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粉妆夺谋 >

第254部分

粉妆夺谋-第254部分

小说: 粉妆夺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闻言点头,赞同道,“这样来,苏青确实是不二人选。”话落,决定道,“先召苏青回京再。”
  王禄点了点头。
  于是,皇帝当即吩咐泉子传旨,派人前往灵云寺召回苏青。
  这几日,苏青在灵云寺一边养伤一边等着苏风暖的回信,听着古寺钟声以及木鱼声,好好地反思了一下自己在河间办案时为何栽了那么一个大跟头,主要还是源于自己太自负太大意太不心了。根本没想到光天化日之下,背后之人如此胆大包天。
  如今他是深知了,当今内忧外患,已经不算得上是太平盛世,是该处处加个心。
  苏夫人这几日吃斋念佛,每日除了烧三炷香,保佑苏大将军、苏承、苏言、苏风暖、叶裳等人平安外,就是盯着苏青好好养伤。
  灵云大师未曾继续闭关,每日对苏青伤势照看料理,苏青的伤势恢复得很快。
  苏青中的毒箭不同于叶裳受的内力掌伤,虽然中箭时性命惊险,但养起来却比内伤容易。
  这一日,苏夫人正在对苏青,“你的伤势好得快,再养上几日,我们是不是该回城了?”
  苏青道,“等收到丫头的信再回去也不迟。”
  苏夫人闻言埋怨他道,“你妹妹在燕北定然忙的脚不沾地,你却还拿这么一件事儿寻她麻烦,你也真是的……”
  苏青无语,“娘哎,这怎么能是事儿?你若是有那样一个公主儿媳,整日里在家里对着,还不头疼死?”
  苏夫人被气,“公主都有公主府,我不会日日对着。”
  苏青顿时道,“怪不得您不怕,那就是我天天对着呗。”
  苏夫人笑着,“你外公不是了呢,怕什么?你不想娶,淑雅公主还不想嫁呢,太后和皇后的巴掌不见得拍得响。”
  苏青嘟囔,“这事儿悬着的话,没准哪天就真落我头顶了,到时候难道我们苏府还抗旨不成?以我爹的忠心,肯定做不出这事儿。还是早想办法推脱了的好。”
  苏夫人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便不再他了。
  二人这话刚告一段落,宫里便派来了人,皇上宣召苏青即刻回京。
  苏青试探地问传旨之人,“公公,那个……可知道皇上宣召我回京,所谓何事儿?”
  传旨之人对苏府之人自然是恭敬有加,有问必答,“回三公子,具体的奴才也不知道,只听泉子公公提了一句,三公子若是问起,就皇上择选钦差去东境探望湘郡王之事,王大人举荐了三公子您。”
  苏青一听,顿时放下了心,只要不是圣旨赐婚,他就不怕。
  自从在秋风山找到了那串据是湘郡王的佛珠后,他这笔账也给湘郡王记着呢,也想会会他,如今去东境自然好。
  苏夫人自然也知晓湘郡王暗中谋乱之事,虽然担心苏青,但想着既然是她父亲举荐的他,必有考量,连忙对传旨的公公道了谢,收拾行囊,告别了灵云大师,与苏青立即启程回了京城。
  题外话
  这是一更


第三十六章 前往东境
  苏府的马车进了京城后,苏夫人连府门都没入,吩咐车夫将车直接赶去皇宫。
  马车来到皇宫门口,苏夫人在宫门口等着,苏青独自进了宫。
  苏青来到御书房,泉子向里面通报了一声,皇帝听闻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宣他进了御书房。
  苏青跪拜见礼,皇帝见他气色不错,对他摆摆手,示意他免礼,询问道,“伤势养得如何了?可还有大碍?”
  苏青摇头,“回皇上,伤势养回七八成了,没有大碍了。”
  皇帝闻言看着他道,“朕急诏你回京,是有一件重要之事想交托你可去办,你可能行走远路?伤势不怕奔波颠簸?”
  苏青心里有所准备,立即,“皇上放心,我伤势没有大碍了,伤口已经结疤,再过几日,骑马射箭也不成问题,赶路是事儿,能行。”
  皇帝满意的点头,“好,那就是你了。”
  苏青道,“皇上只管吩咐。”
  皇帝对他道,“北周侵犯燕北前,湘郡王曾去了一趟燕北,后来在燕北开战前,又绕道西境去了江南,如今江南大乱,他未进京为太后祝寿,又回了东境装病,身体抱恙,朕与孙丞相、王大学士商议,派个钦差带一名御医前往东境去探望他。人选择来择去,唯你合适。”
  苏青闻言垂首,“臣即刻便可启程。”
  皇帝摆摆手,“不急,朕有话与你交代。”
  苏青知晓皇上派钦差前往东境,自然不止是探望湘郡王病情这么简单,颔首道,“臣听皇上明示。”
  皇帝道,“你到了东境后,不必做什么,见到了湘郡王后,就日日陪着湘郡王养病,湘郡王的病什么时候养好了,你什么时候启程回京,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苏青略一琢磨,便道,“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去东境看着湘郡王?”
  皇帝微笑地颔首,“不错,燕北待恢复,西境正兴兵,江南适逢大乱,目前唯独东境安稳,东境再不能出事儿了。朕的意思是,湘郡王既然称病,那么,你去了东境后,就好好地代朕慰问他,别让他趁机又打什么主意,先稳住他,朝野诸事繁多,待处理完这些事儿,朕再好好地理会他。”
  苏青点头,“皇上放心,臣这一次定不负皇上重托。”
  皇帝拍拍苏青肩膀,道,“东境险恶,湘郡王既然敢密造兵器,就是有狼子野心,所谋乃大,朕会派一支御林军与你随扈,暗中再派轻武卫保护你,你自己也可以择选些苏府的府卫带上,另外,朕会派人知会凤阳,他如今在东境暗查湘郡王之事,朕派人传话,你们互相照应。”
  苏青应是。
  皇帝交代完后,命人拟制,钦点他为钦差,带着太医院的两名太医,明日一早启程前往东境,从御林军中调派出了五百人给他随扈,又吩咐御药房备了一批上等的好药,随他一起前往东境。
  苏青拿着皇帝的圣旨出了御书房,依旧是碰到了太后跟前的严公公等候。
  严公公见了苏青,连忙见礼,呵呵地道,“苏三公子的伤势可好了?太后知道您回京了,请您去慈安宫坐坐。”
  苏青心里想着太后可真是惦记着淑雅公主招驸马的事儿一点儿缝隙也不错过,竟然又在御书房门口堵他,他暗地里捏了一把汗,但面上却不表露出来,对严公公拱手,歉然地道,“皇上急诏我回京,有要事待办,我刚接了皇上的圣旨,要立即启程离京,恐耽误皇上的差事儿,太后那里若是没什么事儿,便请公公帮我给太后告个罪,待我回京后再前往慈安宫拜见太后。”
  严公公一怔,自从国丈退朝,国舅入朝,太后和皇后经过叶裳查案封了一次宫后,慈安宫的消息便不如以前那么灵通了,自然自然不知道皇上急诏苏青回京是要派他出京,他声试探地问,“皇上急诏三公子回京,要外派三公子去哪里?”
  苏青也不隐瞒,道,“作为钦差,前往东境探望湘郡王。”
  严公公立即问,“这么急?”
  苏青道,“因我伤势还没大好,怕沿途赶路慢耽搁时间,便早些动身,以便湘郡王早沐皇上圣恩。”
  严公公闻言点点头,太后在宫里呼云唤雨一辈子,虽然身为后宫女子,但以前对朝政之事私下也干涉颇多,如今虽然随着国丈告老,她也不再私下伸手干涉朝事儿,但她的寿宴湘郡王托病未曾进京,太后还是觉得不对劲,严公公身为太后身边的知近之人,自己敏感地知晓些事儿。于是,他连忙道,“既然如此,朝事正是要紧,杂家这便回去回禀太后,东境路遥,三公子可要一路心啊。”
  苏青拱手,“多谢公公了!”
  严公公离开回了慈安宫,苏青暗暗松了一口气,赶紧出了皇宫。
  宫外,苏夫人在马车上等着他,在苏青上了马车后,立即对他询问起来,苏青如实了见皇上之事后,便提到太后又派严公公喊他去慈安宫,被他以即刻启程为由推脱了,看来真要即刻启程了。
  苏夫人也没想到太后看中苏青后,这般心急,担忧地对苏青,“你即刻启程,身体伤势还未好,长途奔波,受得住吗?”
  苏青伸手拍拍肩膀,“受得住,您儿子健壮得很,跟牛一般,区区千里之路,不成问题。您就放心。”
  苏夫人失笑,但还是不放心地道,“湘郡王其人狡猾,你去东境可要心,如今暖儿和裳都在燕北,你出了事儿的话他们也救不了你。”
  苏青郑重地点头,“娘放心,吃一堑长一智,河间县之事是我太大意了,湘郡王这只老狐狸,去东境我玩死他。”
  苏夫人被气笑,“湘郡王既然是只老狐狸,这么多年背后做了这么多事儿,如今才被发现,可见心思极深,娘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再别出事儿了,至于玩他,你可不能胡来。”
  苏青搓了搓手掌心,“这么多年,我总被丫头糊弄哄骗,若我别的本事不精,但哄骗人的本事也算能拿得出手了。娘您就放心,我有分寸的。”
  苏夫人闻言点头。
  母子二人并未立即回苏府,而是先去了一趟王大学士府。
  王禄见苏青伤势比他预料的好的快,连连点头,对他道,“丞相举荐孙泽玉,孙公子毕竟不会江湖武功,若是让他去西境,怕是会吃亏。我思索之下,还是觉得你去合适,你不是正想躲太后和皇后择选驸马之事吗?这一去东境,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正好趁此时间,想想办法,躲了去。”
  苏青连连点头,“外公您举荐我真是太明智了。”
  王禄又嘱咐他,“如今东境虽然太平,湘郡王装病,你身为皇上御派钦差,到了东境后,只要湘郡王一日不与皇上翻脸,一日你便是座上宾,但也难保东境突变,湘郡王挟持你以谋动乱,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切不可再出现河间县秋风山那等有碍性命之忧的险恶之事。”
  苏青颔首,“外公放心,我一定万分心谨慎。”
  王禄见他经过河间县秋风山血洗之事,鬼门关转了一圈,成长稳重不少,便也不再多言,放他出了王大学士府,回了苏府。
  当日,苏青收拾妥当,带着皇上给湘郡王的名贵药材以及五百御林军和一百苏府的府卫,出了京城,启程前往东境。
  朝中派钦差前往东境慰问,虽然不是事儿,但比之许云初筹备粮草军饷之事要得多,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聚集在了国舅以及西境粮草军饷上。
  苏青这钦差离京没闹出多大的响动,不少知道消息且不明所以的人都觉得皇上实在太厚爱湘郡王了,如今朝野上下忙成一片,皇上却还分出心来派人去看望湘郡王。
  不过想想北境刚经受了战乱之苦,西境如今又在打仗,据闻江南也十分不太平,叶家发生了大乱,唯东境一境之地太平,皇上念湘郡王治理东境有功,得知他生病,派钦差和太医前往东境探望也是应当。
  毕竟这些年皇上念着兄弟情,没少惦记湘郡王。
  苏青离京的第二日,苏风暖的书信快马送到了灵云寺,得知苏青前往东境了,又快马沿途寻着东境的路线追去。
  两日后,追上了苏青的队伍。
  苏青收到了苏风暖的书信,当即打开,读罢后,倒吸了一口凉气,想着多亏叶裳想得透彻,否则她爹功勋卓著下,皇上无赏可赏,无官可封?还如何再推脱婚事儿?
  他冒着冷汗将苏风暖的信函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后,确定没看错,她信中提到了孙晴雪,他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用手敲了敲头,从车厢里找出笔墨,提笔给苏风暖回了信。
  题外话
  月票啦~
  月票~


第三十七章 推拒求娶
  叶裳生辰后,与苏风暖一起携手处理燕北战后诸事,有了叶裳相帮,苏风暖顿感轻松不少。
  皇帝昭告天下的告示也贴到了燕北,但燕北刚受了战乱之苦,自顾不暇,自然无能力再应援西境,所以,相较于京城以及天下各州郡县来,燕北未起太大的热潮。
  但即便燕北未起督办粮草军饷的热潮,身处燕北境地的子民百姓也感受到了南齐这一次对于兴兵攻打北周誓报燕北之仇的决心。
  苏风暖自然相信凭借许云初的本事,能办好督办粮草之事,所以,一心处理燕北之事。
  几日后,听闻皇上派了钦差和太医前往东境探望湘郡王,而钦差人选是苏青,苏风暖琢磨了一番后,想着如今朝野上下,还真就苏青适合前往东境。
  她计算了一下,苏青的伤势应该好得差不多了,他身为皇上御派的钦差,又以探望湘郡王为由,只要湘郡王一日不明面上造反,就一日不敢动苏青,短时间内,他前往东境应该不成问题,便也没太担心。
  又过了几日,收到了苏青的回信。
  苏青先是谢了叶裳,好话一箩筐地夸了叶裳一番,又提到听闻他在燕北已经对燕北王和世子改口称呼爷爷和二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