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炮灰也想活(穿书) >

第52部分

炮灰也想活(穿书)-第52部分

小说: 炮灰也想活(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亲的是落水村的刘家。
  落水村中,姓刘的最多,就跟青山村张姓人家都有点关系一般。这刘家说起来和张采萱外祖家还是本家。
  提亲的姑娘是家中老大,今年十五,底下还有弟弟妹妹。落水村去年招了灾,一家人是去姑娘外祖家借住的,只是好像闹得不愉快,今年天气刚刚回暖就搬回去了。
  这门婚事,说白了就是为了以后找的退路。今年的天气不同寻常,地里有没有收成都难说,这个冬天还不知落水村会不会发大水。
  人家看重的就是老四成亲就分家,婆婆不插手小两口的日子。
  也就是说,如果人家真的受灾拖家带口来了,张家这边李氏和张全富不能说闲话。
  这意思是李媒婆上门提亲时隐晦说明白了的。
  最后,李氏问过老四的意见,一咬牙应了。
  张采萱知道时,聘礼都下过了。
  她没管这么多,听过了就过去了,她和秦肃凛打算去镇上买两头小猪回来自己养。
  现在天气好,外头的草多,随便割一把就够喂猪了,等到了过年的时候,差不多一两百斤,刚好可以杀。
  镇上的人更多了,别看去年冬天不好过,现在卖种子的人可不少。
  从头到尾逛过一遍,张采萱有点不甘心,“怎么会一头小猪崽都没有?”
  秦肃凛左右看看,“别是去年母猪不好喂,都给杀了!”
  她还不放弃,虽然她不馋肉,却是因为她平时经常吃的缘故。
  “再找找。”
  转了几圈都没找到,秦肃凛拉着到了卖猪肉的摊子前,买了两斤肉,又把骨头买了,才问:“大叔,现在哪里还有猪崽卖?”
  张采萱眼睛一亮,别人不知道,屠户经常收猪指定知道。
  屠户笑呵呵,“别的地方我不知道,落水村有。”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点惊讶,秦肃凛道:“不是说落水村被淹,怎么还会有猪崽?”
  屠户笑了,“年轻人,落水村那么大,水往低处流,总有淹不到的地方啊! ”
  张采萱和秦肃凛都没去过落水村,如非必要也不打算去。想了想,张采萱道:“大叔,那你能帮我们买来吗?我们付你点路费。”
  屠户先是一愣,再次笑了,“可还从来没有人问我买过猪崽呢。帮你们也行,只是现在猪崽少,价可不便宜,一头下来得二两银。”
  确实很贵。
  犹记得当初张采萱买地,荒地才二两多一亩呢。如今只能买一头猪崽了。
  屠户又来了生意,顺口道:“你们若是要,下一次集市过来拿。”
  要是肯定要的,猪崽现在贵,以后猪肉贵是必然的。
  如今镇上的粮食还是一样紧俏,并没有因为天气回暖而回暖,照旧是每天五十人,每人五斤。所以,白天的粮铺就算是开了门,也是卖些盐和糖,也早已不是当初的价钱,一般都翻了三五倍,有些东西甚至是十倍。
  现在不用砍柴,张采萱忙着晒草,还又上山两回,将笋采回来腌上。
  当谭归的马车到了门口时,张采萱几乎忘记了这个人。
  看到之后才想起来,这个人还欠他们一千两银子呢。
  谭归带着两个随从,进门就看到满地半干切碎的草,张采萱还在屋檐下切得欢快。
  谭归早已不复当初的狼狈,一身月白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嘴角笑容温和,风度翩翩中带着点痞气。带着两个随从踏进门来,“夫人,我来还银子了。”
  阳光刺眼,张采萱眯着眼睛看清是他,道:“谭公子,还以为你贵人事忙忘记了。”
  他含笑抬手,微微弯腰一礼,“怎么会?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张采萱两人是救了他没错,但救命之恩还是过了,当日就算是他们不出现,谭归也不会死。
  再说,还有杨璇儿到处找他呢。
  就凭她满山到处转悠,找到他只是时间问题。
  张采萱也不多说,拿掉膝盖上的围裙,起身道:“谭公子言重。”
  说完就进了屋,很快拿出来当初的那枚玉佩,递过去道:“谭公子。”
  张采萱早就看到了,后头的两个随从马车上抬下来个箱子,应该就是那一千两银了。
  谭归接过捏在手中眯眼看过,看到张采萱冷淡的眉眼,笑道:“夫人可能不知,这可是我谭家未来夫人的聘礼,肯定是要拿回来的。”
  张采萱不置可否,随意点点头,眼睛落到箱子上。
  意思很明显,银子。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遇见

  谭归有点无奈,他这么个贵公子; 不比那冷冰冰的银子好看?
  上一次他就发现了; 这女人看他冷淡得很,不是那种故作清高的冷淡; 是真的对他一点兴趣没有。
  谭归挥挥折扇,吩咐道:“把箱子帮夫人抬到屋里去。”
  张采萱满意了,走到前面带路,箱子落地; 随从自觉出门,谭归走到箱子前抬手打开; 入眼一片雪亮。
  谭归微微一笑,眼神流转,“一千两白银。全部在这里了,夫人可要点点?”
  张采萱从箱子收回目光; 摇头道:“谭公子总不会诓我这小妇人的。而且; 谭公子方才也说了,救命之恩,您要是连一千两都不给够,岂不是觉得自己的命不值一千两?”
  谭归失笑,“夫人说得有道理。”
  这时; 秦肃凛又抱了一把草回来; 看到院子里的随从和屋子里说话的两人,走到门口,看清里面是谭归; 肃然道:“谭公子来了。”
  谭归看到秦肃凛回来,笑道:“特意来送上上次救命的谢银。”
  秦肃凛微微点头,“天色不早,谭公子请回。”
  谭归走到一旁坐下,“上门是客,不招待我吃顿饭,岂不是失礼?”
  秦肃凛看到他自如的动作,也不生气,只道:“农家简陋,怕怠慢了公子。”
  几乎是明着赶人了。
  谭归无奈,起身道:“我是真觉得你们家的饭菜好吃,不觉得被怠慢。”
  他已经抬步往外走去,眼看着就要出了院子门,看来吃饭什么的不过是随口一说。
  秦肃凛和张采萱站在门口看他上马车,却在这时 ,杨璇儿一身碧色衣裙,轻飘过来。
  看她样子似乎是直奔张采萱家而来,不过看到门口的马车时脚步顿住,似乎有些惊讶。
  那边的谭归却再没停留,上了马车对两人拱手笑道:“再次多谢两位出手相救。”
  秦肃凛微微点头,“谭公子实在不必客气。”
  银子送到就行了,还谢什么。
  谭归放下帘子,随从也上了马车调转马头,那边的杨璇儿终于反应过来,上前两步,“谭公子……”
  张采萱诧异,难道他们还是熟人不成?
  谭归掀开帘子,上下打量一番杨璇儿,折扇一展,一股风流之意不自觉流露,微笑道:“姑娘认识我?但我似乎没见过姑娘?”
  杨璇儿满脸喜悦几乎压抑不住,闻言哑然,半晌才道:“先前还在都城时,听过谭公子的名声……也偶然见过公子几次。”
  说到最后,声音低低,头也低了下去,露出的脖颈肌肤白里透红,显然是羞的。
  瞎子都看得出杨璇儿对他有情意了。
  张采萱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下狐疑,难得杨璇儿真的如她所说一般,早就听说过谭归,也见过他,且已经对他倾心?
  要不然她表哥顾月景那样的书生,比起谭归也不差什么,只是冷清了些,也不见她动心。
  谭归却似乎没了兴致,收敛了脸上的笑容,道:“不过是外头的人乱传罢了,姑娘还是莫要相信为好。”
  带着浅浅的警告之意。
  这也是拒绝杨璇儿一腔情意的意思了。
  杨璇儿脸白了白,道:“谭公子……”
  马车掉转马头,再不迟疑往前走了,很快就转上村里的大路进了村子看不到了。
  杨璇儿呆呆的看着,直到马车看不到了,才看向门口的两人,“采萱,你怎会认识谭公子的?”
  张采萱笑了笑,不怀好意道:“前些日子在山上看到了受伤的谭公子,我们将他背了下来。”
  果然就看到了杨璇儿眼里的不可置信和失落,还脱口问道:“山上哪里?”
  这句话说得太急,不自觉就流露出些质问的意思了,秦肃凛轻推张采萱转身,淡然道:“杨姑娘,无论哪里,现在我们指了你也不知道,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们亲自带你去那地方看看。”
  转过身的张采萱再也忍不住笑开,杨璇儿怕是要气死了。
  秦肃凛关上门,杨璇儿终于反应过来,跑过来敲门。
  秦肃凛不耐烦,皱眉。
  张采萱伸手捏他的脸,笑道:“问问就行了。”
  秦肃凛声音扬高,“杨姑娘还有何事?”
  半晌,杨璇儿的声音隔着大门传来,“我今日特意过来,是想谢谢你们上回帮我请大夫。”
  秦肃凛语气肃然,“不必,以后有事不要麻烦我们就好了。”
  张采萱有些惊讶,这还是他第一次不客气的拒绝人,还是个姑娘,这话可不好听。
  外头杨璇儿没有再出声,兴许是走了。
  张采萱拉着他的手摇啊摇,“肃凛,你饿不饿?我们做饭吃。”
  秦肃凛的脸色缓和下来,伸手就着张采萱拉他的手用力,将她拉入怀中,手轻抚她柔顺黑亮的发丝,低低道:“采萱,我想就我们两个人过日子,再没有别人。”
  张采萱笑了,“现在就是我们两个人啊!我们家又没有别人。”
  秦肃凛点头,“谭公子以后不要让他进门,还有杨璇儿,也不要让她再来了。”
  张采萱失笑,谭归那样的人怎么会再上门?至于杨璇儿,在她看来,那是个有些高傲的姑娘,今天被秦肃凛明着拒绝了,大概是再不会上门了。
  两人抱了许久,张采萱的腰都有点酸,道:“做饭,我有点饿。”
  听到她饿,秦肃凛松开手,“我帮你烧火,你做饭好吃。”
  张采萱伸手摸他的唇,“今天抹了糖?”
  秦肃凛伸手拉下,一本正经,“我说的是实话。”
  村里众人的种子是撒下去了,到了六月中,天气和往年一般炎热起来,张采萱和秦肃凛这些日子,都在晒干草,后来要晒粮食,干脆把干草挪到对面的院子晒,这边关起门来晒粮食。
  还没忘记去镇上抱猪崽回来,那屠户做事靠谱,真的就带了两只猪崽,带回来后发现猪圈没了,被他们种地了。
  无奈,秦肃凛又把土挪了出来,才喂上了猪。
  等粮食都翻晒过一遍,收入地窖。
  两人自从成亲后,张采萱那边地窖中的东西全部挪到了秦肃凛这边,那边的地窖基本上是个摆设。
  等粮食全部晒完,已经到了七月。
  张采萱看着天气,惦记着她的木耳,和秦肃凛一起上山。
  如今天气炎热,地里的苗都蔫蔫的,今年发芽虽多,却莫名大片大片的枯死,如今又蔫,看样子是没什么收成了。
  这段日子许多人都出去找短工做活,不过去了几日,回来了大半。今年因为地里的缘故,找短工的人尤其多。外头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短工。
  村里的气氛焦躁起来,似乎一瞬间众人就开始担忧明年的粮食了,甚至有那刚好够吃一年的,等秋收过后,家中就再没有余粮,而今年的收成……还只是巴掌高的苗苗呢,苗苗还枯死了些,剩下的根本不多。就算是连苗一起吃了,也吃不了几天,还不饱肚子。
  如果真的如往年一般的时间入冬,那么就只有……
  和去年一样这暖房里面种青菜了。
  暖房既然能够种出青菜,应该就能够种出粮食来。
  想到这个的人很多,于是,西山上砍柴的人多了起来,胡彻他们来回都能遇上人。
  张采萱和秦肃凛也不能幸免,他们采下的木耳都用麻袋装,外人一看,不知道他们装的什么,而两人从山上挖土的事情众人是知道的,因为林子里看到的刨过的痕迹,张采萱也没有刻意避开人。
  而他们俩种的青菜出苗快,村里人也知道,人家十天半个月卖一次青菜,他们家天天都有。兴许就是因为这林子里的土呢。
  于是,就有人从山上往家装土,好在西山林子够大,青山村的人虽然多,却有南边和北边的山头上也可以挖。所以,林子里虽然看得到被挖过的痕迹,到底不多。
  林子里挖土,在有的人看来纯粹胡闹。林子里那树叶烂出的土再怎样能耐,还是不如那肥地里的土的。
  于是,真的就有人跑去挖肥地里的土回来。这也罢了,居然有人地里的土被人挖了。
  土居然被偷了!!
  这也无奈得很,自己家地里的土肯定舍不得,挖别人家的就不会心疼了。
  衙门如今早已不管事了,就算是管,为这土,人家还不一定接这样的案子呢。让人家镇长查土被谁偷了,这不是胡闹吗?
  衙门不管,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