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姝 >

第27部分

农家姝-第27部分

小说: 农家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起来,她今年该及笄了。
  于安走过来看了一眼,好奇道:“原来你在这里还有熟人啊?谁这么大方,连给你娶媳妇用的聘礼都准备好了。”
  小妹未回答,指使他去厨房再拿副碗筷,将长寿面分给他一半。

  失落

  得知今日是小妹生辰,于安特地去了趟菜市,又是买鸡,又是杀鹅,齐齐整整摆了一桌。小妹每样拨了一点,碗碗碟碟把食盒挤得满满的,然后盖盖子,冲着目瞪口呆的于安吐了吐舌头,说道:“多谢。”提起食盒出了小厅。
  于安送她到大门,不解道:“你要去哪?”
  小妹手指曲起扣了扣食盒,甜甜一笑,“借花谢佛。多谢你啦,等我回来给你顺几条女孩子的丝巾。”
  于安看着她走进积雪初化的街道,紧张地喊道:“你不要乱来!要检点——”
  小妹回头冲他促狭地挤了挤眼睛,高高兴兴往金银绣坊走去。
  到绣坊的时候,绣娘们还没开饭,小妹径直去了大妹的小院,将酒菜摆在她房里小厅里,大妹又从厨房那里要了一些,打了壶酒,邀苏甜和苏慕亭过来。
  苏慕亭和苏甜因上次的事情,心里有愧,一起举杯敬小妹酒。小妹虽然易怒,却也不是小气之人,上次的事情早已没放在心上。
  吃腻了金银绣庄厨娘做的饭菜,苏甜筷子专挑小妹带来的酒食夹,边吃边赞,羡慕道:“温姑娘,这菜是你自己做的罢?真好吃,谁娶了你真有福气。”
  小妹挠了下头,嘿嘿笑道:“是我东家做的。”
  苏甜边吃边点头,“你东家手艺真好,谁嫁给他真有福气。”
  小妹想要在皮货上加点刺绣,好吸引顾客眼光,做好店铺的生意,询问大妹该用什么样的花纹好。
  大妹想了想,觉得像靴子这类的皮货以使用为主,不能大面积绣花,否则容易进水,倒是可以在鞋口周圈绣一些纹路装饰用,中原和江南一带的刺绣讲究图案的细腻和连续性,不能使用在靴子上,可以用黎苗和波斯等地的线条形图案来点缀,色彩要鲜艳。至于帽子这类兼使用和装饰东西,可以绣些折枝花、彩蝶、□□燕等小图案。
  小妹和大妹一问一答,说话不断,苏甜又只顾着吃,苏慕亭坐了一会儿,觉得怪没意思,托辞说秦姑娘找她有事,早早从大妹房里出来。
  苏甜将小妹带来的酒菜吃了个底儿光,最后撑着圆滚滚的肚子,与大妹和小妹告辞。回到自己房内,看见门窗紧闭,苏慕亭蜷缩在被窝里睡觉。苏甜了解苏慕亭习惯,知道她并未睡着,遂走过去担心道:“小姐,你怎么了?”
  苏慕亭睁开眼睑,眼睛有片刻的失神。
  苏甜问道:“你从秦姑娘那里回来了?是秦姑娘说了什么……”
  “甜甜,”苏慕亭眼睛看着帷帐上的金兰花,失落之感溢于言表,伤感道,“温姑娘是有亲妹妹的人,跟旁人相比,她一定和自己的妹妹最亲,是不是?”
  “小姐,”苏甜提醒她,“温姐姐不是姑娘了哦。”
  苏慕亭翻了个身,将脑袋埋进枕头里,瓮声道:“她亲姐妹就在她那里,现在再叫她‘妹妹’,总觉得别扭。”
  苏甜脱了鞋子上床,钻进被窝抱住苏慕亭的胳膊,轻拍她后背,“不管别人如何,咱们都是最亲最亲的姐妹。”
  苏慕亭又翻了个身,抬手掠了掠苏甜的额发,感慨道:“还是你最可靠,我们是要相依为命一辈子,谁也不能离了谁!”
  “嗯!”苏甜承诺般地郑重点头,蹭上另一只枕头,陪着苏慕亭一起午觉。
  金银绣庄不会接小店铺的订单,小妹自己手拙,只好拿了大妹给她的花样图,去找小绣坊合作。
  到了三月,天气回暖,大家开始脱下寒衣换春衫,小妹典当了大妹做给她的锦绣罗衫,花二十来个铜板在成衣店买了两身粗布衣裙。
  当小妹穿着女装,梳着两条乌溜溜的大辫子走到于安面前的时候,于安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在小妹的几声咳嗽中回神,红脸道:“姑娘稍等,你哥出门去了,片刻就回。”
  小妹不禁扑哧笑了,于安更加尴尬,低头转注手上的活,心里嘀咕:应该是孪生的吧,长得这么像。
  小妹轻踢一下他的凳子,引得于安再次抬头。小妹无奈道:“就是我,你新招的店员。”
  于安更加诧异,眼睛在小妹胸口流连了一下,断定她确实是男的,遂舒了口气,皱眉道:“怎么穿成这样?有伤风化!”
  气得小妹呸了他一口,气鼓鼓回柜台带站:真是的,难道胸小就没有穿女装的自由吗?
  于安小心翼翼打量小妹的脸色,认真求证道:“你真的是女的?”
  小妹翻了个白眼,呛声问道:“我有说我是男的吗?”
  于安窘了窘:当她初一身男装进来应聘,行为举止又这么豪放不羁,任谁也看不出她是个女的吧?
  既然是个女的,这份工怕是干不了了,女孩子娇里娇气的,以后怎么好意思差遣她做事……
  于安眼神一会儿明一会儿亮,被小妹看出些端倪,拉长声调:“你管我是男的是女的,能把你的货物卖出去不就行了?”
  于安又想了想小妹说的,确实是这个理,遂也不赶她了,重回凳子上做靴子。
  起初几日,于安对小妹的女子身份还是有些顾虑,但是时间久了,因小妹的举止完全不能让他跟芊芊淑女联系在一起,遂慢慢便将她当做了一个包在女装里的男子看待,生活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与之前并无两样。
  苏甜吃于安的菜吃上了瘾,从桂子那里拿到地址,特地找到小妹的住所。
  于安见眼前这个小姑娘长着讨喜的包子脸,白白嫩嫩,说话软软糯糯,是个标标准准的女孩子,顿时好感倍升,出去买了肉和菜,在厨房里洗洗切切,炒炒炖炖,又弄了好大一桌。
  苏甜喜得心花怒放,嘴巴除了吃就是赞,吹得于安有些飘飘然,一个劲给苏甜和小妹夹菜。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小妹不肉痛。于是,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苏甜有备而来,吃完之后,又用食盒带走了一些。
  从那以后,苏甜天天来这里蹭吃蹭喝,时间长了,于安知道她也是从东凌县过来的,还有个小姐叫苏慕亭。
  难得有人这么捧场,于安更加花心思做菜,做好的菜一部分摆上桌,一部分放进食盒给苏甜带回去跟她家小姐共享。

  逼迫

  朝廷欲派使团出使南掌国,大妹有幸,亦在名单之内,少不得又要向谢侍郎请教南掌国语言,到达礼部衙门的时候,被告知谢侍郎去国子监授学去了,大妹只好返回。
  回来的路上,竟然碰到了熟人——文秀才,正在小摊前买虎头鞋。文秀才背对着大街站立,注意力全在各式各样的小鞋上,因此并为注意到大妹。
  当年不懂事,看见他只觉得害怕,现在想想挺可笑。大妹走上前,笑说道:“文先生,别来无恙。”
  文秀才转身,看见是大妹,又惊又喜道:“温姑……哦,不,郑少奶奶。”大妹嫁给郑恒的时候,尽管他已不在东凌县,但是那场婚礼极其隆重,况且贫家女嫁给豪门公子,这一故事本身就有不少传奇色彩,坊间有好多的版本的传言,文秀才被迫听了许多,不过大妹离开郑家的时候,他已经考上了进士,做了庶吉士。
  大妹见他穿戴得体,唇上的两撇胡子也被剃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看起来清秀不少,遂问道:“不知文先生何处高就。”
  文秀才谦虚道:“乃国子监太学助教一员,糊口罢了。”因见大妹孤身一人,遂问道:“少奶奶要在上京住多长时间?可否让小可略尽地主之谊?”
  大妹不善交浅言深,推说有人在等自己,与文秀才告别回去。
  因在皮货上绣花,且用的是从未见过的波斯图样,于安的皮货店又日渐兴隆起来,只是因为皮革质地不好,并不能卖个好价钱,虽然利润分成小妹占大头,拿到的手并不能如她的愿。尽管小妹三番两次要求于安买上好的皮料,但是他仍旧我行我素,小妹气他榆木脑袋不开窍,自己偷偷从牧场主那里买来料子,拿给其他皮货师傅那里去做,又在小绣庄那里添了花,摆在铺子里卖,被于安发觉。无奈货已经上架,也便由着小妹了,但是算账的时候分得清清楚楚,小妹的那批货所得的利润,他一文钱不要。
  小妹巴不得这样,于是高高兴兴将所有收入放入自己囊中。
  年前,小妹打算天气回暖就走,可是现在与大妹之间嫌隙已消,而且皮货店生意不错,再加上去了别地不一定能碰到像于安这样又好又傻的东家,因此,尽管已过阳春,小妹并无要走的打算。
  皮货上的图样很快就被其他店铺学去,铺里的生意又开始不景气,小妹只能再去向大妹讨些新花样。小妹到了金银绣庄的时候,没在绣楼上找到大妹,其他绣娘告诉她大妹在自己屋里。
  进了小院门口,隐隐听见苏慕亭房里传来争执声,小妹喜热闹,遂悄声挨近,透过未关严的窗户缝隙往里看,看见苏慕亭坐在座椅上,苏甜则躲在她背后,胆怯地看着苏慕亭对面位置上的一对男女。
  那对男女,小妹认得正是苏慕亭的兄嫂。
  孙大嫂说道:“姑娘,你在外头这许久,从未托过一句口信回家,太婆婆和公公婆婆不知你去安危和去向,都快急出病了。”
  苏慕亭冷笑道:“嫂子莫要诓我,若真如此在意我,又怎会将我丢在乡下庄子里十五载不闻不问,不管死活。”
  苏大嫂面色僵住,讷讷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公公婆婆也是为你好。”
  苏慕亭气急反笑,“如此,倒是真要感谢祖母和父母亲不杀之恩,没有看见我是个女婴就浸水盆溺死。”
  苏慕亭不顾父母亲颜面,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话,苏大哥面有薄怒,不过知道自己妹子脾气,只能隐忍道:“父母亲在家等着,你收拾一下包裹,明天我们一起启程。”说完站起身,招呼苏大嫂一起离开。
  “我不会走的,反正有我没我一个样,你们就当我死了罢!”苏慕亭决然道。
  苏慕亭这个态度彻底激怒了苏大哥,七年来,家里从未停止过寻找,而她却从未有过只言片语寄回家,哪怕是报个平安,现今好容易找到,不但不愿回去,反而说出这种诛心的话,苏大哥气道:“你听听你讲的什么!”
  苏大嫂按捺住苏大哥,以防苏慕亭一怒之下,真的不回家,让她两夫妇交不了差。
  苏大嫂苦口婆心道:“姑娘,你就算不给我们嫂面子,好歹看在公公婆婆年迈的份上,回家看他们一看吧?他们唯有知道你平安,才能放心。还有太婆婆,都这么大年纪了,老人家不容易,有一日没一日。你回去略住几日,大家吃顿团圆饭,往后你愿回这里仍回这里,我们不拘你就是了。”
  苏慕亭直直看向苏大嫂,要她发誓:“你保证我回去之后仍然能回来?你保证他们不会逼我嫁人?”
  苏大嫂红了脸,支支吾吾不肯答。
  苏大哥气急,怒道:“身为女子不嫁人,你还能干出什么大事业!看看你都跟什么人住在一起!”苏大哥不敢说金针娘娘,于是指着对门道,“不改改你的臭脾气,活该落到那个下场。”
  “嫁人就嫁人!”苏慕亭狠声道,“我把话放在这里:要我嫁人?可以!我原本就是许过亲的人,除了千总家的公子,我谁都不答应,你们要是敢硬逼,我就告到官府去,大不了大家撕破脸,我陪着你们丢面子!”
  肩头被人拍了下,小妹回头,看见大妹站在她身后使眼色,遂跟着她出了院门。
  小妹好奇心重,问大妹是怎么回事。大妹不爱说人是非,知她是为样图来的,带小妹去屋里拿到手抄本,便打发她回去了。
  小妹回到于家,于安已经做好了晚饭,小妹边吃边说话,讲到了苏甜主人家的争执,于安问她:“那位姓苏的姑娘,真的这么说?”
  小妹保证道:“我在外头听得真真切切。”
  于安“哦”了一声,低头默默吃饭,听小妹聒噪,偶尔回答一两声。

  71

  是晚,大妹来到正院,与秦姑娘说起苏慕亭的事情,恳请道:“苏姑娘性子烈,若真是被逼到绝处,只怕……”
  关于苏慕亭兄嫂来金银绣坊的事情,桂子已同秦姑娘说过,不过当时以为是人家家务事,绣庄不便插手,所以没有多问,现听大妹这样,才知道事情棘手。秦姑娘沉吟片刻,说道:“你与她同个院子,务必留意她举动,我想想办法。”
  大妹谢过秦姑娘,从正院退出。秦姑娘唤桂子更衣,乘了马车往城郊的青云小筑而去。
  上京的城门日出开,日暮闭,以击鼓为号,马车到达时,守城的士兵拦住去路,桂子从马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