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94部分

颠覆晚唐-第94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温笑道:“大家不用客气,随便吃一些,等来日长安再聚的时候就不知道是我请众位还是众位请我朱某人了,呵呵……”朱温言下之意就是不知道哪个可以先进长安城。
    李克用当然能听出朱温的言外之意,不禁笑道:“到时候小弟愿与大哥共同进退。”现在李克用有求于人,面子上的话当然要说的好听一些,要不然现在粮草人家虽然已经答应借了,可毕竟还没有到手,城外五万大军都还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弄粮食回去做饭呢。
    李克用想到这里,起身举杯对朱温道:“小弟敬朱兄一杯,如今在同州粮草也不宽裕的时候朱兄能够答应慷慨借粮给我军,小弟李克用感激不尽,日后若有差遣,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罢一昂首把杯中酒喝光,亮了亮杯底。
    朱温谦虚几句,也把杯中酒喝了,众将也纷纷举杯相敬,安敬思喝惯了关外的马奶酒,喝这种白酒不太习惯,只是象征性的喝了几杯就不喝了。
    周德威虽然是李克用手下的大将,却并不是沙陀人,而是正儿八经的汉人,祖籍朔州马邑县,字镇远,小字阳五,在代北一代为寇多年,向来劫富济贫,手下也大都是一些过不下去的穷苦百姓。
    在一次劫掠中遇见了李克用收集粮草的队伍,带队的是早年就跟随李克用的李存璋,他们可不像周德威一般劫富济贫,他们哪里管得了贫富之别,只要有粮食就统统弄走,有反抗的就地格杀。
    周德威听到消息后就带领手下来斗李存璋,李存璋不过是李克用的一个家奴出身,哪里是周德威的对手,没用十个回合就把李存璋给生擒了。正好李克用的大队人马赶来把周德威围在中间,李克用与周德威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李克用遂起了爱才之心,把周德威收归了帐下。
    周德威虽然投靠了沙陀人,但骨子里还是希望能够做李唐的将领,是以一力蛊惑李克用降唐搏取更大的功名富贵。这也是李克用能够下定决心南下的一个重要理由之一。周德威见李克用答应依附大唐,自己也感激李克用的知遇之恩,是以对李克用忠心耿耿,并时常劝谏李克用不要过于残害百姓,因为如果百姓真的活不下去的话,他们这些当兵的哪里来的粮食吃饭?
    李克用对周德威是言听计从,这也更让周德威感动不已。这时周德威站起身对朱温一礼道:“朱将军,今天我周德威这条小命都是您救的,周德威无以为报,这里敬将军一杯水酒,聊表谢意。”
    朱温赶忙道:“镇远兄不必客气,镇远兄文韬武略,能攻善守,岂是我麾下这些只知道匹夫之勇的人可以比拟的?他们几人不过只能冲锋陷阵,只能算是将才,而镇远兄是难得的帅才,岂能跟他们争这匹夫之勇?以后镇远兄还是莫要轻易涉险的好。”
    周德威再次躬身致谢,最后周德威以城外五万大军粮草耗尽为由请朱温尽快调集粮草,以防城外的大军过于饥饿而发生哗变。
    朱温当即答应下来,命胡真去弄十余车粮草先调给李克用,那时候的车小,只能拉两千斤左右,十余车粮草也就是够五万大军一顿的口粮。李克用听到朱温只给十余车粮食,急忙道:“朱兄不是答应能给我军三日之粮吗?”
    朱温道:“李老弟放心,我既然答应给三日之粮,三日之内绝对不让李老弟的兵丁饿着,不过粮食运输困难,还是分批运出城外的好,每次做饭之前的一个时辰,李老弟派人到城门外接粮,我自会派人运到。”
    李克用道谢之后又寒暄了几句,以军中还有要事为由带着十余车粮食回营去了,他算是知道朱温的厉害了,每次只给一顿饭的粮食,这样的话就等于李克用的兵都是朱温在养着,有什么行动都要思量一下粮食够不够用,特别是他们不能跟朱温闹僵,如果不陪着笑脸的话人家断了自己的粮食供应,不用打自己的兵就得饿死大半。

第九十九章 长安的困境
    第三天王铎的大队人马就到了,带来了大批的粮草和酒肉来犒劳这些来自塞北的将士,并对李克用能够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约束部下表示了赞同。在得知是朱温借的粮食给李克用之后,又对同州的朱温称赞了一番,并按照李克用事先答应的条件加倍还了粮草给同州。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能够尽快打下长安李唐王朝是不会吝惜钱粮这些东西的。
    现在大唐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部队,正好李克用和朱温两人的部队战斗力都不错,只要这两支军队能够齐心协力站在李唐这一边,何愁长安拿不下来?区区些许钱粮算什么?王铎心想。
    在王铎的调度下,大军暂时原地休整,不日即将发兵华州,把这个距离同州最近的大城拿下,就扫平了长安东北的最后一个据点。紧接着就可以绕道前后夹击潼关,潼关将形同虚设。
    数日之后,成都的皇帝派中使到同州传旨,升朱温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兼任着同华节度使,为了表示对朱温的重视和信任,赐名朱温为朱全忠,让朱温和王铎、王重荣、李克用等人协同作战,共克长安。
    朱温按照事先杨复光派人教的礼节对着圣旨三拜九叩之后这才接过了圣旨,心中不禁暗笑,自己是跟随黄巢跟李唐王朝征战多年,却被唐朝的皇帝赐名全忠,实在是感到有些可笑。虽然朱温对这些早就有了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有些想笑。
    王铎和李克用都来贺喜,大摆筵席是少不了的,虽然在战乱时期好多菜肴的材料找不到,但众人还是在同州吃了一顿精美的大餐,即便是很普通的菜肴让吴怡绍这个宋州第一名厨做出来也会变成美味佳肴,王铎和李克用等人都赞不绝口,传旨的太监竟然说皇帝的御厨也未必能做出这么好的味道。
    朱温只是笑着谦虚了一番,该谦虚的时候还是要谦虚一点,朱温这个人向来都喜欢低调,可有的时候即便是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
    马上即将进入腊月,天气寒冷,本不益兴兵,可这时候王铎、王重荣、杨复光、李克用等诸路人马云集同州,准备进击华州的黄思邺。
    十余万大军一起出兵,小小的华州哪里能守得住?华州全城震动,黄思邺虽然是黄巢的弟弟,可他在华州的嫡系人马不过数百人,其他将士都是李详的旧部。黄思邺杀李详后,这些人慑余黄巢的积威和黄思邺的武功都不敢反抗,可现在大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不容的他们不反抗,要么全部都得死,要么投降,显然投降是明智的选择。
    华州城中一片忙碌,黄思邺坐在校场的高台上集结兵马准备迎敌,可校场上的人一个个都知道,华州这种小城根本抵挡不住十余万大军的联手攻击,城破只是在旦夕之间。
    原来李详手下的那些将士本就不服黄思邺,这时候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一声:“杀掉黄思邺,投降官军咱们才有活路!”
    其他将领纷纷响应,校场上一片混乱,黄思邺双目圆睁,很是气愤这些低级军官为何会在这个时候集体造反,身后的三百名亲军把黄思邺护在中间。
    黄思邺沉声道:“你们想造反吗?我大哥待你们不薄,你们竟然想投靠李唐?”
    一个小校尉道:“就连皇上的女婿都投靠了李唐,我们为何不能投降?十余万大军即将兵临城下,长安不发一兵一卒前来支援,我们困守华州不是必死无疑吗?与其死在官军之下,倒不如跟朱刺史一样接受招安,还能够混个一官半职的。”
    “说得对,先把黄思邺这老贼砍了,以作我们的投名状!”
    ……
    黄思邺眼看着下边的乱军越来越多,自己说些什么话都被下边嘈杂的声音淹没,他深知校场上有八千人马,凭借自己的三百人根本不可能控制的了大局,他当机立断率领三百亲兵向城门口方向冲杀过去。
    黄思邺武艺高强,这三百人的亲兵队也都是黄思邺身边的精兵,迅速杀开了一掉血路,放下吊桥,冲出了重重包围。华州的守将和兵丁慑于黄思邺的武功,没有人敢真正的拦他,被他杀开一掉血路,紧跟着掏出城外。
    华阴镇兵马使王遇暂代刺史之职,在城上竖起了降旗,并命人出城迎接李唐的大军入城。
    首先到来的是王重荣的部队,王重荣作为河中行营招讨使接受了王遇的投降,王铎代天子写了一封墨赦命王遇暂时代理刺史一职。就这样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华州,甚至朱温连同周城都没有来得急出。
    华州被李唐占领之后,长安城的黄巢、尚让、孟楷、赵璋等人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当然知道华州失陷意味着什么。华州失陷,意味着潼关将形同虚设,长安以东将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拦唐军。
    黄巢暗叹一声,朱温的降唐打乱了同州、华州、潼关的犄角之势,也让长安以东的大片土地陷入了敌手。他怎么也想不到朱温为何会降唐,如果朱温不降唐的话,唐军应该很难攻破东路战线。
    可他却哪里知道朱温在十余次上书请求支援之后却没有看见长安方面派出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是多么的心灰意冷!朱温在粮草将尽的时候从夏阳突围,如果不是靠着震天雷威猛的火力,还有张存敬、徐怀玉等人的及时的支援,包括胡真不计后果的带了五千精兵帮忙驻守同州,才可以让张存敬和徐怀玉没有后顾之忧。
    不然的话,朱温不可能在突围成功之余还能够歼灭唐军一万骑兵。甚至庞师古的五千殿后部队还有三千辄重部队,两千弓箭手都会成为唐军铁蹄下的牺牲品。即便是朱温能逃得性命,也定然没有再守住同州的实力。
    所以朱温在没有战败之前选择投降是十分明智的,这一点黄巢当然不知道。待到黄巢听说唐廷任命朱温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同华节度使的时候,黄巢再联想起前些时候的杨复光派人散布的谣言,只能相信朱温是为了李唐的高官厚禄而背叛自己。
    黄巢真是恨朱温入骨,且不说自己待他不薄,光想想挺着个大肚子即将分娩的女儿黄颖就让黄巢很不是滋味,朱温可以为了高官厚禄背叛自己,可他不能背叛已经有了他的骨肉的颖儿啊!颖儿还是未嫁之身,怀了朱温的骨肉又听说朱温降唐,现在颖儿已经变得有些痴痴呆呆,除了还知道吃饭以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是最让黄巢心痛的一点,本来他一直把朱温当成自己的接班人看待,怎么也想不到会弄成这样。黄巢暗暗发誓,等哪天朱温落在自己的手上,一定要亲手杀了他,这样才能解心头之恨。
    有时候过于浓烈的恨意可以蒙蔽人的眼睛,即便是黄巢这样的人也不例外。事实上自从进入长安以后,黄巢就很少出过大明宫,他所知道的信息都是从孟楷、尚让和赵璋等人处得来的,具体的事情都是他们三人在处理,黄巢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的战争局势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这也正是黄巢之所以困处一隅的原因所在。
    可现在形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孟楷和尚让等人就算是想瞒也瞒不住了,这一下黄巢真的暴走了。本来温文尔雅的黄巢满脸都是杀气,声言要御驾亲征,务必生擒朱温等人。
    被众将劝阻住了,黄揆道:“皇兄乃九五之尊,哪里能亲冒矢石以身犯险?小弟就先带两万人马为先锋迎战敌军,再派一员大将带大军在后压阵,务必把唐军挡在同华二州之外。”
    黄巢经不住众将的苦劝,只得答应,让黄揆带精兵三万为前驱,尚让、林言、赵璋等人率领众将带大军十二万为中军,务必把唐军压制在渭北。
    众将纷纷领命,准备出长安逆战唐军。
    尚让和孟楷、赵璋等商议之后一致决定把十余万大军的大营扎在同州和华州之间的梁田坡,梁田坡在渭河南岸,乾河以北的河洛古道,地近沙苑。他们的打算是一举拿下同华二州,再一次组成与潼关的犄角之势。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渭北的形势再一次陷入对持状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扼制唐军西进的脚步。
    可十余万大军出征不是小事,粮草辄重等东西都要准备齐备,马上就要过年了,看来这个年又要在战乱中度过了,尚让心想。其实他对于这次出征的胜算并不大,单以兵力而论己方并没有什么优势,论战力自己的农民军也未必是训练有素的官军的对手。
    忙了一天的尚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自己的府邸,刘金枝还没有睡,正看着熟睡的儿子发呆。听到动静后抬起头来,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淡淡的道:“回来了?忙了一天了,累了吧?厨房做了几个菜,我吩咐他们给热一下。现在城中的粮食紧张,府里也没有多少存粮了。”
    尚让叹了口气,道:“儿子睡了吧?这些日子让你们母子受苦了。”

第一百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