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古代升官日常 >

第30部分

古代升官日常-第30部分

小说: 古代升官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刘铁牛就拉着翠霞一起到后面去了。
  末了,刘铁牛还不忘道:“各位若是有事就喊我,喊一声我就出来了。”
  张彦瑾望着桌子上粗糙的瓷碗里盛放着白菜烩豆腐,水煮青菜,还有一碟子羊肉,他忽然觉得有些难以下筷。
  这一路上的驿站还有鸡鸭鱼这些,这些肉着实是比现代的要鲜美,很合他的口味,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此时突然到这里来,他终于明白了古代吃食和现代的差别了。
  不过转念一想,万事开头难,等到所有琐事安顿好了,他从长安请一个好的厨师过来专门做饭问题就解决了,心情便舒畅了许多。
  众人见张彦瑾开始动筷子,便也开始动起了筷子,这里的饭食虽比不得长安和驿站,可总也不是不能吃,况且二郎都大口大口吃起来了不是?
  众人晚饭后,便在刘铁牛和翠霞安排的屋子里各自睡了。由于这客栈实在是太小,故而张彦瑾一行人把这个小小的客栈住的是满满当当。


第38章 
  第二天一早; 张伍一就找到刘铁牛; 询问他大同这里有没有经常上山的。
  刘铁牛望着一本正经的张伍一; 犯了愁。这帮子人怎么脑袋就不灵光呢?
  他叹了口气道:“你们咋就不听我说的呢?我们山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宝藏,那煤有毒的东西; 能是宝藏吗?”
  一旁的张伍二一听烦了; 他们二郎刚开始做什么的时候,不都不被人认可,可后来呢?他就相信他们二郎!
  “我们问你什么; 你就答什么。”张伍二斜靠在墙上,不耐烦道:“你就说; 你们吉祥村哪个人经常上山,对山里的环境熟悉?”
  刘铁牛彻底无奈了; 他就想不通这些人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都想不明白; 非得要去寻找什么宝藏?可面对张伍二的坚持,他也只能道:“行,那你们跟我走吧。”
  这样说着,刘铁牛就带着张伍一和张伍二一起走出低矮的客栈,去了吉祥村的刘麻田家。
  吉祥村原来就是一个族群; 这个族群里面的人都姓刘; 繁衍这么多年; 大多数都是从外面娶媳妇,孩子跟父姓,故而吉祥村里姓氏最多的还是刘姓。
  张五一还有刘铁牛一道进了村子后,便引起了村子中男女老少的关注。他们村子里很少来贵人; 甚至村落中大多数女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同县,也不会走出县城,故而有京城里面的贵人进村,大家都觉得新鲜,纷纷出来围观。
  见刘铁牛带着张伍一去了村尾刘麻田的家里,大家都蜂拥到了刘麻田的院子里围观。
  刘麻田这时候还在屋子里吸溜他媳妇新熬出来的小米粥,见到张伍一进来了,惊慌地放下手中的大粗瓷碗,站了起来。
  这不是传说中长安来的贵人吗?怎么到他这寒颤地方来了?一时间刘麻田还有些手足无措。
  听张五一表明了来意之后,刘麻田望着手中沉甸甸的铜钱,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就是去山里带个路,这可比他打猎、打柴什么的赚得多多了!快速吸溜完小米稀饭后,刘麻田就跟着张伍一去见张彦瑾了。
  众人纷纷围住了一起过来的刘铁牛,想要问个所以然来。
  刘铁牛便把他昨天看到的,听到的给村子里的人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安静的村落轰然炸开了,村民们纷纷表示不理解张彦瑾他们这一行人的举动,只当他们是傻子。
  “这些人还是长安来的呢,怎么脑子这么不灵光啊?要是有宝藏,咱们还不挖了去?”
  “要我说啊,这长安来的人就是爱异想天开,居然把煤当宝贝!”
  村子里这么一议论,众人都觉得张彦瑾他们脑子有问题,是一个把煤当宝贝的大傻子,为首的张彦瑾肯定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话说张彦瑾一路跟着刘麻田去了深山里面后,望着那巍峨的高山,以及下面嶙峋的岩石,以及下面露出来的闪着亮光的黑色煤层,心中是激动无比。
  这大同的储煤量果然是不一般,简直超乎他的想象。
  这一天从早走到傍晚张彦瑾才跟着刘麻田回到了低矮的吉祥客栈。
  刘麻田拿着张彦瑾给的赏钱,步子都激动地走不稳了。
  “你们,你们明天还要到处转吗?”刘麻田满脸期待。他才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傻到真的要去山里面挖宝藏,只要能赚钱就好了!都说有钱人的钱好赚,他算是体会到了,人家随手一给的钱,可都是他们家四五个月的开支啊!
  张彦瑾正有此意,他点点头,示意刘麻田坐下,这才问道:“会画地图吗?”
  刘麻田犯了难,他搔搔脑袋道:“这得看什么地方的地图…… 二郎,你这是想要我们大同周围群山地图?”
  见张彦瑾点点头,刘麻田接过张伍一递过来的纸笔,一笔一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别的地方他不清楚,大同这个他走了上千遍的地方他还能不了解吗?
  这刘麻田从小就有一个结实的身子骨,不爱种地,就爱打猎,故而后来他成家之后,就把自家的田地租出去,然后自己去山中打猎、打柴赚钱,这么一来二去,大同的角角落落都被他走遍了。
  画错了好几张纸之后,刘麻田终于画了一张完整的地图铺就在了张彦瑾面前。
  张彦瑾知道这个刘麻田很有可能以前都没有碰过笔,前面画错了他也不指责,毕竟现在他们初来乍到,实在是找不到另外一个能画出群山完整地图的人了。
  张彦瑾望着桌子上的地图,凝神许久,他从张伍二手中拿过朱砂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大圈。
  地图铺就在他面前,加上他今天又走了一圈,便对地图上的地势十分熟悉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历史悠悠,生活在这大同地界上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可大同依旧是那个大同。
  当平面图呈现在张彦瑾眼前时,他很快就判断出了现代时期大同最大的露天采煤厂的驻地。
  “二郎,这是?”张伍一接过图纸一看,有些不明白。
  张彦瑾脸上露出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要是他记得没错的话,这里可是有煤炭中高质量,高密度的无烟煤。
  可在这之前,他必须把工匠们居住的地方建造起来。不然天气一日一日渐冷了,这些人住到那里去?尤其是西州这地方,比起关中来是更加冷了。
  张彦瑾想到了今天刘麻田带着他转的时候,路过的胶泥地。他以前上学的时候,曾经偶然看到一篇报道,胶泥是炼制砖头最好的材料。
  他修长的手指在木桌上轻轻敲了敲,现在的房子还都是土木结构,需要修复和保养,还容易潮湿。既然如此,何不先烧制出红砖来,建几栋密不透风的红砖房子?
  这年头有一些石砖和青砖修建的建筑,但是见得多了,绝对不如红砖好看!还好现在是大魏,皇室崇尚的是黄色和玄黑,按照明清来说,红墙还普通人不能用!
  红砖的做法很简单,这对于他这种技术宅来说,不要太容易,若做出红砖房子,弄一个两三层小楼,只怕就像近代人见到二十楼楼房那样惊艳。
  既然他有这样一大块地方,他何不打造成一个大魏特色小城?到时候完全盖过大同县城,那也好玩得紧。
  这么心一想,张彦瑾也顿时有干劲了。
  张彦瑾心念一定,便吩咐道:“去和村长商量一下,在村头贴一个告示,内容就说是招工,每个男人工作一天,给三十个铜钱。”
  “三十个铜钱?”刘麻田激动的眼睛发直。
  “二郎,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性子急的张伍二忍不住插嘴道。
  张彦瑾摇摇头,这烧砖,搬砖可都是体力活,尤其是必须赶在天冷之前,把所有的房子都建造起来,三十文铜钱着实是不算多,只有钱多,工人们才能卖力气干不对吗?
  “不多,你们就这么写。”张彦瑾淡淡吩咐道:“只是要标注,是卖力气的活。”
  张伍二和张伍一便转身出去找村长商议去了。
  留在屋中的刘麻田窜到张彦瑾跟前,拍着自己的胸脯道:“二郎,我力气大,从小就在大同这地界行走,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你看我能干你那每天三十铜钱的工吗?”
  张彦瑾哑然失笑,这时候的劳动力还真是便宜。他曾经计算过,在大魏朝,一千二到一千六个铜钱才值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用物价来衡量,大约等同于现代时候的三千块钱。
  这些工人们一天的工钱若是三十文,那么一个月下来也就是九百文铜钱而已,连一两银子都不值,可想而知,这些人的劳动力是多么的廉价了,饶是如此,刚刚张伍一他们还觉得三十文的工价高。
  等到张彦瑾唏嘘一阵之后,便看到刘麻田沮丧,却又不甘心地看着他。
  “怎么了?”刚刚走神的张彦瑾有些不解。
  刘麻田不甘心道:“二郎,我刘麻田身体怎么样,你今天也看到了,翻山越岭气都不带喘一下的,你咋能看上我们村的人让他们给你来当工人,我就不行呢?”刘麻田越想越觉得屈辱,他可是卖力气的一把好手啊。
  张彦瑾这才算是隐约明白了,刚刚他在唏嘘大魏劳动力廉价的时候,让刘麻田误会了,以为自己这是在叹息他。
  “你当然可以干,等到张伍一回来你就在他那里登记去吧,不过若是我需要勘察哪里,还需要你带路。”张彦瑾笑着道。
  刘麻田忙不迭地点头,喜气洋洋道:“好,若是二郎有需要,我刘麻田随叫随到!”从今天开始,他刘麻田可就是每天都有三十文钱收入的人了啊!他回去告诉他家的婆姨,婆姨肯定会高兴坏了!
  张彦瑾望着刘麻田喜气洋洋离开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幸福感来自于期望值的高低,若是幸福感超过了期望值,那么人就会感到幸福,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他这也算是拉动了西州大同这里的经济罢?
  等到砖烧出来了,他就要开始着手准备着采煤了,想着红墙黛瓦的工厂,闪耀着亮光的黑鳞煤炭一茬接着一茬地挖出来,大魏的第一个露天采煤厂就被他建造出来了!到时候有钱躺着赚,日后纨绔日子可有的舒服了。
  张伍一听从了张彦瑾的安排,先去了吉祥村招工。这吉祥村的村民们今天看到刘麻田赚钱,是羡慕得不得了,此时见到张伍一招工,纷纷上前报名,毕竟他们是看到张伍一亲手把那沉甸甸的铜钱放到了刘麻田手中啊!
  张彦瑾顿时变成了吉祥村的大贵人,成了众人感激的对象。
  此时正是深秋时节,人们地里的活计已经忙完了,就等着窝一冬,明年春天再忙活,也就是说吉祥村里面的主要劳动力现在都没有事情可做,大家一听到可以当工人赚钱,纷纷踊跃报名,可以说吉祥村的主要劳动力都报名了。
  张伍一想到张彦瑾吩咐的,又让吉祥村的村长带着他去了其他几个村落。
  其他几个村落里面的村长一听长安城里来了大贵人,还能让他们赚钱,都纷纷踊跃报名,如此一来,张伍一一天之内就招到了一百三十个强壮的劳动力。
  张彦瑾此时正在客栈当中,和工匠们一起讨论烧砖的事情。
  “你们今天跟我上去的时候,也看到了,这里有一处胶泥潭,那里面的胶泥都是上好的黏土,你们应该都知道的吧?”张彦瑾在图纸上画了一个小圈。
  老刘头点点头道:“这里面的胶泥烧制出来的土胚子最为牢固。”
  张彦瑾看着这低矮的客栈道:“现在的房子都是土胚房,咱们要是想要长久住,又要住的舒服,不能建造这种土胚房,至于其他用木头搭建的房子,工厂一旦开起来,木头易燃,容易朽烂,不安全也不长久。”
  正说着,他拿起笔来在纸上画出一个方方正正的立体图来道:“我想要把这些胶泥混上其他,烧制成这种长方形的土培,等到烧结实后变成砖头,再把这些砖头垒砌在一起,盖成房屋。”
  画完后,他把画纸递给曾经做过石匠的王有为道:“王有为,你擅长盖房,你觉得这个想法如何?”
  王有为端详良久,才慢慢道:“砖头?”
  张彦瑾比对了下砖头的模样,王有为说道:“若是这砖头可以烧得十分结实的话,盖起来的房子确实要比土胚房要结实许多,可问题是,要用什么东西才能把这些砖头粘合在一起。”
  张彦瑾知道在古代没有完美的黏合品,但是他有,现代人谁不知道建筑神器,水泥?
  “这事你们放心,我自有办法。”
  王有为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张彦瑾时不时可以想出新点子来了,当下就放心了。
  “如果这些砖头是用胶泥烧制而成的,做成的房子肯定比泥土房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还结实,不用年年翻修!”
  其他人一听,纷纷过来围观,有人惊叹,也有人心存疑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