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43部分

新鸦片战争-第43部分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不易察觉的移动着。
    大柱用嘴小口小口的吸着气,稍微不注意一股苦涩的滋味便会进入到嘴里,为了生命他不得不如此,时间在粪便里似乎被放大了许多倍,大柱让自己的脑袋什么也不想,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吸气上。
    过了良久,大柱实在有些憋不住了,他悄无声息的将头先露出了屎面。只见在一群蛆虫中间露出了一颗和周围颜色一致的圆形物体,物体的中间部位微微透出了一跳缝,现出了里面的白色部分。
    那正是大柱眯成了缝隙的眼睛。
    他不得不眯着眼睛,因为睁的大了眼睛里会流进杂物。
    这一看,大柱松了口气,茅坑的木板又盖上了,周围应该已经没人了。
第八十九章撤旗之乱2
    正当刘大柱想将身子完全拔出来时,茅房外传来一阵声响。
    他立刻一动不动的僵立在粪坑里,小心的不发出一点声响。
    随着茅房的柴扉被拉开,有人的脚步声走了近来。
    刘大柱因为眼睛里进了一些秽物,正在火辣辣的疼痛着。他勉强睁开眼睛从木板的缝隙中看上去,进来的似乎是两个八旗兵。两人一边掏出家伙哗啦啦的撒了起来,一边在上面聊了起来。
    其中一人说道:“统领大人刚才说的话……。”
    “小声些。”另一人不待这人说完立刻打断了他的话,左右张望后另一人放低声音说道:“标头是统领大人的亲信,如果知道了你我私下议论,不会有好果子吃。”
    “难道当真要当判匪,去葫芦口袭击皇上,那可是株连九族的罪。”
    “刚才军门大人也说了,咱们八旗的人为皇上打了天下,现在江山稳了,不要咱们了。即使是皇上这么做也不仗义呀!再说这也不是造反,只是将皇上扣留起来,让皇上改过对咱们八旗的不公。”
    “这你也信呀,咱倆在家日子虽不好过,每月还有两枚龙圆,就什么也不干,都可以无忧无虑有个温饱。这上面的人不管随打赢了,我们都得喊主子。换了谁当主子,我俩不照样是奴才。可统领大人要把事情办砸了,你我的脑袋只好吊在笼子里供城下的人瞻仰了。”
    “你小子说的话也实在,可是现在我俩能走的掉吗?”
    “唉……!”那人叹了口气,有些丧气的说道:“你我是上了贼船了,现在是裤裆里沾了黄泥巴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
    “话不能这么说,要是统领大人抓住了皇上呢。”
    “也只好如此了,期望统领大人抓住皇上,咱倆重新管别人叫主子,弄不好还可以捞个一官半职。”
    两人说到这里抖了抖身子,系上了裤腰带,聊着往外走去。
    “他娘的,昨天要是不跟着来就好了。”
    “谁叫你小子爱钱,几枚龙圆眼睛都亮了。”
    “也不都是钱的缘故,京城里上三旗的人,现在谁不对皇上有意见,好好的军饷都给停了,原本当差的更惨,给弄到盛京去戍边。再说统领大人手中有太后懿旨。”
    “那懿旨呀,我看是哪个小胡同的雕刻师傅用萝卜刻出来的。”
    “你怎么知道?”
    “那年我小弟要求人办个差事,为了托关系,我找人仿照了一个远方亲戚的书信,这远方亲戚是个户部侍郎,完了便加盖了一颗萝卜大印。”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声音也渐行渐远。
    刘大柱听到两人远去后,暂时也不敢出来了。等了半天,实在不见了动静,他才偷偷从粪坑里爬了上来。这四面透风的茅房周围只是围着竹编的篱笆,透过缝隙向外一看,周围都没有了人。
    从茅房里遛了出来后,刘大柱小心翼翼的挨家挨户的搜查了下去。从村头到村尾十几家人很快便察看完了,在二刘家的后院里刘大柱无声的哭泣起来,他双膝一软跪到了成堆的尸体前面。在尸体的下面,刘大柱使劲拉出了胸口有着一个大洞的老娘。
    刘大柱哀痛的想就此死去,可也正是这种仇恨支撑着他迅速爬了起来,往村外跑去。
    *************************
    离开葫芦口不过数里处,一群队伍在大路边停留了下来。
    这只数百人的队伍,队形井然有序,层层将队伍中间的人保护了起来。
    在附近的高地上有站岗的人监视着四周,临近外层有举着回避,肃静牌子的近卫兵禁止人们靠近。
    这支队伍正是刘寄出巡的队伍,此次上海、天津两地的造船厂相继落成,中国就在北方、中部、南方拥有了三座造船厂,为中国海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刘寄在欣喜之余决定到临近的天津船厂视察,亲眼看看花费了国库中大量银圆的投资是否值得。
    巡查的队伍在文安县修整之后继续出发了,到了这里几个骑马的文官实在有些受不住了,刘寄看他们难受的模样便把队伍停留在了这里。
    时近下午未时末(约3点),一个浑身肮脏不堪散发着一股恶臭的人出现在了大路上。
    这人一到了队伍前,便大声嚷嚷起来:“俺要见皇上!”
    外围捂住鼻子的一名近卫兵,上前揣了他一脚喝道:“你这一身臭味,还想见皇上,反了你。”
    这人正是抄小路赶来的刘大柱,他着急的跪在地上叫道:“小人有要事面见皇上,真的,求你让俺见皇上。”
    不断爬行着朝前的刘大柱又被卫兵的马靴重重的蹬开,他听见卫兵喝道:“不准靠前,去洗一洗才来。”
    几次三番被赶走后,刘大柱伤心的站了起来,他的心里似乎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鼻头一阵阵酸楚。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让俺去那里洗漱。你当俺喜欢这样吗?这也是没法子呀!村子里人都死光了,要不是俺……。刘大柱实在无法想下去,伤伤心心的哭了出来。
    “大兄弟,我看你刚才在嚷着要见皇上,到底有什么事情?”
    刘大柱让声音吸引的抬起了头,他看见胸口有一只熊罴的近卫军官员微微皱着眉头和他说话。
    “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到底啥事呀?”
    “小人刘大柱,有人要袭击皇上?”
    这人的脸色立刻变了,随即问道:“你怎么知道?”
    “那些旗兵将俺村里的人都杀了,俺是唯一逃出来的。”
    “这事你可禀报了皇上?”
    “卫兵不让俺见。”
    “你去了也见不了皇上,你这身臭味肯定不会见你的。”
    “俺不相信,皇上是好皇上,肯定要见俺。”
    “这样吧,你到前面葫芦口去把身子洗洗,然后再回来,便可以见皇上了。”
    刘大柱虽说有些憨朴,可也并不傻,这人的话让他警觉起来。那些杀人的旗兵不正在葫芦口吗,这人为什么要叫自己去葫芦口。他的眼睛瞪大了直直的看着那名军官。
    这眼神让明山不自在起来,有些奇怪的问道:“你干嘛这样看着本官?”
    “你是唱白脸的。”
第九十章撤旗之乱3
    明山是正黄旗的旗人,通过考核进入了近卫军中,成为了一名班领。近卫军中像他这样的旗人也有好几十人。
    自从皇上正式颁布了撤消禁旅八旗军籍的圣旨后,明山和近卫军中的旗人没少议论过这事。说话中大家多少有些不满。
    明山的家在德胜门内,前些日子他回了一趟家中。
    一回到家里,明山才发现旗内的人几乎是议论纷纷。虽然埋怨的人居多,也有人说皇上好话的,毕竟现在旗人的原俸涨了,每季除了发给在籍旗人一石米,每月还在中华银行领取二枚龙圆。只是反对的人立刻就反驳,现在新出生的婴儿不在入旗籍,自然也人不能领取旗俸了。明山不想加入这些议论中去,他总是不置可否的离开议论的人。
    当天晚上,明山在旗的原都统索伦来见了明山。索伦的承诺和皇太后的懿旨打动了明山,其实明山最渴望的是恢复满洲八旗的旧制,至于今后是否能照索伦说的提升他为正黄旗都统加封承恩镇国公等等,那都是未定之数了。
    回到了近卫军中后恰好明山所在的营跟着皇上出巡,明山悄悄和索伦的人取得了联系。刚才他正是趁着皇上传令休息,利用自己的职务谎称出去巡查,将皇上即将到达葫芦口的消息传递了出去。不成想回来正好遇见刘大柱,问了几句后,明山原本想把刘大柱骗到葫芦口,那里埋伏的人自然会杀了他灭口。现在听刘大柱称呼自己是唱白脸的,他愣了片刻后反应过来,戏里唱白脸的都是奸臣,这刘大柱不是在奚落他是坏人吗。更何况明山现在所作所为不也正是个戏里的奸臣吗!
    明山恼羞成怒心头无名火起。明山虽然恼怒,城府却深。此刻他反而看起来很和蔼的笑着,春风满面的向刘大柱说道:“我怎么是唱白脸的,不如这样,我带你到前边将身子洗洗,咱们再去见皇上。”
    “不,现在去见,皇上是好皇上,一定会见俺。”
    明山连接劝了几次,那刘大柱只是一口咬定皇上是好皇上,非要立刻去见。弄的明山额头出了一层细汗,他只好无奈的点头道:“好吧去见皇上,你走前面。”
    待刘大柱往前走去,明山抽出腰刀猛的朝他后颈劈了过去。
    ************************
    董宪周忠诚勤勉,武艺高强,是新近提拔起来的近卫军统领。他带着两名近卫士兵巡视到卫兵处时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什么情况?”
    这一问把刚才有个浑身臭味的乞丐要见皇上的事情给问了出来,董宪周多了个心眼,疑惑这乞丐为什么要见皇上。联系起刚才收到董海川快马来报辅国公绵恺逃离京城的消息,他决定亲自问一问乞丐。
    问明了乞丐离去的方向,董宪周向东行来。刚转一个一块丘地,一名士兵眼快,大声喝道:“住手。”
    董宪周抬眼一看,那明山正要杀死乞丐。董宪周跟着叫了一声:“刀下留人。”
    “啊!”的一声惨叫从乞丐处传来,那名乞丐背部中了一刀却不是要害,反而更加拼命的往董宪周处赶来。明山却是疯了一般直追杀过来。
    董宪周心头一阵恼怒,居然敢不听命令,小子反了你。他再次喝道:“立刻停下,不然拿下军法处置。”
    “你他娘的汉狗,有资格叫你满人爷爷,一边待着去,不砍死这丑乞丐,我明山誓不罢休。”
    满人不服汉官的管教,几乎是军中公开的秘密了。董宪周心中正恼怒此事,见明山敢当面抗令。他当即放过乞丐,当胸往明山打去,明山慌忙挥刀砍向董宪周。这一下明山的反意已经完全暴露了出来,在军中敢挥刀砍向长官,已经是军中大忌。左右两名近卫士兵分别扑了过来,董宪周一掌砍在了明山握刀的手上。那明山如何是对手,很快便被三人绑了起来。
    ************************
    “诸位都讲一讲,为何老三突然要逃离京城?”
    面对皇上的提问,周围的人都静默了下来,这毕竟是皇上的家事。
    刘寄见大家都不吭声,他从坐着的石块上站了起来说道:“英和你讲一讲。”
    “回皇上,奴才以为,恪王爷大概想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真的吗?”
    “是不是真的,奴才就不知道了,奴才也是猜测而已。”
    正说话间,近卫统领董宪周来到近处向坐在大树下的刘寄说道:“皇上末将有要事禀报。”
    “讲来。”
    刘寄命令后,董宪周却没有马上回答,他走到刘寄的耳边小声说了起来。
    围坐在四周的群臣看不出刘寄的神色有何变化,暗自都在猜测着何事让董宪周敢打断皇上议会。
    正在揣摩间,群臣见皇上挥手说道:“立即起程,打道回京。”
    *************************
    满蒙汉八旗的都统是八旗的实际管理者,这次果勒丰额成功的撮合了八个满洲八旗都统,一个蒙古八旗都统的叛乱,汉八旗因为隶属九门提督麾下,而九门提督由皇上的亲信程廷华统领,果勒丰额连主意都不敢打。蒙古八旗中被拉下水的只有果勒丰额的亲家,一者果勒丰额不敢大张旗鼓的行事,二者忠心于皇上的巴彦巴图统领的骁骑营中大多出自蒙古八旗。
    这些都统各自引诱了原在旗时的数百名亲信,又暗中物色了一些靠得住的旗人煽动管理下面的人。这些人在昨天晚上分批次乔装出了京城。当然弄些进出城门的引子对这些满洲贵族来说还不是一件容易极了的事情。按照果勒丰额事前的约定,所有人都带着以前当兵时的武器装束,赶到了文安县一处便辟地点集合,今天早晨文安县境内便突然的冒出了一只有三千人的队伍。这支打着八旗旗号的队伍在赶往葫芦口的途中,恰好要经过刘家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告密,不仅是刘家屯的人,沿途遇见了这支队伍的人无一避免的被杀的精光。
第九十一章阻击叛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