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宫谋(出书版) >

第30部分

清宫谋(出书版)-第30部分

小说: 清宫谋(出书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姑息了灯,悄悄退下。
  殿里静静的,东珠看着黑漆漆的帐子,脑子里乱糟糟的,怎么也睡不着,挨了将近一两个时辰,才在天将亮的时候小睡片刻。
  仿佛才刚睡着,就听到有人轻唤:“娘娘,该起了,今儿可不能误了时辰。”
  起身梳洗,坐在镜前看到春茵与如霞都着黑着眼圈一脸倦意。“你们两个昨晚没睡好吗?怎么这样没精打彩的?”
  春茵叹了口气:“还不是那个管家婆,昨晚押着奴婢和如霞做了一夜的苦工,奴婢可是连眼皮都没敢合呢。”
  “瞧你说的,你没合眼,好似我合了似的!”如霞白了春茵一眼,从妆匣中拿起那支东珠平日最喜欢的竹节羊脂玉簪。
  “别戴那个,太素净了,今日不同往日,还是戴这支吧。”春茵则挑了一支五凤朝阳衔东珠的金钗凑了过来,两人交互措手间,一个不小心,那只竹节羊脂玉簪便掉在了桌上,本来东珠伸手可以接到,可是因为发髻还被春茵手里的金钗缠着,就那样晚了一步,那竹节羊脂玉簪便在桌上跳了一下,随即滚落在地,意外又必然地摔成几节。
  “怎么啦!”听到动静,云姑急匆匆走了进来,同样一夜未眠,可是云姑精神依旧,她手上拿着一个黑漆托盘,上面托着四种不同颜色的罐子。云姑先将托盘放在案上,随即从地上捡起那几节断簪,一脸痛惜之色:“怎么这么不小心,这是主子最爱的一只玉簪。”
  “好了,不打紧的,你只说说,你昨晚押着她们做什么苦工了,这两人一早起来就脾气不对,正在我这里抱屈呢。”东珠并不疼惜那只玉簪,只是盯着云姑问。
  云姑这才将托盘呈到东珠面前,东珠掀开盖子一看,竟是昨日自己未做完的功课,主意是自己想的,但显然云姑做得更细,四个罐子分别呈着四种不同的干果的粉末,装在小巧的瓷罐里,还贴着签子“杏仁粉、核桃粉、长寿果粉、榛子粉。”
  “你们连夜赶工就是做这个?”东珠很是意外,“这个并不急的。”
  “虽说太皇太后那边腾了房间,但是长公主未必肯留住,奴婢想着先赶制些出来,就算长公主今日下半晌儿出宫,也好让她尝尝鲜。”云姑说得淡淡的。
  东珠的心立时被塞得满满的,突然又是感动,又是不舍起来。
  在这宫里住了两年,究竟不是白过的,总是留下了许多难舍的情分和记忆。
  事情果然如云姑所料,听经结束之后,长公主穆库什便以移床不眠为由婉拒了太皇太后留住宫中的好意,更没来得及与东珠在承乾宫相见,便匆匆离宫了。
  东珠只好命春茵急匆匆地托人将杏仁粉等物送到宫门口,听春茵回来说,长公主紧紧抱着罐子,面上满是笑意,就连遏夫人要帮她拿,她都拒绝了。
  东珠笑了,她想老祖母恐怕在车上就会忍不住偷偷尝尝鲜的。
  可是她未料到,她的罐子,她的孝心,连同她的老祖母,都突然消失在她的世界里了。


第三十三章 疾风骤雨顷刻至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晚膳时分,今晚太皇太后在慈宁宫佛堂斋戒,不用后妃们请安,也不用在跟前侍候。
  嫔妃们各自在自己宫中用膳,当然,这一日宫中皆是菇素。
  正吃着,只听外面有人回奏,说是仁妃来了。
  启秀挑帘,如霞迎上前去接过仁妃身上的大氅,春茵则扶着仁妃走入内室。
  “咦,这大冷的天,你不是身上不爽吗,怎么还巴巴地赶过来了?”仁妃来得常了,东珠也不客套,并未下地起身相迎,只是伸手拉锦珍上炕。
  “还是你这儿暖和。”仁妃挨着东珠坐下,看了看桌上的菜品,悠悠笑了,“不仅暖和,菜品也精致。”
  看她话里有话,仿佛在打趣自己,东珠索性坦白说道:“是啦,我好歹也在膳房当过几个月的差,那些人自然要巴结我,省得我将她们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告诉给人。”说着,便亲手舀了一碗山珍什菌汤递给仁妃。
  仁妃也不推却,端起来拿着小勺子尝了一口:“果然味美。”
  喝了汤,对上东珠的眼睛,仁妃仿佛有话要说,但又有些犹豫。
  “干吗?做出这副样子,又想找我借什么首饰、还是衣裳去讨好你那表弟。”东珠看她有些心思不定,想是这几日未见到皇上,所以找自己来探口风。
  “瞧你,不过是上次看你那支菊花簪漂亮赞了一句,是你死乞白赖要送给我的。现在又拿来说嘴!”仁妃装着假愠,“你呀,从小鬼机灵,原没那般好心,皇上听说我从你这儿讨来一支簪子还怪了我。”
  “是吗?”东珠咯咯地笑了起来,“要说咱们这位万岁爷对你是最好的了,你从我这儿拿走簪子,他没说来补偿我,反倒让顾总管给你送去了一整盒钗环,惹得六宫眼热。他若怪你,自然是怪你想要什么,为何没跟他讨去?”
  仁妃羞红了脸,也不答话。
  东珠打量着仁妃:“也难怪皇上心疼你,我是连你一半儿也比不上的。你把那些钗环孝敬了皇后不说,还分赠了福贵人、贤贵人,就连皇上身边的春禧、秋荣也得了礼。皇上的心意你得了,又给皇上挣了面子,没有因此让人羡慕嫉恨,反得了贤惠知礼的美名,好事都让你占尽了。”
  仁妃红着脸,低声说道:“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吗?皇上给我的东西,哪怕一针一线,一张纸,我都舍不得分赠别人。可是皇上头天夜里赏我一盒首饰,第二天一早在宫里就传遍了,就连皇后娘娘都差人来问我,说是若缺了什么少了什么,自可向她回禀。你是知道我的,凡事并不想出头,也从不想有功于人前,只求啊千万别惹半分是非。”
  东珠看着锦珍,她是那样的温顺,甚至有些懦弱。心底突然对她生出些许的怜悯,这样的她能在深宫之中撑多久呢。只是东珠还未来得及替仁妃担心,忽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
  “皇后娘娘驾到!”
  好突然,这应该还是皇后第一次驾临承乾宫,然而在这个时候,她来做什么?
  来不及细想,东珠被仁妃拉着赶紧出了内殿,皇后已经在桂嬷嬷等人的簇拥下来到外殿。
  一番行礼请安之后,在外殿待客的暖阁按位次坐好。
  赫舍里芸芳仔细凝视着东珠,半晌无语。
  “想是皇后娘娘有事要与昭妃详议,锦珍先行告退了。”仁妃想要回避,赫舍里却拦了下来,“你二人一向交好,此时你在,正是最好不过了。”
  今夜,她的神态与口气都不同往日,在一向的冷肃中很难得透着少许的怜惜与不忍,这让东珠有些意外。因为三人从小一起长大,虽然同芸芳算不得亲厚,但是也彼此了解,东珠还是第一次看到芸芳面对自己时会有这样一副神色。
  然而,这是为什么呢?
  沉默了良久。
  直到看到如霞上茶的时候一直哆嗦的手,以及站立在不远处一脸苍白而又有些失神的春茵,东珠才意识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果然,皇后一开口,东珠就感觉如五雷轰顶。
  “昭妃,本宫知道你一向是最要强的。这大长公主年事已高,早一天晚一天故去,都是……”
  她说了很多,但是东珠全然不信。
  一向健朗的祖母怎么会好端端地突然辞世?
  赫舍里口里说的是“惊马”。
  马惊了。
  车翻了。
  祖母在重伤之下不治而亡?
  东珠不信。
  她不敢信,也不能信。
  甚至,她在想也许这也是祖母的计策之一,可能祖母要先假死来为自己将来的逃亡做个铺垫,也许是先去异乡为自己将来出宫寻个稳妥的隐身之所。
  所以……
  一定是这样。
  “昭妃!”
  “东珠!”
  “娘娘!”
  就在所有人以为她惊迷了心智暂时失去意识的时候,在声声呼唤中,她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全然不顾皇后在场,也不顾什么礼数规矩。
  只一味向外走去。
  “快,快拦住她。”
  皇后突然大声命令。
  所有人上前阻拦,又怎能阻拦得住呢?
  承乾宫中的人从未见过这个阵势,更没有见过如此雷雳之色的东珠,她的目光只是微微一扫,便吓住了所有人。
  于是,东珠如同无人阻拦一般,仅穿着一身单薄的宫装便像个幽灵一样冲出了承乾宫。
  “拦住她,快拦住她!”皇后及桂嬷嬷在她身后惊呼。
  “皇后娘娘,昭妃主子怕是要回去奔丧吧!”有人小声提醒。
  “这可不行。也不想想这是在哪里?这可是在宫里,没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旨意,谁敢深夜出宫?况且她是皇妃,是主子娘娘,哪能回府奔丧!”桂嬷嬷阴森森地喊着。
  那话语,像鬼一样。
  东珠厌恶这种声音。
  她索性甩掉脚上的花盆鞋,向前跑去。她跑得很快,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身后那些人被她的举动吓呆了,满族人对脚的看重甚至超过了汉人,堂堂一个皇妃怎么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脱掉鞋子?
  所以她们愣了半晌之后才在桂嬷嬷的催促下气喘吁吁地追赶过去。
  “那……那是谁?”
  宫径之上,正好遇到圣驾,但是东珠没有行礼,甚至连停顿都没有,像风一样从他身边飞过。
  所有人呆住了。
  顾问行使劲擦了擦眼睛,他原以为自己撞见了鬼。
  曹寅制止了正准备拔刀的侍卫,小声回禀:“皇上,是昭妃娘娘。”
  其实不用曹寅提醒,康熙已然看清。即使没有看清,他也知道是她。他正是得到了消息所以才往承乾宫里来的,原本他还在想,那样坚强的东珠在得到亲人逝世的消息时会是怎样一副神色。
  现在,他看到了。
  这,正该是她应有的反应。
  “要拦住她吗?”问话的是一向在当差时保持缄默的费扬古。看着东珠的背影,他的心很疼,失去亲人的感受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更知道东珠虽然外表坚强,但实际上她从来没有经受过真正意义的生离死别的痛苦。他很想在这个时候为她做些什么。
  只是,很意外。
  非常意外。
  少年天子静静地注视着东珠远去的背影,好半天才说道:“曹寅,你跟着,护她回府。”
  “皇。……皇上。”
  顾问行以为自己听错了。
  而皇上不仅如此,还将自己身上的氅衣脱下,交给曹寅:“记得给她披上。”
  顾问行还想出言相劝,而曹寅则一如既往地不问原由只听命令行事,他当下便应声而去。
  这时,皇后带着浩浩荡荡的人赶到,一众人等跪在地上请安。
  “皇上,昭妃……”皇后还未来得及说明详由,康熙已然制止,“是朕的意思,是朕派人送昭妃回府的。”
  “皇上,这于礼不符。”皇后还待再说。
  康熙冷冷看了她一眼,一语不发地走了。
  “起驾”顾问行颤颤地唱念。
  费扬古跟在康熙身后,这一刻,心中五味杂陈。
  当东珠跑到西角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很傻,没有圣谕,没有懿旨,自己怎么能出得了宫门。况且就算出了宫,自己又如何能这样一路跑回去?
  想到这里,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个时候,曹寅追了过来。
  “娘娘,臣奉皇上之命,护送您回府。”曹寅将康熙的氅衣披在东珠身上,又去跟守门侍卫交代了几句,不多时,便有人牵来两匹马。
  “时间紧,恕臣来不急为娘娘准备车驾了。”曹寅话刚出口,东珠已然从守卫手中接过缰绳,飞身上马,她来不及对曹寅说什么感激之语,只是看了他一眼。
  那眼中的神情自是深切的感恩。
  随即,用力打马,飞驰而去。
  曹寅也立即上马追赶。
  黑夜笼罩着街巷极为安静,除了马蹄有节奏的声响以外就是呼呼的风声。
  远远地就看到府门口车马不绝,管家正指挥着人往门楣上悬挂白帐,前几日省亲时一直挂着的大红灯笼也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如雪的白灯。
  四下里乱糟糟的一如东珠的心,她觉得自己心乱如麻,而头也疼得快要炸了起来。
  曹寅还未来得及下马通传,只见东珠一挥马鞭已然直接纵马入府。
  “大格格回来了!”
  管家在仓皇中忘记了规矩,依如当年的称呼,只是鼻子发酸,不由老泪纵横。
  直到曹寅下马:“管家,昭妃娘娘得了信,请了皇命回府探望,还请妥为安置。”
  “是……是……”管家一面抹着眼泪,一面立即命人为曹寅牵马,又亲自将他请入府中。
  东珠无暇顾此,她只是一路骑马入了内苑穿过花园直接奔往后院,这一行也顾不得回避了男客,仿佛在厅里见到了阿玛和几位兄长幼弟,没有半分的寒暄唆,便直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