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流唐帝国 >

第143部分

风流唐帝国-第143部分

小说: 风流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仙学研究院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不明白其重要性,但是李俨明白。所以他对仙学研究院的安全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不能把仙学研究院地安全寄托在别人的忽视上,否则一旦出了问题。那可就后悔莫及了。
    为了保证安全,仙学研究院的所在,乃是终南山的深山之中。就在从前李俨练兵的兵营之处。当时李俨为了练兵,特意在终南山中寻找了一个地势偏僻,交通上却还算得上畅通,同时既有不小的平地面积,也有小河流经。背靠大山、地势险要的山谷之中。只需要将山谷四周地山头守好,这山谷里面就可以说是固若金汤。绝无安全之虑。
    除此之外,山谷中还储存了可供三万人加五千匹吃一年的粮草,并随时根据粮草地情况更换新鲜粮草。为了护卫山谷,一共有一万步卒加上五千骑兵驻扎在山谷周围防守。他们并不进入山谷,而是将山谷四周的地形加以开发,重新建立了一个军营。
    终南山作为靠近长安的一大山脉,也是李俨最喜欢的地方。整个终南山中,起码有十个以上的军营,每个军营能够容纳的人数超过五千。加起来可以同时驻扎五万人马。当然,平时并没有这么多人。每个军营只有三百来人进行维护工作。除此之外,特种部队飞龙军的其中一个训练营地,也是最重要地训练营地之一,就在终南山中。李俨几乎把终南山当成了一个隐藏起来的大兵营。其它人也或多或少知道终南山有军队,但是具体有多少人。部署如何,部队组成如何,确实只有极少数人有资格接触到的机密。而这极少数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虽然有资格,却并没有去接触。这样一来了解其中秘密的人也就更少了。
    在这里,被李俨命名为藏龙谷的所在,今天迎来了一个大日子:李俨亲自前来视察仙学研究院的工作了。
    陪同视察仙学研究院的是仙学研究院的副院正。也就是后世地院长吕洞宾。按理说,皇帝前来,应该由担任正院正的钟离权陪同,不过李俨体谅他年级大了,再加上最近又沉迷在一个研究课题中,也就特旨恩遇他可以不用陪同,陪同的人也就成了吕洞宾。
    一行人在藏龙谷中缓步行走,边走边参观,吕洞宾在一旁解说介绍。
    藏龙谷经过以前的练兵和现在的仙学研究院多次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一条宽有五六丈。一人多深的河流从山谷正中流过。这条河流原本并没有这么大。李俨在这里初步建设兵营之后,为了避免在危急时刻出现缺水地问题。特意派人从山上引来多股山泉,再将小河拓宽、加深,这才在这里形成了这样大的一条河流。河上面,一共有十余座桥,将被河流分成两半的山谷连接起来。
    河流的一边,是露天的研究场所。这里的研究由于战地空间较大,或者就是比较危险,因此不能在房舍中进行。另外一边就是那些对空间要求不高或者不够危险的研究场所。在河边上,还有数十架各种模样的水车,在日夜不停的运转。这些水车形状各异,构造不同,既是一种研究课题的实验成果,同时也是研究院地动力之一。随着对水车结构地研究深入,它们将会根据新的研究成功进行改造。目前李俨看到地水车,已经是改进几代之后的成果了。
    除了山谷中的地域外,山谷四周,也被开了许多山洞作为研究的空间之一。比如火药这样虽然危险却不能在露天进行的研究,就被转移到了山洞中。还好关中一带的气候在古代虽然也算得上是比较湿润,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初显其现代干燥的一面了,再加上良好的干燥措施,比如在研究石灰和水泥的时候的副产品:干燥剂,火药的潮湿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李俨毕竟是皇帝,吕洞宾不可能将他带到那些危险的研究空间去,于是就只能在山谷中拥有房舍的研究空间中转来转去了。
    这些地方研究的,绝大多数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东西,在研究院,被划分为“民生”科。整个研究院一共被分成三个科,一就是研究关系到民生科技的民生科,还有一个就是研究关系到军事方面的军器科。另外还有就是搞基础研究的原道科。研究院中主要是前两个部分在发挥作用。后面地原道科虽然独立了出来,但实际上。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从实验中发展起来的学科,要想在理论上取得突破,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像中国古代的道士、和尚和儒生研究理论研究哲学那样躲在屋子里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所以原道科的人往往为了搞理论研究,而投入到其他两科的研究中,通过研究中得到地数据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
    这可以说是有中国特色地古典科学研究吧。李俨也就只能做到这一点了。这些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并将实验的数据作为自己理论的依据。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实验总是有误差的。实验的数据也必须通过统计学的处理,才能真正地作为理论的依据。这一点李俨模模糊糊的指出过。但他也不能明说。因为要想真正的了解到误差的存在,必须在度量衡的研究上取得大的突破。否则实验的出来地数据本身就只能被模糊的表达,你又如何知道到底误差在那一方面?数据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这些都无从谈起。而李俨真要提出这一点的话,那些研究人员势必要他指出究竟误差在哪里。这叫他如何谈起?所以虽然知道这一点,他也只能隐隐指出,要想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在理论上取得突破。
    关于理论研究。李俨当然明白其重要性。或许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朝民生研究与军器研究倾斜。但这只是眼下形势地需要。古代中国的科学实际上并不落后,只是这些科学往往缺少理论的指导,而成为匠人世代相传的祖传手艺。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一方面容易因为天灾而失传,同时也很难被改进:缺少理论的指导进行改进只能听天由命,不能有的放矢,成功率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可以这样说。李俨心中知道的那些现代科学知识,能够在当前的条件下做出来的,只需要多多试验改造,终有一天能够做出来。但是不能做出来地,那么无论试验多少次,只要理论科学没有取得突破性地进展。那就永远不能成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学进程,从根本上讲,还是理论科学地发展。后世的美国之所以了玄学派,从此成为中国天文研究的主流,中国真正的天文学研究开始了。这一进程比后世的欧洲天文学家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早800年。天文学不再被禁止民间学习,天人感应学说也逐渐消亡。但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并没有消亡。毕竟,以宇宙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天人合下这样的错误。
    所以他对理论科学的投入也是很大的,而且更加关注。而且,相比具体的技术研究,他对理论科学的熟悉程度反而是最大的。一个接受了完整的高中程度教育的人。可能不知道怎么造玻璃。怎么造水泥,可能不知道火药的配比。但是基础科学理论他是必然了如指掌的。而在古代的中国,那些具体的技术其实发展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有无数能工巧匠作为基础。但是基础科学理论就往往被忽视了。而现在有了李俨对基础科学理论的了解,中国的科学发展,终于可以走上一条不断前进的新路,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发现——失传——再发现——再失传——再再发现或者永远失传这样的怪圈下不断轮回,最终被西方国家在科学进程上迎头赶上,终于造成中国科学落后的局面。
    民生科和理论科的研究地点都在谷中有房子的那一部分,李俨虽然想到另外一边去,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同,必须注意到自己的安全,也就只好等那边的人过来汇报了。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吕洞宾也正好带李俨参观这边的研究情况。
    首先被参观的就是纺织机的研究。经过李俨的提点,类似于近代的先进纺织机已经成形。人力的纺织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除此之外,得到织工帮助的研究人员们还同时研究了畜力、水力两种纺织机。这两种纺织机分别能将纺织效率提高十倍和三十倍。另外能够将效率提高一百倍的蒸汽动力纺织机也在研究中。不过由于蒸汽机研究地滞后,这一研究迟迟未能完成。前三种的纺织机已经开始面世。并在几年后造成了纺织业的第一次大爆发,被日后的研究者认为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蒸汽机的研究进行得不太顺利。或许很多人认为,没有橡胶作为密封设施,没有其他的许多相关学科研究地进展,蒸汽机在古代不可能造出来。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最原始地蒸汽机,根本没有以上的那些东西。虽然效率低了点。但无可否认,那的的确确是蒸汽机。瓦特也其实并不是发明了蒸汽机。而只是改进了蒸汽机。对于蒸汽机李俨了解得并不多,但其基本构造还是知道的。按照这样的基本构造作出来的蒸汽机,只能说是一个雏形。其功率不高,不具有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地能力。李俨知道这事情也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了。
    提到橡胶,橡胶的出现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比如说轮胎、比如说密封圈——并不仅仅只有蒸汽机才需要用到密封圈。许多关键的器材都需要用到,比如抽气机、比如说电线线圈的胶皮等等。但是中国本土是没有橡胶生产的,要想得到关于橡胶之类的东西,也只能等大唐的强大海军重建之后才有机会去海外获取。这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毕竟一支强大的海军不是一天就能够建成地。
    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水车的研究也是重中之重。毕竟作为一个水系繁荣的大国,水车完全可以在很多地方,在蒸汽机没有出现之前,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一个效率高的水车。可以大大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可以加快从小手工业作坊向工场再到真正意义上地工厂的进程。
    除了水车,还有风车。关于风车,李俨将自己后世看到的风车玩具上的尾舵加了上去(感谢《海权世纪》提供相关知识),可以让风车根据风向的变化而改变方向,提高风车的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把相关的东西应用到船舵上,那样帆船就能够逆风行驶了。
    这些东西之外,关于水泥、耐火砖、玻璃等的研究也更进了一步。获得了效果更加好的水泥,获得了耐火温度较高的耐火砖,获得了透明程度较高地玻璃。基本上可以应用到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上了。有了望远镜,军事上可以更快地发现敌人,而将望远镜应用到天文上,就能够加快天文学的发展。显微镜更能够加快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发展。放大镜的用途更不用说了。而水银镜子也早已经发明出来并做成产品开始出售。即使在眼下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也超过了十五万贯。不过这种镜子是有毒的,通过银镜反应制造的镜子正在研究中。
    事实上。一个放大比率为十倍的放大镜、一个放大比率三十倍的单筒望远镜已经制造完成。倍数相应。但是更大的天文望远镜也在司天台(唐代的政府天文机构,历改名为太史监、太史局、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司天台)的相关技术官员协助下进行制造。这样的天文望远镜将被制造出十台。四台放在长安,其他四台将分别放在帝国不同的地方,作为天文观测的工具,还有两台放在仙学研究院供研究人员使用。出于升级换代的需要,这些天文望远镜的镜片都是可以拆卸的,将会在放大倍数提高之后加以更新换代。同时,一个放大倍数五十倍的显微镜也正在制造中。
    天文望远镜的出现,改变了天文学从前的唯心神秘面纱。由于不少天文官员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山脉和荒凉景象,神话的月宫传说不攻自破。同时在观测结果下破灭的神话还有许多。由此引发了一场大的辩论和学术上的动荡。最后在李俨的支持下,科学派战胜了玄学派,从此成为中国天文研究的主流,中国真正的天文学研究开始了。这一进程比后世的欧洲天文学家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早800年。天文学不再被禁止民间学习,天人感应学说也逐渐消亡。但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并没有消亡。毕竟,以宇宙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并不是玄学,尽管可能走向迷信,却还不是迷信。人们将这一哲学理念,融合进了环境保护观念、科学理论发展中,让这一古老的东方哲学精华得到了真正的发扬和发展。
    而显微镜的出现,提前促生了细胞学说的出现。当然这也少不了李俨的推波助澜。在他的支持下,一个隶属于《大唐国闻》的科学性杂志《仙学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