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炮灰也想活(穿书) >

第110部分

炮灰也想活(穿书)-第110部分

小说: 炮灰也想活(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头阳光明媚,张采萱除了每天午后带骄阳出门晒太阳外,就不出门了,帮着秦肃凛照顾暖房里面的大麦。
  暖房里面的大麦最近抽穗了,冬日的暖房对大麦还是有影响的,似乎要苗拔高要慢些。
  不只是他们一家,村里十有八九的人家暖房都有一点大麦,这可能也是众人干脆利落交出粮食的原因。再过一个月,就又有粮食了。
  照看暖房,主意是火和开关窗户,至于里面长的草,顺手就拔了。说起来还是不忙的,两人的心思,大半都花在了骄阳身上。
  骄阳已经快要两岁,走路越发利落,又踩得稳,不容易摔跤,可能也是因为这个,他尤其喜欢跑,张采萱每天都要刻意注意着院子大门,不能打开,要不然他自己就跑出去了。
  张采萱家的院子出来,路的外边就是一条有些高的槛,别说孩子,就是大人掉下去都够呛,秦肃凛最近得了空闲,天气也好,他就去砍了竹子编成篱笆拦住,就怕骄阳掉下去。
  日子还算悠闲,阳光明媚,张采萱就带着骄阳在院子外面和秦肃凛干活,主要是秦肃凛做,她只在一旁打下手,远远的看到杨璇儿过来了。
  她似乎又瘦了,浅绿色的衣衫衬得她越发瘦弱,面色也有些苍白,走近了笑着打招呼,“采萱,你们这是做什么?”
  做什么?明眼人一扫就知道了。
  她这么问,可能大半还是找个由头打招呼罢了。张采萱已经好久没有和她这么心平气和的说话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张采萱对杨璇儿的诸多怀疑,都只是自己的猜测而已。于是,笑着回道,“编篱笆呢,骄阳大了,喜欢自己出门,怕他掉下去。”
  秦肃凛则一言不发,低着头干活。
  杨璇儿蹲了下来,“你叫骄阳吗?”
  骄阳“嗯”了一声,对于别人唤他,他一向很敏感,不过脚下却往张采萱这边退了退。
  杨璇儿也不在意,笑着看向张采萱,问道,“前几天我听说有公文来征兵,采萱,你不是女户吗?怎会也要交粮食?”
  她语气淡淡,似乎只是闲聊,村里也许多人这么问过她。
  说起这个,张采萱也有点无奈,她是女户不假,但是秦肃凛也落户了的。如果她没成亲或者是没和秦肃凛成亲,自然不用交。张采萱笑道,“我们也算一户,自然要交。”
  杨璇儿点点头,转而又道,“我能跟你们家买些粮食吗?”
  可能这个才是她过来的目的,张采萱露出为难神情,“但是我们家粮食也不多了。”
  杨璇儿这很可能是家中没粮食了,也是,杨璇儿这几年可没她去镇上,也没看到看到她有什么进项,就谭归到村口换粮食的时候换了许多粗粮回去。不过,她应该不会吃粗粮才对。
  杨璇儿柔柔的笑了笑,“不是粗粮,我想要细粮,我可以拿粗粮跟你换。”
  张采萱再次摇头,“我家只有一点,我们都舍不得吃,是我特意留给骄阳的。”
  杨璇儿有些失望,不过也没强求,笑着起身告辞。
  张采萱看着她离开,笑道,“顾家……你表哥家中,应该哪种都有。”
  杨璇儿含笑点头,“我先来问问你,你这边没有,我只能去找他们了。对了,采萱,你知不知道村里有没有适龄男子?”
  张采萱惊讶。
  杨璇儿一个未婚姑娘说起这个也有些脸红,羞涩道:“观鱼已经十五了,我想要帮她找个婆家,我们都是未婚姑娘,村里我们也不熟悉,这不是……我和你比较有话说,你要是不知道就算了,我再找别人问问。”
  张采萱默了下,回忆了下自己和她何时有话说了。半晌无果,可能只是她随口一句,含笑摇头,“村里我也不熟,你找别人问。”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12点。
 

  ☆、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货郎

  张采萱看到她在顾家门口敲门; 很快就进去了。重新低下头; 给秦肃凛递竹子。
  秦肃凛扫一眼顾家门口,低声问道,“你想换给她吗?”
  张采萱摇头,“粗粮我们家一直吃得不多; 本就有剩下的,根本不缺; 换来做什么?再说了,如果只是帮忙的话……我不相信她。我们仔细说起来; 根本就不熟悉。当初她和村里那么多人关系好……”
  虽然如今生疏了; 但看到还是要打招呼的; 张采萱不能让人知道他们家粮食够吃。还是自己偷摸着填饱肚子就好了; 如果没有骄阳,她还能任性一些; 如今骄阳一天天长大; 她总要为他打算; 最起码; 不能让自己家落入村里人眼中。真要是到了绝境,他们两个大人无所谓,就怕有人把心思动到孩子身上。
  秦肃凛认真编篱笆; 偶尔抬眼看向一旁也拿着竹子把玩的骄阳; 道:“她家中可能真没有细粮和白米了。”
  这话张采萱赞同,自从灾年开始,杨璇儿虽然在村里算是最早有暖房的; 但是她没有马车,始终没有去镇上换粮食,而村里,哪里有精细的粮食?再说她当初应该没有多少银子备下白米,要不然她一个姑娘家,应该也不会独自跑到山上去挖人参。所以,吃这么几年,应该是没了的,就是还有,也没多少了。
  秦肃凛见她点头,又道,“还有,她方才说……观鱼的婚事?”
  张采萱点头。
  秦肃凛微微皱眉,“她的年纪似乎比观鱼大一些?”
  对啊!
  这两年杨璇儿鲜少出门,而且人又消瘦,看不出年纪,总觉得她还小,张采萱可记得,她似乎比自己小一岁来着。那就是今年十七八?反正最少十七了。
  张采萱惊讶道,“她还真是不着急啊?”
  如果是她上辈子,十七八岁正是青春,成亲什么的都太早了,但是在这南越国青山村,这个年纪还没定亲,算是很奇怪的事了,难怪她最近一两年都不太出门。
  张采萱这个人,平时对于这样生活中没有交集的人鲜少关注,她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也不如村里的妇人那样长舌,所以,她还真没想过杨璇儿的年纪,也没觉得她应该说亲什么的。
  秦肃凛微微一笑,“村里的这些人,又怎么配得上她?”
  张采萱默了下,也是,杨璇儿可是奔着谭归去的。她心里转过这些念头,就不再想了,专心给秦肃凛帮忙。
  两人花了两天时间,才算是把外头那段路的篱笆扎好,看起来好看不说,再不用担心骄阳摔下去了。
  如今骄阳还小,等他再大一点,是肯定要自己跑出来玩儿的,村里的孩子都这样,整天跑跑跳跳,反而康健少生病。要说如今村里人除了怕衙差,最怕的事情就是生病了,哪怕是个风寒呢,也可能会要人命的。
  又隔两天,村里居然有外人来了。
  张采萱得了消息的时候,心里咯噔一声,别是又有衙差来征兵?又或者当初吴山兄妹那样来卖身的?更或者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无论哪种,对村里来说都不好。
  张采萱带上骄阳到了村口时,有些惊讶,因为来的人只有四五个人,里面居然还有个……老大夫。
  就是当初给她把出滑脉的老大夫,后来秦肃凛他们也接他到村里来过,就是观鱼接骨那回。村里也有人知道他。对于他的到来,村里许多人都很高兴,此时他正被众人团团围住,大概是要他配药。
  老大夫姓赵,他的医术在整个欢喜镇都是有名的,听说还有都城那边的贵人来找他诊过脉。
  而剩下的四个人里面,居然有个半大孩子,大概十二三来岁,看起来很斯文俊秀,细皮嫩肉的感觉,此时正站在老大夫边上,熟练的帮忙。张采萱没看到过他,似乎是老大夫的新找的药童。
  那边三个人,全部都挑了担子,此时也围了许多人,张采萱还没走近,就看到有妇人欢喜的拿着布料头巾等东西欢喜的挤出来,应该都是挑担的货郎了。
  秦肃凛来了兴致,不过全部都是妇人,他不好上前,笑道,“采萱,你也看看去,要是喜欢,就买一些。”
  买东西嘛,就没有女人不喜欢的,张采萱指着不远处的骄阳,“你看着骄阳,我去看看。”
  秦肃凛失笑,看着她欢快的凑了过去。
  一个货郎拿的是针线布料,每样都不多,好在样式多。还有个拿的是盐和糖,还有些点心之类的物什,另外一个就什么都有了,女子的头饰首饰,还有精巧的摆件,也有孩童玩的大大小小的球,还有精巧的玉佩等,看起来就不便宜。
  张采萱一一问过价,价钱飙升不是一点点,光是一根针就要三十文了。这要是在以前,粮食都能得几斤了。
  不过众人都不嫌弃贵,多磨缠几下,眼看着就要没了,张采萱眼疾手快拿了两根针,还有绣线也挑了些颜色鲜艳的,虽然颜色多,但每种颜色根本没有多少,要是手慢了,就拿不到了。她一边感叹村里人平时看起来穷,没想到也挺有银子。而且这货郎太会做生意了,村里多的是几年没有去镇上买东西的人,此时都有点疯魔了。
  要说生意最好,还得是卖糖和盐的那个人,然后就是绣线这边。张采萱挑完了绣线,又去了那边,买了两罐盐一罐糖,她买这些,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尤其是盐,哪怕再贵,村里也多的是人买两罐三罐的。谁知道过了这一回,以后还有没有得买?
  许多孩子围在一旁,主要是看着那几包打开的点心流口水。张采萱想了想,买了一小包桂花糕,这个是给骄阳的。拿着绣线和盐糖还有那包点心挤出来,剩下的那个摊子,她就没多少兴致了。一看就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还死贵死贵的,她不太愿意买这样的东西招眼。
  秦肃凛看到她抱了满怀,面上神情喜悦,笑道:“还要买么?银子够不够?”
  张采萱笑着摇头,“银子够,我不想买了。”
  说完,欢喜地把买好得东西一一给他看,秦肃凛干脆一把接过,眼神示意张采萱看剩下的那个货郎,他那边人是最少的,村长媳妇和张茵儿在,还有抱琴也在,“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张采萱不置可否,来都来了,看看也行,一股脑把东西塞进他怀中,走过去看,抱琴正拿着一块包头的头巾比划,看到她过来,兴致勃勃问,“怎么样?”
  “好看。”张采萱真心实意。
  比起村里普通的蓝布或者花布,抱琴那块粉色的显然要好看得多。
  抱琴根本没注意她说了什么,伸手一拉,“你也来看看……”
  最后离开时,张采萱手中也拿了一块,还有一个巴掌大的球,这个是给骄阳的。摆件什么的,她只扫一眼就不看了,倒是村长媳妇买了两个绣屏,说是拿回去学绣样的。
  认真说起来,张采萱并没有买多少,甚至还比不上抱琴怀里的那堆,主要是她没买布料,她家中各式各样的布料都有,她自己也会绣花,头巾都可以自己做,买下的那块还是抱琴鼓吹过后的成果。
  村口还是一片热闹,张采萱也去了老大夫那边,老大夫箱子里只有几小包药材了,此时正帮着村里人把脉呢。
  看着老大夫周围围了那么多或看热闹或等着把脉的人,张采萱回了秦肃凛那边,“我们先把东西拿回去,然后再带骄阳来把个脉。”
  秦肃凛点头。
  骄阳自从生下来,就没看过大夫,期间几次风寒,都在只有一点苗头,比如开始咳嗽或者鼻涕的时候,张采萱就赶紧熬药灌下,好在都没有太严重。
  如今大夫既然来了,自然是把个脉最好。他们也好安心。
  到家之后,张采萱收好了东西,两人随便做了点饭吃,还给骄阳喂了一碗糊糊和两块点心。她才和秦肃凛两人再次往村口去时,刚好看到那个卖摆件的货郎挑着东西往这边来。
  张采萱有些诧异,待看到他身旁的顾书时瞬间了然,这是特意带了他来给顾家众人挑了。看到那个货郎满面喜色的和顾书说着什么,显然他也知道这是个大生意。
  几人打过招呼后错开,张采萱牵着骄阳再次往村口去,这一回她不着急,老大夫那边的等着的那些人,一时半会儿是看不完的。
  果然,她再次到村口时,那两个货郎面前的人少了许多,但老大夫那边一点都没少。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张采萱坐在大石头上,看着骄阳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闹,倒是不觉得无聊,吃过饭也不觉得饿,而老大夫那边,终于有了点空闲了。
  老大夫给骄阳把过脉后,点头道:“无事,孩子康健,你们养得好。”
  那边的几个货郎已经在唤他了,“大夫,您要走了吗?再不走,天就要黑了。可能会有危险……”
  老大夫点头,帮着药童收拾东西。
  那药童边利落的收拾东西,边忧心忡忡道,“爷爷,我们回去住哪儿啊?”
  老大夫叹口气,却没说话。
  边上的村长媳妇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