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朕的司寝女官 >

第87部分

朕的司寝女官-第87部分

小说: 朕的司寝女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豆儿怕陆敏走的太累,在朱镜殿的殿阶上铺上蒲团,扶她坐了,春光融融,微风习习,俩人一起静看那白簇簇一团团的花儿。
  如今后宫里人少,份外清净,大约是怀孕的缘故,陆敏心情格外好,一直坐了半个时辰,推算着皇帝该要回来陪她用午饭了,才不情不愿的起身,打算回长安殿去。
  走到望仙台时,迎面而来一个年约四旬的妇人,面容倒挺姣质,穿着也颇华贵,远远盯着陆敏看了许久,捂唇叫了声麻姑,提裙便跪,堵住陆敏的去路,磕起头来。
  后宫虽无别的嫔妃,但几个老太妃是一见陆敏就红眼的,太皇太后也与陆敏不对付。春豆儿怕这妇人是来冲撞陆敏的,堵在前面叫道:“那里来的妇人,好好儿的你这是做什么?”
  陆敏瞧这妇人有些眼熟,待她抬起头,才发现是吏部左侍郎冯柯家的夫人王氏。这王夫人当年与陆府二房的郑氏关系颇好,所以陆敏认得她。
  她使春豆扶起王氏,问道:“王伯母,因何你竟入宫了?怎的还哭上啦?”
  王氏连抽带泣,唠唠叨叨讲了半天,陆敏才明白过来。
  原来,自新年伊始,皇帝便开始着手彻查并整顿六部。吏部管官员的委任与升迁,不查倒没事,一查混身的毛病。尚书和右侍郎被拉到午门外砍了头,唯剩左侍郎冯柯,因其牵连就少,皇帝只撤了他的职,羁押在牢,却并没有处置他。
  直到昨天,皇帝下了封圣旨,免了冯柯的罪。皇帝那封圣旨写的有点长,先骂冯柯不知恩,助纣为虐,再中肯的点了些他这些年在吏部做的好事,中间还穿插了一段他在后宫的生活。
  那段话的大意是,皇帝傍晚回长安殿,见有一个宫婢跪在墙角,遂问陆昭仪是怎么回事。
  陆昭仪说,自己宫中失窃,主犯已经处置,这宫婢非是同伙,但知情不报,所以罚她跪在那儿反省。
  知情不报便是包庇罪,自然要严惩。皇帝当然勃然大怒,直言将那宫婢拖出去打死。
  这时候,陆昭仪劝道:“她知情不报,也是因为同伙的威胁,事发后又诚心悔罪。如今我这长安殿新开,恰是用人之际,如此带罪之人,总得给她一个诚心给过的态度,否则,一味用重典而不施恩,人心流散,宫婢们表面惧伏,内心却恨我手段毒辣,不肯尽心已职,岂不得不偿失?”
  皇帝听完之后,以微见著思考了一番,决定宽容冯柯一回,罚他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待罪立功,继续为国尽鞠。
  上司和同事都死了,冯柯在鬼门关溜了一回,居然因为陆昭仪一句话便可以升迁为尚书。可以想象,冯柯在狱中听到这封圣旨时的感恩涕淋。
  他不记皇帝的恩,只记陆昭仪这句话的情谊,所以一进家门,便使着自家夫人递牌子入宫,要她当面感谢陆昭仪。
  王夫人边哭边说,止不住夸道:“皇上本是明君,陆昭仪更是天下难得的深明大义,若您能为皇后,才是咱们大齐百姓的福份呢。”
  陆敏心说,李禄拨给长安殿的人,全是嘴严腿快眼色好,又精明干练的能干之人,没有一个手馋眼馋的,自己进长安殿四个月,也从来没有失窃过什么东西。
  至于皇帝圣旨上假她口所说的那番话,她也从未说过。
  皇帝睁着眼睛说瞎话,倒是哄的冯柯夫妇如今奉她为神明一般。
  王夫人左看右看,忽而自身上掏出一叠银票就要往春豆儿怀里塞,嘴里连连道:“我也听说陆昭仪怀孕了,家贫无好礼可备,这里有几千两银子,陆昭仪留着给小皇子置备些顽意儿,如何?”
  陆敏顿时就拉了脸,声音也硬了起来:“王伯母,若只为说几句话,我是小辈,听了就是。您若再来塞银塞物这一套儿,我非但不收,还得命人将您送到内侍省去,拿银票贿赂后妃,您是嫌冯尚书那牢还没坐够吗?”
  春豆儿吓的立刻扔了银票,扶着陆敏转身便走。
  陆敏叫这妇人气了一回,吩咐春豆儿道:“你抽空往内侍省一趟,告诉李总管一声,往后宫门上盘查的紧一点,若有携着大笔银票入宫的,直接遣回去,否则银子戳到面前,咱们饬斥一通,这些命妇们表面不说,回去也要记咱的仇,平白惹人的事情,还是叫李总管干的好。”
  春豆儿连连点头,笑道:“所以人们常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李总管就是那宫门上的小鬼,专门扮恶人的,是不是?”
  陆敏笑道:“恰是这个话儿。否则若无小鬼作恶人,谁能察觉到我这阎王爷的好呢?”
  俩人正你一句我一句斗着嘴儿,太液池畔,恰是当年窦师良赠过耳坠的地方,那人就站在当初那棵大槐树下,仍是那身正红色的官服,一品文官的仙鹤补子叫阳光照的闪闪发亮,负手站在那里,正望着她。
  陆敏叫了声先生,笑问道:“可是来看太皇太后的?”
  年前皇帝以叛国罪斩了南阳驸马,又褫夺了南阳公主的封号,命她在长春观出家,关在曾经关过陆轻歌的那间屋子里,大年十五的夜里,南阳公主也病没了。
  随着南阳公主死,太皇太后长病不起,窦师良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时时会入宫探望。
  

  ☆、皇后

  窦师良点了点头; 道:“她大约挺不过今年去。”他身边再无亲人,早见惯生死离别,说这话的时候; 口气也是淡淡的。
  他又道:“听说你怀孕了?”
  孕期不过三月,为避讳故; 其实是不能说的。但皇帝大约有点喜不自禁,如今已倡的满世界都知道了。
  窦师良又道:“在宫里怀孕,一定小心谨慎,不该吃的不要吃,不该走的路也不要多走。”
  他自幼在宫中行走; 又是一双冷眼,比皇帝更知后宫里的险恶,所以才要这样提醒。
  陆敏不停点头,见这人时时盯着,如师如长; 两只眼里满满的不放心。忆及当初自己背负陆轻歌回家时,满世界也无人能理解她,唯有他会说一句,那是逃不开的原罪来安慰她。
  事实便是如此,恩与怨是分开的。陆轻歌欠了全天下人的债; 上辈子也欠了陆府诸人一条命,但从生至死,一直待她好的不能再好,无论对错; 也无论陆轻歌那份爱里搀杂着什么样的功利,她做了她该做的。
  窦师良见陆敏一直不肯说话,又道:“经过这一年多,我也看出来了。皇上原本性戾,但因为你的潜移默化,也在学着想要以仁治国。
  我曾以为,陆轻歌将是你难以洗去的污点,所以执意不肯让你入宫。但如今看来,皇上会一点点洗去那个污点,你将会是与她截然不同的皇后。止这一点,我窦师良不如皇帝,也就没什么可说的呢。往后,各自珍重吧!”
  就这样,陆敏当初六神无主时所造的情债,便随春风而散。
  在长安殿外分别过,目送窦师良走远,暗猜他应当是要往麟德殿方向去的,但不知怎么的,他脚一拐,往紫宸殿方向去了。
  她暗暗觉得,窦师良只怕又迷路了,遂连忙使了个小宫婢前去引路。站在朱色的高墙下细看,果然不一会儿,窦师良叫那小宫婢领着,往麟德殿的方向去了。
  *
  回到长安殿时,皇帝坐在临窗的黄花梨卷草藤心纹罗汉床上,明黄色夹长服,摘冠挂帽,舒舒坦坦的坐着。李禄在旁伏侍,他忙里偷闲在批折子,见陆敏来了,李禄才命人把茶点端了上来。
  陆敏没胃口吃点心,端了开胃的酸梅汤过来慢慢喝着,取皇帝的折子来翻,翻着翻着,便见其中一份上又有陆昭仪,她遂细细读了起来。
  这是一份一个远在嘉峪关的张统兵呈上来的请罪折子。张统兵擅打胜仗,但也治兵极严。一天夜里,他处罚了几个夜里在城门上站岗开小差,喝酒找军妓作乐的士兵,大约打的太狠了,打死了两个,还剩下一个。
  那剩下的一个伤好之后,偷偷跑进祁连山,竟三更半夜带着马匪缒城而入,一通烧杀抢掠后离去。
  张统兵身为一城之守,当然要为此事负全部责任。皇帝当然先将他一通大骂,接着又念了点昔日的好,将昨日才讲给吏部尚书冯柯的那个故事,又给张统兵讲了一遍。总之,因为陆昭仪的一句话,一内一外,一文一武两位大臣逃过了死劫。
  而且,这只是个开头。从此往后,皇帝偏爱在奏折里穿插一点后宫日常,陆昭仪在他的批语里,大多沉迷于养花养草,料理后宫诸件小事,但她总有些妙言妙语,能叫皇帝受益匪浅。
  于是自此之后,很多本该严惩用重典的,因为偶然陆昭仪的一句话,皇帝便只改做小惩。本该施以小惩的,因为偶然陆昭仪的一句话,皇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饬斥几句也就完了。
  后宫前廷,本该是渭泾分明的两个地方。皇帝也不该把自己日常在后宫与嫔妃之间的相处透露给大臣们听。但赵穆用笔很巧妙,从不曾透露陆敏的丁点私事,却于字里行间,带出她宽容,博爱的宅心仁厚来。
  在他的批语里,她讲的全是后宫琐事,皇帝以微见著,将那一句话带到朝政上思考,便有了仁法仁政。
  君王爱写,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当然也爱看。于是一时之间,陆昭仪在满朝上下,简直成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皇帝唯她一个妃子,既怀了孕,按理来说御史台就该上折子,请求皇帝采聘良女,充实后宫的。群臣生怕有良女进去要分陆昭仪的宠爱,皆悄悄装聋作哑不提此事。
  御史台有个不开眼的御史,夜里灌了两壶黄汤,瞧自家姑娘生的漂亮,欲来个毛遂自荐,遂怀揣了一份请求皇帝采聘良女的折子,也不知那儿走漏了风声,清清早刚走到御街上,便叫气红眼的诸大臣们给扒光衣服,扔进了护城河里去了。
  非但如此,若有臣工们听闻谁家有个姿色稍艳,才情颇高的小娇娥藏于闺中,大家也得赶忙忙儿遣着自家夫人去替她拉媒搭纤,说桩好亲事。为的,就是怕那小娇娥的名声传到宫里去,惹皇帝动了心采聘入宫,要分陆昭仪的宠爱。
  谁知道皇帝再宠一个,会不会是个小心眼儿的蠢化,不劝皇帝宅心仁厚,专勾着皇上干坏事呢?
  端午的时候,由窦师良率领,诸大臣一致提议,称陆昭仪温柔贤淑,惠质兰心,更难得身份高贵,秀外惠中,堪母仪天下,恳请皇帝封陆昭仪为后。
  就这样,怀胎三月的陆敏再进一阶,成了皇后,还是个满朝上下,无人不交口称赞的贤后。
  *
  后事暂且不表,只说眼前。
  皇上剑眉下两只鹰隼般的眸子紧盯着,陆敏灌了一大壶的酸梅汤,炕桌上满满的荤素点心,却是一口也不肯动。皇帝挑来挑去,筷子挟了块时令的春瓜丝饼,颤危危递了过来,哄孩子一样劝道:“好歹吃一口,否则总灌酸梅汤,我儿子生出来也得是个醋壶。”
  陆敏噗嗤一笑:“这叫什么话?”
  皇帝淡淡道:“窦国舅今儿特意找你,朕这儿不喝酸梅汤,心里也装了一壶醋。少吃点酸的,否则儿子跟了我这醋性,如何是好?”他倒说的理直气壮。
  陆敏解释道:“窦先生是来探太皇太后的,不过碰到,恰巧聊了两句,谁这样多嘴,报到你耳朵里呢?”
  皇帝一笑,却不再说话。
  事实上窦师良递了许多次话,要见陆敏一面。皇帝肚子里装着个醋壶,左推右拒不肯答应。今日还是窦师良明言说,自己只见一面,就会以已为首,起头上折子请封陆敏为后,皇帝才不情不愿答应的。否则陆敏怎么能就那么巧,遇到窦师良。
  陆敏搁了折子,手拈过那块瓜丝饼,两面烤的焦黄,内里却软软嫩嫩,大约酸梅汤喝多了,闻着竟也不油腻。吃完那块瓜丝饼,看时辰,该到皇帝午休的时候了。
  他寻常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中间睡半个时辰。
  陆敏的床,是一张黄花梨木垂花柱式拨步大床,长八尺,宽七尺,前门围栏及档板上雕着麒麟、凤凰、牡丹等纹样,雕工刀法圆熟,花样纹路精美,置在长安殿二楼她的卧室里。
  她早晨起的太晚,又怕中午再睡一回要过了困意,不肯陪着皇帝睡,搬了几份折子上楼,坐在床侧,要看皇帝在折子里鬼扯了些陆昭仪什么。
  陆敏怀孕之后吐的厉害,头一个月简直水米不进,这个月好了许多,也渐渐肯吃饭了,全身并不增肉,但不知为何,前胸却鼓了许多。此时春衫已薄,她只穿了件交衽修身,却不束腰的窄袖褙子,纤纤一段细腰,斜倚在床尾的箱子上,边翻折子边吃吃笑。
  若不是她果真两个月无葵水至,皇帝都怀疑是御医们诊错了。否则他勒紧裤子戒了两个月,为何她的腰还这样细?
  她怕吵到他,翻书时尽量轻着声儿,不一会儿,压低着声音吃吃笑了起来,皇帝半眯着眼睛,眼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