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炮灰也想活(穿书) >

第175部分

炮灰也想活(穿书)-第175部分

小说: 炮灰也想活(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问整个村的人还不是顺便?更有那性子小气的,这青山村的众人可都是亲戚,再不济还是邻居呢,既然是邻居,互帮互助本就是应该的,要谢礼……不觉得过分吗?
  她们两人到的时候,村口正吵得热闹的,就听有人道,“进文,做人可不能没良心,你当初住到谭公子的棚子里我们说什么了,甚至还帮着你休整了,我还给你们娘俩送了一篮子菜呢,这青菜什么价你不是不知道,真要是算起来,还是你欠了我们的,帮着问问怎么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双手叉腰,声音很大,老远就听得清楚,都是指责母子忘恩负义的话,周围也还有人附和。
  张采萱默默走近,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不愿意去都城的人之中,愿意拿银子的还是大多数。而且就在刚才,村长已经吩咐了,让家中有人在军营的家中都来一个人,有事情商量。
  说的还是银子的是,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不去的人家托人打听消息,每家多少银子,都须得家中亲自应承下来,等去的人回来了,这银子是必须要拿出来的。
  一个个请到了,当面说清楚了,到时候就不能不认账,说没听到不清楚不知道之类推脱的话就不会发生。
  作者有话要说:  明晚上八点见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争执

  这意思很明白了; 进文就是要去的一员; 那妇人是不想出这份自家的银子呢。不过她这么揪着进文不放; 其实什么用; 去找人的不可能只是进文。
  这边何氏双手环胸,正斜着眼睛看张家几兄弟呢; 似笑非笑的,“你们就去找找你二哥都不肯?”
  话里话外有让他们去的意思; 她那语气神态落到外人眼中,似乎他们没人去; 就没了兄弟情分一般。
  如果只是两兄弟有一个去了,那留下的这个无论如何都要去找找看的。但是张家走了一个老二,留下的还有四兄弟呢; 老二之所以会去; 还不是为了剩下的这四人?
  但是这四兄弟里面让谁去; 这又是一个问题。就跟当初选征兵人选一样,让谁去都不好。外面据说是没有劫匪; 但也是据说而已。当初秦肃凛他们被抓走的时候; 不也谁也没料到。要说安全,还是守在村里最安全。
  那边的几妯娌低声议论,说起来都是家事,张采萱只是偶然听了一耳朵; 根本没想听,还是看向了前面的村长。说到底,最后到底出人还是出力; 出力的应该出多少力,都是他说了算。以张采萱家的情形,出人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剩下出力了。她也没想着占人便宜,该出多少银子或者粮食都不会推脱的。
  但是就是这些也够掰扯半天了。还有就是去找人的人选。
  昨天天气那么好,秦肃凛他们一行人不见回来,怎么看都不寻常,但凡是家中还有壮劳力的,都想要去找找看。
  村长的意思就是这个,张采萱到的时候其实还早,锦娘可能是得了消息就去跟她说了,这些人其实才刚开始商量呢。
  很快,家中有人去了军营的人都到了,村长清了清嗓子,“来这里的人都知道是为了什么,我也不多废话,直说了,毕竟时辰耽误不起,如果人选出来了,他们最好是今天就启程。”
  现场一静,村长说话,还是很多人愿意给面子的。
  “选十个人去,家中没出人的 ,每家十斤粮食……”
  这话一出,好多人面色都不好看,更有性子急的人打断道,“村长,您这不是逼我们去死?如果真要是十斤粮食,那我们不找了,没道理为了下落不明的人让家中的人饿死吧?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顿时就有一片附和之声。
  张采萱和锦娘还有后来到的抱琴站在一起,并不出言,只沉默听着。她们三人方才已经悄悄商议过粮食还是要出,别人出多少她们出多少,她们三人仔细论起来,哪家也不缺这些粮食,还是找人要紧。
  至于虎妞娘,她今天根本没空,正忙着帮村长维持下面的秩序呢,比如这时有人反对,底下一片闹哄哄,她就已经开口和人掰扯了,“村长也是为了大家伙才想办法,不愿意出粮食就拉倒,反正到时候不打听你家的人就完了。”
  这话一出,气氛诡异的静了静。
  村长背着手, 对于下面的气氛恍若未觉,满面肃然。
  得,看这样子,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了。先前闹得最凶的妇人就不再说话了。
  说起找人,去军营的甭管家中这边看不看重,都算是帮了家中的大忙了,不提拿回来的好处。只是当初去的时候,就是为了省下粮食给家中的人,都说人活一张脸,不为自己,也还要为家中的小辈,都不能让人戳了脊梁骨。
  十斤粮食就这么定下来了,说真的,实在是不便宜。但谁让没有人愿意出村去都城那边呢。
  见下面没有反对的声音了,当然,大面上是没有了,还是不少人暗地里嘀咕的。
  村长不管这么多,继续道,“这粮食既然大家没意见,那么一会儿选好的人出发后就全部交到村口来。现在就是出去的人选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方才说的一家十斤粮食,我如果没记错,我们村的全部人交上来的话,几百斤是有的。”
  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不少人意动,村长本就站得高,见状眼神里就放松了些,“去的人可平分凑出来的粮食,等你们前脚走,这边收上来立时就发给你们家人。”
  这一回议论声大了些。
  不外乎就是想要那份粮食呗,一人能分几十斤呢。当下的粮食可精贵了。几十斤粮食,喝糊糊的话,够一家人吃一两个月了。
  张采萱几人一直没出声,等村里选好了去出去的人 ,就盘算着回家拿粮食。其实她们算是村里最好管的那波,村长说的话每次都很好的执行。但今天这样的事情,她们是必须要到的,她们愿意拿粮食,但是村里这些人怕她们赖账不是?
  那边选出来的十个人架着马车离开村子,这边众人就回家拿粮食了。回去的时候,还是张采萱和抱琴结伴,她们谁也没说让对方带粮食过来,毕竟两人都抱着孩子,如果再带上粮食也不轻松,干脆都再跑一趟,还能结伴。
  不过她们住在村西,等她们将粮食拿到,村里这边基本上交得差不多了。说起来村里就是这样,如果事情不可更改,交粮食还是挺快的,就怕落于人后挤着了。
  她们这边交粮食,那边村长已经算出来每家该分多少,那边人都等着呢,他一点没耽误,也为了表明自己没私心,甚至他自己家因为没出人,也拿了十斤粮食来。这会儿已经开始称出去了。
  张采萱两人只负责交,分粮食这事其实根本不关她事,不过她和抱琴跑这一趟有些累,毕竟拎十斤粮食,又一点没耽误,这一会儿手臂都酸得不像是自己的了,两人交了粮食过后就站在一旁歇了一会儿才拎着篮子回家。
  她们走时,那边的粮食已经分完了,村长这么快分粮,大概也是为了表明此事他是一点私心都无。
  回去的时候,两人就走最近的那条路。去村西最近的那条路呢,就得路过张全富家院子外。
  张采萱其实不太避着他们,除了那一次张进禄走时何氏受了刺激吓着她,平日里都还好。再说今天她们两人累得不行,也没想着要绕路。还没到张全富家门口呢,就听到院子里何氏正在撒泼。
  两人对视一眼,脚下都顿住了,实在是何氏那一次发疯记忆犹新。
  “粮食不拿出来分,你们想什么美事呢,当初他爹可是省了一大家子的粮食,今天你们挣了粮食就想独吞,也不怕噎着……今天这粮食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我们孤儿寡母是那么好欺负的?大不了分家,看谁怕。反正老娘不怕。”
  抱琴听了半晌,道,“我们走吧。”
  确实,他们自己家吵架,跟她们没关系,何氏这一次也不会疯到她们身上来。
  两人没理会乱糟糟的张家小院,李氏也顾不上外头路过的人了。他们院子外不时有妇人来来去去的,大概还是为了看她们家的热闹。张采萱两人夹在里面丝毫不起眼。
  越过村子,两人踏上去村西的路,路上的人骤然减少,几乎没了,抱琴想起方才何氏的话,笑着道,“你那二嫂,现在当然不怕分家了。”
  也对,当初他们分家之后再次合并,就是为了少缴免丁粮,如今何氏家中已经出了丁,而且也没了成年男丁,她当然不怕,往后若是再要征兵,分不分家都不关她事了。不分家其实还有弊端,要是再来征兵,再次缴免丁粮时还会动用到她的利益。
  张采萱却轻松不起来,方才看到去找秦肃凛他们的人起身后,她就一直在担忧。真心希望秦肃凛他们这一次没回来是因为出去剿匪之类,可千万别被牵连。
  抱琴看到她的面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叹了口气道,“采萱,别太担忧了,经历这一遭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世上,谁都靠不住,我们自己且好好活着吧。尽力就好了。”
  她靠近张采萱,压低声音道,“采萱,其实我不觉得他们就这么死了。如果真死了,没道理我们这边一点消息收不到。”
  这话也对,她和抱琴可以说是涂良和秦肃凛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如果真有个什么事,不说死了,就是犯了事,她们就在这青山村没挪窝,没道理不告知她们一声。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好好活着,就足够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张采萱心里就是止不住担忧。他不是别人,他是秦肃凛,是她的夫君,是孩子的爹,这个世上对她最好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12点吧。
 

  ☆、第二百二十八章 忐忑

  接下来一路上气氛有些沉闷; 抱琴和涂良当初成亲时可能没什么感情; 只是觉得那个人合适; 但是这么几年过去; 两人之间还有了两个孩子,涂良这几来对抱琴可以说是百依百顺; 她又不是石头,就算是石头也捂热了。之所以这么说; 不过也是认命了而已。
  当然了,这段时间抱琴忙着春耕; 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忙得也有些心灰意冷了。
  眼看着就要到村西了,抱琴叹息一声,“要是有人想要搬到村西这边; 我家中的地还是抽空卖了算了; 指望他们回来种大概是不可能了。”
  张采萱默然; 如果不是他们家请了陈满树夫妻,这一次后面的地如果找不到人帮忙; 只怕是也要荒起来了。
  到了村西; 抱琴本来和张采萱道别往那边去了,走了不远后又掉头回来,张采萱这边正往老大夫家中去呢,接骄阳回家来着。
  抱琴也跟着她进门; 道,“我还得拿点药材回去熬。”
  这两天忙乱,张采萱时不时就问问抱琴孩子的病情; 此时看向她怀中的孩子,看起来并没有大碍,再次问道,“孩子怎么样了?”
  提起孩子,抱琴语气轻松下来,“好多了,好在村里有个大夫,要不然我真要麻爪了。”
  骄阳正在院子里翻晒药材,以前学字的时候这些都是婉生的活计,现在都是骄阳的活儿了。这些也都是学医术必须要学的,药材怎么晒,晒到什么程度,包括怎么炮制,还有怎么磨粉,都得学,以后大点还要和老大夫一起上山采药。说起来骄阳自从正式拜师之后,每日基本上都在这边过的。
  张采萱带着骄阳回家,一路上这个孩子都欲言又止,进院子时到底忍不住了,“娘,爹是不是出事了?他为什么不回来?”
  张采萱摸摸他的头,看着孩子稚嫩小脸上的正色,心里摇摆不定是不是要告诉他实话。
  她这边迟疑,骄阳已经道,“娘,爹不回来是不是跟那天搜屋子的那些官兵有关系?对了,他们现在还在村口不肯离开,是不是就是在等爹回来?”
  张采萱没想到他一个孩子还能懂得这么多,或者说没想到他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能暗地里琢磨这些。心里软乎成一片,“骄阳,娘天天在家中,也不知道你爹不回来跟村口的那些官兵有没有关系。不过,你爹应该是无碍的,我们在家好好等着就行。”
  骄阳乖巧点头,回家之后自觉看着望归,张采萱则去厨房做饭。
  村里人去都城架的是顾家和齐家的马车,有前面借粮食一事,虽说收了利息村里人差点还不上拿地和房子抵债,但到底没到那一步。于是,村里人好多人记得的都是顾家的人情了。上门借马车的时候也没有原先的惧怕,只觉得顾家是好人,大半会答应借。再说了,顾家还有顾书也在军营呢。
  架马车去都城郊外,如果顺利一点不耽误的话,今天午后就能回来,那是在秦肃凛他们没出事好好在军营里操练的情形下,还得路上不遇上打劫之类的事情。
  总之,就算是下午得不到消息,等到夜里他们怎么样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