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总有刁民想攻略朕 >

第136部分

总有刁民想攻略朕-第136部分

小说: 总有刁民想攻略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氏这话对于太平而言可实实在在是大惊喜,要知道,虽说他在慈宁宫待了数月,但是二人之间可一直没做过太亲密的事。
    如今贺氏突然说出这话,不就是松口了吗?
    不过高子辛不满了一阵,倒是没阻拦。毕竟太平跟贺氏也算是老夫老妻了,他现在这身子也没娶过妻,倒是比以前那个还要干净得多了。
    于是高子辛回去后就召了贺坤深谈了一番,随后没多久,一道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
    旨意上自然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写出太后贺氏,所以太平娶的,是贺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
    总的来说,还是贺家人。
    这消息一出,不少人心里就琢磨开了。高子辛特意给镇北侯太平赐婚贺家的女儿,显然是要重用啊!
    于是很快,镇北侯府的门槛就快被探望和送礼的人给踏破了。
    太平虽然偷偷回到了镇北侯府,却不敢让人看见他现在的样子,所以故意称病没有见客。
    好在刚开始大家也都是安排手下人送礼,并非自己亲自前去,所以太平不见客也说得过去,再加上太平还让人备了回礼,也不算失礼了。
    婚礼很仓促,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准备好了。
    没办法,太平和贺氏都等不及了,巴不得早点办完婚礼就前往东北,哪里愿意一直等?
    只是为了隐瞒贺氏的身份,所有的喜婆和伺候的人都是精挑细选,二人正儿八经拜过堂,就去了喜房,揭盖头的时候根本没让外人在场。
    太平的亲信负责在前院敬酒,再加上有贺坤这个国舅爷镇着,宾客们哪里敢闹得太过分?
    前院闹哄哄的,喜房里却安静得有些诡异。
    太平看着盖着盖头正襟危坐的贺氏,不知怎么的,突然就紧张起来了。他将门锁好后,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到了贺氏面前,拿起秤杆轻轻揭开了盖头。
    盖头一揭开,便露出了贺氏精心打扮过的脸。
    太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顿时忍不住傻笑起来:“绫儿,你真美。”
    饶是贺氏见惯了风浪,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突然听见这样一句话也被闹得羞红了脸。
    只是毕竟老夫老妻了,贺氏倒是没有最初成婚时的紧张。她直接瞪了太平一眼,然后便幽幽说道:“有什么美的?都已经人老珠黄了。倒是你,正值壮年,比我年轻多了。”
    “哪里老了!”太平立即反驳道,“你才不老,一点儿都不老,看着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
    太平说着,轻轻拉过贺氏的手,感受着那柔弱无骨的手掌,顿时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他从未想过,重获新生后,竟然还能有这样的一天,再次明媒正娶贺绫!
    虽说他和贺绫的身份都不宜暴露,贺氏更是以贺家远房亲戚的身份嫁给他,但是只要他们能够在一起,那一切都不重要了。
    贺绫说得没错,皇宫就是一座囚笼,可是等他们去了东北,那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用避忌着谁了。
    毕竟在那个地方,可没人见过他和贺绫!
    太平越想越激动,忍不住说道:“绫儿,咱把交杯酒喝了吧?”
    贺氏看他一眼,微微点了点头,想到日后自由自在的日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里满怀期待。
    皇宫里,高子辛却是心事重重。
    他站在窗前,望着镇北侯府的方向,忍不住问道:“凤瑄,你说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凤瑄脸色微微一变,被高子辛问得有些尴尬。
    这种时候,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了!
    不过太平和贺氏毕竟是他们的长辈,总不好去臆想长辈的房中事。所以凤瑄走过去从后面搂住高子辛,轻声安慰道:“子辛若是也想离开这皇宫,等宝儿长大了,咱们就把皇位交给他,然后游遍这天下怎么样?”
    高子辛没说话,只是听了凤瑄的话,他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期待起来。
    凤瑄却又说道:“那些书里不是说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一颗巨大的球吗?以后宝儿大了,咱们就可以到处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高子辛听闻这话,顿时更期待了。
    可怜宝儿此时睡得正熟,完全不知道两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已经在想以后怎么压榨他了。
    
    第190章 放长线钓大鱼
    
    离开京城前,太平特意找高子辛深谈了一番。太平在意的就两个问题,一个是东北的互市什么时候开,一个就是叮嘱高子辛小心那些邻国。
    那些邻国以前就不老实,当初太平还被昏君系统控制的时候,那些邻国就没少占大梁的便宜。
    如今他们再次黏上来,显然又是想从大梁捞好处了。
    驿馆的事太平已经知道了,所以他才有些担心,怕那些使臣回去后就闹出幺蛾子,到时候大梁又不太平了。
    对此,高子辛其实早就有打算了。
    互市肯定是要开的,不拿出点儿好处,那些早就得了红眼病的邻国岂不是得卯足了劲儿来对付大梁?
    好不容易,眼看着大梁正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高子辛可不希望被那些虎视眈眈的白眼儿狼给破坏了。
    不过,要想让他白白拿出好处那是休想。
    正如鸿胪寺给各国使臣的暗示一样,互市肯定是要开的,但是开在哪儿,那就看他们自己的诚意了。
    这话其实就是个套话,高子辛其实早就想好在哪儿开互市了,谁先谁后也都想到了。不过要是对方不肯表达出好的诚意,那就换一个地方开。
    反正主动权在他手里,想开互市,想要好处?可以,都给他老实点儿!
    未免那些商户给自己掉链子,高子辛特意成立了一个商务总局,专门负责处理全国的商务问题。
    这商务总局却没直接挂在户部下头,而是直接听命于他,局长就由钱弼担任。除了钱弼之外,副局长两个,其中就包括曾经辅佐过钱弼的孙有为和赵清远。
    剩下的,还有从民间找来的商务顾问,以及高子辛特设商科选举出的人才。
    那些商务顾问都是民间的大商人,不仅生意做得非常成功,品格也算不错,做生意讲究诚信,不是那种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
    不过,这些人背后牵涉的利益毕竟太大,所以高子辛虽然给了他们顾问一职,他们却没什么实权。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许多人心动不已了。
    就算没实权,名声上听着也好听啊!再说了,只要进了这个商务总局当个顾问,不说日后人脉更广,消息不也是更加灵通吗?
    现在谁不知道,当朝天子可是奖罚分明的人,只要好好做事,那好处绝对少不了!
    他们只要老老实实把自己的事做好,只要上头给透个风声,给个机会,那整个家族飞黄腾达岂不是指日可待?
    更何况,如今的天子重视商贾,为此甚至特设了商科招募人才,像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商务总局里,就有不少考进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家里大多都是做买卖的,如今他们考进来,虽然只有个小职位,但好歹也是个官身,只要做好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可比单纯做生意好多了!
    反正他们家里后背多,一个考进来,剩下的还可以做生意嘛!大家互相扶持,家族才能蒸蒸日上,富贵绵延。
    几个老顾问心里算盘打得啪啪响,小心思虽然不少,但是没谁傻的阳奉阴违,自绝后路,反而一个个全自觉地琢磨着日后要好好效力了。
    高子辛成立这个商务总局,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从他自己做起了生意,也明显地表示出对商人的看重后,大梁的商业可谓是蒸蒸日上。
    尤其是岭南的发展都被大家看在眼里,那一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更是传遍了整个大江南北。
    于是很多地方的商人几乎是自发地聚集起来,主动捐款修路,就为了以后生意更好做。
    他们乐意出这个钱来修路,不管是高子辛还是地方政府都是欢迎之至。不过谨慎起见,高子辛自己也掏了腰包,并且特意安排了人手做技术指导,还让锦衣卫负责监工,确保工程质量。
    高子辛都表态了,响应的人自然就更多了。当地的乡绅财主父母官,甚至就连一些富裕些的普通百姓,也捐起了钱。
    大家都不傻,有锦衣卫盯着,谁还敢克扣善款,偷工减料啊?这路修好了对大家都好,以前是力有不逮,现在有了机会,当然得出一份力了。
    谁知道,高子辛竟然还有后手!
    他让锦衣卫盯着工程进度,一个是保证质量,还有一个就是担心有人故意克扣劳工,把人给活活累死。
    有锦衣卫盯着,自然没人敢这么做。
    更何况,商人们一开始凑钱修路就是为了发财,谁也不想弄出人命来。不好交代不说,还要毁了名声。更何况,弄出人命听着就不吉利,以后还怎么发财啊?
    只是谁也没想到,高子辛还有后手。
    这后手也不是别的,就是日后路修好了,就要给过路钱。这过路钱也不是每人都给,而是像那种驾着马车牛车拉货的,就得按照货物重量交过路钱。
    这过路钱也不用来做别的,专供路面破损后的修补或是重建,钱也不会太多。
    高子辛直接让人把规则给列明了,事先公布出来,大家一看,立刻就接受了。
    而且高子辛还特意提了,捐了钱的人,过路费可以从捐款里扣除。
    不过嘛,对此倒是没人在乎。
    商人捐钱修路,也有几分给自己博个好名声的意思,有了好名声,还怕生意不好做吗?虽说捐出的钱不是小数吧,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太多,哪能真的去扣呢?
    抠抠搜搜的,还想赚什么大钱?
    所以规矩列出来之后,捐钱的人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多了。所以很快,大梁各地就陷入了修路的热潮之中。
    太平带着贺氏离开京城前往东北的时候,京城通往东北的路只修好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在修。
    全用水泥的话工程量和造价都太昂贵了些,以大梁如今的情况尚且负担不起。毕竟商人还得赚钱,不可能把家底儿全捐出来修路。
    所以除了极少数的路段,更多数的路段还只是拓宽路面,铺上碎石或是破碎的瓷片砖块什么的,再用巨大的石磙平整路面。
    虽然粗糙了些,但是比起以前的单纯土路已经好了太多了。
    高子辛对此也没失望,如今大梁才刚开始发展而已,等战船建出来,水军练起来,再发展处远洋贸易,大梁的商业手工业必然迅猛发展,再也不必担心银子不够花了。
    太平一走,高子辛也再次忙碌了起来。
    结果才过了一个月,岭南突然送来八百里加急,说是海边出现了水盗!这些水盗还不是别人,就是从东边的岛国坐着小破船跑来的!
    高子辛一看密报便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就后怕不已。
    幸亏他早就开始在岭南秘密训练水军,上次土肥原一行人被送走后,他更是写了信催促水军加紧训练,并且定期在海面上巡逻。
    不然,这一次还不知道要折损多少无辜的渔民进去!
    那些岛国人,真是该死!
    区区一个弹丸小国,竟然敢跑到大梁来劫掠,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高子辛心下一狠,就把手里的密报给捏皱了。
    凤瑄就在旁边,见他生气,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赞同地说道:“不过是个弹丸小国而已,何必在意?你若是看他们不顺眼,我这就带兵把他们全杀了。”
    “不必!”高子辛急忙说道。
    若是以前,他自然不会在意那些岛国人的死活,杀就杀了。
    可是自从太平重生后,高子辛突然觉得,这世间神神鬼鬼的事或许是真的。所谓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凤瑄已经为他做了太多,高子辛不希望他再沾上更多的血腥。
    他不在意那些人的死活,却担心凤瑄若是真的杀了他们,会有业报。反正那个弹丸小国他也不放在眼里,他想要的,只不过是那上面的金银铜矿罢了。
    于是高子辛摆摆手,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不必杀他们,朕要放长线钓大鱼。”
    “你是想……”凤瑄也看过郑垣交代的那些东西,所以他很快明白了高子辛的意思,微微笑起来,“说起来,那个弹丸小国虽然地方不大,上面的矿藏倒是不错。”
    高子辛一听,就知道凤瑄已经明白了。
    于是二人相视一笑,很快就有了算计。
    于是没多久,远在岭南的水军统领费俊就接到了高子辛的密旨,摩拳擦掌地跑去教那些俘虏到的水盗们做人了。
    这些水盗能够不要命地跑来劫掠,显然不是什么出身好的人。要不是在国内实在是混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渡过大海跑来劫掠。
    如今被费俊各种手段一上,一番威逼利诱之下,这些人立马就倒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