辗转腾挪的空间,而丧失了机动与灵活,游击战当然无法继续开展下去。再说,将鬼子放进来并不等于放弃台中,鬼子的战线拉长,其后方的兵力势必会空虚许多,我们此刻再在敌后实施山地游击战,就能重新发挥出我们的优势来;至于地利的问题,承斌以为台湾岛乃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地形,岛上多数地区山高林密,坡陡谷深,山路窄险,雨多雾浓,非常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台中盆地虽然地势相对平坦,但其北部、东部仍有大片的山地丘陵,而且其平原地带河网交错,水流湍急,水田鱼塘遍布,地幅十分有限,也很不便于大兵团回旋展开。这样,就算鬼子进入台中,也仍然是我们占据地利,鬼子很难真正站得住脚!”
    “好!孝伯此番分析可谓一语切中了敌我双方的优劣之所在,实在是难能可贵。”王承斌对战场态势的把握如此准确,令邢亮极感欣慰,志愿军从此又多了一员可以挑大梁的战将。不过夸奖完王承斌后,他又话锋一转,向萧山投去了探询的目光:“山子,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也说说你的意见!”
    剑眉轻挑,萧山俊朗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笑容:“总指挥,你早就成竹在胸了,还非得让我献一回丑。好吧!我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其实,我原来的观点与孝伯也是非常近似,并不赞同与鬼子硬拼,只是听了总指挥的意见后,才心有所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总指挥之所以说‘在竹南、头份地区跟鬼子来一场硬碰硬的战斗是无论如何难以避免了’,我想主要还是基于抗日联军总体的考虑。暂时让出新竹,虽令人心有不甘,抗日联军各部应该还能看得开。可是放弃竹南、头份,将鬼子放入台中,尽管很符合台湾目前的形势,也对志愿军极为有利,但恐怕很难得到台湾其他各部抵抗力量的赞同!黎景嵩就不用说了,鬼子进入台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他新楚军的利益了,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此事;至于黑旗军,台中一失,战场势必要扩展到台南,他们就算不反对,也不一定就会支持咱们;就算是向来与志愿军关系密切的新苗军各部,由于成员大都是本地人,我看他们也不会愿意就这么离开家乡。没有了其他各部抵抗力量的支持,咱们的策略再好,只怕也是孤掌难鸣!”
    沉重地点了点头,邢亮接过萧山的话头接着说道:“山子说的不错,我所担心的就是此事,而且极有可能台湾其他各部抵抗力量的反对声音还要远远超过咱们的估计。这次让徐骧、姜绍祖他们回来,除了要与他们商谈加入志愿军,重新进行整编的问题外,也是想从他们嘴里了解一下各方面对这件事的想法。孝伯你的思路没错,这一仗对志愿军来说确实非常不利,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可是从全局的角度看,此战的利弊得失究竟如何还很难说。抗倭保台的大业单靠我们志愿军是完不成的,它需要将全部的抵抗力量都联合起来,这一仗我们不得不打!”
    
   
第五十三章 是血浓于水


    
    邢亮、徐镶和几名警卫一行六人,踏着沾满露水的浅草,行进在通往向天湖的蜿蜒小径上。虽然随着台风季结束,东北季风开始盛行,台湾炎热的气温已经降低了不少,但岛上的秋天来得迟,几个人经过一番长途跋涉,都有些汗津津的。
    徐骧和姜绍祖是两天前从新竹来到头份的。得知“敢”字营和“捷”字营终于可以正式成为志愿军的一份子,两个人都是兴奋异常。上次在北埔,他们虽提出了加入志愿军,但邢亮由于担心大战在即,刚刚稳定下来的内部形势会因此受到影响,并没有马上同意他们的请求。不过,为了不打击二人的积极性,邢亮还是答应他们,尽管明面上“敢”字营和“捷”字营仍隶属于新苗军,但志愿军会尽可能多的抽调一些军事教官协助他们训练队伍和指挥作战。待打退鬼子的这次进攻,并征求完丘逢甲和吴汤兴的意见,再行决定这件事。
    第二次新竹保卫战胜利结束后,邢亮仍丝毫不敢怠慢。他知道之所以能够连续两次挫败日军的进攻,主要还是鬼子轻敌大意所致,一旦他们收起对抗日联军的轻视之心,敌我双方力量的巨大差距就会显露出来,后面的战斗将会极其艰苦。因此,他除了立即开始着手安排新竹、苗栗以及台中各地的防务,还把再次整编台湾各部抵抗力量的事情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征得丘逢甲、刘永福、黎景嵩和吴汤兴等人的同意后,抗日联军重新确定了“各部实行统一指挥,协同配合作战”的最高原则,并按照义勇军所实行的三三制原则对部队编制进行了调整。当然,邢亮也没忘记答应徐骧、姜绍祖的事,借几个人聚集在台湾府开会之机,探了探丘逢甲和吴汤兴的口风。
    新苗军本来就是一个松散的联合军事组织,各部义军虽然共推吴汤兴为统领,但他们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政,谁也不拥有对新苗军的真正领导权。当邢亮透露徐骧和姜绍祖希望加入志愿军时,只对新苗军拥有名义上控制权,且早就认定只有志愿军才能挽救台湾未来命运的丘逢甲和吴汤兴,根本未作犹豫就认可了此事。而刘永福、黎景嵩因为新苗军自己都没有异议,在得知了此事后,也都未提出不同意见,这也是此次徐骧和姜绍祖前来头份的主要原因。
    至于众人所担心的新竹、苗栗两地义军不愿意离开家乡作战的事情,果如邢亮所料。面对鬼子在新竹台北间灭绝人性的烧杀掳掠,所有的新苗军将士都义愤填膺。徐骧和姜绍祖两人临出发前,新苗军其他各部的统领还反复向二人嘱咐,一定要跟总指挥说说,这次打小鬼子可得让新苗军当先锋。就算鬼子再强大,也绝不容许他们随意践踏生养自己的家乡,鬼子要来只能从他们的尸体和鲜血上走过去……
    这次邢亮和徐镶前往向天湖,是一次既有预定安排又极为偶然的行动。积极联络台湾原住少数民族,组成台湾各民族统一的抗日联合阵线,是冯华与邢亮早在义勇军渡海援台之前就已经商定好的策略,只是志愿军入台以来战事不断,就把这件事拖了下来。直到这次徐骧和姜绍祖前来,邢亮偶然间得知徐骧与居住在向天湖附近的赛夏人和泰雅人相熟识,才决定立刻进山拜访。
    向天湖位于头份东南的东河,海拔高度约为738米,是由加里山北支棱余脉塌陷积水而成的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