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恣欢 >

第68部分

恣欢-第68部分

小说: 恣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数人名,最后得知此次共收了七十名男学生,二十名女学生——比起京城别的书院,人数已经很多了,这其中,又包括十几名六七岁的男孩子和六名七、八岁的闺秀。
  看过之后,她交还给叶先生,“我瞧着没有不妥的地方。”停一停,笑道,“往后这种事就别唤我来了,我只是掌书,怎么能掺和这种重要的事情?”
  叶先生和董飞卿都笑起来。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花名册写成告示,张贴在书院前方,被录取的人员在八月十六前来,未被录取的不妨明年秋日再来。
  蒋徽回到藏书阁,径自去了后面。
  走进门内,便看到临进门的位置的书案后方,有女子伏案书写,神色专注。
  蒋徽轻咳一声,唤起对方注意。
  女子停下笔,抬眼望向她,随即站起身来,绕过书桌。
  是容颜姣好、身形窈窕的女子。蒋徽笑盈盈地问道:“是书办楚裳么?”
  女子微笑,“是这儿的书办,但我姓楚,单名一个棠字。”
  “……”蒋徽汗颜不已,鲜见地露出窘迫之色,“实在是对不住,居然看错了你的名字。我这眼神儿,一向不大好。”
  楚棠神色无辜地道:“没事,我粗心大意的时候也不少。起初看你的名字,也看成了蒋微。”
  三言两语,便让蒋徽的窘迫消减大半,对楚棠生出几分好感。不论有意无意,不是谁都能这样自然而然地化解别人的尴尬。
  楚棠又道:“掌书、书办应该都是细致缜密的性子,偏偏选了这样的两个人。”
  蒋徽笑出来,“可不就是。”心里却是明白,楚棠绝不是不细致的人,倒是她,往后要一再克制自己,才能避免时不时地就犯迷糊出错。
  因是初见,蒋徽与楚棠叙谈一阵,便道辞回了前面。
  酉时,董飞卿来找蒋徽,“走,去兔园看看。”
  “兔园?”蒋徽扬了扬眉。
  “薇珑养兔子的地方。”董飞卿笑道,“她养兔子的事儿,我跟修衡哥打趣了她几次,她索性给那个院落取名兔园,匾额都挂上了。”
  蒋徽笑出声来,“你们可真是的。”三个人,每一个都让她不知道说什么好。
  随后,两个人一起去了兔园。
  薇珑和黎王爷救下的那只兔子,正是蒋徽上次一看就喜欢的黑白毛相间的那只。小家伙由好几个人照看着,不过这些时日,明显肥了不少。
  这会儿,黎王府的人正在喂它,它吃得津津有味,样子可是可爱。
  看了一阵子,董飞卿带蒋徽去了前面的屋舍之内。
  室内的布置,让蒋徽有些意外:五间房打通,四面垂下一根根银色的细绳,细绳末端分别缀着风铃,风铃的末端,又缀着一个个样式小巧的长方木匣——也不能说是木匣,因为上端完全敞开。
  “这是什么意思?”她问。
  董飞卿道:“我是想,书院刚开,打理时难免有疏漏之处,再一个就是,各位教书的先生是否有不足之处,只有学生们心里清楚。所以我就想,该为他们专门设置一个地方,说出自己对书院和某位先生的建议。当然,除此之外,他们想说别的也可以。总而言之,兔园就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地方。”
  蒋徽释然,觉得他这主意实在是好,随即便有了顾虑:“他们各抒己见是好事,但若被谁记恨的话,就不好了。这一点,你考虑到没有?”
  董飞卿颔首一笑,“考虑到了。日后兔园的倒座房就等于是门房,安排两个专人打理此事——谁递条子进来,交给门房的人即可,署名与否,全看自己愿不愿意。门房的人收到之后,拟出明目,如实抄录下来,末了,把明目贴在信匣子外面,条子放在里面。
  “谁想看,只要来这儿就能看到。
  “谁想反驳,也尽可以递条子进来,或者,可以当即在这儿做出回复。”他指一指东面的十二个风铃下面缀着的信匣子,“那边,是专为在书院任职的人所设。哪个学生提出质疑甚至全然否定了一个人,被质疑否定的人可以为自己辩驳——到底是身在书院拿月例的人,反驳当然要署实名。遇到比较重要的事,便需要书院首脑出面澄清或表态了。”
  蒋徽听完,莞尔而笑,“想想倒是挺有意思的。”
  董飞卿道:“当然,要是有人一再胡说八道的话,直接让他闭嘴就是。我是这么想,你觉得呢?”
  “我觉着很好。”蒋徽笑道,“我只盼着,来日有人诟病你的话,你沉得住气才好。”
  董飞卿抚一抚她的面颊,“你又何尝不是。其实这事儿吧,我想来想去,结果也只是偶尔能得到一些于书院有益的建议,大多数时候,应该都是学生们说些自己身边的零碎小事,要么就是一些看你或看我不顺眼的人指桑骂槐。”
  “这样啊……”蒋徽道,“那我以后少来这儿吧,万一压不住火气,跟学子打笔墨官司,总归是不好。”
  董飞卿笑着颔首,“这样自然是最好。要是有人告诉你这边的事,或是事情闹大了,是否缄默,全在你。”
  “我晓得。”
  暮光四合时分,夫妻二人策马返回家中。
  将要用饭的时候,刘全来禀:“董家老太爷、老夫人又来了——早间、午间各来了一趟,小的们说公子不在家,没成想,到这时候,他们又来了。”


第70章 日常
  如果不见; 那两个人不定何时就会找到书院去,所以,董飞卿道:“让他们进来。”语毕,在厅堂落座。
  蒋徽感觉得出,他整日的好心情一扫而空,连目光都变得阴沉。
  片刻后; 董老太爷和董老夫人走进门来。
  回京有小半年了,董飞卿这是第一次见到他们。比起离京前; 他们显得苍老许多; 病态明显。
  董老太爷望着董飞卿; 发干的嘴唇蠕动几下,低声道:“你父亲……”
  三个字的工夫而已,董飞卿的视线陡然转为锋利,刀子一般,无形地凌迟着董老太爷的面容。
  董老太爷不自觉地生出怯意,语声顿住; 再开口时,改了措辞:“我们那个不孝的儿子,被流放到古北口了; 此事; 想必你已有耳闻。”
  董飞卿不说话。
  董老太爷继续道:“家中那个毒妇; 被判了秋后问斩。至于越卿、佑卿; 早已逃出家门; 至今杳无音讯。”
  董飞卿仍旧沉默不语。
  “而我们两个; 早就和那个不孝的东西翻脸了,搬出了董府。”董老太爷殷切地望着董飞卿,“我们知道,这些年,对不住你的地方太多,始终没有好生照顾你。但是,我们也疼爱过你,你一定记得,对么?”
  董飞卿牵了牵唇。
  是的,疼爱过,把他惯得像足了横着走的小螃蟹。小时候不知道那样疼孩子的方式不对,只知道自己是祖父祖母的掌中瑰宝,什么事都能得到允许,犯了什么错都能得到原谅。
  然后,他们与儿媳妇起了分歧、翻脸,慢慢的,迁怒到他头上。
  是他们让他过早的明白“嫌弃”二字意味的是怎样的眼神、脸色、言语。
  他在他们眼里,慢慢的变成了猫狗一般的存在,何时实在高兴了,便把他搂在怀里哄一阵子,平日里不高兴了,就恨不得一巴掌扇一边儿凉快着去。
  那种情形开始之后,他自己说过的,在家过的是人嫌狗不待见的日子。
  那样的岁月,如果不是已经与修衡哥、开林哥结缘,如果不是他们愿意带着他到唐家、程家小住,他无法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很早就明白,自卑是什么意思。
  董老太爷继续道:“家里现在没别人了,只剩了我们两把老骨头。你回去吧,好么?你当家做主,凡事都听你的。在你回去之前,就像蒋家长房那样,我们会告诉人们,以前所有的事,都是我们对不住你。”
  “对,我们一定说到做到。”董老夫人帮腔道,“家里总该有个顶门立户的人,我们以前再糊涂,到了如今,也再不敢不听你的了。”
  知道的还不少,可见来之前没少下功夫。
  董飞卿弯了弯唇角,缓声道:“你们往后的情形,不需担忧。
  “皇上只发落了董志和及其门生,并没迁怒旁人。
  “因着你们曾状告董志和忤逆不孝,董家旁支到了如今,就算是只为着与他划清界限,平时也会照拂着你们——与董志和翻脸的人,便是他们觉着该走动的。
  “我既然被赶出来了,就绝不会再回去。
  “我懒得刁难年迈之人。如果你们不惹我的话。
  “言尽于此,二位请回吧。”
  其实他们并没指望他能回去,只是来跟他要句准话——日后是让他们活,还是让他们半死不活。
  只要他们不出幺蛾子,他怎么会有那种闲情。
  董老太爷和董老夫人还想再说什么,对上董飞卿那愈发锋利、阴沉的视线,言语便哽在了喉间。
  迟疑片刻,他们欠一欠身,转身向外,蹒跚着走出门去。
  董飞卿站起身来,对蒋徽笑一笑,转去更衣洗漱。
  蒋徽给他取来衣服,放到他手边,退后两步,目光柔和地望着他。
  董飞卿拿起长袍,扔到一边,继而又拿起中衣,又扔到一边,皱着眉对她说:“不穿这些。”
  蒋徽微笑,“那你要穿哪件?”
  “是你做的就行。”
  蒋徽笑着走到他近前,勾了勾他身上的道袍,“我的相公,您身上这身儿加上另外两套,可是轮换着穿了俩月了。”
  他微笑,低头,亲吻落在她美人尖的位置,“谁让你懒,夏日就给我做了三套衣服。”
  蒋徽勾住他颈子,踮起脚尖,啄了啄他的唇,“穿着舒坦?”
  “嗯。”
  她眼睛亮晶晶的,“这几日多给你做几套,等天凉了穿。”
  “春日不是做过几套么?”他说,“穿那些就行。眼下事情多,别做这些琐碎的事儿了。”
  “少管我。”蒋徽轻轻地咬了他一下,随即去给他拿来自己亲手做的衣服,仍是在一旁望着他。
  董飞卿脱掉道袍、上身的中衣,意识到她仍在看着自己,皱了皱眉,“奇了怪了,我怎么让你瞧的直别扭呢?商量商量,你能忙点儿别的,不盯着我瞧么?”
  蒋徽无辜地道:“以前说我不瞧就是吃亏的是你,眼下赶我走的也是你。”
  董飞卿看着她,“我就不能不好意思一回?”
  蒋徽笑说:“我就不能做一回花痴?我们家董公子,怎么看怎么好看。”
  董飞卿低低地笑出声来,“小兔崽子,今儿这是吃了多少甜得腻人的东西?”
  蒋徽见他由衷地笑了,扬起小脸儿,“难得我好/色一回,你还跟我装大头蒜,算了。真当我没事儿可忙啊?”语毕,转身走出去。
  他哈哈一笑,“瞧你那小模样儿吧。”换衣服的时候,明白过来:她是故意的,逗他开心,转移他的心绪。
  嗯,是她该办的事儿——小字就是解语。虽然他长期觉着跟她不搭边儿,但在今日,得承认她的确有做解语花的资质。
  蒋徽换了身灰扑扑的旧衣,去了厨房,亲自下厨,做了六菜一汤,一面忙碌,一面让郭妈妈去传话:“告诉公子,今儿的饭要晚一些,他不妨先忙些别的。”
  郭妈妈笑眯眯地称是,转头去告诉董飞卿。
  董飞卿笑着说好,去了书房。
  前些日子开始,蒋徽为凝香阁筹备出足够的香露香料之后,白日留在书房的时间越来越长,或是伏案书写,或是坐在铺着凉簟的地上,捧着薇珑送的小册子细读。他近来每隔三两日便要用书房,不能总跟她抢书桌,便又添置了一张书桌、一个大画案。
  画案是给她预备的。
  他已没了提笔作画的兴致,只希望她还有。
  说过的,越是喜欢到骨子里的,越是画不出。他迄今能画出的她,只是一两笔就能勾勒出来的她的侧面轮廓。
  画不出。继续画的话,便会觉得笔下的她,不足她□□的十中之一。既然不能做到活灵活现,还是别糟蹋她那绝美的小模样儿为好。
  叶先生说,书院最大的目的,该是以培养出栋梁之才为根本,所以,涉及科考的学问,就算他不愿出面授课,也该给书院拟定出个关乎这方面的教导学生的章程。
  这一点,他自然是心甘情愿地奉行——书院要是好几年都出不了一个金榜题名的人,开着有什么意思?只供没事可做的大少爷、大小姐来学琴棋书画么?那会成为笑话,他自己都觉得好笑。
  但是,这章程制定出来也是难得很——不是他自夸,自己和修衡哥、开林哥、恺之,及至蒋徽、薇珑这样的人,叔父、婶婶当初悉心教导的时候,都是不走寻常路,直接随着他们的进度从这一处跳到那一处——天资聪颖的人,哪儿有那么多?
  很多人要走的路,还是勤能补拙。
  所以,他得制定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