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92部分

新鸦片战争-第92部分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圆明园出来刘寄乘坐着一辆不起眼的四轮马车,回到了紫禁城早有太监准备了龙辇,这是一顶十六人的大轿,虽然刘寄不太喜欢坐这种轿子,可他仍然服从了这种规矩。
    从正阳门出来整个队伍有三顶十六抬大轿,谁也不知道皇帝到底坐在那一个轿子里,在前方开路的是两个抬着大锣开道的近卫军,他们一边敲着一边唱着回避,整个队伍前后长达一里,远远的路人便避到一旁。
    皇上的出巡是不允许旁人围观的,可是许多群众自发的远远跟在皇上的后边,有好事的人在人群里议论今天皇上要去迎接回京的新军将士,人们越发好奇起来,他们现在不仅向目睹皇上的面容,更想看看皇帝陛下威武的新军队伍。
    负责安全的近卫军统领董宪周,见到人群越来越多,有些担心的将事情汇报了刘寄。  刘寄挥了挥手让他不必理会,继续前进。
    刘寄之所以这么自信,是他在人群里看到了情报司的几个头目,如果有异常,这些家伙早就向自己汇报了。  何况自己刚刚赢得中英战争,这些年革新图强的政策也略略有了效果,怎么看这些民众也不该现在反对自己。
    当刘寄的队伍进入火车的广场不久,四周自发前来的群众将火车战围的水泄不通,这种情景让董宪周越发紧张起来。  直到刘寄走出龙撵,广场周围涌动的人群突然的矮了下来,围观的人群自发的在广场上跪下高呼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董宪周这才松了口气,确定这些人不是陛下的反对者。
    人们看向皇帝的目光中多了一份崇拜,如果说此前的刘寄依靠改革开放使得帝国富强,并由此给民众带来了好处而让臣民们拥护,此时人们自发的拥戴皇上,则是因为刘寄抵抗外辱带来的崇高威望。  事实上纵观中国历史,被人们所尊敬和崇拜的大英雄,无一不是在抵抗外辱中产生。
    刘寄站立在人群前,阳光将其笼罩在金色的海洋里,他金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双目中坚定的神色让人们感到一种力量和安全。  在人们的目光中笼罩在阳光下的刘寄有一层光晕环绕,仿佛是天神下凡一般。  毫无疑问,这次反抗外来侵略者战争的胜利,让刘寄在国民的地位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战争的确是一种迷醉剂,他使获胜者享受到个人崇拜,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名声,却又让人很容易迷失自己,错误的估计自己的力量,使得事情由辉煌走向另一面,我们不难从历史上找到这样的例子,项羽、拿破仑、还有此时还没有出生的希特勒。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八十九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八十九
    皇后钮祜禄氏的父亲沾了女儿的光,封为奉恩辅国公,虽然有了官爵可老爷子并没有实差。  一家人在口袋胡同有一处大宅子,老爷子没事喜欢听一听戏,偶尔去亲戚家串串门,日子倒也是过得其乐融融。  看起来老爷子风风光光,可老钮祜禄氏也有操心的事。
    让老钮祜禄氏操心的是他唯一的儿子荣禄,荣禄原本在兵部当差,可整日里提笼玩鸟,花眠柳宿,典型的八旗子弟作风。  这让老钮祜禄氏十分担心,虽说皇上是他家女婿,可当今皇上的作风让人捉摸不透,给人认理不认亲的感觉。  果然荣禄在龚自珍上任兵部尚书以后给撵回家了。
    荣禄回了家更是变本加利,一月里难道回家一趟,一回来便向老钮祜禄氏伸手要钱,再大的家业也经不住这般折腾。  老钮祜禄氏想要教训荣禄,也怪他平日太惯了,这时的荣禄如何会听他的。  没法子,老钮祜禄氏打起了女儿的主意,让自家闺女到宫中借着探望皇后,找皇后要些钱财。
    要钱倒也罢了,后来老钮祜禄氏无意中打听到,荣禄加入了复清党。  这事把老钮祜禄氏吓的胆战心惊,玩什么都可以,凭着荣禄这样一块废料,你敢去玩政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并且不是一人掉脑袋,可是一家一族人全部都掉的问题。  老钮祜禄氏这回下了狠心,让人将荣禄捆绑起来。  家法侍候。  将荣禄痛打一顿之后,老钮祜禄氏将其锁在了家中。
    这些天新军凯旋而回,京城中张灯结彩,通宵达旦的庆祝战争地胜利。  老钮祜禄氏没事去看看热闹,倒也觉得日子过得挺快。  他家中的小祖宗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教,似乎突然之间转性了,在家中老老实实的。  见到老钮祜禄氏也是恭恭敬敬的不在拗着性子。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老钮祜禄氏忍不住语重心长的说教了一翻。  两爷子又和好如初。
    作为皇亲国戚,老钮祜禄氏有许多难言之苦,你说一个国丈总得有些排场吧,可省之又省自己那点俸禄也只好勉强维持。  自己这个不孝之子生了点事情出来,这个月地开销又有些短缺了,不得已又要去找皇后想法子了。
    想到这里老钮祜禄氏,摇头叹息了一声。  自己尚不如东市那些大商人有钱,自己算那门子国丈。
    老钮祜禄氏又长叹了一声,心里默道:皇上造孽呀!居然让商人也封爵,现在的八旗中经商地人海了去,祖宗的规矩都成了一钱不值的臭狗屎。
    想到这些,他再次长叹了一声,仰头呼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
    概叹归概叹。  老钮祜禄氏向管家说道:“福安,你到我房中来一趟。  ”
    老钮祜禄氏向福安交待了一翻,让他去了茄子胡同将三姑娘请回了娘家。
    三姑娘一得到消息便知道父亲要自己去宫中向姐姐要钱财,果然回了家中老爷子便吩咐她去一趟宫中,将家里的困难向皇后娘娘讲一讲。  这事连荣禄也知道了,还端着一罐酱桃仁对三姑娘说:“姐。  我过去不懂事,让皇后和皇上操心了,这罐酱桃仁代表我的新意,请皇后娘娘和皇上一定品尝一下。  ”
    三姑娘不禁有些另眼相看,这小子真的懂事了,打趣道:“要姐姐给你向皇后求求情,再给你一个差事做。  ”
    ********************************
    今夜的月色皎洁迷人,刘寄在御花园中遥望着一轮明月。  鸦片战争已经打胜了,教育计划正在实施,关税在年年增加。  鸦片正在严格地查禁。  国家的工业化正在推行,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想起这些刘寄的心中总是美滋滋的。  现在是进行八旗制度革新的时侯了,他已经以封赏这次鸦片战争功臣的名义,召回了广州、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成都九地的将军。  这些人回来后,刘寄将派遣新地人选重新组建各地的将军衙门,计划中刘寄准备组建一百个步兵镇,二十个骑兵镇,十个炮兵镇,合计65万人的陆军。
    正在想着心事,刘寄听见身后有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见曹进喜堆着笑脸说道:“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
    “嗯,让皇后进来吧!”
    银色的月辉下,穿着白色旗袍的钮祜禄氏出现在刘寄的视线里。
    夏夜地风轻轻拂过花园的上空,一阵阵花香让刘寄心旷神怡,钮祜禄氏窈窕的身材被旗袍勾勒出两道醉人的曲线,在月色的笼罩下,她的身躯镶嵌着一道银色的光边,仿佛是月宫中的神女下凡一般。
    “臣妾的妹妹带来一些家中自做的小吃,皇上尝一尝。  ”
    一双纤纤玉手拿着香味扑鼻地酱桃仁递到了刘寄地口中。
    刘寄的嘴连皇后地玉手一并含住了,这个显得轻佻的动作,让皇后窘的脸上升起了一抹红霞。
    “皇上坏,奴才们都看见了。  ”缩回了自己的手,皇后娇媚的嗔了皇上一眼。
    看到皇上笑吟吟的嚼着口中的酱桃仁,皇后又欠身福了一福说道:“臣妾该死,刚才冒犯皇上了。  ”
    刘寄欣赏着皇后曲线玲珑的身材笑道:“不用道歉,这是夫妻之间的情趣,朕和皇后是天下人的楷模,这夫妻和谐一事,也应该做一个表率。  ”
    刘寄这翻话让皇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说好吧,似乎承认了皇上刚才的轻佻是对的,说不好,岂不是说皇上和自己没有夫妻情趣。
    见皇后愣在那里,刘寄哈哈笑了起来,拿出一块酱桃仁放在皇后的口中。
    钮祜禄氏轻轻嚼着嘴里的酱桃仁,嘴里和心里都似蜜一样甜。  愣了片刻,钮祜禄氏想起为弟弟求官的事情,向刘寄说道:“皇上,臣妾有一兄弟在家中闲散无事,臣妾怕他游手好闲惯久了,跟人学坏,不如皇上给他一个差事,也好管教他一下。  ”
    这事刘寄倒不好拒绝,再说自己的小舅子也不给个差事,外人不是会说当今皇上刻薄待人,连自己的小舅子也不给点好处,何况他人。
    这么一想刘寄答应了给个闲差。  话一说完,刘寄便上前拉着皇后柔软绵人的小手往翊坤宫而去。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复清社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复清社
    京城的西城墙有一条顺城街,这条街有许多胡同与之相连,井儿胡同便是其中一条。  井儿胡同顾名思义,便是这条胡同里有一口井,其井水回口微甜,附近几条胡同的人都爱到这里打水。  这条井以青石砌成,井的四周有水沟相连。  旁边一颗老槐树,夏日里枝叶繁茂是一处纳凉的好去出。  一些挑水为生的汉子常常在树下坐着聊天,大凡活干完以后,他们便聚在了这里。  东扯西拉的说话之余,男人们也顺带着瞧瞧在井边浆洗衣服的小媳妇。
    今夜月朗星稀,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天边升起,劳累了一天的挑夫们又在老槐树下纳凉聊天。  抽着一袋旱烟,吧嗒几口又说上两句无关紧要的笑话,这些简单得娱乐是挑夫们最喜欢地享受。  男人们围在一起的话题总是少不了女人,挑夫们也同样喜欢这样的话题,只是他们没有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白,而是粗狂的说着:“祥寡妇的**白得很,要是让我**一会,给她挑一年水,我都干。  ”
    另一个人接道:“你们说怪不怪,今儿晚上,祥寡妇家怎么去了那么多汉子。  这娘们应付得过来。  ”
    又有一个人说道:“你们不要乱说了,不定是家里来了客人,那里有邀来一帮男人做丑事的。  ”
    几个人正在海侃着,有一人指着胡同口说道:“今儿吹的什么风,怎么来了一大帮人。  ”
    又有一人指着胡同地另一面说道:“那边还有。  ”
    大家伙这才发现胡同的两头。  一前一后拥来了两帮人。
    明亮的月光照在这些人黑色的制服,让挑夫们心里害怕起来,他们或蹲或坐在大树下默默地注视着合围上来的警察。
    领着这些警察的却是一些军爷,他们穿着一身绿色的制服,行动间干净利索,腰间地衣服鼓涨,自然的让人联想起他们别着得火器。
    这些人一到了井儿胡同立刻将胡同里一处并不起眼地宅子围了起来。  挑夫们认得那是祥寡妇的屋子。  一个个既惊又奇。
    这时有几人向大槐树这边走了过来,看那模样显然是来盘问他们的。
    事情的发展让挑夫们惊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  正在他们惶恐不安之时。  那名蹲在槐树下一直没有吭过声的年轻挑夫站了起来,在挑夫们惊讶的目光下,只见这人丛布腰带上取下一块腰牌亮了亮,前来的警察态度立刻恭敬了起来。  这人拉着警察在旁边嘀咕了几句,那些挑夫们被放了回去。  临别时,这人向挑夫们说道:“我是在这里执行任务地军人,这些人托各位老哥照顾了。  后会有期。  ”说完,年轻人抱拳为礼,而后大步向警察队伍走去、
    这个变化让挑夫们睁大了眼睛,这是跟我们挑了十多天水桶的老幺吗?居然,居然是一名差人,真他**瞎了眼。
    奇怪归奇怪,这些挑夫再不敢停留,连忙往自己的窝棚赶去。  刚走几步便听见后面噼啪作响。  有大胆的回头一看,见祥寡妇的宅子里火光闪闪,居然有人用火枪朝外面打。
    外面的警察当然也不是善茬,躲在隐避处还击着,顿时胡同里如同过年放鞭炮一样热闹了起来。
    仔细听听,还可以发现隔壁一条胡同里也正打的火热。  几个挑夫熟悉熟悉地形,一下便听出了声音是从祥寡妇宅子的后门处传来。  他们赶紧绕道从别处躲了过去,心里既害怕又兴奋。  害怕地是差点惹一生麻烦,弄不好小命都会没了。  兴奋的是亲眼看到一场大事,今后吹起来,也可以自称枪林弹雨里走了一遭。
    不说挑夫们自个躲开了,再说老幺替挑夫们说了好话,他凭啥有这能耐。  原来这人是情报司一名干将,人称张三,扮作挑夫模样便是为了监视祥寡妇的宅子。
    你说祥寡妇的宅子有啥好监视的。  说起来话长。  这里长话短说。  祥寡妇的男人是一名八旗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