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流唐帝国 >

第85部分

风流唐帝国-第85部分

小说: 风流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黄巢只罢免大唐最高层的官员,四品以下凡愿合作的官员允许留任,但旧官员们之所以同意为新政权服务,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或是出于被迫。
    而这只习惯于杀戮的力量也并没有如同大唐朝廷一样地泱泱气度——尽管这种气度随着大唐的衰退已经减弱,但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这只有像大唐这样曾经站立在世界顶峰的国家才能拥有的气度。是那些对贵族和官僚充满仇恨的叛乱军所无法拥有的——这从广明二年初发生在伪齐政权尚书省的一件事情就可以证明。
    当时,有人在尚书省地南门上偷偷贴了一首诗:“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齑;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
    此事被尚书令尚让得知,大怒。命令尽快捉拿,可作者早就逃遁。又于长安城中大肆搜索能写诗的人。抓到地全部杀死,。于是暴怒的尚让将当时在尚书省的官员和守门的士兵,全部挖去眼睛,头足倒悬挂于门前;又命令将全城三千多位会作诗的儒生捉拿处死,这下还不放过,还要将能识字的人抓起来强迫服贱役。一时之间,长安城内惨声四起。人心惶惶。身为世界上当时最强大帝国的大唐,子民受教育程度相当之高。这一个命令下来,涉及到地人物何止成千上万?
    也正是这个充满了对读书人切齿仇恨的命令,让几乎所有对伪齐政权尚存幻想的人彻底死了心。读书人作为整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地位举足轻重。一个不能善待读书人的政权,其失败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了。
    广明元年年末,在失去了追杀皇帝的三万精锐之后的伪齐政权,尽管此时有驻扎在栎阳(今陕西省高陵县东北)地唐代北行营招讨使诸葛爽的投降。却同时遇到了更大打击。
    已经投降黄巢的河中留后王重荣,因为伪齐政权过分地搜刮,再度叛齐降唐。黄巢派兵前去讨伐,却被之大败。于是伪齐的进取思想彻底失去,此后直到第二年三月,再也没有像样军事行动。给了朝廷宝贵的喘息机会。
    等到他们过了热闹的新年,再采取军事行动地时候,最好的时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幸运的是,上天似乎并没有彻底抛弃黄巢的伪齐政权。
    广明二年初,被伪帝黄巢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相当于东南方面军总纠察官)的朱温率军进攻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
    三月三日,邓州被攻陷,邓州刺史赵戒被生擒,于是率军戍守邓州,以控扼荆州、襄州地区。
    在取得这样的军事成果之后。伪帝黄巢命部将尚让和王播率领兵众五万余人进攻凤翔。估计也将在牛勖抵达前后抵达凤翔。
    无论是他也好,李俨也好。密谋兵变废帝的李昌言,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赶向凤翔的牛勖都没有想到,这么多足以影响天下局势的大事,竟然都赶在同一时间,即将发生在凤翔。
    此时地凤翔,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凤翔行宫中,李俨正在聆听军事改革期间方才从捕风营、捉影营两大情报组织中分裂出来,独立成一营,专门负责军事方面情报地鹰眼营的军事动向汇报。
    鹰眼营隶属于军机省总参谋部,是直属皇帝掌管地秘密机构。其主管人员,由素有军略,原来被任命为翰林待诏,后来根据其自身要求,改任为兵部侍郎的罗隐担任。此人的军略曾经受到后世的毛伟人称赞,足见其不凡了。让他担任鹰眼营主管人员正是得其所哉。
    至此,大唐帝国的三大情报机构:由聂隐娘负责的捕风营(与捉影营职权有部分重叠,主要负责监控帝国的江湖势力、对帝国以外各国秘密情报机构的建立以及情报的获取,同时负责监视民间和帝国中下层官员动向。即对非官方情报搜集比较擅长,毕竟其班底是聂隐娘从前做刺客的情报人员)、由来鹄负责的捉影营(主要负责监视帝国官员、帝国名门望族、与帝国以外藩属国通过官方联系建立情报机构和获取情报。即对官方情报搜集比较擅长,其班底是原来田令孜建立的情报机构,本来就有较深厚的官方背景,自然对官方情报搜集更擅长。当然,也对民间有一定的监控。)、由罗隐负责的鹰眼营(主要负责军事情报,同时也对军队进行地下监控。)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此时,罗隐正在禀报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等田令孜党羽所掌握的节度使的动向:
    “陛下,西川的崔安潜节度使已经发来密报,一切基本上已经准备完毕,已经预备在三月二十日发动,务必将陈敬瑄擒下。”
    “另外,据潜伏在东川的细作来报,杨师立似乎已经看破陛下的计谋并且得到了田贼被擒的消息,因此已经决定不出兵前来。”
    李俨眉头一皱:“也罢,以后再收拾他。罗卿,继续。”
    “遵旨。山南西道节度使牛勖已经上路了,预计将在三月二十日抵达。”
    “伪帝已经下令尚让率五万精兵进攻行在,也将在三月二十日左右抵达。”
    李俨“呵呵”一笑:“都赶到一块儿了!李昌言等贼的发动时间也在这天吧?”
    “陛下圣明!”
第三卷 初露锋芒 第十四章 军情汇报
    “还有呢?”
    “北监军陈景思率领沙陀族酋长李友金以及由萨葛、安庆、吐谷浑等部族人组成的军队向关中进发,入援京师。Www;行至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将要渡过黄河,却被绛州刺史翟稹以贼兵势大为由劝其重回代北去募兵员。陈监军从其言,已会同瞿稹回雁门(山西省代县西北)募兵。预计将在数月后才能重新起兵勤王。”
    “田贼党羽、其亲弟陈敬瑄上表说,他已经派了左黄头军军使李铤率部众及中、右黄头军凡三千人击黄巢。”
    李俨冷笑一声:“西川黄头军什么来历,罗郎你可知晓?”
    (注: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例如唐德宗就曾呼陆贽为“陆九”;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此前本书受到后世称呼的影响,对此并不了解,因此与史实不符。另外也可以称呼字。而皇帝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大臣,都称呼为某公。为还历史以真面目,此后的称呼都改成类似的叫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了长辈或上级,称呼别人的名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即使是皇帝,如果要表达对臣子的尊敬和亲近也不会直呼其名,比如李渊对裴寂“呼之裴监而不名”。文中因为是对皇帝上报军事情报。所以可以直接称呼情报中涉及到地人的名字。)
    (另注: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陛下”的称呼也很常见。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而呼太真妃为“娘子”。对王爷等皆称为“大王”。皇帝对儿子的称呼往往称呼其小名。皇帝自称为“朕”,另外。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后妃的自称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或者“臣妾”。平时则用“我”或者“吾”;皇太后下制令时,自称“予”,在便殿见群臣时,则称“吾”,很多时候也用“我”。至于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殿下”;而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这个一可见于顺宗为太子时同王叔文地对话。一可见于《旧唐书。永王璘传》中永王说:“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国公会自称为“孤”,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时为唐国公的李渊地讲话。
    另外,在唐代,没有“老爷”之称,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者;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诗中就描写有:一个老人问李白“郎今欲渡缘何事”?然后告诫他“如此风波不可行”。
    同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就如《无双传》中,无双家人从小就戏呼王仙客为“王郎子”。
    当时的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就比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后来的女子那样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同时,也有女子自称为“某”地。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地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谈话。
    此外,唐人称呼父亲的习惯现在我们听来可能有点毛骨悚然——他们一会儿叫父亲“哥哥”,一会儿叫“爷爷(耶耶)”,然后“哥”也用来称呼兄长……十分凌乱。为统一称呼起见,以后对父亲统称为“耶耶”。
    以上都是唐代地称呼习俗,以后本书中的称呼都将依此而行,特此说明。)
    “回陛下,这黄头军乃是西川崔节度使当年见蜀中士兵懦弱胆怯,上奏朝廷到陈州、许州招募壮士,与蜀人混合编排,经训练后所得。共得六千士兵,分成三军。以每人头戴黄帽,故号称黄头军。同时崔节度使又上奏朝廷调来洪州弓弩手,教蜀人用弓弩射丸的技术。又选得弓弩手两千人,号称神机弩营。两军皆列入驻扎在益州地团结营中。黄头军与神机弩营乃是蜀中战斗力最为强大的两支军队。”罗隐道。
    (注:因情节需要,这里两军的人数都比历史记载中多了一倍。)
    “不错!这黄头军乃是崔节度使亲自训练而得,自然都是崔节度使的亲信人马。这益州的两万五千团结营军,也就这黄头军的六千人加上神机弩营两千人一共八千人战斗力最强。他陈敬瑄怎么舍得将这样的军队派出来跟黄巢作战?分明是因为崔节度使在这黄头军中根基太深,他一时之间无法掌控,所以才将黄头军派了出来跟黄巢作战。一方面消耗黄头军地实力,另一方面。也免得黄头军在旁边碍手碍脚,对他掌握西川不利。等到黄巢军被灭了,这黄头军还能剩下几个人?就算黄头军能够侥幸保存一定地实力,等他们回到西川,那时候陈敬瑄已经掌握了大局,他们就算对陈敬瑄有什么不满也于事无补了。而他留下神机弩营,是因为这支部队都用弓弩。只要不近身,战斗力就相当可怕,人数又不是太多,更加容易收为己用。而他地企图一旦成功,那么他手上能够实实在在掌握地力量就相当强大了。”
    说道这里,李俨冷哼一声:“哼哼,这陈敬瑄的算盘倒是打得很响!只可惜呀!他自身难保,那些什么个谋划。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陛下圣明!这等乱臣贼子自以为谋划高明,却没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陛下的意料之中。陛下英明神武,算无遗策,那等挑梁小丑,实在不堪一击!”罗隐连忙回道。
    见罗隐这个从前脾气桀骜不驯的人。当了一段时间官,居然也学会了拍马屁,李俨淡淡一笑:“好了好了,对付这些人朕能够占据上风,不过是有心算无心,再加上情报全面罢了。要说到算无遗策,朕还没那样的本事,这一点朕还是有自知之明地。罗郎你就不要再吹捧了。接着说,还有什么消息?”
    罗隐那自从接受鹰眼营之后变得越来越阴沉不露神色的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