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吾皇爱细腰 >

第65部分

吾皇爱细腰-第65部分

小说: 吾皇爱细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祖父除了原配妻子外,还有几名妾室,外祖母是个温柔娴静的女子,一心相夫教子,只可惜身子却不甚好,缠绵病榻几年后便也去了。
    她轻叹一声,再将那套头面拿到手上翻看,虽是几十年前的老款式,但制作精良,一丝一线均极为考究,整套头面加起来,其价值相当不菲。
    孙进荣为何要将这样一套头面交给她?这头面又是何人之物?会不会、会不会是她的外祖母的?
    她百思不得解,只能动作轻柔地将东西一一放回原处,用锁锁了起来,再小心地收好。
    不管孙进荣因何会将这些给她,她都不想去追究了,过去种种便由着它随风而去吧!
    ***
    “不是说只一场小小的风寒,为何这般久都不见好?你们这些太医是做什么的!”龙乾宫中,赵弘佑愤怒地重重拍在御案上,厉声质问。
    跪在地上的两名太医浑身颤抖不止,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哆哆嗦嗦地道,“皇上息怒,王爷上了年纪,这些年虽一直滋养着,但毕竟底子较之寻常人要弱些,一场寻常的风寒于旁人来说自是不算什么,可于王爷来说……臣等只能用些温和的方子细细调养。”
    谦王年轻时曾沦为敌军俘虏,期间吃了不少苦头,身体自是有损伤,大明山气候怡人,当年文昭皇帝虽心中防备他,但到底是嫡亲兄长,还是用了心思挑了适合他静养之处将他圈起来的。
    早前赵弘佑便听闻谦王抱恙,也派了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太医前去诊治,可哪料到却是一直不见痊愈,今日便发作起来了。
    当下听太医如此说,他微微失神,皇伯父当年的被俘,是大齐将士的耻辱,他一个温雅文人,其中必是受了不少苦,方保得住性命平安归来。先辈这些是非,他不想追究,他只是知道现今谦王是唯一让他敬重的仁厚长者,无关乎功名得失。
    心中牵挂,趁着这日朝廷沐休,赵弘佑干脆带着周源等人直奔大明山皇庄。
    大明山地处京郊,却是个环境清幽之处,林木繁茂,处处可见郁郁青青,偶尔迎面扑来了一缕清风,也是蕴着淡淡的新鲜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皇庄外的侍卫虽认不出当今天子,可对跟随在赵弘佑身侧的禁卫统领周源却是知道的,再看连周源都对那年轻公子恭敬有礼,一想便明白此人身份不简单,也不敢打听,连忙着人前去禀报。
    只片刻的功夫,皇庄的老总管便亲自迎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引着赵弘佑等人进去。
    “原不该由老奴出来迎,只是王爷身子不适不宜吹风,王妃又在里头煎着药,故才由老奴出来相迎,请皇上恕罪!”老总管躬着身解释道。
    “老总管言重了,我今日前来,不过是晚辈看望长辈,又怎敢让长辈相迎?”赵弘佑微微笑道。
    眼前这位老总管,乃太。祖皇帝亲自为谦王所挑选的,一向颇得谦王看重,几十年如一日忠心侍主,赵弘佑自然得给他几分脸面。
    两人又是各自一番客气,老总管才引着赵弘佑到了谦王居住的院子。
    “是佑儿来了?”醇厚爽朗的中年男子声从屋内传出,赵弘佑不由自主便扬起了笑容,大步便迈了进屋。
    “正是,皇伯父怎知是侄儿?”进了里屋,见披着外衣的谦王含笑靠坐在床榻上,眼神柔和。
    这是一名让人见之便不由心生好感的温文男子,虽将近知天命之年,可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反而给他添了几分经由时光洗礼后的沉稳。
    这是大齐开国帝王的嫡长子,当今天子赵弘佑的嫡亲伯父谦王殿下!
    “谨儿昨日方离开,自然不会是他,阿忠脚步急切,可知来人定是我所看重之人,除了佑儿,还会是哪个?啊哈哈哈!”谦王捊须笑道。
    被他爽朗的笑声吸引,赵弘佑也不禁展了笑颜,上前几步朝他行礼,“侄儿弘佑见过皇伯父!”
    谦王笑着扶起了他,“佑儿无需多礼。”
    在床榻边的绣墩上坐了下来,赵弘佑对上他亲切的目光,见他微微笑着点头,“数月不见,佑儿愈发的长进了,举手投足间可见我大齐天子之风范!”
    赵弘佑轻咳一声,被他夸得俊脸微红,“皇伯父过誉了,侄儿深感有许多不足,比之先人差之甚远!”
    “哎,时代不同,又怎能比拟?只要心存社稷,处处为百姓着想,便是江山之福,万民之幸。”谦王笑笑地拍拍他的手背。
    “可是佑儿来了?”轻轻柔柔的中年女子伴着脚步声传来,赵弘佑连忙起身,果见谦王妃杨氏捧着药碗走了进来。
    “见过皇伯母!”
    “都是一家子,又何需多礼!”谦王妃一面将药碗放到了桌上,一面笑道。
    赵弘佑与谦王夫妇相处,从来便是执家礼,皇室那些礼仪规矩,更不曾用在此处。
    “怎的又喝这些药?太医都说了,这不过些小毛病,慢慢养着便成了,这些苦不拉叽的东西,喝多了连吐的气都是苦的。”见妻子又捧着黑乎乎的药前来,方才还是温文稳重的谦王殿下一下便成了苦瓜脸。
    “都一把年纪了还这般怕苦,也不怕佑儿取笑!”谦王妃无奈地嗔了他一眼,舀起一勺药吹了吹,方送到夫君嘴边。
    “佑儿又不是外人……”谦王嘀咕了几句,倒是乖乖地张口,由着妻子一勺一勺地喂自己服药。
    赵弘佑嘴角含笑,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幕,对皇伯父伯母数十年如一日的恩爱早就见怪不怪了。正是这样的夫妻,才能携手走过无数风风雨雨,相扶相持,直至百年。

  ☆、79|76。71。66。56。55。1

呼啸而过的风吹散梳得整整齐齐的长发,撩动袍角翻滚。赵弘佑背手站于亭外,目光落在远处奔流着的河水,顺着其流向一直望过去。
    此处是大明山上的眺望亭,站于亭外可将京城最大的河流——定河大体流向看得分明。
    “又在想你母后了?”柔和的中年女子声在他身后响起,赵弘佑回过神来,转身轻唤,“皇伯母!”
    “下个月初三便是你母后冥寿,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了……”谦王妃满怀唏嘘。
    赵弘佑沉默不语,是啊,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了!那一年,母后便是在过完寿辰三日后离世的。
    谦王妃望着他好一会,轻叹一声道,“你是个好孩子,英淇有你这样的儿子,也算是上苍对她的另一种补偿了。”
    英淇,是文纯皇后,亦即赵弘佑生母的闺名,谦王妃与她交好,自是以名字相称。
    赵弘佑眼眶微红,哑声道,“侄儿不好,若是真有那般好,又怎会没早早发现她身子不妥,以致……”
    谦王妃喟叹着摇了摇头,“她不过是怕你担忧,方瞒着你。你的母后你应也知道,若她存心瞒着别人什么事,那真是能瞒得水泄不通的。但凡有半分治愈的可能,以她对你的深厚感情,也定是会拼命争取的!”
    “她那样放不下你,放不下幼弟乔峥,又怎舍得离去?”见他仍是低着头不发一语,谦王妃温柔地又道。
    “果真是如此?她不是因为对、对父皇失望了才、才生无可恋的?”赵弘佑红着眼,对上她柔和的目光固执地问。
    谦王妃一怔,片刻之后恍然,“难道你竟是以为她……”
    一言未了,她转过身去遥指流淌着的定河,“她临终前让你将她火化,骨灰洒入定河,你觉得她是因恨着你父皇,死后也不愿与他共葬一穴,方有此决定的?”
    “……难、难道不是?”赵弘佑愣住了。
    “傻子,你误会她的用意了!”谦王妃长叹一声,指着入目的山河土地朗声道,“这片土地,包含着乔家儿郎的鲜血,从你外祖父,到你二表兄,乔家满门英烈,为着大齐,为着天下百姓,奋不顾身。英淇乃不让须眉的乔家女儿,她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是常人所不能想像的。”
    顿了片刻,她凝望着赵弘佑问,“你可知你外祖父、三位舅舅葬于何处?”
    “难道不是葬于泰陵……”赵弘佑瞪大眼睛。
    泰陵乃太。祖皇帝陵寝,同时也陪葬着大齐开国将士,是故赵弘佑方理所当然地认为乔家父子也是陪葬于泰陵。
    “不,他们去后火化,骨灰洒入河海当中……”
    赵弘佑彻底怔住了。他的外祖父——老镇国公是在一场战事中为救太。祖皇帝而牺牲的,三位舅舅及两名表兄后来又相继战死,时年才三岁的小舅舅乔峥于战乱中下落不明。乔家战功赫赫,奈何至大齐立国定都时,只余一女乔英淇!
    哪怕日后乔英淇母仪天下,也无法改变乔家人丁调零的状况。幸而永德二年,乔家唯一血脉,十五岁的乔峥归来……
    “你母后是位果敢的女子,哪怕她曾经真的心悦你父皇,可长年累月的怀疑、冷待、争吵,再热的心、再深的情也都磨灭了,哪还会为了那样一个不将她放在心上的人,而舍弃自己、舍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儿,以及寻了十几年的嫡亲弟弟!活着,她是大齐的皇后;死了,她只愿跟随父兄,览尽这片让乔家儿女抛洒热血的土地。”
    “你父皇,配不上她!”
    谦王妃最后一句话重重地砸到赵弘佑心上,很痛,却又有些酸,酸得他视线开始变得朦胧。
    父皇配不上她,而他,身为她唯一的孩儿,也不懂她!
    恍恍惚惚地回到了谦王屋里,服了药便歇下去的谦王早已醒来,正由谦王妃服侍着坐到了软榻上。
    见他神情有异,谦王询问般望向妻子,谦王妃只朝他微微笑着摇头,转过身便走了出去。
    “佑儿,过来!”温和低沉的呼唤让赵弘佑停了脚步,半晌之后,上前几步坐到了谦王身边。
    “夏皇后故去多年,佑儿也该再寻个贴心人才是。”不知怎的便想到了昨日来看望他的一对璧人——赵弘瑾与杨汀柔,再对比眼前形单影只的大侄儿,谦王怜惜心起,忍不住叹道。
    高处不胜寒,总得有个贴心人温暖温暖,才不至于太过清冷。
    赵弘佑怔了怔,自原配皇后故去后,这几年劝他立新后的人不少,可却没有一位如谦王这般,让他寻个贴心人。
    “也不需看对方出身如何,只需人品佳,能一心一意照顾体贴夫君……当然,若是能得佑儿心意自是更好。至于其他,皇伯父相信今时今日的佑儿,已有足够能力去护妻儿周全。”谦王微微笑道。
    数年已过,如今的天子再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任由别人一点点蚕食属于他的地方。
    望着慈爱的伯父,赵弘瑾竟是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能得他心意的女子……一张娇娇媚媚的脸庞渐渐在他脑中浮现,他摇了摇头,将这些都抛开,问了一个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当年父皇那般待您,您可曾怨过他?若非是他,如今坐在正阳殿上的人便是您!”
    谦王怔忪之下,笑意渐敛。
    赵弘佑心生不安,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唐突了,正想着转移话题,却听对方长叹一声后,无限惆怅地道,“怨过的……”
    怎么可能不怨,那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啊!竟会如此待他,陷害、囚禁,如此冷酷无情,他又怎会不怨不恨!
    “只是慢慢的也想明白了,你父皇性情坚毅,雷厉风行,加之战功卓著,也只有他,方能震得住以燕伯成为首的那批武将,将前朝遗留下的种种污淖一扫而清。若是换了皇伯父……只怕还未必坐得稳那位子。假若你外祖父镇国公仍在世,皇伯父或能一试,只可惜……”
    镇国公生前乃大齐赫赫有名的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每让敌军闻风丧胆,燕伯成虽也是一员猛将,可较之镇国公终是稍有不及,直到镇国公亡故,他方渐渐显了出来。
    “君弱臣壮,绝非江山之幸,燕伯成虽未必全有异心,可若遇上软绵之主,将来之事却是未可说。所以,你父皇,远比皇伯父更适合那个位置!”
    见赵弘佑怔怔地望着自己,谦王轻笑一声,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皇祖父也是此意,否则又怎会久不立太子,无非是心疼我这无用之人,才犹豫不决。过去之事便过去了,何必再多作纠结,还是顾着眼下方是正经!”
    赵弘佑笑笑,“皇伯父说的极是!”
    “京中的谦王府自建成后便一直空置,皇伯父不如回去住些日子,一来也好让侄儿多多尽孝;二来也让皇伯母与娘家亲人相聚些时日。皇伯父瞧着可好?”
    谦王本想拒绝,可听他提及妻子,心思一动,随即捊须欣然应允,“也好,顺带着时时督促你兄弟二人早日让我抱上侄孙儿!”
    赵弘佑笑意有须臾的凝结,很快便有神色如常,欢喜地道,“既如此,侄儿便着人准备,择日亲自迎皇伯父伯母回京!”
    “这倒不必了,朝中事要紧,我也不过回去小住,若你真放心不下,那让谨儿代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