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流唐帝国 >

第98部分

风流唐帝国-第98部分

小说: 风流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卿恪忠职守,勿负朕望。好了,你回班吧。”
    孙麟领旨退回班中。如今他从原来的一个仅仅掌管一万人马的中卫副将提升为手握七万大军地白虎将军,更成为凤翔城守。直接掌握凤翔城的安危。地位重要。大堂中的好多大臣大臣不由暗暗起了结纳之心,以为自己日后危机时的安危张本。下朝后孙麟接到众多大臣的宴请。一时间炙手可热,不提。
    却说方彻奏事以毕,宰相郑畋、王铎、萧遘等人出班奏报召集天下兵马讨伐黄巢事宜,说道这个节度使带多少兵马前来,那个节度使带多少兵马前来,某某上表大表忠心,某某屯兵某处,犹疑不前等等,一时间也难以尽述。
    当说到当前实力最为强大,手握十几万重兵的淮海节度使高骈时,李俨不抱信心的问道:“朕遣使趣高骈讨黄巢,使节道路相望,彼仍不出兵。现在他改变主意没有?”
    几位宰相面面相觑,良久王铎才回道:“回陛下,高节度可能因为十几万大军出发所需粮草辎重甚多,一时间难以准备周齐,所以还没有出兵。但臣相信高节度深受国恩,也曾经在讨伐伪齐乱军的时候立下战功,必不会有负陛下厚望。相信过段时间,高节度一定会出兵……”
    他不说还罢,一说李俨就想起那个差点掠走颜令宾,让自己丧命地高衙内,顿时期不打一处来,一把打断了王铎的话:
    “过段时间?哼!你要朕等多久?年前朕就已经催过他,都过了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动静?朕给他加官晋爵,赐他莫大权力,他就是这样回报朕的?难道他以为朕要扫灭伪齐,非他不行吗?朕倒想看看,是不是真的天下少了他高骈,大唐就要灭亡了!”
    说到最后,李俨猛地站起身来,狠狠一拍御案。只听啪的一声,竟然将御案拍成两断,原本放在御案上的文书等物,纷纷滚落在地,发出清楚地响声。
    满朝文武,静若寒蝉,无一人胆敢出声。
    这是李俨为君以来的第一次大发雷霆。这帝王之怒,果然声势不凡。
    王铎只觉得两股战战,硬着头皮道:“陛下息怒,臣以为高节度并无此心,要不陛下再派人催催?”
    “够了!”李俨越发怒不可止:“朕堂堂一国之君,还要低三下四的去求一个臣子,那朕当这个皇帝还有何用?不如干脆让高骈做这个皇帝好了!王相公,你以为如何啊?”
    这诛心之言让王铎吓得话都说不清除了,脚一软,跪倒在地,含含糊糊的道:“臣不敢……臣不敢……”
    李俨怒火稍歇,冷冷道:“王相公,你还有什么不敢的?你跟高骈老贼之间有过什么勾当你以为朕不清楚么?罗郎中,你跟列位臣工说说他跟高骈最近在讨论些什么?”
    罗隐虽然是鹰眼营之首,不过这是不公开的机构,他公开的身份,是军机省总参谋部军情司郎中(即司长),为正五品的官职,正好能够上朝。只不过他自掌握鹰眼营以来一直十分低调,基本上没有在朝会上发过言。
    眼下,见李俨点名要他发言,当下出班道:“回陛下,自王相公来凤翔之后,与高骈来往书信凡二十七封,从第十五封起,就开始讨论王相公的小女儿与高骈之子的婚事。”
    王铎闻言,面无人色,瘫软在地。只听得李俨地声音从堂上传来:“王铎,你都听清楚了?”
    “臣该死……臣该死……”王铎慌忙磕头,连连谢罪。
    李俨道:“哼!现在知道该死了?你跟高骈约为姻亲地时候怎么没这么想?”
    这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郑畋说话了:“陛下,王相公一直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并无二心。高骈虽有拥兵自重之嫌,但毕竟还无反心,朝廷也未夺其职。故王相公与高骈约为姻亲,只是朝廷官员私下地正常交往,并无对陛下不忠之意,请陛下明察。”
第四卷 决战黄巢 第二章 培植新人
    王铎闻言大喜,只恨不得在郑畋那平时怎么看怎么讨厌的老脸上狠狠亲上一口。WWw。当然,对方让不让他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结党?
    这个历代帝王最忌讳的词立刻从李俨的心中跳了出来,他心中又惊又怒,目光闪烁,不发一言,更不对郑畋的话表示任何意见。
    锐利得几乎要穿透一切的目光在王铎和郑畋两人脸上扫来扫去,那份冰冷仿佛让人觉得议事大堂内的温度顿时下降了十几度!
    因为郑畋发言而变得稍微好点的气氛又开始变得压抑起来。
    王铎的心中顿时如坠冰窖,狂喜的心一变为忐忑不安。这悲喜之间的突变,若非他在宦海中沉浮了好几十年,也经过不少风浪,只怕承受不起。
    郑畋脸上毫无表情,看不出他的想法,接着奏道:“请陛下明察!”
    李俨审视的目光在二人脸上来来回回好几十次,企图在他们脸上找出结党的迹象来。
    从内心深处,李俨并不愿意看到他所深深信任的郑畋居然也会结党的。而郑畋的地位也决定了,李俨对此必须谨慎从事。
    幸运的是,李俨并没有从他们脸上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这让李俨总算暂时放下心来,开口道:“哼,即使如此,王铎之罪也不能免。郑卿。你认为应该给他怎样的责罚?”
    “老臣以为,王相公这属于行为不检,应罚俸一年,陛下再发文申斥便是。”
    “太轻!”
    “那……应该如此处罚,请陛下示下。”
    “他与高骈之间地联姻之举必须终止。”
    “这个自然。”
    “罚俸三年。”
    “是。”
    “除此之外,他以宰相之尊作出这样的不当之举,如何能够做得宰相?应当罢其相位!”
    “陛下。眼下局势艰难,行朝人手不足。王相行事干练,是一大干才,实在少他不得。如果王相被免,只怕行朝处理事情的能力要下降一大截。当此危难之际,行朝的能力万万下降不得,故以臣之见,王相的相位暂时不宜罢免。请陛下明察!”
    难道他们之间真的已经沉湎一气了?不然郑畋怎么这样卖力的为他说话?
    这样地念头在李俨心中一闪而过,他脸上阴晴不定,良久才道:“郑卿所言不无道理。既然如此,那就免其同平章事之职,暂以门下侍郎之职行宰相事,怡其戴罪立功。待立功之后再加同平章事之职。”
    “陛下圣明。”
    李俨开了金口,那就已经定下来了。王铎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降职就降职吧,总比刚才陛下大有将自己抄家灭族地架势好。更何况。虽然降了职,还能行宰相事,这可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说到底,还要多谢郑畋在陛下面前帮自己说情啊!嗯,散朝后似乎应该设宴答谢他一把了……
    至于郑畋呢?他心中也在思量。
    这朝中有好几个宰相,就跟黄巢进长安之前。卢携等人与自己一起任宰相时一样,行事总有人掣肘,怎么都感觉不爽快。陛下虽然英明,但到底年轻,还是冲主,有些举措总是有些不妥当。自己有心纠正,但在几个宰相互相牵制的情况下,总是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自然也就没有力量去纠正了。
    不过现在,自己虽然救了王铎一命。但王铎很明显已经失去了圣眷。日后他要想从新得回圣眷。就得找人帮忙。这个时候自己只要对其加以笼络,何愁他不会靠向自己?现在朝中有自己、王铎、萧遘三个宰相。萧遘一直跟自己不对盘。从前王铎则在自己和萧遘二人之间首鼠两端。左右逢源。只要王铎靠向了自己,到时候政事堂中,自己的力量就占了上风,那么自己的行事就方便多了。
    他的心中也开始思量起来自己是否应该和王铎多联络联络了。
    而李俨这个皇帝,心中想地,却是散朝后一定要让捉影营加强对郑畋王铎二人的监控,弄清楚他们是否有结党迹象的事情。
    君臣三人心中各有想法,朝会就在这样的气氛下,结束了。
    ◎◎◎
    走在散朝过后回去的路上,李俨的心中思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对于郑畋,他一直以来都是相当信任的。但这种信任,似乎一直以来显得相当没有来由。到了今天,李俨发现自己对郑畋的信任发生动摇地时候,这才从脑海中生起了这样的疑问。
    难道是因为自己在后世的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些描写,让自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信任郑畋?
    但历史是会骗人的。
    如果一个穿越者以历史地记载作为自己行事的唯一参考,估计他死都不会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在很多时候,人们的忠诚,仅仅是还不到背叛的时机或者说背叛的筹码不够。并不是他们不会背叛。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下士时,若是当时身先死,千古忠奸谁人知?
    或许很多所谓的忠臣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忠臣,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不忠就已经死去了。
    历史的真相总是掩藏在重重迷雾中,除了传说中全知全能的神仙,有很多事情地真相,永远都没人知道。
    历史地记载,是不可靠地。
    唯一能够依靠地。是自己,也只有自己啊。
    想到这里,李俨心中豁然开朗。
    带着超越上千年的见识来到古代,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来说,的确有一种优势,但同样的,这些学识又何尝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妨碍他看清世界真相的负担?
    想通这一层。李俨地发现许多原本自己看不清楚的东西,顿时历历在目。
    比如郑畋。
    从前李俨仅仅知道郑畋是一个唐僖宗时候地名臣、能臣、忠臣。于是也就将郑畋当成这样的人来使用,一厢情愿的选择相信郑畋的忠诚。。
    然而李俨来到这个时代,由于蝴蝶效应的作用,很多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还用历史的“老”眼光看人,就要不得了。勉强这样做,会出大岔子的。
    郑畋或许会忠诚。或许不会忠诚,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重要地是,自己不能给他不忠诚的机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看清郑畋本身所占的立场。郑畋的忠诚,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对皇帝或者李唐皇室的忠诚,而是对他所代表的那个阶层:大地主、大世家、大官僚阶层的忠诚。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维护这个阶层地利益。他对大唐的忠诚。也仅仅是因为大唐是眼下维护这一阶层利益的最好工具。一旦大唐失去了这样的能力,那么他的忠诚就值得怀疑了。
    而他之所以还有一定的改革思想,是因为他还算得上这个已经彻底腐朽地阶层中少数的有较长远眼光的人。
    所以,他的改革主张,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挽救这个已经彻底腐朽彻底没落的阶层的努力。
    换句话说。如果用这个阶层的部分利益的损失来换取他们已经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郑畋能够接受。但一旦改革损伤到这个阶层的根本利益和统治地位,郑畋也会马上从一个改革者变成一个顽固派。
    然而,千年来血淋淋地经验教训已经告诉李俨这样一个结论:随着社会地发展,这样的一个阶层已经到了灭亡地时候了。任何暂时缓和矛盾,任何延长其生命的做法,都只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这种暂时性的为其续命的做法,原来的种种矛盾并不是消失了,而仅仅是被深深掩盖起来。一旦矛盾总爆发。其后果就是让我们整个民族上千年的苦难来作为他们幸运的延续上千年的代价。
    既然明白这一点。李俨就知道,自己与郑畋这样的人从根本上是有冲突的。或许现在这种冲突还没有表现出来。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因为李俨将会实行的的改革,实际上就是通过软硬两种不同手段,消灭这样一个妨碍社会发展的阶层的过程。所以,日后李俨的真正心腹大臣,绝对不能是郑畋这种与世家、与大地主大官僚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只能使自己一手提拔,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才。当然,郑畋这样的人用还是可以用的,只是却不能托以腹心。至少在改革的时候不能。此时黄巢还没有剿灭,暂时大家的目的还是相同的,短期内同舟共济还是可以的。
    有此一念,李俨也就开始了从官场上培植自己真正的班底。一个被命名为“凤凰涅磐”的计划开始启动。大量来自平民的人才被发现并被委以官职。他们开始逐渐占据官场的中下层。其中的佼佼者,也逐渐的被提拔起来,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正式成为朝廷的重臣。而对这些人的洗脑教育,也在他们走上官场的第一天开始,随之而跟踪进行。这些人出身各自不同,却都出身社会底层,皆从小吏简拔。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却有着相同的理念和严密的组织,代表最底层人民的利益,跟官场上的风气截然不同。直到最后他们形成了一个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