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54部分

新鸦片战争-第54部分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对,一双双,共十余。在殿外群舞,舞毕,诸王在前,大臣在后,向皇上行三叩礼。皇上各赏荷包一双。
第一百一十二章外使进京
    罗伯特抵达京城时正好是正月十五这天,总理大臣戴兰芬亲自率领总理衙门的官员迎接到了京城外十里外。
    罗伯特一到,一队吹鼓手鼓乐齐鸣,热热闹闹的把罗伯特迎上了轿子。
    回程从永定门入了城,这一天的京城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来人往。沿途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的人群,拥挤在各种小吃摊的群众,围着捏泥人的小孩,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让罗伯特大饱了东方情调的民风民俗,给罗伯特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影响。
    从正宫门进入长春圆,经过澹怀堂的一组庭院建筑,过北面的长桥到达中央大岛,在岛上略略浏览了一下假山石阜,过了含经堂、藴真斋,往西到了海岳开襟,罗伯特再也按耐不住,在湖边向着前方水中的建筑左右观望,只见一组建筑建立于水中央,其台基为圆形,分上下两层,汉白玉石凭栏围绕。台上建三层楼宇,层层叠叠,重檐楼阁,富含东方蕴味的建筑让人百看不穷,那台上的四面各一座牌楼与主建筑交相呼应,将整栋建筑凸显的玲珑婉转,浮想联翩。罗伯特禁不住欢呼起来。
    在海岳开襟留恋一阵,队伍从恩永斋绕道走向西洋楼。一路上罗伯特停停走走,尤其在谐奇趣主楼南边的大型海棠式喷水池前,罗伯特欢喜的看着池内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久久不肯离开。过了保春寺,离西洋楼还有一定距离,罗伯特再次欢喜起来,这不仅是西洋楼前的大水法吸引了他,更是因为他听到了西洋楼的殿堂里传出的英国口音。
    在戴兰芬的引领下走进恢弘的西洋楼,罗伯特看到了屋子里有许多的人,他们中有东方人也有欧洲人,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正中间一位穿着明黄色勒金龙袍的中年人,这人穿戴明显的不同于一般的东方人。看上去这人明显的具有一种习惯于指使别人的气质,罗伯特猜想这人就是中国皇帝吧。
    ***********************
    为了迎接罗伯特的到来,刘寄邀请了各国公使到圆明园西洋楼聚会。
    等待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罗伯特终于出现在西洋楼的门口。刘寄高兴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看着走进屋子的罗伯特,他向身边的林阿适说道:“替朕招呼这位来自英国的尊贵客人。”
    林阿适上前热情的与罗伯特招呼起来,并把罗伯特带到了刘寄的身前。罗伯特以觐见英国国王的礼节参见了刘寄,在林阿适的翻译下。刘寄又将罗伯特一一亲自介绍给了各国的公使,这些来自俄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美国、普鲁士等国的公使都很高兴借着罗伯特的光到了圆明园中一饱眼福,其实不止于眼福,他们口中的皇家美食也让这些老外赞口不绝。英国公使杰克和罗伯特很高兴这种相见,两人热情的招呼了起来。
    因为惦记着铁路的事情,刘寄在最初的接待仪式后便离开了。
    回到圆明园四宜书屋,刘寄忍住了将正在过元宵的包世臣叫来的想法。自个思索起来,到底先修建那一条铁路为好。四条铁路里,经济和军事并重的是京广线,军事上最迫切的应该要算京(城)-库(伦)线,修通了京库线,外蒙基本就稳定了,今后收复大泽(贝加尔湖)便是指日可待了。不过算起来,京城到伊犁也很重要,沿途经过的西北重镇都将得到巩固。这样看起来,京城到雅克萨一线倒可以稍微缓一缓。那其它三线到底先修那一条呢?思考了一阵,刘寄还是倾向于先修京广线,因为这条线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而且能联结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富庶地区,对国内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了选择,刘寄自地图上兴致勃勃的规划起来。
    一下午很快便过去了,戴兰芬来到屋外时,刘寄仍然沉浸在地图上,在地图勾画着应该用铁路联结城市。
    原本进来禀报戴兰芬求见的曹进喜见皇上仍然在思考着,便不敢打搅,自个站在一边。趁着刘寄取水喝得机会,曹进喜才报道:“主子,总理大臣戴兰芬求见。”
    “来了多久了?”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
    刘寄有些嗔怪得说道:“怎么不早通报,快请!”
    “喳。”
    听到戴兰芬走进屋中地声音,刘寄在地图上勾画着说道:“畹香到这边来。”
    刘寄对着走到近处的戴兰芬指点起来,把京广线应该通过重镇一一道出。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戴兰芬想起今天来的正事,向刘寄禀报道:“皇上,现在东北局势已经平定,俄国人那边是否现在就进行照会,让其撤离库页岛。”
    “不忙,春季嘛,图个吉利,不宜谈这些有纷争的事情。何况各地新任命的将军和东北新建三省的巡抚都还在路上。那些将军要组建一支新式的军队也需要一些时间,再等等,就让俄国人在岛上再待些日子,这么久都过来了,也不着急一时。”
    戴兰芬得了指示,应了声好,他又问道:“是否现在就请罗伯特先生到这里商谈铁路的事情。”
    “也不急,客人刚到,沿途疲劳了,让他们先休息一晚,明日再谈。对了,罗伯特先生的随从都安顿好了吧。”
    “这些人都安置在京城的驿馆中,微臣已经吩咐一定要按照最高的标准接待。”
    “那好,你也先回去歇息,今天是元霄节,家里人都在等着你,好好和家人团聚一下。”
    这翻话让戴兰芬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压低声音说道:“圣上也不要太操劳了,保重龙体为上。”
    刘寄回头看着戴兰芬笑了笑说道:“去吧,朕的身子骨棒的很。”
    戴兰芬这才叩头离开了四宜书屋,出了门,回家中过元霄节去了。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三热河都统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三热河都统
    都统一职与将军相似,皆是从一品武官。  全国仅设2人,分别驻于张家口与与热河,张家口都统因兼管察哈尔游牧之事,所以也称为“察哈尔都统”。  而热河为皇上行宫所在,又是护卫京畿的屏障,热河都统一职责任重大,王鼎以汉官任都统,这是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清朝官员实行二元制,满、蒙、汉官数量皆有定制,同一职务通常设有满汉二人,都以满官为主。  先前刘寄任命龚自珍兼领盛京将军就已经打破清朝祖制了,这次王鼎的任命在朝廷中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早在刘寄掌权以后,朝中汉人就逐渐打破了以满官为主的常规。  京城八旗禁旅被架空以后,越来越多的汉人成为武官。  其实这种变化一直在进行,只是王鼎的任命把这种变化显现了出来,直至以后任命了杨露蝉、黄爵滋为将军,汉官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完全和满官平起平坐了。
    热河都统衙门下属有文官厅、武官厅、宾僚厅,有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蒙古科、蒙民科、喇嘛科、围场科,还有民案房、禀事房、稽察房、本摺房、印房等。  都统所辖的武官有协领五人,佐领十五人、防御二十二人。  骁骑校二十人。  武官之下管文案的有章京等,还有笔帖式二人专管翻译。
    王鼎到达承德后抵触情绪没少遇到,政令极不畅通。  不仅如此在将军府衙门中由于缺失官员和人浮于事。  使衙门办事效率极其低下。  之所以空缺的官员,跟前热河都统苏成额叛乱息息相关。  当时奕山打败苏成额以后,苏成额退回热河固守,奕山率领察哈尔骑兵在城下伤亡惨重,攻下城池后奕山为了报复杀了不少人,再后来受苏成额牵连被朝廷下入大牢地人多不胜数。
    这些抵触王鼎政令的人中,以协领阿楚珲为最。  阿楚珲四十多岁。  在热河都统麾下任职多年。  在朝中及热河关系网众多,势力庞大。  苏成额叛乱时。  阿楚珲称病躲开了叛乱,也因此逃过一劫。  原本朝廷下了圣旨各地八旗维持不变,阿楚珲以为自己升为都统的机会来了,谁知道现在来了另一个人当都统,而且是汉人,阿楚珲心里自然不服气。
    王鼎来到热河后把情况细致了解了一翻,他首先解决的是都统以下各营兵员长期被层层克扣军饷的问题。
    落实这个事情没有掌管热河财政大权的户科给事中支持是办不好的。  新上任地户科给事中何绍基,是王鼎任从京师带过来的人。  王鼎在内务府担任大臣地时候,何绍基便是其幕僚,现在王鼎改任热河都统便保举何绍基做了热河户科给事中一职。
    有了何绍基主持户科事情就好办了,到了发饷之时,王鼎让各营召集所有官兵到关帝庙集合。
    热河都统原本辖官兵八千七百多人,由于苏成额的叛乱,现在热河都统麾下官兵只剩余了三千多人。  这三千多人集合起来仍然是数量可观。  将关帝庙外的广场挤的满满的,一眼望去尽是清兵的红顶子。  王鼎看着这稀稀拉拉,自由散漫如同赶集的士兵,便不由得想起京城中见到地新军官兵列队,两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王鼎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官员,深明事情的轻重缓急。
    集合好队伍后,王鼎麾下的一队亲兵在搭建的主席台前分左右排列。
    这时协领博充奥沃赫从主席台上站了出来念起了一串名字,博充奥沃赫念完后从下面走出了六名武官。
    这些武官都以为是让他们去领钱,一个个大摇大摆的往侧面的数十个账房先生所在的位置走去。
    刚到了台前,只见博充奥沃赫大喝一声:“拿下。  ”
    只见数十名如狼似虎地亲兵强将上来,二话不说当众拿下了这几个武官。
    这突然的变故让下面的官兵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着这几个武官被擒了下去,博充奥沃赫在台上拿出一本折子大声念了起来。  原来这几人个个克扣军饷、欺压士兵,其中有一人甚至空报兵员虚数吃空饷。  随着这几人被捉拿了下去。  博充奥沃赫又宣布提拔和奖赏了几个因为廉洁奉公受到排挤的军官。
    等处理完这些。  王鼎从容的走到前台高声说道:“本都统麾下,有功必赏。  有过必罚。  兵士们为国效劳,决不允许有克扣军饷的行为出现,现在大家都去领饷。  ”
    看着几个平日民愤极大、骄横跋扈地武官被王鼎出其不意的拿下,众官兵都感到一种震慑,同时那些被提拔的官员也给了官兵一种新的榜样。
    王鼎这一手,起到了立竿见影地效果。  在这后王鼎组织士兵操练,人人都不敢偷懒松懈。
    训练了一段时间后,王鼎又从中提拔了一些勤奋忠诚的士兵填补到武官队伍中。
    经过三两月后,王鼎逐渐改变了被动的局面,热河都统衙门的武官系统逐渐得到了王鼎的有效管理。
    这一切都做完后,王鼎开始整顿都统衙门的秩序。
    一日,王鼎当众向都统衙门诸官宣布,前事不记,以后各级官员不得收受下级的孝敬,更不得欺压百姓,若有违反者革职查办。
    阿楚珲没有把这话当会事,王鼎刚宣布了几天,便有民案房地笔贴士来孝敬阿楚珲,期望阿楚珲说说情,放了被因为强买农地被抓起来地一位当地豪强。
    阿楚珲一者看到对方送的钱财不少,二者想和王鼎对着干,便走了关节放了犯人。
    这事传了开去,也到王鼎地耳中。  初时阿楚珲时时注意着王鼎的动静,可过了一段时间并不见王鼎动静,也就松懈下来了。  众人也在想,其实王鼎也并不敢动那些有背景的人。
    过了不久王鼎在都统衙门召集众官议事,诸官早早的便到了,那阿楚珲与往日一样,待众人都到齐了他才跚跚迟来。
    当阿楚珲刚一踏进都统衙门的议事厅,只听王鼎大喝一声:“来人,将阿楚珲拿下,打入大牢。  ”
    阿楚珲的官职协领乃正三品武官,其任命与调动的权利都在朝廷吏部。  见王鼎要来拿人,阿楚珲大喊道:“本官乃朝廷命官,谁敢拿人。  ”
    王鼎的亲兵自然不吃阿楚珲这一套,这些凶狠的扑了上来,将其五花大绑得捆了起来。  阿楚珲虽然被绑住,依然大吵大闹并不服气,嘴里骂骂咧咧的。  直到被送到大牢中,阿楚珲还不明白为何王鼎敢对他下手,他不知道王鼎的后台是皇帝,满以为自己在京城的关系网会救了他。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四热河都统2
    第一章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四热河都统2
    事隔半月,免除阿楚珲一切官衔的诏书送到盛京。  阿楚珲在牢中聆听完圣旨才猛然惊觉自个看错了形势,想要后悔已来不及了,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