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39部分

新鸦片战争-第39部分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则徐在一旁听不懂琉球人的说话,见琉球人热烈的讨论起来,他也不好介入到琉球人的内务中。因此林则徐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琉球王告退,琉球王礼遇有加的将林则徐送了出去,又让蔡延杰将林则徐送到码头。林则徐辞别了琉球王同蔡延杰向码头而去,一路快步而行,到了码头赖恩爵已经打理好舰队的事务正在等候着林则徐的回来。
    正在这时,港口北面有炮声传来。大家往北面看去,一艘悬挂着白地红日旗帜的萨摩藩炮舰正在轰击北面的炮台,炮台附近的人群纷纷张皇的逃窜而去。炮台上守卫的琉球士兵来不及反击便同炮台一起炸的七零八落。
    蔡延杰怒目看着远处的萨摩藩炮舰,片刻后转头向林则徐求告道:“肯请上国水师,为我琉球赶走这群盗贼。”
    林则徐转头向赖恩爵问道:“赖镇台,以为如何?”
    赖恩爵见到日本人的炮舰如此猖獗,又受琉球礼遇,见林则徐问起,知道林则徐也有相助琉球之心,他当即说道:“东洋人如此倡狂,今日让见见咱中华上国战舰的威力。”
    蔡延杰拱手说道:“有劳上国将军了。”
    军情紧急,赖恩爵也不再多说,立刻向舰上的水师官兵们发出号令。没多久,两艘悬挂着龙旗的战舰扬波劈浪向日本炮舰包抄过去。那边日本人的炮舰察觉到中国战舰的意图,立刻调转船头以侧面的火炮对着中国战舰想要对抗。可中国战舰的威力还是让清水源左卫门低估了,还在萨摩藩的炮舰射程之外,两艘在清水源左卫门看来庞大无比的中**舰已经炮声隆隆的打了起来。不过顷刻的功夫,清水源左卫门的座舰已经中了两炮,甲板上烈火熊熊,死伤的兵士躺的四处都是。
    清水源左卫门见机的快,眼见自己的走船不行了,他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等他从远处潜出水面回头一看,只见那艘萨摩藩最新式的舰船已经开始在炮声中倾斜的沉入水中,清水源左卫门惊觉自己侥幸躲过了一命。
    等清水源左卫门上了岸边,他从威风的使者成为了琉球王的阶下囚。
    萨摩藩最终没有能达成勒索的愿望,他们改变了策略,冒着被德川幕府知道的危险和琉球进行走私,暗中打破了德川家闭关锁国的政策。岛津重豪也因此事在以后剖腹自杀,但是这种走私活动扭转了萨摩藩财政上困境。
    再说林则徐和赖恩爵解了琉球王的危难后,两人告辞了送行的琉球王,往福建而去。
第八十一章曾国藩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三角洲下游东岸,在1690年以前这里只是一座宁静的小村庄,耕牛和它的主人在田地里慢悠悠的劳作,村庄外的香蕉树下聚集着聊天的老人,光着身子的小孩从村头窜到村尾沿途洒下响亮的笑声。这一年的夏天英国人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一块可以停泊海轮的落脚点,并在这里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经济所,从这一年开始英国人牢牢的在印度驻扎了下来。到了1716年东印度公司耗资500万卢比,在这里修建了威廉大城堡,他们将毗连的三个村庄连在一起,以“加尔各答”命名了这座城堡,以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商埠和工业中心。
    1830年的年底,加尔各答已经是一座典型的殖民城市,巍然耸立的欧式建筑在城中不时可见,与之反衬的是狭窄暗仄的街道和数不清的贫民窟交织在一起。冬天的空气中恍惚有了夏天的湿热,还有一些莫可名状的腐坏气息。
    在加尔各答的总督府中,印度总督奥克兰勋爵在他圆形的大会议厅中正举行着一次重要会议。
    这已经是第二次受到中国人的打击了,鸦片船不在能安全的行驶在中国的海岸。作为一名英国绅士必须做出一定的姿态来,他有些恼怒的在会议桌上挥舞着拳头喉道:“大不列颠应该对中国海岸线全面进攻,打进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取得物质上的保证,以免将来再受侵犯。我们应该用九尾鞭抽打每一个敢于侮辱我国民族象征的蟒衣官吏,应该把他们(中国将军们)个个都当作海盗和凶手,吊在英**舰的桅杆上。把这些浑身钮扣、满面杀气、穿着丑角服装的坏蛋,在桅杆上吊上十来个示众,让他们随风飘动,倒是令人开心和大有裨益的场面。无论如何总得采取恐怖手段,我们已经过分宽大了!应该教训中国人尊重英国人,英国人高中国人一等,应该做他们的主人。我们会像zhan有加尔各答那样把广州保持在自己手里,把它变为我们在东方最东端的商业中心,奠定一个新领地的基础。”
    奥克兰勋爵虽然说出如此豪言壮语,不过正值英王乔治四世逝世的国丧期,英国上下两院的议员大多不太赞同此事。
    新上任的英国首相格雷伯爵已经派来了赴中国的外交使节罗素勋爵调解此事,此时他正出席了这一次的会议。对于奥克兰勋爵豪迈的口气,他礼貌的问道:“请问奥克兰先生有把握攻进中国的皇宫吗?那里的珍宝倒是令人羡慕,不过中国皇帝一定会派出他的数亿国民阻挡阁下,希望阁下带上足够的子弹。”
    奥克兰勋爵对于罗素勋爵的问话有些恼怒,这次辉格党重新组阁,英国国内的视线放在了雷伯首相的改革法案上,国内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相互斗争的如同水火一般,所以对于远东的局势两党都希望能平静下来。而奥克兰勋爵尝到了鸦片贸易的甜头,中国人如此打击鸦片贸易岂能不令奥克兰勋爵起火。此刻听到罗素勋爵的话,奥克兰勋爵的拳头又挥舞了起来,口沫四溅的说道:“中国不过是一只庞大的麋鹿,麋鹿再大也不过是鹿,日不落帝国只消排遣一只舰队,在下有能力让中国人的一片木板也不能出海,卑贱的中国人所拥有的几艘小船只配在小河里钓鱼,大英国的舰队一旦开过去,不消一次炮击便可以让他们永远沉在海底。”
    “那奥克兰先生是不准备和中国人交易了,也不打算登上中国的国土上,如果那样中国的皇宫照样还是安然的坐落在那里。”
    “我的海军陆战队既然可以征服印度,也不会忘记中国,我只需要数千人便可以让中国的皇宫从地图上摸去。”
    罗素勋爵不打算继续和奥克兰勋爵争辩了,他必须执行格雷伯爵的命令,罗素勋爵擦掉了飞在自己脸上的唾沫子向奥克兰勋爵说道:“格雷伯爵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们不能因为遥远的远东而忘记了国内的事情。即使要攻打中国,也不应该在这个时侯,现在应该按照首相阁下的命令行事。”
    *******************************
    1830年是农历的庚寅年虎年,这一年的年底京城崇文门贡院附近的旅店逐渐的热闹起来,这种热闹源自于来年即将举行的顺天府乡试,为了到时能顺利的发挥自己十年寒窗的积累,学子们家中稍微宽裕一些的,都到了应试地点的附近熟悉考场,有的干脆在当地住了下来,一直待到明年的科考。所以这附近大大小小的旅店生意都兴旺起来,让店老板喜的合不拢嘴来。
    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句顺口溜列举人生三大喜事,第一句便是“金榜提名时”相比于后两句“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的确这第一喜更能带来实在的好处,在当时的中国做了官便有了一切,而读书考科考便是做官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对于店老板的喜悦,最近的学子们却在议论纷纷,戊子年(1828年)的科考皇上御旨在科目中加了“算章”试题,明年的乡试皇上又张榜告知学子门将加入“地球”一章题目,好在皇上也没有太为难学子们,“地球”一章中的试题和答案都张贴在各地贡院附近的布告栏上,连讲解都在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20岁的曾国藩此时正在崇文门贡院的报栏处看得津津有味,他的脑海中悬着一个个大大的疑问,难道地球真是圆的。世界当真由六大洲组成(南极洲排除在外了),欧洲原来有这么多国家。曾国藩犹如从漆黑的夜里,透过门缝窥见了外面的亮光,他深深的震撼了。这场震撼不止于在曾国藩身上,三天后京城大儒阮元、王念孙将组织大批的儒生和归国派官员于法源寺进行一场公开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就是“地球”一章所提到的内容。
    在京城中宣武门附近的教子胡同以东有一座法源寺。法源寺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徵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但未能如愿。武则天在通天元年完成该寺,赐名“悯忠寺”。。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上,就曾囚居在这里。元至元二十六年,宋遗臣榭枋得抗元失败,遁隐建宁唐石山中,后被元军所俘,押至大都,拒不降元,也在此寺绝食身亡。
第八十二章孤帆远影
    如此一座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寺庙,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定为律宗寺庙,传戒法事,并正式更改为今名“法源寺”。
    1830年冬至这一天,天公甚为作美。天上艳阳高照,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法源寺的寺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寺内毗卢殿外的空地上摆满了桌椅,从桌椅的摆放上便可以看出今天是一个不凡的日子。左右两边的桌椅相向而放,正中间的主席位置上一张宽大的红木长条大椅可以睡在上面而不觉得拥挤,椅背上镶嵌着一方绿玉上隐约有一条龙的身影,这张椅子的摆放让人们都猜测到了今天皇上将光临此处。
    曾国藩天不亮便到了法源寺,由于来得太早,附近的僧人都还没有起来。他徘徊在寺庙外灵机一动,攀着寺庙门口的青石狮子爬上了墙头,再手脚并用的爬上了一颗高大的古柏树上,坐在柏树交叉的枝桠中间,曾国藩觉得十分舒坦,四下一翻张望,天色还是朦朦的,看起来还没有什么动静。他干脆放松下来,靠在粗大的树干闭目休息起来,不觉便睡着了。
    等曾国藩察觉大树摇了起来从睡梦中醒过来时,把他给吓了一跳,他看见下面寺庙内官兵林立,一个个握着洋枪的士兵威风凛凛的把守在各处要道上,这些士兵手中的洋枪上,都连着一把雪亮的刺刀,刺刀在阳光下正闪着森森的寒光,让人感觉一股凉意。而此事在他栖身的树下,正站立着几名个子高大的近卫军官兵,其中一人似乎是近卫军的长官,这人正在树下抬头冷冷的看着他。
    曾国藩主动爬下了树,他向那名军官望去,见这人戴着一顶圆筒形带沿的帽子,上身一套绿色挺直的军装,军装的袖口上有两道黄色的镶边,腰间一把佩刀,脚下一双黑亮的马靴。从胸口上那只镶金边的狮子上曾国藩判断对方是一位正二品的近卫军军官。
    正在打量间曾国藩听到对方严峻的问道:“你为何人?胆敢躲避在此,报上身份姓名。”
    曾国藩不敢怠慢,拱手说道:“学生湖南曾国藩字伯涵,此次到京为明年的的乡试。学生久闻今上圣明,常怀宽厚仁慈之心,将军常在圣上左右,耳渲目染之下,将军仁义必非常人能及,现将军以刺客称呼在下,让学生甚觉不妥。”
    这人正是京城中的九门提督提调近卫军统领程廷华,听到曾国藩一翻言语,程廷华心想这人胆子倒也大,别人被我一喝,都吓的唯唯诺诺,他居然还侃侃而谈。程廷华不觉提高了声音喝斥道:“不要花言巧语,身上可有什么证明,如果没有,立刻押到顺天府的大牢等候发落。”
    曾国藩将盖着湖南学政大印的推荐信拿出来递给了程廷华,又说道:“学生观将军麾下之士卒,皆令行禁止,将军治军必是军纪严明,才能达到此上下同心,合为一气。”
    程廷华被这记不大不小的马屁拍的心里舒坦起来,表情也不似刚才严厉了。他约约看了看书信还给了曾国藩说道:“来这里来做什么?”
    “学生闻京中大儒将在此同洋学生辩论,此等盛会对学生的学问助益不小,一早便来此等候,不巧被将军误会了。”
    程廷华背着手说道:“想不到你还是一个会爬树的书生。”
    “孔圣人教导我辈礼、乐、射、御、书、数,与当今圣上出题“算章”考核天下学子如出一辙。在下一介书生,在读书之于不敢忘记圣人教诲,也只好爬爬树了。”
    程廷华笑了起来,对这个读书人升起一种好感,他有一种感觉当今圣上喜欢这样的人。程廷华看着这名正要离开的书生说道:“不如我带你到前面去,也好见识一下今天的盛况。”
    曾国藩喜滋滋的拱手谢道:“学生谢谢将军。”
    ***********************
    刘寄和从人到达法源寺时,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恭候在寺庙前的魏源、黄爵滋、阮元、王念孙和诸多的官员以及庙里的僧人,还有赶来旁听的学生和看热闹的乡亲们都围在庙门外翘首以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